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哲基础知识点复习笔记精简版.docx
- 文档编号:26174009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36
- 大小:110.02KB
考研政治马哲基础知识点复习笔记精简版.docx
《考研政治马哲基础知识点复习笔记精简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马哲基础知识点复习笔记精简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政治马哲基础知识点复习笔记精简版
2020年考研政治马哲基础知识点复习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1、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1.经济社会根源: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2.实践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3、思想渊源:
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四)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
2、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
1、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能引导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不断增强辨别、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侵蚀的能力,提高解决建设和改革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
3、马克思主义能有效地整合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共同的意志。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
(1)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2)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3)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1)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2)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3)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Ⅰ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辩证的唯物论)
一、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一)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说是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三)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二性、第二性的问题。
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和反映存在,存在是否可以被反映)问题。
是否承认思维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
不可知论的代表主要是康德和休谟。
在这两方面内容中,主要的是第一方面的内容,因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它们的对立和斗争是哲学世界观中最根本的斗争,是哲学党性的识别标准的问题。
哲学的党性即哲学的党派倾向,是指哲学家和哲学体系属于唯物主义阵营或唯心主义阵营。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认为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二性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一种原初的自发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如水、火、气等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17世纪、18世纪的英法唯物主义。
它认为原子或电子是世界的本原;它是形而上学的,即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认识和解释世界和事物;它是不彻底的,坚持唯心主义历史观。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真正科学、彻底、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
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认为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一性的,而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二性的;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的;意识决定物质。
(1)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主观精神高于一切、大于一切、支配一切,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
(2)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离开了人、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
(二)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可知论:
认为思维可以反映存在,世界是可知的。
2、不可知论:
思维不可以反映存在,或者不可以彻底地反映存在,思维无法与存在统一。
(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2、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孤立存在的静止不变的,否认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明确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
2、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
3、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4、创立了唯物史观,结束了唯心主义哲学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统治地位。
四、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是指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物质观。
五、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一)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环节:
从所有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动物感觉和心理,然后发展到人的意识。
2、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并促进人脑的最终形成;劳动产生了语言,又推动人脑的复杂化和进一步完善;劳动促使意识的内容日益丰富,形式日益多样化。
而劳动是社会性的活动,所以,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二)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条件和生理基础。
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因为:
第一,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第二,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第三,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这是唯心主义观点;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解释为“如同肝胆分泌的胆汁的物质的东西”是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六、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物质的存在形式:
运动和时间、空间。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只能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
(一)物质和运动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根本属性)。
2、物质运动形式:
从低级简单运动形式到高级复杂运动形式,可分为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五种基本形式。
3、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
首先,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不表现为一定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其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
4、运动是绝对的:
运动和物质本身一样,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5、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脱离了物质谈运动;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脱离了运动谈物质,或把运动归结为只有机械运动一种形式。
(二)运动和静止
1、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一是指一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运动;二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其次,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再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最后,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反对只承认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
(三)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时空的含义:
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即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即三维性。
2、时空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3、否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观点;否认时空同物质运动联系的观点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4、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性,物质运动与时空的不可分离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具体时空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时空的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的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5、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时空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时空的有限性是指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时间上是有始有终、空间上有边有际。
七、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八、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2、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实践意义,也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九、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一)实践的本质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
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践。
十、实践与人的存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中,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
十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
这里说的自然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
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
它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
人类社会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
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
十二、人和自然的关系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
2、实践的规律与人类不断自觉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是一致的。
十三、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内在地包含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实践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
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唯物的辩证法)
一、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1、内涵:
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2、特点: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二、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三、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四、发展与过程
1、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3、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五、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特别是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因。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彻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对立统一规律指出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六、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即对立统一。
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1)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2)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七、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
(1)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
(2)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
(1)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
(2)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八、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九、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矛盾的特殊性:
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
辩证统一的关系。
(1)相互区别:
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2)相互联系: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个性体现共性,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3)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在理论上坚持辩证法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2、在认识上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辩证发展过程。
3、在政治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一、矛盾分析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十二、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1、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2、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
十三、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1、量变是指事物量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中断。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十四、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
1、肯定方面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
2、否定方面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十五、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1、辩证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
2、方法论意义
坚持辩证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十六、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1、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的前进过程。
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2、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前进行和曲折性。
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充分估计其困难,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
十七、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及其方法论意义
(一)原因与结果
1、含义
(1)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2)结果是指由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2、辩证关系
(1)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2)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3、方法论意义
(1)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进行科学研究,获得科学认识的前提。
(2)正确地把握因果联系,有利于总结实际工作经验。
(3)准确地把握因果联系,能增强工作中的预见性。
(二)必然性与偶然性
1、含义
(1)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2)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一定要发生、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2、辩证关系
(1)两者的对立表现为含义、地位、作用、稳定持久的程度不同。
(2)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3、方法论意义
(1)掌握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认识必然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
(2)重视偶然,利用有利的偶然、机遇,避免不利的偶然,通过偶然掌握必然。
(3)坚持辩证决定论,反对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
(三)可能性与现实性
1、含义
(1)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2)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2、辩证关系
(1)对立:
可能性是潜在的、还没有成为现实的东西,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2)统一:
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3、方法论意义
(1)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对立,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发挥的必要。
(2)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3)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需要一定的条件,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好的可能性。
(四)现象与本质
1、含义
(1)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表面特征、外在表现。
(2)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2、辩证关系
(1)对立:
现象是表面的、可感知的,本质是内在的;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本质是共性的、普遍的、深刻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是稳定的。
(2)统一:
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
3、方法论意义
(1)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2)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
(3)在实践中要注意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通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五)内容与形式
1、含义
(1)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2)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2、辩证关系
(1)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2)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3、方法论意义
(1)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
(2)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十八、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新增)
1、客观辩证法:
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2、主观辩证法:
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3、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十九、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1、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2、唯物辩证法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十、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
1、归纳与演绎:
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
演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政治 基础 知识点 复习 笔记 精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