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概论复习自己整理版.docx
- 文档编号:26191248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101.89KB
环境概论复习自己整理版.docx
《环境概论复习自己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概论复习自己整理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概论复习自己整理版
环境概论
题型
1.名词解释8个名词30分
2.简答题2道题4个问20分
3.看图分析2道题20分或者30分不定
4.设计与说明1道20(大概是:
根据地理知识,对相关产业进行空间布局,并评价其好坏)
第一章:
1、环境:
指的是人类生存的环境,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因素(包括物质、能量和条件)的综合。
该定义为环境科学研究界定了基本范围。
2、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3、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一)可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牺牲后代人需求的发展
(二)中国的环境问题
1、城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
2、缺水与水污染共存
3、噪音污染逐渐上升
4、生态脆弱带恢复困难
5、草原退化和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
6、海洋污染和近海渔业衰退
(三)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
1.人与环境的统一性
反映在三个方面:
(1)一是,化学元素丰度基本相同;
(2)二是,人与环境之间存在大量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
(3)三是,人与环境是协同进化的、“同构”的。
2.人与环境的对立性
(1)人和环境是各自独立的子系统。
(2)人改造、利用环境的力度与环境的承载力有矛盾。
(3)追求经济利益,不顾环境。
核心:
供给与索取、排废量与容纳量、适应或破坏等矛盾。
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1、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主要关联点
(1)人口:
人类生存系统的核心要素。
既是环境变化的主因,又是其变化结果的承受者。
人类从产生之初就通过自身繁衍生产和物质生产与资源、环境等组分发生联系。
(2)资源:
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以土地为载体,能为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
资源的被认识、取得与利用需要一定的时空条件和技术,同时还依赖于资源的使用价值与供给数量。
(3)经济:
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它组织商品生产,提供服务以及对商品和服务进行分配。
经济不可避免地需要与自然系统的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系统发生关系。
(思考并探讨:
上述三个关联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怎样?
)
2、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人类的生存需要资源的供给,由于资源本身客观上存在“承载能力”,因此,如果人口增长过快,必然造成对资源需求过度。
尽管随着技术进步和人类开发利用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提供替代品或提高生产率来缓解对资源的压力,人口的资源承载力会得到增加,但是这种增加趋势随着人口容量富余空间的缩小而降低。
随着可供资源潜力的缩小,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阻力的加大,即使人口消费水平不变,技术与环境产出效益所能支撑的人口增加趋势亦会自然降低。
3、人口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以其产业结构的配置状态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制约着人口再生产的规模、增长速度和存在结构等的转变。
人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以其劳动力的数量、质量投入及消费需求动力,推动或延缓经济发展。
人口与经济的相互影响和协同机制,对人口再生产的规模、结构以及就业人口的状况提出了种种适度要求。
这种要求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适应从而不断满足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需要。
4、资源与经济的关系
资源是经济发展必要的生产要素和投入因子,经济发展以资源为基础,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
资源分布的地域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资源品种的差异性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某个地域的产业布局。
经济是资源开发的动力,经济条件决定了可开发资源的数量界限。
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滥采滥伐、过度利用等)会使资源基础受到削弱,特别是可能造成可更新资源再生能力的破坏,使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5、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首先表现在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便构成对环境的破坏。
然而经济发展又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手段,经济发展可以为环境的改善和治理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提高人类保护环境的能力。
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是多方面的,既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也可能相互制约,导致恶性循环。
4、城市化概念及其影响:
(对大气、水等等影响)
(一)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改变了下垫面的组成,从而影响了大气物理性状;改变了大气的热量状况。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气温——形成“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
·现象:
A、城市中心区气温高于郊区、边缘区;
B、城市中心区气流辐合上升;
C、郊区、边缘区气流向城区聚合;
D、城市区域等温线闭合,高温区明显。
·形成“热岛效应”的原因:
A、工业“三废”带来的大量热量;
B、交通工具排热,制冷设备排热;
C、城市建筑物多,粗糙度大,热能难迁移;
D、人口多,聚集度高,形成主要热源。
(2)影响风系:
A、热岛环流引起风系变化。
特点是:
城市周围风速大,中心风速小。
B、城市建筑使盛行风风切变改变:
盛行风与街道走向一致时,切变小。
盛行风与街道走向不一致时,切变大。
(3)影响日照:
一般规律:
城市越大,直接接受的日照量越少。
原因主要有:
A、阳伞效应引起日照量减少。
B、水汽量多,使日照减少。
·阳伞效应是由大气污染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而引起的地面冷却效应。
(二)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1)对水量的影响
①“热岛效应”加剧区域性暴雨,增加了区域降水的径流量;
②下垫面的不透水性,形成径流;如地下排水管网设施不足,会增加局部洪水发生的机会;
引起城市用水短缺
(2)对水质水温的影响(第七章介绍)
(三)城市化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城市“荒漠”。
“城市病”的形成与机制(人居环境恶化的表现)
1、人口密集、居住与活动空间不足;
2、空气污染、热岛效应;
3、水污染、水安全问题;
4、交通拥挤、公众出行问题;
5、绿地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景观破坏;
6、生活垃圾污染,人居环境恶化;
7、就业、医疗、卫生与教育服务等
第二章:
1、生态系统(ecosystem):
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这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称生态系统。
·组成成分:
非生物成分(环境组分:
大气辐射土壤水体等)
生物成分(生存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结构:
空间结构:
(生态系统的空间形态结构、空间配置与差异等,包括空间格局与分异)
时间结构:
(生态系统的时间差异)
营养结构:
(营养联系)食物链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功能(重点):
食物链(网)和营养级——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生态系统循环的基本通道
物质循环:
生物←→环境
能量流动: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信息传递:
包括营养信息、化学信息、
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等,构成信息网。
2、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
·生态平衡的条件:
-开放的系统;
-存在负反馈的自我调节机制;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stability)
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表现为结构上、功能上、能量输入和输出上的稳定,当受到外来干扰时,平衡将受到破坏,但只要这种干扰没有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仍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原来状态。
·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系统保持现行状态的能力,即抗干扰的能力(抵抗力resistance);
另一方面是系统受扰动后回归该状态的倾向,即受扰后的恢复能力(恢复力resilience)
3、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对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环境生物监测的手段
二、对污染环境的生物净化
三、制定生态规划方案生态工业生态规划
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
·对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
1、生物学监测:
是指利用生物对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反应,即利用生物在各种污染环境下所发出的各种信息,来判断环境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
2、生物评价:
是指用生物学方法按一定标准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评定和预测。
3、目前利用生物监测的方法
(1)利用植物对大气监测
一是:
叶片分析——
二是:
长势观察——
三是:
定点观测——
(2)利用水生物对水体监测
·对比分析
·指示性生物监测(最新研究表明:
利用鱼血可以监测水中是否存在有损人体健康的潜在毒性。
)
4、生物监测与评价的特点
(1)综合性和真实性
(2)长期性
——反映一个时段的环境污染水平
——反映低浓度污染的危害特征。
(3)灵敏性
(4)填补仪器监测的不足
(5)生物监测的缺点
一是采样、观测的位置不同,分析的结果不一样。
二是明确判别何种污染物有困难。
三是在严重污染的环境中有些生物已不存在。
·对污染物的生物净化
1、利用植物净化污染的空气(植物的生态与环境功能?
):
(1)吸收有毒气体,如吸收CO2、SO2、CL2等气体。
(2)滞尘:
一是,降低风速使尘埃降落
二是,叶面对尘埃的吸附作用
三是,覆盖地面,减少扬尘
(3)减低噪音:
一是叶面对声波的不定向反射而降低噪音。
二是阻隔作用,郁闭度高的林木可使噪音衰减。
三是吸收声能,降低反射率。
(4)杀菌:
一是吸滞尘埃,降低空气中的细菌,
二是某些树本身可放出芳香剂,可杀灭部分细菌。
(5)绿化增加空气的负离子含量:
绿化,地区尘埃、细菌少
O2氧原子多,故空气负离子含量高。
城市中,成片集中的绿化和分散普遍绿化。
2、水污染物的生物净化
主要体现在生物净化污水,主要方法:
一是活性污泥法(利用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所形成的污泥状的絮凝物的吸附、絮凝、生物氧化和生物合成性能进行污水净化)
二是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进行有机污水处理的方法)
三是生物吸收法(与生物膜法相似)
四是生物氧化塘法(利用好气性微生物对塘内有机物进行分解,使污水得到净化处理的方法。
目前比较较少用!
)
·发展生态农业
1、生态农业:
是利用生态学原理,依据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建立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2、生态农业的标志:
(1)维持土壤肥力及土地利用多样化的技术及优化配置。
(2)物质循环利用,无(或极少)废弃物废物多层次利用。
(3)立体性的种养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4)节能开发及能源综合利用。
(5)节水型农业技术
(6)庭院经济综合利用。
(7)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生物多样性种植技术。
(8)生物工程。
(9)污水净化技术。
(10)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其他技术。
3、生态农业的典型
第一个循环:
农作物、森林—秸杆、枝叶一牲畜-粪便-沼气池一沼渣一肥料一农作物、森林。
第二个循环:
牲畜一粪便-沼气池-沼渣一饲料一牲畜。
第三次利用:
沼液-氧化塘处理-养鱼、灌溉,沼渣生产肥料-肥田-生产的饲料-喂养牲畜。
4、国生态农业案例:
中国生态农业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农业形式,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立体型种养技术(多层种植,间种,分层养殖);
桑基鱼塘、果基鱼塘、花基鱼塘;
大棚、温室农业;
“桃花源”式农业
5、好处:
环境、经济、旅游业并举,环保与经济共同发展
第三章:
1、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其在当下环境博弈下如何发展
·持续发展概念:
第一种解释: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第二种解释:
在不危害后代人的需要的前提之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核心: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牺牲后代人需求的发展”
·本质:
尽快发展经济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基本需要,但经济发展不应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保证经济、社会能够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二大需求
基本需求:
衣、食、住、行、就业、教育等;
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
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达到较高水准的生活。
自由、服务、安全、文明、美学等。
(2)一个限制:
人人平等,不剥夺后代人的权力。
将人类对生物圈的冲击限制在其承载力以内。
·原则:
A、公平性原则(四大公平)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实践:
(1)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
(2)公众行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3)清洁生产
(4)生态农业
(5)绿色GDP
(6)循环经济
2、中国环境与发展对策:
实行持续发展战略
这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实施三大策略:
一是用可持续发展观念发展经济,解决环境问题;
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低能耗、低污染、高科技、高效益的增长方式;
三是实施“三同时”、“三同步”方针。
2、三同时,三同步:
核心内容是在一切新、改、扩建的建设项目,技术改造工程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中,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三同时”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相辅相成的。
“三同步”是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3、绿色GDP:
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其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
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
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
第四章:
1、土地资源:
是指土地总量中,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土地。
2、生物多样性:
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自然保护区:
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职能性质的空间范围,又称保护地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二种)
国际:
广义——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职能性质的空间范围,又称保护地。
狭义——指各种特定类型保护区,国家用法律形式确定长期保护和恢复的自然整体。
教材:
(P55)
为了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稀有动、植物资源,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而划出一定的区域加以保护,这样的地区叫自然保护区。
第六章
1、大气污染:
自然界中举步的质能转换和人类所从事总类繁多的生活、生产活动,向大气排放出各种污染物,当污染物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环境容量)时,大气质量发生恶化,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健康、精神状态、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到恶劣影响和破坏。
2、环境质量标准:
3、大气环境监测手段
(1)当前的做法:
主要通过大气污染监测站(大气采样器、污染物监测仪等)和环境监测车来完成。
(2)需要获取的大气污染信息应包括:
污染物类型、浓度、污染物迁移过程与路径、污染物空间分布(空间差异)特征与规律、污染物来源及其发生机制、大气污染的生物、水文效应等。
(3)大气污染监测(大气污染信息的获取)
1、大气污染监测:
指测定大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及其浓度,观察并揭示其时空分布和变化过程与规律,目的在于识别大气中的污染物质,掌握其分布与扩散规律,监视大气污染源的排放和控制情况。
2、监测方式:
主要通过大气污染固定监测站来完成,设在固定位置上对大气质量进行连续自动采样和测定,并对测定的数据进行存贮和传输的设施。
装有采样装置、污染物连续监测仪器、气象参数测定仪器、数据传输及其辅助装置的实验室等。
大气污染监测站可以是一座建筑物中的一个房间,或者是一座独立的建筑物,也可以是一个可移动的集装箱型或其他轻型的预制房屋。
3、大气污染固定监测站的选址:
为使采集的大气样品有足够的代表性,通常不靠近污染源和主要交通干线。
监测站水平方向的障碍物一般不得高于监测站与障碍物水平距离的二分之一,同时应注意地形,以免受局部地区小气候的影响。
监测站的面积约为8-20m2站体结构应保证室内有适当的温度、湿度等。
4、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如何关注大气环境:
1、研究问题:
从地理与生态视角研究大气污染,探索其防治对策。
2、分析角度(结合大气污染的原因与过程)
(1)从地理学空间性、区域性角度,结合城市化格局、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工业布局)、交通分布来探讨大气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过程与规律,探讨通过何种途径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
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及其浓度与污染物排放源的分布、排放量及地形、地貌、气象、人口、工业、交通等条件密切相关。
同一污染源对同一地点在不同时间所造成的地面空气污染浓度往往相差数倍至数十倍;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也相差甚大。
如:
烟尘的排放市区比郊区多,郊区比农村多。
森林、水域、绿地等生态功能对大气污染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不同的生态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将产生不同的生态效应,需要探讨大气污染防控与治理的生态方案与生物工程对策。
(2)地理生态视角解决大气污染的方式:
合理的人口、生产、交通等布局能够最大限度地防范大气污染,减轻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危害,并在有限的大气环境容量下,发挥区域最大的生产潜力。
合理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可以有效改善大气环境,降低大气污染。
所以,需要从地理与生态视角,做好区域大气环境规划(环境功能区规划)与区域景观生态规划。
5、常规的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PM2.5、PM10)
·常规大气污染物
一、颗粒污染物——主要五种
(1)粉尘(dust或PM):
由直径1—200μm组成的分散于空气中的粒子
(1)
·飘尘:
(floatingdust)Φ<10μm的粒子
·降尘:
(dustfall)Φ>10μm的粒子
·PM10——可吸入粒子
·PM2.5——可吸入肺粒子
(2)白烟(P77):
由固体升华,液体蒸发,化学反应过程生成的直径小于1μm的浮游粒子
(3)黑烟(smoke):
指燃烧过程中生成的直径为0.05—1μm,含大量未燃烧粒子的微粒。
(4)煤烟尘(soot):
又叫烟黑。
黑色烟粒子。
直径≈1—20μm。
是有机物燃烧过程中形成的复合体。
(5)总悬浮微粒(TSP)-TotalSuspendedParticular指大气中粒径小于100μm的所有固体粒子。
二、气态污染物
硫氧化物——SO2、SO3的总称,以SO2为代表
SO2的产生:
人为源——燃料燃烧
SO2的危害:
低浓度时刺激上呼吸道,高浓度对肺深部有影响;引起酸雨效应
氮氧化物(NOX)——NO、N2O、NO2、N2O5、N2O4、N2O3的总称。
来源:
天然源(闪电等)人为源:
是高温燃烧,空气中的N2、O2反应,燃料或矿物中含氮元素的分解
危害:
NO和血红蛋白(Hb)的亲和力强,使血液的携氧能力降低;NO2对呼吸器官有刺激,可引起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光化学烟雾:
来源:
大气中氮氧化物,HC,CO等污染物在强太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形成。
危害:
刺激眼睛和候喉黏膜
一氧化碳(CO)
来源:
燃料燃烧不充分,氧气不足;车辆慢档和空档
危害:
造成人体缺氧,窒息死亡
碳氢化合物(HC)指C1—C8可挥发的所有碳氢化合物
三、常见固态污染物:
粉尘白烟黑烟煤烟尘
·污染源
1、工业污染源
2、生活污染源
3、交通运输污染源
4、农业污染源
·二次污染产生机制——酸雨
1)硫酸烟雾系列
主要是SO2,其次是SO3,SO2在大气中的反应有四种类型,结果是形成硫酸烟雾。
①SO2均相反应:
SO2+[0]→SO3
②SO2光氧化
③SO2催化氧化:
SO2——水膜——核,
多相反应:
SO2可迅速成H2SO4
④聚合形成气溶胶过程
以上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混合物就是H2SO4烟雾。
单体SO2在干燥空气中可存在1-2周,在潮湿空气中存在1-2小时,最长5天,但形成硫酸盐气溶胶后,可存活数周,输运可达1000km。
(2)酸雨系列
酸雨又称酸沉降,它是指pH值小于5.6的天然降水(湿沉降)和酸性气体及颗粒物的沉降(干沉降)。
酸雨中含有的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是大气中SO2和NO2转化而来的,其化学反应过程大致表示如下:
SO2的气相反应:
2SO2+O2——2SO3
SO3+H2O——H2SO4
SO2的液相反应:
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南方酸雨为什么比北方严重?
1、南方工业化、城市化较北方程度高,人口密集,汽车尾气排放量大,比北方大气污染严重,空气当中的SO2与NO2含量较多;
2、南方气候湿润,比北方降水多,在同等大气污染水平下,形成酸雨的机率较大;
3、北方盛行西北风较为干燥且风力较强,含水少,一方面可以吹散酸性气体,另一方面酸性气体溶解在水汽中的机率小;南方在夏季受太平洋影响盛行东南季风,水汽含量大,中和酸性气体形成酸雨的程度较大;
4、北方大气污染物中的颗粒物较多,而北方的土壤多为碱性的,气候较为干燥,空气中的碱性粉尘可以中和部分酸性污染物,减少酸雨的产生;南方土壤红壤较多,为弱酸性,大气中粉尘颗粒呈酸性,对酸性水汽缺乏中和作用,所以酸雨较多。
5、北方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使大气中污染物(主要为NO2和SO2)浓度降低,酸雨减弱,南方则相反,故酸雨较严重。
酸雨对环境的影响(收集资料)
(1)对水生系统的危害,会影响鱼类和其他生物群落,改变营养物和有毒物的循环,使有毒金属溶解到水中,并进入食物链,使物种减少和生产力下降;酸雨还能使水生物减少甚至绝迹。
(2)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危害,重点表现在土壤和植物。
对土壤的影响包括抑制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
对植物,酸雨损害新生的叶芽,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退化。
(3)对人体的影响。
一是通过食物链使汞、铅等重金属进入人体,诱发癌症和老年痴呆;二是酸雾侵入肺部,诱发肺水肿或导致死亡;三是长期生活在含酸沉降物的环境中,诱使产生过多的氧化脂,导致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概率增加。
(4)对建筑物、机械和市政设施的腐蚀。
能使建筑物和各种裸露材料受到损害,如大理石、汉白玉、砂岩等都能被腐蚀;酸雨还能加速金属材料的腐蚀;对油漆、橡胶也产生破坏作用,可导致铁轨、桥梁、汽车、电缆等设施的使用寿命缩短;
6、理解大气环境污染治理
①改变燃料组成和能源结构
②改进燃烧装置、燃烧技术和运转条件。
③发展集中供热和区域采暖。
④消烟除尘,防治污染。
⑤采用高烟囱和集合式烟囱排放
⑥非燃烧过程产生的大气污染物防治
7、TSP总悬浮颗粒、API空气污染指数、AQI空气质量指数)
总悬浮颗粒物(TotalSuspendedParticularTSP):
悬浮在空气中,直径≤100μm的所有颗粒物。
具体包括:
尘粒、粉尘、飘尘、降尘、烟。
第七章(读图P129)
1、水环境容量:
水体所具有的自净能力就是水环境接纳一定量污染物的能力。
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被称为水环境容量。
2、水污染的类型及其来源(有机、无机,重点是考核有机方法的内容,129页图7—5的分析)、
一、水污染主要类型:
有机无机
(1)SS:
悬浮固体,可以利用重力或其他物理作用与水分离,它们随废水进入天然水体,则易形成河体沉积物。
(2)DO(溶解氧):
溶解于水中的分子状态的氧。
溶解氧值是研究水自净能力的一种依据。
·影响水中DO含量的因素:
一、是水中耗氧有机物和藻类;
二、主要与水温有关,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
三、与大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概论 复习 自己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