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7《月光启蒙》精品教案word精品文档10页.docx
- 文档编号:26187540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3.55KB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7《月光启蒙》精品教案word精品文档10页.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7《月光启蒙》精品教案word精品文档1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7《月光启蒙》精品教案word精品文档10页.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7《月光启蒙》精品教案word精品文档1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7、《月光启蒙》精品教案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
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课题
17、《月光启蒙》
课时数
2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
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在题号前用,教学难点用
标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重点词句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体会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4、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所蕴含的深刻含义,理解启蒙的内涵。
切入点或
主线问题
母亲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民歌童谣,是怎样给我启蒙的?
可以进行的练笔训练点(读写结合点)
母爱是伟大的,母爱又是平凡的。
你的母亲曾经为你做过什么?
写一个片段,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小练笔)
课堂教学设计第__1_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
看了这温馨的画面,你会想起什么?
或想说点什么?
2.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着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
这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这篱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里聆听这位农家母亲的声音。
(板书)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出示生字、词语)
1、自由读(结合预习卡)提醒大家易读错的字同位互读指名读
2、一类字会写易写错的字提醒大家描红(书上)
3、听写(同位互批、改错)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考虑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伴随下,母亲为作者“唱歌谣、讲故事、说谜语”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
这种启蒙教育影响了作者一生,每当回忆往事,作者都会这么说:
出示: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
2、自由读
3、读了这一节,你想弄明白哪些问题?
有哪些疑问?
预设:
A、母亲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民歌民谣,是怎样使我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的?
B、母亲是怎样用她的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的?
4、这些问题提得真好,为了弄明白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母亲,共同去聆听那月光下的启蒙教育。
(在题目“启蒙”二字下加圈)
三、研读课文1-5自然段
过渡:
夏夜的月光下,母亲在院中搂着孩子,唱起了动听的歌谣,那是一种怎样的意境呢?
自由朗读1-4自然段。
1、听着你们的朗读,看着你们的表情,我看得出你们一个个都被陶醉了,能告诉我是什么让你们如此陶醉吗?
(月夜美、歌谣美、嗓音美)
2、夏天的月夜怎么美呢?
(1)请找出有关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2)指名读;
(3)听着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如银的月光洒满了小院,真美啊!
谁还想读?
3、夏夜的月色真美,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出示图片),我们来欣赏(播放歌谣)。
4、听着这动听的歌谣,你有什么感受?
你能不能用古诗句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5、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
(出示第4自然段)自由读,你有什么疑问?
[芳香的音韵:
这动听的歌声就如同弥漫在空气中的芳香一样,让我们陶醉。
我们仿佛来到一个开满鲜花的大花园。
]
6、这段文字富有浓郁的诗情,真是太美了。
大家也读一读,体会体会,感受那芳香的音韵。
(自由读、指名读)
过渡:
预习课文时,有同学问我,母亲唱歌谣给孩子听,能给孩子什么启蒙呢?
你也有类似的疑问吗?
读读第5自然段,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出示:
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1)刚才大家都弄不明白母亲唱歌谣给儿子听能给孩子什么启蒙,这就是“混沌”,现在读了这一节是不是和作者一样豁然开朗了?
(2)你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联系第5自然段:
日子清苦,当精神生活丰富。
[历史上有“黄河三年两决口”之说。
这里的地理条件恶劣,黄河经常决口流经的土地难以生长庄稼。
你还可以联系歌谣的内容谈谈吗?
联系第3自然段:
歌谣表达了家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母亲唱着歌谣,在不知不觉间培养了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这就是——启蒙教育,母亲真是我的——启蒙老师。
她就是用这样动人的歌谣,为我——引读:
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四、研读课文6-13自然段
1、母亲唱歌谣使孩子受到情感熏陶,那么她讲故事又给孩子什么启蒙呢?
(1)看看第6自然段开头部分,母亲都讲了哪些故事呢?
(2)看省略号,母亲还会讲哪些神话故事呢?
(盘古开天辟地、八仙过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吴刚伐桂……)
(3)这些故事你们都听过,你们听了这些故事懂得了什么呢?
(指名说话)
这也就是母亲讲故事给孩子听的目的。
她要让孩子懂得爱什么、恨什么,懂得做人的道理,母亲用这些故事,滋润着孩子的心田,她真是我的——启蒙老师。
母亲讲的那些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为我——引读:
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2、你听,母亲又在给孩子唱童谣了!
(播放童谣录音)
(1)你觉得这些童谣怎么样?
你有什么感受?
(2)这时,如果你就是孙友田,听着这些幽默风趣的童谣,你会有什么表现?
你会怎么说?
(3)如果我是孙友田,我还会跟着哼起这些歌谣呢!
你们想读吗?
选择一段自己喜欢读的练习一下。
(第一首:
指名读;第二首:
女生读;第三首:
集体读。
余生打拍子)
(4)母亲唱着幽默风趣的童谣,使我——引读:
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3、听着这幽默风趣的童谣,孩子还会有睡意吗?
(1)分角色朗读(直接对话)
(2)说说从母亲说谜语中我得到了什么?
(紧扣第14自然段,答案是多元的)
五、重读结尾,升华情感
过渡:
是啊,夏夜的月光下,母亲“唱歌谣、讲故事、说谜语”,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获益匪浅。
我满怀深情地这样写道:
(1)出示第14自然段,齐读
(2)母亲真是我的启蒙老师!
时隔多年,作者说这段话时内心充满着一种怎样的情感?
(板书:
怀念、感激)
(3)指名读第14自然段(情感升华)
(4)让我们满怀着对母亲的感激,深情地对母亲说:
(出示句式训练)
怎能忘记您,亲爱的母亲,是您为我__________________;
怎能忘记您,亲爱的母亲,是您给我__________________;
怎能忘记您,亲爱的母亲,是您使我__________________;
……
母亲给我的仅仅是这些吗?
六、布置作业
收集家乡的的民歌童谣,读给同学听听。
课堂教学设计第__2_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夏夜月光的伴随下,母亲为作者“唱歌谣、讲故事、说谜语”,这种启蒙教育影响了作者一生,每当回忆往事,作者都会这么说:
(齐读)
出示: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
二、总结全文
1.默读课文,讨论:
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
提示:
母亲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多是在夏夜月光下进行的,所以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这种启蒙教育是充满着母爱和诗意的,给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月光朦胧,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激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拓展延伸
1、阅读《月光启蒙》的姊妹篇。
母爱似水
母亲的忌日是1月11日。
这三个“1”像三把尖刀插在我心里。
人常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
母亲的爱如春天里飘洒的小雨,如青石中流出的甘泉,滋润万物,细微周到。
我老家在安徽北部黄河故道的边上,全家就靠几亩盐碱地维持生计,也难指望风调雨顺。
那时我已有了三个弟弟,因生活清苦,很少吃到荤腥。
一天,父亲笑着从外边提一条羊腿进家,说:
煮煮,喝顿羊肉汤。
母亲忙活起来。
待羊腿煮烂放进瓦盆里拆肉时,母亲叫我们过去帮她干事。
几个孩子围了上去,母亲撕一块填在这个嘴里,又撕一块填在那个嘴里,像喂她的一窝小鸟。
转瞬间,一条羊腿只剩下一盆羊骨头。
母亲怕父亲发火,反倒埋怨他:
“买的羊腿太瘦了,拆不出肉!
”五十多年过去了,吃过的山珍海味都忘却了,唯独这次手抓羊肉,记忆犹新,恍若昨日。
母亲不识字,但她总喜欢一边为我纳鞋底,一边督促我:
“写字去!
”我写的字像她的针脚那样齐整。
自从我学会走路,就穿她做的布鞋。
鞋面是她织的粗布,纳鞋底用她纺的线绳。
为了我一双爱动的赤脚,常常熬红她的眼睛。
直至以后,我出外上学了,工作了,还仍然穿她做的布鞋。
母亲看着我们弟兄五人成家立业,生男育女。
她心中装着儿子这一代,还装着孙子孙女这一代。
我女儿断奶就送回家由她照看。
夏天蚊子多,她让孙女睡在软床子里。
所谓软床子,是用绳子编起来代替床板,人躺上去就如躺进网兜里。
母亲睡在孙女身边,不停地用扇子赶着蚊子,嘴里还唱着动听的童谣。
后来女儿告诉我:
“奶奶睡在床框上,那床框就是一根木头。
”
举家南迁后,每年我总要回老家看望她。
有一年看她时正值秋天。
返回时忽听身后有人喊我的乳名,回头一看是母亲用大襟褂兜着一兜金黄的玉米跑来,玉米上那粒粒金黄像母亲闪亮的汗珠……她说:
“这是我种的金皇后,你们城里没有,捎去,给孩子们爆米花……”谁知一年之后她却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我回家看她时,她坐在藤椅里,连我都不认识了,只是漠然地笑着,笑得我泪流满面。
一生爱着我们想着我们的母亲,却失去了记忆……
母亲和我们永别了。
1月11日,那三个“1”又像三只流泪的蜡烛,燃起我们的祈望:
劳累一生的母亲,安息吧。
(☆孙友田)
(二)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
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
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
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
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的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阅读短文,联系课文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现在的母亲满头白发,深深的皱纹刻在她的额上。
可曾经,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现在的母亲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
可曾经,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现在的母亲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
可曾经,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2、母爱是伟大的,母爱又是平凡的。
历代文人歌颂过,诗词曲赋吟唱过,你也有深切的体会吗?
说说你的母亲曾经为你做过什么?
写一个片段,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小练笔)
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月光启蒙 苏教版 小学语文 年级 下册 17 月光 启蒙 精品 教案 word 文档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