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层次提升.docx
- 文档编号:26163825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2.78KB
高中作文层次提升.docx
《高中作文层次提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作文层次提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作文层次提升
如何提升写作的档次?
根据以往的情况来看,大多数考生的高考作文选择的是议论文。
不过,许多考生在写作议论文时,存在思路混乱、材料陈旧、论证乏力、语言干瘪等不足,严重影响了得分。
对于议论文来说,文章的思路并不需要太复杂,关键是要清晰。
考生在写作议论文时,首先要破题,让文章的中心凸显出来,然后围绕中心,先问一个“为什么”,再说一个“怎么办”。
这样就可以避免审题时打“擦边球”,使论证逻辑严密,文章思路清晰。
在文章的显眼位置,考生还要着力打造主旨句,让文章的骨架立起来。
下面,我们以一篇学生习作为例,谈谈议论文应如何理顺思路。
出格 周栋
著名哲学家王尔德说:
“我时常追随父辈的脚印,结果却迷失了自己。
”确实,在如今日新月异的世界,只有大胆出格,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有中国“零售大王”之称的马云说:
“背对万人驰行,自然万里独一。
”他敢于打破常规,勇敢创新,采用新的运营模式。
坚持用“倒立”的观点看人,使“淘宝”旗下的“阿里巴巴”在初出茅庐时就超过老牌劲敌ebav网,他本人更是名利双收。
独特与出格的思维使他成功了。
国家如此,公司如此,个人亦如此。
余秋雨常常吸收新异奇特的想法,从另类的角度看问题,并将之融入作品中,所以,他的文章使人读来有一种超脱与明澈的感觉……可见,只有敢于出格,独树一帜,不为生命中狭窄的“巷口”所局限,才能长久发展。
走出“巷口”,正是走向辽阔世界的开始。
古今中外,又有多少悲剧的发生正是没有逃离这宿命般的魔咒?
传奇才女张爱玲说:
“生命有它的图案,我唯有临摹。
”在当时的上海,张爱玲不仅是个有名的才女,更是著名的时尚中人。
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
她是一个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
她因为没有长远的目光。
更没有对生命的出格付诸行动,最终只留下了令人悲悯感慨的一生。
墨守成规,亦步亦趋,就注定会被时代淘汰,与成功无缘。
只有走上和别人不一样的道路,才能看到和别人不一样的风景。
斯特里马特用阳光中的微尘诠释出格的生命,唯有不拘地移动,才可能永恒地存在;村上春树用山野的鲜花诠释出格的生命,唯有任意地绽放,才可能有繁华的春天:
大仲马用乱石中的珍珠诠释出格的生命,唯有改变局势,才可能脱颖而出。
所以,万千世界里,不能让风沙掩盖了自己,只有匠心独运、别出心裁,才可以使灵魂出格,在人生的高地里出奇制胜。
罗素认为,出格之人创造世界,保守之人繁衍种族。
当生命之帆落满风尘,唯有打破常规,大胆出格,才可使其在桃华柳密处觅得小径,在大江东去时华丽转身,在万径人踪灭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本文中心明确,笔力集中,论据充分,语言有张力,且能进行理性思考,体现了一定的写作功底。
“出格”是个多义词,文章未能很好地破题,论证语段只是散乱无逻辑的排列堆砌,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
语段开头缺少导入句,给读者以突兀之感,且个别语段分析事例时游离于中心之外。
对策
1.破题。
“出格”是个多义词,根据文章内容,我们可以将论点确定为“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
这样,文章的中心便明确了。
2.理清思路。
先问一个“为什么”:
为什么要打破常规呢?
分解理由为二:
一是只有打破常规,才能给事物注入无穷的活力;二是墨守成规只会阻滞事物的发展。
这样一正一反,理由充分。
再说一个“怎么办”:
“出格”不是无原则的放纵,不是无理由的包容,而是一种打破常规、特立独行的行为。
这样辩证分析,凸显理性光芒。
3.给论证性的语段加导入句。
或名言导入,或理性阐释,避免事例叠事例,使语段开合有度。
修改示例
著名哲学家王尔德说:
“我时常追随父辈的脚印,结果却迷失了自己。
”确实,在如今日新月异的世界,唯有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大胆出格,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只有不拘一格,独树一帜,打破常规,才能给事物注入无穷的活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源泉。
有中国“零售大王”之称的马云说:
“背对万人驰行,自然万里独一。
”他敢于打破常规,勇敢创新,采用新的运营模式,坚持用“倒立”的观点看人,使“淘宝”旗下的“阿里巴巴”在初出茅庐时就超过老牌劲敌ebav网,他本人更是名利双收。
独特与出格的思维使他成功了。
国家如此,公司如此,个人亦如此。
余秋雨常常吸收新异奇特的想法,从另类的角度看问题,并将之融入作品中,所以,他的文章使人读来有一种超脱与明澈的感觉……可见,只有敢于出格,独树一帜,不为生命中狭窄的“巷口”所局限,才能长久发展。
走出“巷口”,正是走向辽阔世界的开始。
墨守成规,亦步亦趋,只会阻滞事物的发展。
帕斯卡曾在《物理》中说:
“一个人若循规蹈矩地走,必定会循规蹈矩地迷路。
”古今中外,又有多少悲剧的发生正是没有逃离这宿命般的魔咒?
传奇才女张爱玲说:
“生命有它的图案,我唯有临摹。
”她因为没有长远的目光,更没有对生命的出格付诸行动,最终只留下了令人悲悯感慨的一生:
民间作家王蒲山,因为没有与众不同的特色,最终被浩瀚书海所湮灭,其作品更是难以登堂入室:
著名生物学研究者巴甫洛夫,因为只认为生命活动受神经控制,只按照死板的模式做实验,最终与第一种激素的发现失之交臂……墨守成规,亦步亦趋,就注定会被时代淘汰。
与成功无缘。
只有走上和别人不一样的道路,才能看到和别人不一样的风景。
出格不是无原则的放纵,不是无理由的包容,它是一种打破常规、特立独行的行为。
斯特里马特用阳光中的微尘诠释出格的生命,唯有不拘地移动,才可能永恒地存在;村上春树用山野的鲜花诠释出格的生命,唯有任意地绽放,才可能有繁华的春天;大仲马用乱石中的珍珠诠释出格的生命,唯有改变局势,才可能脱颖而出。
所以,万千世界里,不能让风沙掩盖了自己,只有匠心独运、别出心裁,才可以使灵魂出格,在人生的高地里出奇制胜。
罗素认为,出格之人创造世界,保守之人繁衍种族。
当生命之帆落满风尘,唯有打破常规,大胆出格,才可使其在桃华柳密处觅得小径,在大江东去时华丽转身,在万径人踪灭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雕琢语言展文采
如何使议论文有文采呢?
其一是引例要精。
事例仅为引子,要从中引发对生命的沉思,从而折射出理性的光芒。
其二是语言要活。
语言的意蕴要深刻、形象要丰满、句式要灵活、见解要新颖。
具体方法如下:
1.精心选择灵活多变的句式。
2.利用修辞增强表达效果。
3.巧妙使用成语、谚语、歌词、诗文名句和中外格言等,使议论文文句精美,意味深长。
①“卧龙先生”诸葛亮大至军事政务,小至柴米油盐,都一一管到,乃至落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下场。
蓦然想起帕瓦罗蒂年轻时的梦想:
成为一个全能的人。
他的父亲对他说:
“你面前有两把椅子,如果你想坐在两把上,那你更容易落在两把椅子的空白之间。
”帕瓦罗蒂听后恍然大悟。
他放弃了原来的目标,只是一心追逐音乐展开的双翅。
②我释然:
蠢人作茧自缚,智者破茧而出。
③孔子朝我们走来了,以中庸为石子,铺就一条不偏不倚的“仁”之路。
“仁”者不仅要爱人,也要爱己。
这种爱已就体现在对自己不苛刻、不妄求。
懂得放弃、懂得留白的人也就懂得了月圆为画、月缺为诗。
加拿大某航空公司的女职员梅根,最大的梦想就是登上珠穆朗玛峰。
当成功攀到8500米的高度时,她发现了在山坡上奄奄一息的尼泊尔女登山者比斯塔。
梅根望了望近在咫尺的峰顶,毅然作出了抉择:
下山!
④逝者如斯夫!
短暂的生命中我们要学会给生命留白。
本文尽管开宗明义,思路畅通,论据翔实,但论据语段述多于议,未能洞幽发微,折射出理性的光芒,特别是第一段和第三段,仅停留在叙述层面上,扣题不紧,语言干瘪。
我们在第一段可巧引诗文名句,打造哲理句,增添意蕴;第三段可打造整散句式,添加独特感悟,增强厚重感;第四段打造比喻句,增强表达效果。
①史铁生说:
“人的残疾证明了神的完美,”原味的哲理,醉卧在智者的思绪中,留一点微温。
若你固执追求完美,让生命充得过满时,你等于给自己作了一个茧。
“卧龙先生”诸葛亮大至军事政务,小至柴米油盐,都一一管到,乃至落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下场。
人生就是一个泅渡的过程,我们永远都想追逐彼岸完美的目标,但结果往往非你所愿。
蓦然想起帕瓦罗蒂年轻时的梦想:
成为一个全能的人。
他的父亲对他说:
“你面前有两把椅子,如果你想坐在两把上,那你更容易落在两把椅子的空白之间。
”帕瓦罗蒂听后恍然大悟。
他放弃了原来的目标,只是一心追逐音乐展开的双翅。
③千江水有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懂得给生命留白的人,生命一定不会给他留白。
孔子朝我们走来了,以中庸为石子,铺就一条不偏不倚的“仁”之路。
“仁”者不仅要爱人,也要爱己。
这种爱己就体现在对自己不苛刻、不妄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随物赋形,行于当行,止于当止”。
懂得放弃、懂得留白的人也就懂得了月圆为画、月缺为诗。
加拿大某航空公司的女职员梅根,最大的梦想就是登上珠穆朗玛峰。
当成功攀到8500米的高度时,她发现了在山坡上奄奄一息的尼泊尔女登山者比斯塔。
梅根望了望近在咫尺的峰顶,毅然作出了抉择:
下山!
人们经常说人生两境界:
举重若轻,举轻若重。
懂得放弃,给生命留白之人,例如孔子与梅根,也应达到第二境界了。
④人生如一丝游云,云与天的相栖太匆匆:
人生如一片落叶,叶与树的相依太短暂。
逝者如斯夫!
短暂的生命中我们要学会给生命留白。
将自己的心酸与遗憾酿造成一坛美酒,当启封那天,它会散发迷人的芬芳。
处理材料有匠心
陆游有诗: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说的是写诗作文如何处理材料的问题。
我们写议论文也是同样的道理,好的材料有如美丽的云锦,运用得法,可以聚而为彩虹,散而成霓霞,可以升华文意,彰显主题,使得文章韵味悠长、文采焕然。
因此,处理材料要审题目,明文意,扣主题,做到匠心独运,妙材巧用。
1.概述深析,方见深刻
事实材料要紧扣论点扼要概述,将重心放在析例部分,使文体特征更鲜明,而且紧扣论点,使文章更见深度。
示例一(《关怀的力量》片段)
这是发生在美国南部一个小镇上的故事。
寒风凛冽的冬日早晨,天上飘着几朵无精打采的云。
在小镇的站台上有几个黑人在等车。
过了一会儿,车从远处缓缓地开过来了,可这几个黑人没有露出半点喜悦之情,而是一个个无精打采地望着天上的云或望着远方。
又过了一会儿,车快要开过去了。
突然,一个白人妇女从远处跑过来,这时候,车停了,黑人就簇拥着这个白人妇女上了车。
原来这个镇的车站有一个规定:
如果没有白人等车,就不停车。
而每天早晨这个时候几乎没有白人来等车,于是这些黑人都不能乘车。
这个白人妇女是一位作家,知道这个情况后,每天都冒着寒风走三四千米路赶到小镇的站台,到达目的地后又坐车返回。
正因为这位白人妇女的关怀,这些黑人才没有感觉到人生的灰暗,才体会到了关怀的保暖。
这则材料的处理存在两个问题。
①述例过长,有点像记叙文中的叙事了,使文体特征不明显。
议论文并非不可以刻画细节,只是细节必须服务于中心论点。
此处应略写黑人等车,详写白人妇女的关怀,不可偏离重心。
②画线处的议论可以更深入一些: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成全他人,快乐自己。
关怀的力量不仅作用于他人,也作用于自己。
这样更能突出“关怀的力量”。
修改示例
这是发生在美国南部一个小镇上的故事。
这个镇的车站有一个规定:
如果没有白人等车,就不停车。
因此,去打工的黑人每天清晨都只能瑟缩在寒风中等车。
他们与其说是在等车,不如说是祈祷能出现一位同样需要早出搭车的白人出现在站台上。
一般情况下,没有白人这么早来这儿挤公车。
一位白人女作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每天都冒着寒风走三四千米路赶到小镇的站台,到达目的地后又坐车返回。
正是因为有了这位白人妇女的关怀,这些黑人才没有感觉到寒气逼人的冬天灰暗阴冷:
正是因为有了这位白人妇女的关怀,才使生活在四季如冬的种族歧视大国里的黑人们也感受到了人性光辉的照耀。
而对那位编织冬天里的春服的女作家而言,我们有理由相信,她在付出关怀的同时,必定收获了等值的幸福。
冬天的寒风当然是严酷的,然而一个心里装满春光的人是永远不会觉得寒冷的。
2.适当“晕染”,更显广博
运用素材时,为了更好地支持论点,我们对所用材料不仅要有所选择,更要从表达上下工夫,适当“晕染”,使看似平淡的素材熠熠生辉。
示例二(《于无声处》片段)
假如有一天,传递声波的介质突然消失,放眼望一望身边的人吧,除了一片虚假的热情还会剩下些什么?
这时你才会发现。
生活中最让你感动的不是一些激动人心的大事①,而是平凡生活中的细节②。
那些真实的存在,于无声处慢慢焐热你冰凉的身体。
这才品出默片的好,它没有多余的修饰,一颦一蹙却将本质的情感道透。
灵犀相通者,所收获的震撼效果是豪华音响影院无法比拟的,这便是经典不可复制之处。
这段文字的①②处平平述来,缺乏感染力。
在处理这类素材时,我们可以“晕染”开来,从而把材料的感染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修改示例
假如有一天,传递声波的介质突然消失,放眼望一望身边的人吧,除了一片虚假的热情还会剩下些什么?
这时你才会发现,生活中最让你感动的不是哪场慷慨激昂的演讲、哪次抑扬顿挫的朗诵、哪句缠绵的吴侬软语,而是熬夜时同窗递来的一块糕饼、母亲细细为你洗衣后残留的淡淡皂香、老师认真批改作业后留下的红色评价。
这些真实的存在,好似风雪里温暖的手,于无声处慢慢焐热你冰凉的身体。
这才品出默片的好……
3.变换角度,写出新意
有些材料很好,但是显得陈旧,我们处理时可以在材料中巧妙嵌入“现实”这股活力,让旧貌“焕”新颜,使文章内蕴丰富且具有现实意义。
示例三(《享受》片段)
精神享受的方式有很多种。
或许,你需要找一个角落,以最舒坦的姿势,读些安逸的文字,在一些大家的思想中,享受一些安宁。
去享受老聃的《道德经》,去接纳世间平和的美好;去享受庄周的《逍遥游》,在虚空中感受博大的天地与真理;去享受慧能的禅偈,去参悟花开花谢中永恒的深邃。
此例中的第二自然段紧承上段,从阅读道家、佛家经典的角度来谈精神享受,取的可谓“云锦”之材。
然而作者处理不当,将本应强化的部分写得过于简略,未能挖掘m思想精髓,不能给人“享受”之美。
建议将道家、佛家思想精要注入文字中,并变换角度,强调其给现代人带来的“享受”,使文章主题更突出,内蕴更丰富、更新颖且有现实意义。
修改示例
去享受老聃的《道德经》,在那字里行间,把握那股道家的灵气。
在上善若水的境界里,接受心灵的洗涤,洗去那一抹纷争与骄蹂,唯留下一颗单纯的心,去接纳世间平和的美好。
去享受庄周的《逍遥游》,坐上鲲鹏那庞大的身躯,扶摇而上,在九万里的天空俯观万物苍生,让那扑面的云气,吹去自己的那一番愤怒与烦恼。
追上庄周的脚步,在虚空中感受天地的博大。
去享受慧能的禅偈,静坐菩提树下默默念诵。
在奥妙纯净的佛号中,遗忘生活中的羁绊,遗忘心中驳杂的欲念,只守住自己灵台中的那朵莲花,去参悟花开花谢中永恒的深邃。
展开论证扣主题
一篇好的议论文应该逻辑严密,紧扣主题展开论证,切忌东拉西扯。
如吴晗先生的《谈骨气》,全文都是围绕“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
论证时如何紧扣主题呢?
一是材料要对准靶子(中心论点),二是分析要对准靶子(中心论点)。
在《谈骨气》一文中,作者先是叙述文天祥拒绝做大官的诱惑,分析他写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然后,举古代的廉者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分析“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
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接着,又举闻一多的例子,说他得到要被暗杀的消息后毫不在乎,照常工作,并借毛主席的话评论他“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下面我们再以学生习作《拥挤》的片断为例,谈谈应如何展开论证。
①可见,盲目地跟着别人去拥挤,最终就是迷失自己的个性。
不随波逐流,独立创新,便能走上成功的大道。
②鱼丛学了陶渊明的《归国田居》,许多青春少年都幻想自己也清高一世,向往回归田园的生活。
当世人都涌入田园,城市留给谁呢?
落花、归鸟都变得黯然失色。
你没有陶先生的阅历,哪里知道寂寞独居才是他向往的生活,因为你不可能变成他。
当人们拥入田园之际,或许你在城市画笔一挥就造就了另一个天堂。
我们所缺少的,正是这一丝独立,一丝属于自己的色彩。
你被拥挤的潮流征服了,也就缺少了个性。
③为什么环试着离开人潮涌动的大路而寻找适合自己的独木桥呢?
④鲁迅弃医从文,用文字作为标杆、针药,拯救了许多愚昧的国人;麦田的守望者,只愿守护着自己的坚持;马寅初坚持自己的理论,不畏强势。
《拥挤》立意较新颖,中心谈的是在拥挤的潮流中不能盲从,要有个性,要有创新。
本文最大的毛病是不能围绕中心展开论述:
一是第二自然段没有围绕中心论点叙述材料,二是第四自然段的选材和分析都没有扣住分论点“要创新”。
由于这两段没有紧扣主题,全文就显得散漫杂乱。
我们可以将这两段分别围绕“个性”和“创新”叙述和分析材料。
第二自然段可以从陶渊明的角度去谈个性化的人生,即当那个时代很多人想去做官时,他选择了人生新的小道。
第四自然段中的麦田守望者和马寅初的例子不合中心,也不太好修改,只好删去,再换上比尔?
盖茨的例子。
这样就可以扣住分论点和文章中心展开适当的论证。
修改示例
②在那个人人都希望做官的时代,陶渊明却从拥挤中逃了出来,独向田园。
于是,他的生活有了另一种诗意,他也活出了自己的个性,从而在精神史上留下独特的一笔。
④当很多人想着以医术救人之际,鲁迅选择了一条新的小路,弃医从文,用文字作为针药,拯救了许多愚昧的国人:
当很多人致力于读大学成就人生的辉煌时,比尔?
盖茨独辟蹊径,选择了微软成就人生的精彩。
在万头攒动之际,别盲目去拥挤,运用自己的慧眼寻找突围的新道,才能开辟人生新的天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作文 层次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