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杂志1.docx
- 文档编号:26178638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143.42KB
城市规划杂志1.docx
《城市规划杂志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杂志1.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规划杂志1
城市规划:
从终极蓝图到动态规划
——动态规划实践与理论
针对蓝图式规划的种种弊端,国外早已出现了一系列关于动态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成果,系统规划理论、连续性规划理论、行动规划模型等。
与传统规划相比,它把规划看成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既注重建设行为的协调性,更加关注近期的需要并强调灵活性。
静态规划理论的关键误区在于对城市的认知,流于对城市物质形态进行概括和分解组合,不探究城市的运行,不清楚影响城市的要素,不考虑规划对城市的作用和反作用。
我们需要理解城市发展的客观性即联系性。
强调动态规划,突出过程引导,并不排除规划理想。
但时空的客观规律是近实远虚,而不能事无巨细都要“法定”,具体的功能安排留给近期、留给下一层次规划。
孙施文:
动态规划,更主要的是一种关于规划内容的思考方式。
这里强调的绝对不是过几年编一次规划,也不是过去滚动规划的含义,而是规划内容本身具有生长性,规划应当反映出这种生长性。
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是两股力量共同推进的,一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一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
但是我们往往只强调了制定目标,只关注到20年后是怎么样的,很少是从现在逐步生长、发展过去的,从而造成了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断裂。
许多国外理论,它们的共同基础实际上是系统方法论,我们更应关注构成城市的要素本身的不断生长和发展,不仅是从未来来看现在或规约现在,而是从现在逐步向前推进。
周剑云:
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一直延续了西方理论界在上个世纪60年代已经否定的综合理性规划思想。
综合理性规划应当进化为行动规划。
行动规划不仅仅关注规划目标的科学性,而且更关注规划实施的可能性和实效性,并且从规划的可实施性角度制定城市规划,这就意味着城乡规划思想方法的重大转变。
为什么提出动态规划,就是因为存在未来难预测,存在有限理性。
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式规划可以运用。
王晓川: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整体上正在从以前单一的关注建筑形体、以城市的物质形态为主的规划,逐渐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专业参与的综合规划,并且将规划设计和行动计划联系在一起。
另一方面,在规划管理工作中,目前也存在着动态调整的建设项目规划与法定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之间的矛盾。
这里谈到的“动态”,即把规划的制定和规划实施的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不断地维护和修正法定的规划。
其最合理的途径应该是通过规划评估来修正一些内容,但现在还没有法律的授权。
如果能使规划的实施评估和规划的修正、修改结合在一起,可能会更加理想。
英国“动态规划”理论及实践
顾大治管早临
从内容上看,英国的规划体系以发展规划为主要形式,并且较为偏重经济和社会领域。
这与中国的规划体系偏重于空间的物质性安排是不同的。
从管理体制上来看,中国规划管理较为刚性,而英国下级规划虽然也要服从上级,但弹性较大,国家级的规划政策注重引导,城市和乡镇在具体规划制定方面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总体来说,英国城乡规划的特点是注重行为控制和引导,而中国则注重物质空间安排和实施。
英国城乡规划法律体系演变的总趋势是简化,其目的在于:
使公众参与更有效;提高规划灵活性,使规划政策对现实环境具有快速反应能力。
1.2动态规划的诞生背景
二战后的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对城乡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城乡规划模式显现出明显的不足:
如规划缺乏灵活性不能应对城市的动态发展,规划编制缺乏部门沟通和公众参与使得规划实施结果不能掌控,对于城市发展的规划是简单叠加的而非整体系统的等等,城乡规划的指导思想从蓝图规划向过程规划、从技术理性精英决策向公众参与转变,不断强化规划的综合性。
1.2.1从蓝图规划转向过程规划
“蓝图规划”亦称“形态规划”,即通过规划方案表达出在一定年代内希望实现的最终状态的详细图景,规划的重点是研究规划方案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和实现这些任务的各种途径。
一方面越来越成为理想愿景而不能实现;另一方面规划对发展实际的控制作用力也越来越弱。
过程规划以控制论为思想基础,规划重点在于描述各种政策可能造成的结果,然后以相应的任务来评价各种政策,以便选择其中较好的一个。
每隔一定时间进行评估并修正,以适应未来不可预见的变化。
1.2.2从技术理性转向公众参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和利益的多元化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纯技术理性的规划经常与现实世界发生冲突。
二战后人们逐步从工具理性和技术至上走上了关注环境保护和综合发展的道路。
2动态规划的概念与特征
2.1动态规划的概念
在倡导过程规划和公众参与的背景下,纳撒尼尔·利奇菲尔德于20世纪60年代在其社会影响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动态规划概念,并通过实践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方法。
动态规划是将城市发展理解为各种“力量”参与其中相互作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动态过程,并致力于制定可行的规划来管理和协调这种相互作用,促进城市的有序发展。
动态规划在原有过程规划和公众参与的基础上拓展出了新的内涵:
一是主张规划不仅要“向前看”,还要“向后看”。
关注过去的意义在于发现产生当下问题的原因,避免重蹈覆辙。
“向前看”指的是在规划方案编制阶段就提前与未来实施者讨论协调,保证实施有效。
二是超越模糊的“公众参与”概念,强调区分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
动态规划认为,“公众”有的是规划的推动者,有的是规划的被动受影响者,两者对于规划的立场存在本质差异,需要加以区分。
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意义不仅在于实现社会公平,更在于使规划的实施者提前介入充分沟通,使规划有效实施。
2.2动态规划的特征:
其核心特征体现在从编制主体、目标设定、规划评估到规划实施的全过程。
2.2.1区分“生产者”与“消费者”
“生产者”是主动施与型利益相关者,是规划的推动者,除了规划师之外,还包括房地产开发商、公交运营商、政府部门等;“消费者”是被动承受型利益相关者,与规划的决策过程毫无关联,但“被动”地承受了规划的结果。
动态规划理论的基本思路在于通过最广泛的有代表性的利益相关者参与,使被动承受型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主动施与型一样得到表达,体现社会公平,并最终形成一致性的相互协作的规划措施。
2.2.2从“问题”而非“目标”出发
动态规划回归本源,规划编制的第一阶段从分析“问题”开始,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自然导出规划目标。
2.2.3面向“影响”而非“目标”的评估
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导致了存在着许多规划者无法控制的因素,被动承受型利益相关者往往最可能受到规划的负面影响。
因此,动态规划立足于“影响”而非“目标”进行评估,有利于公平地评估规划实施的效果。
2.2.4“向后看”和“向前看”同等重要
动态规划主张“向后看”,把关注范围扩大到规划行为之前的城市环境变化过程,为了了解引起规划行为的原因,并且恰当地评价通过规划行为影响未来变化的可行性。
还需要对以往执行过的规划措施进行分析,以总结经验教训。
同时“向前看”不仅是提出规划愿景,还包括预测实施效果,在规划阶段即与未来的规划实施者即主动施与型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并根据沟通结果调整方案。
另外,动态规划的跨部门合作、动态规划视野、面向影响的评估等基本思想,则对于整个城乡规划体系的各个层面均有指导意义。
居住隔离现象的内在机制探索与对策研究
居住隔离,是指都市居民由于种族、宗教、职业、生活习惯、文化水准或者财富差异,特征相类似地集居于特定地区,不相类似的集团则彼此分开,产生隔离作用。
各种不同层次的集居区,在其内部有着趋向一致的价值观念,是常为同性质的住宅社区。
各种集居区之间则差异较大,并有着自身发展的独特性。
它将带来阶层分化扩大、社会分配不公、社会问题增多、社会治理成本加大、城市整合度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
1、法国的“大型社会住宅区”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遭遇住房危机。
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性住宅建设采用快速、标准化的工业化建设模式迅速填补了大量的住房缺口。
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雅典宪章》功能分区思想指导了社会住宅的布局,在郊区建设全新的、独立的、功能单一的“大型社会住宅区”迅速成为了指导法国政府住宅建设的核心理念。
1970年代中期,社会住宅饱和,但随后以种族和财富差异为主要特征的居住隔离和社会隔离给法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其消极影响延续至今。
近年来,中国大规模保障房建设如火如荼,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历史罕见。
郊区式“大型保障房片区”的开发模式因其集中、快速、经济的优势,迅速为许多地方政府所采用。
这样的开发模式存有巨大的隐患,其导致的居住隔离现象业已初露端倪。
2、大型社会住宅区开发模式带来居住隔离现象
对经济节约和标准化生产的追求,让大型社会住宅区忽视了对美学、城市形态、建筑景观,还有社区社会生活的关注。
最终,这些街区呈现出惊人的同质性:
相同的建筑形式和建筑内容,远离都市,滞后的交通设施建设和生活设施配套。
3、《雅典宪章》功能分区思想的影响
如雅各布斯所批评和其后历史所证明的那样,缺乏多样性、复杂性的城市社区注定会引来衰败,这些孤立于老城区和功能不完整的现代大型住宅社区,必然导致留守者——贫困阶层和边缘人士的“居住隔离”。
4、对中国大型保障房建设的政策建议
伴随大规模的城市化浪潮,城市中流动人口不断增加,诸如“城中村”、郊区“落脚城市”的出现使得城市居住隔离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
中国的保障房建设很大作用在于为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居所。
目前的保障房建设以地方政府出资为主,财政上的压力使得保障房的质量难以保证,选址也多分布在地价低廉的城市边缘地带和城乡结合部。
同时,在中央政府“加快建设步伐”的要求下,保障房建设开始出现规模过大的现象。
这种“大型保障房片区”的开发模式,很容易造成中低收入人群的大量集中。
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投入不足,且严重滞后。
远离工作地点、生活极度不便,让很多中等收入者望而却步。
5、建议:
(1)按城区标准保障住房质量、小区质量,完善配套设施和便利快速交通拥有较高的建筑质量和较好的小区环境。
建议保障房片区在完善其他设施同时,保证质量较高的中小学教育,以防止一部分生活较好的家庭的逃离,丧失“居住混合”。
TOD(公共交通导向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快速有效的联系郊区保障房和主城区。
建议引入投入不高,快速有效的BRT模式,可以在短期内缓解这些片区的对外交通问题。
(2)提倡混合居住模式
建议引入“大杂居小聚居”模式,规划建设不同梯度收入群体的多种房源,在实现“大杂居”的同时,明确社区内不同收入人群的相对独立。
此外,建议适当扩大保障性住房申请者的范围,建议将廉租房保障对象从低保家庭拓展至中低收入家庭。
保持社区的“混合居住”是一个持久和困难的过程,建议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长期监督社区的人员结构变动,对于可能出现的居住人口单一化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建议在商品房项目中配建保障房,提高其在选址、建设中的比例。
(3)、统筹城市规划与保障房建设
今天的保障房建设应该考虑综合统筹城市规划以培育社区的多样性功能,还需积极寻求与主城区的融合,或是以保障房社区为基础打造未来功能多样的新城。
建议在区域布局层面加强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统筹协调,以确保保障性住房不是孤立于市之外,同时增加住房规模、配套设施、交通设施、就业水平等强制性指标要求,切实增强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的融合。
(4)通过立法来保障混合居住
将“混合居住”纳入法律保障,保证保障房片区的住宅类型混合和入住居民的多样性,推广商品房配建保障房模式等等。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思考
1、交通引导:
形成了交通引导发展的思路,反映在总体规划层面,主要包括交通与用地相互反馈、路网支持公交优先、交通方式结构优化等三个方面。
交通方式结构优化。
可具体采取五个方面措施:
第一,做好交通分区,划定公交走廊、公交优先发展的地区及小汽车自主发展的地区等。
第二,应通过立法、规划、路网、服务、财务、政策等六个方面的优先措施保障公交优先。
第三,提出停车调控措施,特别是对社会停车设施做好安排。
第四,注重慢行友好。
第五,构建合理的枢纽体系。
把对外交通、城市内部交通以及不同交通方式通过枢纽体系的建设加以整合。
2低碳生态
通过工业减碳、交通减碳、建筑减碳实现减少碳排,通过绿化固碳来增加碳汇,通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建设实现自然和谐。
在总体规划的发展容量确定、产业类型选择、空间布局、交通组织、生态建设、资源利用、节能减排以及基础设施安排等方面都可以具体落实。
3城乡统筹
(1)优先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是优先把已经长期稳定在城镇工作的农民转变为市民,并创造条件鼓励其在城镇安家落户、放弃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适时地清理空置闲置农房和空心村,进行土地及宅基地整理,支持农村产业化发展。
(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使基本公共服务能够根据地方实际,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城镇社会和谐。
(3)城乡特色差异化:
城乡各自保持特色,尤其是布局形态特色、道路交通特色、空间景观特色及社会文化特色等。
在内涵发展要素与外部形象要素方面都能做到城乡特色差异化。
(4)村庄发展多样化:
在城乡统筹发展理念指导下,应结合村庄实际特点,高度重视村庄发展多样化。
因地制宜针对具体的村庄个体制定适宜的规划。
4、数据支撑:
要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就应该重视规划的空间数据库建设,利用多种先进手段,综合分析城市发展状态,准确发现问题,明确提升方向。
公交优先导向下的城市总体规划
倡导公交优先,构建公交都市,首先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得到体现、安排和落实。
规划原则:
应当强调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紧凑集约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公交主导下的文化生态保护、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等。
规划理念:
强调公交支撑支持城市发展;公交引导空间布局与土地开发;公交分区分级差别适应性;用地功能适度混合实现交通减量等。
规划重点:
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对城市性质、功能的支持作用和对城市规模容量支撑作用的研究;突出公交引导下的城市空间形态、结构、布局研究;突出公共交通与道路网、步行、自行车以及停车换乘体系布局的协同研究。
2建立区域开放的公交体系,引导集聚节约的城镇体系:
城市总体规划必须树立区域城市视野。
要建立一个开放的、多层次的、一体化的区域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规划的和正在建设中的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铁路,是国家主要经济带上、大中心城市之间的快速大容量客运通道。
依靠这样的快捷大容量轨道交通,相邻较近的城市间(100km以内)通勤圈将重叠在一起,城市的半日生活圈、一日交流圈范围大大扩大。
有利于城镇的集聚节约发展,有利于城市功能的整体提升、空间结构优化和土地利用升值,有利于区域综合运输结构的优化以及交通运输节能减排。
城际客运交通的提速,对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空间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一,应当主动将城镇发展轴与主要区域公共交通走廊、枢纽有机结合,避免因均质分散布局而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和效率降低;
其二,加强次级城镇与中心城市之间公共交通联系,重视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市郊通勤铁路的规划建设;
其三,城市边缘组团、小城镇应积极发展多层次、灵活多样的公共交通,包括快速公交(BRT)、导向公交、有轨电车以及呼应式公交等;
其四,重视和加强城际公交、城乡公交与城市公交的一体化无缝衔接。
3建立公交导向的城市空间形态结构,引导城市紧凑高效发展
3.1公交走廊引导城市线形集聚:
著名的线形城市理论正是以公交引导城市线形发展为基本思想形成的。
需要强调的是:
其一,不同规模和不同形态城市应当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宜的公交方式和公交走廊。
其二,公交走廊上的主导公交方式不同,其沿线安排布置的城市功能和用地强度应当与公交运输能力相匹配。
其三,沿快速大容量公交走廊布置的城市发展轴带应当尽量保持连续,这样既可满足适度的高强度、高密度开发,又可保证公交走廊充分吸引公交客流。
其四,将城市形态结构与公共交通走廊更加有机、密切地串联。
3.2公交枢纽、站点引导城市中心体系:
城市中心地区通常是城市交通需求最为旺盛、交通运行最为繁忙、也是最容易发生交通拥堵的地区。
公交引领下的城市中心体系规划需要体现的原则是:
其一,城市中心体系与城市公交网络和枢纽体系的空间耦合。
其二,公交设施容量及服务能够对城市中心地区发展发挥足够的支撑支持。
土地的高密度高强度开发既是应该的也是必然的。
而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恰恰是处理好交通设施容量配置与中心地区功能要求、开发强度之间的匹配关系。
其三,其中核心问题是平衡中心地区交通的机动性和可达性的关系,平衡中心地区相对高强度开发与道路交通容量之间的关系。
在公交优先的理念指导下,为了最大限度吸引客流,方便市民乘用公交,城市功能区用地布局和路网规划应充分满足公交线网和站点布设的需要。
一方面,要增加功能区的开放度;另一方面要强调尽可能提高各类城市功能区的道路网密度,尤其是商业区和居住区。
4完善城市用地功能配置,促进城市交通减量
城市交通与城市用地布局之间存在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又有可能互相制约的循环作用与相互反馈关系。
首先,城市用地布局是公共交通需求的根源,决定了城市交通源、交通量及交通方式的选择。
其次,城市交通系统所具有的实际运行水平会对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的发展规模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城市用地布局。
交通设施的供给则改变了土地使用本身的可达性,而可达性则重新确定了土地的价值,土地价值又是土地使用的主要决定因素。
在这个循环中,任何一部分的改变都将造成两者以致所有其他组成部分及其自身的改变。
城市规划领域传统的“功能分区法”使得每一区块尺度巨大而功能单一,活动都要跨区、跨组团进行,出行距离远远超过了人的步行能力范围。
这样的发展模式实际上抛弃了“人本主义”思想,使得城市规划走向了理想主义的极端。
因此,在城市用地规划布局时,既要注意用地布局的紧凑性,也要通过用地功能混合实现交通减量化,最主要的途径是处理好居住用地与其他各类功能用地之间的布局关系。
用地功能混合的手段主要表现为两类:
一类是以减少非通勤交通的出行距离为特征的混合用地类型,即商业、居住、办公以及其他服务性用地的混合,用以减少基于居住地的各类生活性出行;另一类是以减少通勤出行距离为特征的混合用地开发类型,即居住用地和就业岗位的用地混合。
公交优先引导下的城市需要保持一定的建筑和人口密度,应当尽可能使不同的功能混合。
加强公交站点周边地区的医院、教育、体育和娱乐等公共设施建设,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问题1、城乡孕灾环境复杂,致灾因子多样。
孕灾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城乡承灾体系统庞大复杂,易损性增加。
城乡成为一个异常庞大和复合型极强的承灾体,一旦遭受灾害影响,极易产生连锁、放大效应,从而造成严重的灾难。
同时,由于城乡二元化管理,防灾减灾工作也出现了“重城轻乡”的局面,村镇整体抗灾设防标准仍较低,受灾时人员伤亡远比城市严重。
灾害存在一些共性。
(1)突发性
(2)不确定性:
(3)影响范围广(4)连锁性:
二、4个支撑点:
(1)城乡防灾减灾规划是根本基础。
(2)城乡单体工程和基础设施抗灾设防是基本保障。
(3)灾害监测预警与重大工程设施紧急处置系统是减灾重要措施。
(4)灾后应急救灾与恢复重建是重要补充。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体系是从灾前、灾时、灾后各个时序对防灾减灾的需求出发,按照“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并坚持灾害防御多道防线的理念发展形成的,通过4个支撑点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托达到全方位保障城乡安全的作用。
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规划框架探讨
生态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环境条件的总体。
城乡生态环境是生态环境的局地化和地域化,城乡生态环境在人居系统演进的漫长过程中,与后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对城乡人居系统的整体状态和未来走向,具有基础性的决定意义。
所谓城乡生态环境二元化指城、乡在生态环境的结构、功能、质量等方面的不平衡状态及发展趋势。
表现为——少数发达地区和一些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而不发达地区和大部分农村仍在恶化。
农村环境问题面临失控。
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指出:
城乡各有其优缺点,只有城市-乡村才能避免两者的缺陷。
1生态效益的概念、学科基础及特点
生态效益(eco-efficiency)从狭义角度而言指生态环境中的诸物质要素,在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从相关因素关系角度而言,生态效益指人类各项活动创造的经济价值与消耗的资源及产生的环境影响的比值。
隐含着生态与经济两个维度,在两者之间做一个最佳的配置;在创造经济价值时,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冲击⑦。
生态效益的计算通式为:
生态效益=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表征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
间的关系。
2生态效益对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规划的意义及作用
城乡生态效益概念还具有其他鲜明的特色。
首先,生态效益兼顾了经济和环境两大系统;城乡生态效益则重视和兼顾城市与乡村的特性,拓展了城乡生态环境研究的理论和工具。
其次,生态效益具有可计量性,使其成为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低碳规划建设行为进行有效性的衡量、鉴别的工具之一。
第三,以生态效益作为城乡一体化规划的重要参数,可以提高“规划的预警性”。
第四,生态效益的可计量性和可比较性,
3城乡生态效益分析内容与框架
3.1城乡生态效益指标体系框架
城乡生态效益=生态环境的效能水平/(效能形成的环境影响+效能作用的环境影响);
4基于生态效益的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规划框架
主要环节:
第一,城乡生态环境系统诊断。
主要是从城乡人-地关系、城乡人-资源关系、城乡人-能源关系、城乡人-环境关系、城-乡生态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
从需求、供给等层面分析城乡生态环境系统的现状、特征及问题;第二,城乡生态效益评价分析。
主要从城乡生态环境效能水平、效能形成的环境影响、效能作用发挥的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进行;第三,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规划目标确定。
从系统层面而言,包括经济目标、环境目标、社会目标及效益目标;第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规划指导思想(理论)确立。
应与人居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具有较大程度的契合;第五,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第六,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规划。
主要从城乡资源和能源、城乡经济、城乡空间利用、城乡生态安全格局、城乡生态环境区划、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生态工程、城乡共生(补偿)等方面展开各项规划设计内容。
第七,规划方案评估。
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土地城镇化
——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以来的历程回顾及转型展望
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中,无论是产业结构调整、人口集聚,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离不开土地空间载体和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
“土地城镇化”是指由于城镇化的推进,土地利用属性由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以及土地产权属性由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过程。
1988年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使土地收益成为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和增加城市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启动了“土地资本化”驱动城镇化的加速阶段。
亦伴随着可利用土地资源的逐步枯竭,以及人口城镇化速度远低于土地城镇化速度带来的社会问题。
1有偿使用制度建立以来我国土地政策和土地市场的变迁
1949年建国以来,在我国不存在所谓的土地市场。
随着1979年改革开放,土地使用的制度改革,采取了渐进式改革的方式。
1987年12月1日,深圳通过拍卖方式出让了一块土地。
土地批租逐步在全国推广开来。
1988明确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也正式确立了土地有偿使用的法律框架。
纵观1988年以来我国土地政策和土地市场的变迁,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1.1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确立阶段(1988-1995年)
1988年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确立后,房地产市场也随之发育。
既然土地出让已成为扩大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廉价的土地又成为吸引投资的有效手段,一些政府领导无节制地批出土地。
全国性的房地产过热,一方面造成了国家土地资产大量流失,耕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规划 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