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第二单元专题五 细胞呼吸.docx
- 文档编号:26182098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32.27KB
届高考生物第二单元专题五 细胞呼吸.docx
《届高考生物第二单元专题五 细胞呼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第二单元专题五 细胞呼吸.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第二单元专题五细胞呼吸
专题五 细胞呼吸
题组1 细胞呼吸的类型和过程
1.[2017海南,7,2分]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小
B.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
C.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O2与释放CO2的摩尔数不同
2.[2016上海,15,2分]人骨骼肌内的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适合无氧呼吸、进行剧烈运动。
白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 )
①酒精 ②乳酸 ③CO2 ④H2O ⑤ATP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3.[2016江苏,23,3分][多选]突变酵母的发酵效率高于野生型,常在酿酒工业发酵中使用。
如图为呼吸链突变酵母呼吸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突变酵母乙醇代谢途径未变
B.突变酵母几乎不能产生[H]
C.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种群增殖速率大于突变体
D.通入氧气后,突变酵母产生ATP的主要部位是线粒体
4.[2015上海,28,2分]以下4支试管置于适合的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后,能产生ATP的是( )
A B C D
5.[2013广东理综,29,16分]某新能源研究兴趣小组尝试用木薯块根的淀粉制备燃料酒精。
他们用酶将木薯淀粉降解成单糖。
查阅资料后,安装的酒精发酵装置、采用的发酵条件如图。
(1)向发酵瓶中加入5g酵母菌开始实验。
发酵初期,通气阀①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并在A通气口处打气,以利于 ;实验过程中,通气阀②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目的是 。
(2)第3天,取出少量发酵液,滴加含有 的浓硫酸来检测酒精。
(3)检测后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他们展开了讨论,认为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 ,请设计实验对此因素进行探究并预测实验结果(用表格形式呈现;用“+”表示酒精量,最高含量为“+++++”)。
(4)请对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题组2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
6.[2013安徽理综,3,6分]如图为每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
B.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减少,呼吸速率下降
C.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
D.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
7.[2015安徽理综(节选),29,9分]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和0.5℃)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1和图2。
图1 图2
(1)由图可知,与25℃相比,0.5℃条件下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 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
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 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
(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①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
②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和0.5℃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2浓度。
③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生成速率。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
a. ;b. 。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1.[2018河南信阳质检,24]将消毒后有生命力的小麦种子长时间浸没在无菌水中,在温度、光照等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种子死亡。
下列对种子死亡的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
A.缺乏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C.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形式释放
D.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产生毒害作用
2.[2018黑龙江哈尔滨模拟,12]如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A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
B.物质B产生的过程中②和④的酶分别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
C.物质C是[H],物质E是酒精
D.释放能量最多的是③过程
3.[2018皖南八校联考
(一),7]下列有关细胞代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菌细胞无氧呼吸的各反应阶段均能生成少量的ATP
B.运动时,肌肉细胞中ATP的消耗速率远高于其合成速率
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消耗[H]的过程都伴随着ATP含量的增加
D.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4.[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19]双氯芬酸是一种全球性环境污染物。
研究发现,双氯芬酸对浮游绿藻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应在黑暗条件下测定浮游绿藻的有氧呼吸强度
B.双氯芬酸能对浮游绿藻线粒体的功能产生影响
C.双氯芬酸污染会使浮游绿藻吸收无机盐能力下降
D.双氯芬酸不会对浮游绿藻的无氧呼吸产生影响
5.[2018湖北四地七校联考,31]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封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
在25℃条件下,瓶内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有氧呼吸引起的
B.在t1~t2期间,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快
C.在t1~t2期间,B种子释放CO2的速率是先慢后快
D.在O~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种子的无氧呼吸产生了CO2
6.[2018齐鲁名校联考
(一),18]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实验装置中,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
B.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来检测CO2的产生
C.可用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检测酒精的产生
D.可根据实验中有无CO2的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7.[2018湖北百所名校联考,12]如图是向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中通入不同浓度的O2后,CO2的产生量和O2的消耗量的变化曲线。
据图判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Ⅰ、Ⅱ分别表示CO2的产生量和O2的消耗量
B.O2浓度为b时,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C.O2浓度为c时,酵母菌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基质
D.O2浓度为d时,细胞呼吸产生的[H]都在线粒体内膜上被消耗
8.[2018甘肃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
(一),19]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
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甲组乙组
A.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作用中O2的消耗量
B.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作用中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
C.若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右管液面不变,说明微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D.若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右管液面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9.[2017陕西西安一中模拟,8]提倡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
如图表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O2消耗速率的关系。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
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等于O2消耗量
C.有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
D.若运动强度超过c,人体获得能量的途径仍以有氧呼吸为主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10.[2018赣中南五校联考
(一),7]如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
锥形瓶中装满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和适量的酵母菌,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
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
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位:
mL)。
时间(min)
4℃
10℃
20℃
35℃
55℃
90℃
5
0
0.2
0.4
0.7
0
0
10
0
1.0
1.3
1.2
0.1
0
15
0.1
1.9
2.2
2.8
0.2
0
20
0.2
3.1
3.3
4.4
0.3
0
25
0.3
4.0
4.5
5.0
0.4
0
(1)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了以下四种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 。
A.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B.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C.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D.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2)假设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 的量。
(3)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 。
90℃时,由于温度过高,导致 ,酵母菌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没有气体量的变化。
(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
(5)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代谢的原理在生产实践中最常见的应用是 。
一、选择题
1.[新情境]如图为某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基本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阶段A发生在内环境中
B.阶段B等同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C.阶段C中的能量均贮存于ATP中,最终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D.物质①为CO2,其在线粒体基质中的浓度高于在细胞质基质中的
2.[新角度]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将等量的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于如图所示装置中(瓶中无氧气),并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的产生量相等时,撤去装置,并分别用滤菌膜过滤甲、乙两锥形瓶中的溶液,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
将等量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放入中间隔有半透膜(葡萄糖不通过半透膜)的U形管的A、B两侧,调整两侧液面使其高度相等,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A、B两侧液面高度的变化。
关于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O2的有无和无菌培养液的浓度
B.瓶中的酵母菌与人体肌肉细胞产生CO2的场所不完全相同
C.无菌O2通入装置前必须先通入NaOH溶液以除去其中的CO2
D.根据题意可推知U形管中A侧液面高度低于B侧
3.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常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下列有关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不同
B.可利用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来鉴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C.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酵母菌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
D.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二、非选择题
4.图甲、乙是外界条件对植物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由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的温度是 点所对应的温度;BC段说明随温度升高,细胞呼吸强度 ;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 来影响呼吸速率的。
(2)图乙中曲线Ⅰ表示 呼吸。
如果曲线Ⅰ表示水稻根细胞的细胞呼吸,那么在DE段根细胞内积累的物质是 。
曲线Ⅱ表示的生理过程所利用的有机物主要是 。
(3)由图甲和图乙可推知,贮藏水果时应选择 、 的条件。
答案
1.C 分生组织的细胞代谢旺盛,呼吸速率通常要大于成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A项错误;若植物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其可能正在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B项错误;适当降低氧浓度,有氧呼吸强度减弱,此时无氧呼吸也比较微弱,可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项正确;有氧呼吸的底物为葡萄糖时,吸收O2和释放CO2的摩尔数相同,D项错误。
2.D 由“人骨骼肌内的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适合无氧呼吸、进行剧烈运动”可知,人的白肌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能产生酒精,A、C错误;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两种呼吸方式都能产生ATP,B错误、D正确。
3.BD 据图分析可知,与野生型相比,突变酵母乙醇代谢途径未改变,A项正确;突变酵母在细胞质基质中由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第一阶段能产生少量[H],B项错误;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可进行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进行快速繁殖,而突变酵母呼吸链中断,故野生型酵母繁殖速率大于突变酵母,C项正确;据图可知,突变酵母中线粒体内呼吸链中断,故通入氧气后,线粒体中还是不能产生ATP,D项错误。
4.D 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产生ATP,A错误;内质网不能利用二碳化合物产生ATP,B错误;丙酮酸可在线粒体中分解产生ATP,不能在内质网中分解,C错误;仅细胞膜破裂的真核细胞中大都含有线粒体,能将丙酮酸分解产生ATP,D正确。
5.(除标明外,每空2分)
(1)酵母菌生长和繁殖 释放CO2
(2)重铬酸钾(1分) (3)发酵时间
实验组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发酵时间(天)
3
4
5
6
7
8
9
预测结果
+
++
+++
++++
+++++
+++++
+++++
注:
酵母菌加量为5g,其他条件与题图相同。
(6分)
(4)预测结果中,发酵7天酒精的产量已达到最高,大于7天酒精产量不再增加,可能原因是高浓度酒精抑制酵母菌活性或淀粉酶解物已被完全利用,因而在此装置和酵母菌加量为5g时,最好的发酵时间是7天。
(3分)
【解析】
(1)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微生物,A通气口处打气可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从而增加酵母菌的数量。
通气阀②偶尔短时间打开,是为了排出细胞代谢产生的CO2。
(2)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
(3)依题意“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适宜”,排除了氧气、温度、pH、营养物质含量等因素,故可能是发酵时间影响酒精的产生量。
设计一系列不同的发酵时间进行实验,其他操作、条件等都相同,最后检测酒精的含量。
6.D 从图中信息可知,单位时间内种子干物质合成速率较大的时期,对应种子的呼吸速率也较大,而呼吸速率降低时,种子干物质的合成速率下降,A项正确、D项错误;种子成熟后期,细胞代谢较慢,原因是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减少,进而呼吸速率下降,B项正确;脱落酸在成熟的种子中含量较高,而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故种子成熟后期细胞呼吸速率会下降,C项正确。
7.(除标明外,每空2分)
(1)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活性 CO2(1分) O2
(2)选取的果实成熟度还应一致 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实验
【解析】
(1)依图可知,0.5℃条件下蓝莓的CO2生成速率较25℃条件下的低,其原因是低温条件下的呼吸作用相关酶活性降低,导致呼吸作用减弱,从而使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
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延长,密闭容器中CO2浓度升高;检测呼吸速率时可通过检测CO2生成量或O2消耗量来实现。
(2)本小题为实验分析和评价题,解题时要明确实验目的,看是否设计了变量,原理是否妥当,有无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等。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应从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设置平行重复实验等角度分析,即可选用成熟度相同的蓝莓果实进行实验,也可通过增设每个温度条件下的平行重复实验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1.D 小麦种子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可以为自身萌发提供条件,A错误;小麦种子中不含叶绿素,即使正常萌发的种子在萌发阶段亦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有一部分以热能形式释放,但这并不是种子死亡的原因,C错误;小麦种子在水中进行无氧呼吸,呼吸作用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酒精,酒精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D正确。
2.A 题图中①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④③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②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因此物质A(丙酮酸)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项错误;②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催化该过程的酶也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催化该过程的酶也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B项正确;题图中物质C是[H],物质E是酒精,C项正确;释放能量最多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即③过程,D项正确。
3.D 乳酸菌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能生成少量的ATP,第二阶段没有ATP的生成,A错误;运动时,肌肉细胞中ATP的消耗速率和合成速率处于动态平衡,B错误;线粒体中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消耗[H]并生成大量ATP,叶绿体中暗反应阶段C3的还原需要消耗[H]和ATP,C错误;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而此时无氧呼吸也相对较弱,有机物的消耗减少,D正确。
4.D 为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扰,应在黑暗条件下测定浮游绿藻的有氧呼吸强度,A项正确;浮游绿藻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依次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进行,且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因此结合题意“双氯芬酸对浮游绿藻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可知,双氯芬酸能对浮游绿藻线粒体的功能产生影响,使吸收无机盐能力下降,也会对浮游绿藻的无氧呼吸产生影响,B、C项正确,D项错误。
5.C 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有氧呼吸引起的,A项正确;在t1~t2期间,A种子所在瓶内O2含量下降更快,说明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快,B项正确;在t1~t2期间,B种子释放CO2的速率是先快后慢,C项错误;在O~t1期间,O2含量基本不变,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种子的无氧呼吸产生了CO2,D项正确。
6.D 在实验装置中,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A正确;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B正确;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C正确;因酵母菌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都有CO2产生,故根据实验中有无CO2的产生无法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D错误。
7.C 随着O2浓度的增加,有氧呼吸增强,消耗的O2将逐渐增多,由此可推知曲线Ⅱ表示O2的消耗量,曲线Ⅰ表示CO2的产生量,A项正确。
由图可知在O2浓度为b时,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6molO2,根据有氧呼吸反应式可推知有氧呼吸消耗1mol葡萄糖、产生6molCO2;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为10mol-6mol=4mol,根据无氧呼吸反应式可推知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2mol葡萄糖。
因此可知O2浓度为b时,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B项正确。
O2浓度为c时,酵母菌产生的CO2量大于消耗的O2量,说明此时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则酵母菌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C项错误。
O2浓度为d时,酵母菌产生的CO2量等于消耗的O2量,说明此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则细胞呼吸产生的[H]都在线粒体内膜上被消耗,D项正确。
8.D 由于甲组装置内放的是NaOH溶液,用于吸收CO2,所以甲组右管液面的变化可表示锥形瓶内O2的消耗量,故A正确;乙组装置内放的是蒸馏水,那么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锥形瓶内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故B正确;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右管液面不变,说明微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故C正确;甲组右管液面不变,说明没有消耗O2,乙组右管液面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故D错误。
9.A 分析题图可知,ab段乳酸含量不变而O2消耗增加,说明只有有氧呼吸;bc段O2消耗增加且乳酸含量也增加,说明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cd段O2消耗稳定且乳酸含量增加,说明两种呼吸方式同时存在,A错误。
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不消耗O2,也不产生CO2,在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的O2量等于产生的CO2量,故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产生的CO2量等于消耗的O2量,B正确。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C正确。
运动强度大于c时,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还是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D正确。
10.
(1)C
(2)CO2 (3)35℃ 酶失活(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或酶空间结构被破坏) (4)消耗装置中的O2,保证无氧环境 (5)生产酒精(制作果酒、白酒等)
【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锥形瓶中酵母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由表格数据变化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此最合理的假设是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2)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酒精溶于溶液中,假设CO2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的量。
(3)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为35℃、时间为25min时记录的数值最大,即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35℃。
90℃时,温度过高,与酵母菌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失活,酵母菌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没有气体量的变化。
(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消耗掉装置中原有的O2,保证无氧环境,以确保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5)在生产实践中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可以进行酒精的生产,如制作果酒、白酒等。
1.D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细胞质基质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由图可知,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包括图中“丙酮酸→C-C”和“阶段B”两个过程,因此,阶段B不能等同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B错误;阶段C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贮存于ATP中,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错误;图中物质①和②分别代表CO2和H2O,而CO2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由此可知,线粒体基质中的CO2浓度应高于细胞质基质中的,D正确。
2.B 甲、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O2的有无,培养液浓度是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A错误。
酵母菌可以通过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产生CO2,场所是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人体肌肉细胞产生的CO2全部来自有氧呼吸,故只能产生于线粒体,B正确。
无菌O2中不含CO2,C错误。
由题意可知,甲、乙两装置中产生的CO2量相等,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产生等量的CO2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少,故滤液1中葡萄糖的浓度高于滤液2,从而推知U形管中A侧液面高度高于B侧,D错误。
3.B 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而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正确。
澄清石灰水是用来检测CO2的,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所以不能利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鉴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错误。
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其中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测,C正确。
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D正确。
4.
(1)B 逐渐减弱 酶的活性
(2)无氧 酒精 糖类 (3)低温 低氧
【解析】
(1)由图甲可知,在B点对应的温度下,细胞呼吸速率最高,AB段表示细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考生物第二单元专题五 细胞呼吸 高考 生物 第二 单元 专题 细胞 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