中国环境现状公报.docx
- 文档编号:26193081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8.65KB
中国环境现状公报.docx
《中国环境现状公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环境现状公报.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环境现状公报
中国环境现状公报
【篇一:
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综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现予公布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部长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八日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
报告指
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新华社记者摄
2012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
民大会堂开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我
们要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加强环境保护,着力
解决重金属、饮用水源、大气、土壤、海洋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
环境问题。
新华社记者摄
2012年,是中国发展征程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宏观经济运行总体良好,较好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贯彻落实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
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标志性成果是提出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境保护新道路;28个省(区、市)召开了环境保护工作会议,26个省(区、市)以党委或政府的名义出台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文件。
二是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全面完成。
2012年,全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上年减少3.05%、4.52%、
2.62%、2.77%。
三是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作用进一步显现。
西部大开发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稳步推进;环境保护部共批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240个,涉及总投资近1.4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79个,约占总投资的一半;对不符合要求的24个项目采取退回报告书、不予审批或暂缓审批,涉及总投资1000多亿元;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受理、审批和验收全过程“三公开”,扩大公众参与,配合做好社会风险评估工作;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体制改革加快,两批97家试点单位中有22家完成改制,有47家基本完成。
四是整治突出环境问题取得新成效。
国务院批复《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开展全国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安排专项资金54亿元治理重金属污染,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考核;全国治理历史遗留铬渣230万吨,是前6年年均处置量的3倍,堆存长达数十年甚至半个世纪的670万吨铬渣基本处置完毕;继续深入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255余万人(次),检查企业100余万家(次),查处环境违法问题8779件,挂牌督办环境违法案件1770件;对生产、已停产或停产整顿的铅蓄电池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完成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检查企业4.3万家,发现重大环境安全隐患2296个,整改2245个,挂牌督办企业105家。
五是重点流域海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进展。
国务院先后批复《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推进重点湖泊污染防治工作,太湖等流域水质得到初步改善;安排25亿元专项资金对生态良好湖泊进行保护。
六是生态保护和农村环境保护不断强化。
李克强副总理主持召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方案》;对36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人类活动卫星遥感监测和实地核查工作;全国15个省(区、市)开展生态省建设,1000多个县(市、区)开展生态县建设,53个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中央财政安排55亿元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七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初步建立。
2008年中央财政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以来,转移支付范围不断扩大,转移支付资金量不断增加。
2012年,转移支付范围包括466个县(市、区),转移支付资金达到371亿元。
八是核与辐射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国务院批复《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全国15台运行核电机组处于安全状态,29台在建核电机组建造质量处于受控状态,19座民用研究堆安全状况总体良好;开展全国辐射安全综合检查,检查核技术利用单位近6万家。
九是政策法制科技监测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环境保护法修订工作有序推进;制定并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74个城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496个监测点位已按新标准开展细颗粒物、臭氧等项目监测并发布数据;积极推进环境监测技术天地一体化进程,成功发射“环境一号”c卫星;发布《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2年版)》,在15个省(区、市)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起草《全国环境功能区划纲要》,开展省级环境功能区划编制试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取得新进展;发布环境保护标准68项;成功举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国合会20周年主题边会、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
十是环境保护能力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环境监测执法业务用房项目顺利推进,565个项目开工率为97%,完工率为65%;国家支持24个省(区、市)的163个县(区)开
展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为170个基层监察执法机构配备移动执法系统和挥发性气体检测设备;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培训各类人才4万余人次。
2012年,全国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平稳:
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海洋环境质量总体较好,近岸海域水质一般;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稳定,酸雨分布区域无明显变化;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和道路交通噪声基本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基本目标
2012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为:
与2011年相比,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下降2%,氨氮排放量下降1.5%,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零增长。
主要污染物削减情况
2012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423.7万吨,比上年下降3.05%;氨氮排放总量253.6万吨,比上年下降2.62%;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117.6万吨,比上年下降4.52%;氮氧化物排放总量2337.8万吨,比上年下降2.77%。
四项污染物排放量均同比下降。
主要措施
2012年,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严格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监管,以“六厂(场)一车”为重点强力推进减排措施落实,继续加大减排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减排长效机制。
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
新增城镇(含建制镇、工业园区)污水日处理能力1294万吨、城镇污水再生水日利用能力301万吨;315个造纸、印染企业新建化学氧化深度处理工艺和回用工程;分别淘汰造纸、印染落后产能735万吨、30亿米;完善8630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的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去除效率分别提高9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
二氧化硫减排:
新投运脱硫机组装机容量4725万千瓦,脱硫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7.18亿千瓦,占火电装机容量的比例为92%;289台、1.27亿千瓦现役机组拆除烟气旁路,综合脱硫效率从85%提高到90%以上;新增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97台、烧结面积1.8万平方米。
氮氧化物减排:
250台、9670万千瓦火电机组建设脱硝设施,脱硝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2.26亿千瓦,占火电装机容量的比例从2011年的16.9%提高到27.6%;148条熟料产能52.3万吨/日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安装脱硝设施;淘汰黄标车132万辆;截至2012年底,全国脱硝机组平均脱硝效率48%,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14个脱硝电价试点省份脱硝机组装机容量占全国的2/3,平均脱硝效率51.6%,较非试点省份高11个百分点;脱硝电价政策充分调动火电企业建设和运行脱硝设施的积极性,电力行业氮氧化物减排7.1%。
淡水环境
状况
2012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总体为轻度污染。
河流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8.9%、20.9%和10.2%。
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长江流域水质良好。
160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86.2%、
9.4%和4.4%。
长江干流水质为优。
42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和Ⅳ~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97.6%和2.4%。
长江支流水质良好。
118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82.2%、11.9%和5.9%。
长江主要支流中,螳螂川、乌江、涢水、府河和釜溪河为重度污染,外秦淮河和黄浦江为中度污染,普渡河、岷江、沱江、滁河、白河、唐河和唐白河为轻度污染,其他河流水质均为优良。
省界断面水质良好。
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82.1%、14.3%和3.6%。
黔-渝交界的乌江万木断面为重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
从水资源分区来看,长江区Ⅰ~Ⅲ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79.0%和8.6%。
黄河流域轻度污染。
61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0.7%、21.3%和18.0%。
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
黄河干流水质为优。
26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和Ⅳ~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96.2%和3.8%。
黄河支流为中度污染。
35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34.3%、34.3%和31.4%。
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
省界断面为轻度污染。
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3.1%、21.1%和15.8%。
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
从水资源分区来看,黄河区Ⅰ~Ⅲ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42.7%和33.3%。
珠江流域水质为优。
54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90.7%、
5.6%和3.7%。
珠江干流水质为优。
18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和Ⅳ~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94.4%和5.6%。
珠江支流水质良好。
26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84.6%、7.7%和7.7%。
海南岛内4条入海河流中,南渡江、万泉河和昌化江水质为优,石碌河水质良好。
省界断面水质良好。
Ⅰ~Ⅲ类和Ⅳ~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80.0%和20.0%。
从水资源分区来看,珠江区Ⅰ~Ⅲ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86.4%和2.3%。
【篇二:
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图文全)】
《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全文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沉着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良好开局。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治理三项重点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环保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突出抓好大气污染防治。
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提出了10条35项综合治理措施。
文件印发实施后,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分解落实责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气十条》重点任务部门分工方案,有关部门制定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十条》的实施细则,与各省(区、市)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
25个省(区、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落实《大气
十条》实施方案。
二是建立协作机制。
建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和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部际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部门协作配合。
三是加强综合治理。
落实重点行业整治、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机动车污染治理等措施。
四是出台配套政策。
出台了环保电价、专项资金、新能源汽车补贴、油品升级价格等6项配套政策,发布了18项污染物排放标准、9项技术政策、19项技术规范。
五是完善监测预警应急体系。
出台了加强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工作的政策文件,实时发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区”地级及以上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等74个城市细颗粒物(pm2.5)等监测数据,并开展空气质量状况排名;新增87个城市具备pm2.5监测能力,于2014年1月1日起发布实时监测数据。
北京、上海及京津冀区域初步建成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体系。
六是强化保障措施。
中央财政设立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013年安排50亿元支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治理项目。
启动实施“清洁空气研究计划”。
在贯彻落实《大气十条》的同时,研究编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
二是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年度减排任务。
落实责任考核机制,对未通过2012年减排年度考核或目标责任书重点项目未落实的3个省(区)、3个企业集团和6个城市实行环评限批,对43家企业挂牌督办、责令限期整改。
加快减排工程建设,2.05亿千瓦火电机组新建脱硝设施,3400万千瓦火电机组脱硫设施实施增容改造。
完善减排经济政策,脱硝电价由每千瓦时0.8分提高到1分,实施除尘电价政策每千瓦时0.2分。
2013年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同比分别减少3.5%、
4.7%、2.9%和3.1%。
三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研究起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
经中央批准,“生态建设示范区”正式更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印发《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的意见》、《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等文件,新增72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全国已有海南、黑龙江等16个省(区)开展生态省(区)建设,1000多个市(县)开展生态市(县)建设。
四是进一步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作用。
2013年,共批复建设项目环评文件241件,涉及总投资1.9万亿元;其中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项目106个,约占总投资的64%;对不符合要求的32个项目报告书予以退回或不予审批、暂缓审批,涉及投资1184亿元。
完成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
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下放25类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权限。
强化全过程监管,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加大环评信息公开,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完善环境标准体系,发布135项国家环保标准,对重点地区的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等行业以及燃煤锅炉项目执行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五是突出源头预防和生态保护。
加强水质良好湖泊保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0)》,中央财政设立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安排16亿元对27个水质较好湖泊进行保护。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开展生态保护全过程管理试点,在内蒙古、江西、广西和湖北4个省(区)开展生态红线划定技术试点。
中央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原生态保护、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对0.923亿公顷国家级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安排资金补偿。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2013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达423亿元,范围扩大到492个县;继续推进新安江流域跨界水环境补偿试点,中央财政下达补偿资金3亿元。
六是强化环境执法监管。
持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及安全大检查,全国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183万人(次),检查企业81万家(次),查处环境违法问题及风险隐患近1万个。
开展重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仅2013年11月就出动执法人员7万多人(次),检查企业3.8万家,查处环境违法问题近1.1万件;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开展专项督查,查处违法问题近200件。
开展华北地区地下水污染专项检查,检查企业近2.6万家,查处环境违法问题558件。
七是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污染防治。
加快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
继续开展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启动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修复,出台《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深入实施“以奖促治”政策措施,中央财政安排6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选择江苏、宁夏两省(区)进行拉网式、全覆盖连片环境整治试点。
各地累计投入40多亿元用于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
加强重金属、固体废物和化学品污染防治。
安排专项资金34亿元支持重点地区重金属污染治理。
加快推进全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建立9个重金属污染修复示范点。
处置新产生的铬渣30多万吨,基本实现铬渣当年产生当年利用处置。
全国堆存半世纪的670余万吨铬渣全部处置完毕。
完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政策,2013年安排补贴6.29亿元。
处理五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超过4000万台。
印发实施《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
八是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
继续组织实施福岛事故后核安全改进活动,全国17台运行的核电机组、19座研究堆安全状况良好,31台在建核电机组建造质量可控。
全国放射源事件发生率降至每万枚1起以下。
2013年,全国环境质量总体一般:
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部分城市河段污染较重;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近岸海域水质一般;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不容乐观;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污染物排放情况
状况
2013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均实现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目标。
废水中主要污染物2013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352.7万吨,比上年下降2.9%;氨氮排放总量为245.7万吨,比上年下降3.1%。
废气中主要污染物2013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043.9万吨,比上年下降3.5%;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2227.3万吨,比上年下降4.7%。
固体废物2013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27701.9万吨,综合利用量(含利用往年贮存量)为205916.3万吨,综合利用率为62.3%。
2013年,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73亿吨,无害化处理能力为49.3万吨/日,无害化处理量为1.54亿吨,无害化处理率为89.0%。
措施与行动
【主要污染物减排】2013年,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严格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监管。
842个造纸、印染等重点项目实施废水深度治理及回用工程;12724个畜禽规模养殖场完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化学需氧量、氨氮去除效率分别提高7个和27个百分点。
进一步提高火电机组脱硫设施达标率,对3400万千瓦现役火电机组脱硫设施实施增容改造;新增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2.36万平方米;各地煤改气工程新增用气量26亿立方米,替代原煤49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9万吨;石油炼制行业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工程进展明显,18套、315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新建脱硫设施;2.03亿千瓦现役火电机组拆除脱硫设施的烟气旁路,综合脱硫效率由82%提高到90%以上;严厉打击脱硫设施运行弄虚作假等行为,罚没电价款4.4亿元,追缴二氧化硫排污费近1亿元。
出台实施脱硝电价;脱硝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新增脱硝机组2.05亿千瓦,5.7亿吨水泥熟料产能新建脱硝设施;
电力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1%;淘汰老旧机动车183万辆。
全面开展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污收费稽查,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测装置现场端安装、运行维护的检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2013年,《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确定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建成41个,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建成253个。
推动落实《“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启动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工作,继续推动实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继续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考核,开展“进口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与有关国家之间关于废物越境转移控制的信息交换和联合查证合作,阻止19批次固体废物向中国非法出口。
发布《关于下放和加强进口废五金类废物加工利用企业认定工作的通知》、《关于完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等政策的通知》,制定出台《进口废塑料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存量垃圾治理示范工作,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存量治理。
淡水环境
状况
2013年,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部分城市河段污染较重。
河流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71.7%、19.3%和9.0%。
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2013年十大流域水质状况
长江流域水质良好。
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89.4%、7.5%和3.1%。
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2013年长江流域水质分布示意图
长江干流水质为优。
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100.0%。
长江主要支流水质良好。
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85.6%、10.2%和4.2%。
长江流域的城市河段中,螳螂川云南昆明段、府河四川成都段和釜溪河四川自贡段为重度污染。
黄河流域轻度污染。
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58.1%、25.8%和16.1%。
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
黄河干流水质为优。
Ⅰ~Ⅲ类和Ⅳ~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92.3%和7.7%。
黄河主要支流为中度污染。
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33.3%、38.9%和27.8%。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
黄河流域的城市河段中,总排干内蒙古巴彦淖尔段,三川河山西吕梁段,汾河山西太原段、临汾段、运城段,涑水河山西运城段和渭河陕西西安段为重度污染。
【篇三:
【环保部】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
2014-06-05
状况
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生态环境质量
2012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一般”。
2461个县域中,“优”、“良”、“一般”、“较差”和“差”的县域分别有346个、1155个、846个、112个和2个。
生态环境质量以“良”和“一般”为主,约占国土面积的67.2%。
生态环境质量“优”和“良”的县域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及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一般”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部、内蒙古中部和青藏高原,“较差”和“差”的县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2
(2因遥感解译工作量大,且受数据收集时间所限,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较其他环境要素滞后一年。
)生物多样性
在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中国具有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其中森林类型212类、竹林36类、灌丛类型113类、草甸77类、荒漠52类。
中国淡水水域生态系统复杂,湿地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环境 现状 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