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之人口专题训练.docx
- 文档编号:26157433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920.19KB
人文地理之人口专题训练.docx
《人文地理之人口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之人口专题训练.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文地理之人口专题训练
人口专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7小题,共76.0分)
人口分布是人类改造、利用自然,与自然界发生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产物。
如图为世界人口在不同纬度的分布情
况。
据此完成1-3题。
1.受气候变化影响,推测未来人口数量将明显增加的地区是
A.60°N附近B.30°N附近
C.0°附近D.30°S附近
2.30°S附近人口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热B.陆地狭小
C.地形崎岖D.矿产贫乏
3.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 )
A.热带地区B.南温带地区C.北温带地区D.寒带地区
如图为兰州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曲线图。
读图完成4-6题。
4.兰州市城市空间主要发展方向为( )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5.10年间,兰州市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特征显现出( )
A.市中心人口集聚效应增强B.郊区城市化十分明显
C.次中心人口集聚效应增强D.多中心结构发展成熟
6.西北12-16km区域人口密度极小,推断其主要受制于( )
A.地形B.水源C.气温D.灾害
2018年1月网文“中国人口形势雪崩”成为网上热搜。
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国家卫计委(卫生和计
划生育委员会)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之初最低预测少了整整200万,比日本的出生率还低,部分专家甚至推测2100年,中国人口消失一半,如图为2014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有两处明显人口年龄结构高峰,推测历史上中国人口出生最高峰可能是( )
A.1950-1960年B.1960-1970年C.1970-1980年D.1980-1990年
8.“中国人口形势雪崩”,主要指( )
A.人口数量急剧萎缩B.全面两孩政策失效
C.整体人口极度老化D.人口死亡率骤增
如图示意某国1960~204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及“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图。
读图完成9~11题。
9.以下对该国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国1970年以来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B.该国1970年人口数量与劳动人口数量均达最大值
C.目前该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
D.目前为了缓解该国人口问题,合理措施是限制人口迁移
10.该国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
A.人口总量增加B.用工成本上升C.老龄人口增加D.人才外流严重
11.为延缓人口老龄化趋势,某国可通过政策调控( )
①移民人口年龄结构②移民人口性别结构③人口出生率④人口死亡率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连续三年下降,返迁人口逐渐增多。
读我国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年龄性别结构金字塔图,回答12~14题。
12.据图示信息可知( )
A.返迁人口40~50岁男性数量最多
B.流动人口30~35 岁比重最小
C.流动人口20~25岁男女数量最少
D.返迁人口40~50岁比重最大
13.下列影响流动人口返迁回乡的主要因素有( )
①乡村基础设施②产业结构调整③城市人口政策④城市环境质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结合图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沿海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是导致40~50岁男性返迁比重大的主因
②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导致返迁人数增多
③沿海地区薪金的下降,导致返迁人数增多
④身体素质的下降和家庭的羁绊,导致40~50岁返迁人数增多
⑤婚育因素是导致20~25岁返迁女性比重大的重要原因
A.①②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⑤
如示意某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变化趋势预测,人口学家预测该国在2024年前后将出现人口发展趋势的逆转。
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国是( )
A.美国B.德国C.巴西D.中国
16.根据当前人口变化趋势,推测该国今后最具市场潜力的职业是( )
A.医疗护理员B.家庭育婴师C.建筑设计师D.制造业工人
广东是中国的经济和人口大省,也是全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如图示意2000-2015年广东跨省流入人口变化。
据此完成17~19题。
17.2000-2010年,影响广西和安徽流入广东人口增量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基数B.地理位置C.经济水平D.饮食习惯
18.2010-2015年,关于广东人口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广东变为人口净流出省B.云南流入广东人口增加
C.福建流入广东人口减少D.河南流入广东人口不变
19.与2000-2010年相比,导致2010-2015年四川流入广东人口年均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西部崛起用工增加②四川劳动力规模扩大③四川人口总量减少④四川人口老龄化加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生育高峰波动变化对社会影响较大,下图为美国20-64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引起图示年龄结构变化的生育高峰期发生在
A.1930-1945年B.1945-1965年C.1965-1985年D.1985-2005年
21.1985~2015年,美国
A.老龄化增速快B.劳动力相对稳定
C.住房需求激增D.出生率基本不变
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是困扰超大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
图示意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超大城市人口数量增长趋势预测。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2.推测M、N、P分别代表的城市是
A.上海 广州 深圳B.广州 上海 深圳
C.广州 深圳 上海D.上海 深圳 广州
23.相较于M市,目前有关P市说法合理的是
A.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较低B.外来常住人口占比较高
C.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D.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
24.针对P市目前人口增长情况,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健全城市公共设施②严格控制人口流动③提高土地的利用率④扩大工业用地规模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读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增长率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25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大致是()
A.1963年B.1984年C.2017年D.2020年
26.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速减慢的原因是
A.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B.劳动人口的省际迁移增多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工资水平增长缓慢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
这类人称为“城归”。
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
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27.“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A.数量的大幅度提高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C.技能与素质的提升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28.“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C.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户籍人口是指出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下图示意2006-2014年珠三角地区某地级市一街道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年增长率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题。
29.2010年该街道常住人口大幅度减少,表明该街道当年
A.劳动力需求量剧增B.外出务工人员剧减C.外来务工人员剧减D.外出旅游人员剧增
30.2011年后,该街道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B.老年人口比例下降C.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D.人口数量趋于稳定
读2019年我国部分人口大省数据统计图,完成下题。
31.河南省位于我国的( )
A.东部地区B.西部地区C.中部地区D.东北地区
32.关于五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五省人口均超过1亿B.人口出生率四川最低
C.人口老龄化问题缓解D.整体处于低生育水平
读下表,回答下题。
2000和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跨省流入人口数量统计表(万人)
2000年
排名
2010年
排名
广东
1505
1
2150
1
浙江
369
2
1182
2
上海
313
3
898
3
江苏
254
4
738
4
北京
246
5
705
5
福建
215
6
432
6
天津
73
12
299
7
山东
103
10
211
8
新疆
141
7
180
9
辽宁
104
9
179
10
内蒙古
55
15
144
11
河北
93
11
140
12
云南
116
8
123
13
33.据表中信息,对跨省人口流动状况的正确判断是( )
A.三大经济地带流入人口的数量均衡
B.东部经济地带的流入人口规模增大
C.西部经济地带中云南流入人口最多
D.上海流入人口在直辖市中增速最快
34.广东是跨省人口流入最多的省份,最主要原因是( )
A.交通发达,出行方便B.生态环境优,居住条件好
C.政府鼓励,政策引导D.经济活力强,就业机会多
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
如图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
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
据此完成下题。
35.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 )
A.2001~2005年B.1991~1995年C.1981~1985年D.1971~1975年
36.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 )
A.生育政策放宽B.经济发展提速C.育龄妇女较多D.生育观念转变
37.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 )
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95.0分)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为2.47亿人,比2014年下降了约600万人;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比2015年份减少了171万人,2017年继续减少了82万人。
下图为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年龄性别结构金字塔图。
返迁是指流动人口返回原籍地工作生活的行为。
(1)结合图文材料,简述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2)返迁人口的年龄主要集中在40至60之间,简要分析原因。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冈人口迁移日渐频繁,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如图)。
材料二:
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压力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
如表是2014年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
省区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省区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重庆
13.25
安徽
10.53
四川
12.76
辽宁
10.22
江苏
12.25
广西
9.29
天津
11.46
浙江
9.2
山东
10.98
河南
8.93
上海
10.64
北京
8.58
湖南
10.57
广东
7.24
(1)由于人口迁移导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数量不一致。
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并说明影响其迁移的主要因素。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造成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4)四川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广东高,试分析其原因。
3.读有关我国人口信息的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4年开始,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的“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国很多省市开始实施“单独二孩”的政策。
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1)据图概述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2)根据材料判断2013年以后我国总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并阐明原因。
(3)概述发展中国家从2000—2010年间少儿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结合人口金字塔的类型特点,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的出生性别比,通常以每出生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出生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
国际上通常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正常范围定为102~107,超出这个范围则被视为异常。
男女性别平等协调发展,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是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
性别比问题不仅关系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也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
下图为1980-2015年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趋势(数据来自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1)据图归纳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的特征。
(2)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总体失衡的原因。
(3)说出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可能带来的影响。
(4)请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缓解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现状的有效对策。
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为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之间的地区,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干季、湿季过长均不利于其生长。
可可幼苗生长时需要荫蔽条件,收获时需要迅速采摘晾晒防止霉烂(图1)。
加纳位于非洲西部,可可产业是该国支柱产业之一。
自十九世纪中叶可可从中美洲引种到加纳之后,在中南部地区形成了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种植方式,并逐步发展成可可种植带(图2)。
当地农民多在3月将可可幼苗随同谷物一起播种,直到五年后可可开始结果时才停止混播,图3为加纳可可带降雨量与农业生产活动安排示意图。
加纳可可带以北的热带草原区则以薯类和谷物种植业为主,农忙主要在其湿季。
(1)概括加纳可可带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
(2)说明加纳可可带农业生产活动的优点。
(3)每年9月到次年1月,加纳北部热带草原区的农民大规模移动到可可带,分析其原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
600N附近是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陆地面积非常广阔,但由于纬度较高,气候寒冷,自然环境恶劣,目前人口较少,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该地区气温升高,热量条件明显改善,有利于生产和生活,未来人口数量将明显增加,A对,而南北纬300附近和00附近地区的自然条件没有明显改善,所以人口增加不明显,B、C、D错,故本题选A。
故选:
A。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
2.【答案】B
【解析】解:
与30°N地区相比,30°S附近大部分为海洋,陆地狭小,所以人口数量较少,B对;
气候、地形、矿产没有明显差别,不是人口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A、C、D错。
故选:
B。
结合图象可见,世界约一半人口分布在20-40°N地区,其次是40-60°N附近,剩余人口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中低纬地区,南北半球高纬地区人口分布较少。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的是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需要结合材料所给的人口分布图分析其特点。
3.【答案】C
【解析】解:
直接读图可知,分布在20°N-40°N地区的人口占49.4%,分布在40°N-60°N地区的人口占30%,所以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北温带地区,C对;
热带地区、南温带地区、寒带地区人口分布均较少,A、B、D错。
故选:
C。
结合图象可见,世界约一半人口分布在20-40°N地区,其次是40-60°N附近,剩余人口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中低纬地区,南北半球高纬地区人口分布较少。
本题属于简单题,考查学生对图象信息的采集能力,读图判断出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即可。
4.【答案】D
【解析】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南方向、东北方向、西南方向2000年2010年人囗变化不大,西北方向变化较大,说明为兰州市城市空间主要发展方向。
故选:
D。
读图可知,从2000年-2010年,兰州市的西北方向人口密度变化最大。
本题以兰州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曲线图为背景,考查了兰州市城市空间主要发展方向,读图分析解决问题。
5.【答案】C
【解析】解:
从图中对比可以看出,兰州市市中心和郊区人口变化并不明显,市中心人口集聚效应减弱,A错;
郊区城市化并不明显,B错;
距离较远的次中心人口增长较快,次中心人口集聚效应增强,C对;
但次中心与市中心人口密度差异较大,多中心结构发展没有成熟,D错;
故选:
C。
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南方向、东北方向、西南方向2000年2010年人口变化不大,西北方向变化较大,说明为兰州市城市空间主要发展方向。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城市人口增长的地区分布特点,需要结合材料所给的图象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6.【答案】A
【解析】解:
西北12-16km区域,范围较小,水源、气温、灾害的差异较小,BCD错;只有地形影响较大,故可能是地形。
故选:
A。
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南方向、东北方向、西南方向2000年2010年人口变化不大,西北方向变化较大,说明为兰州市城市空间主要发展方向。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的是影响城市人口增长的原因,需要结合该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7.【答案】B
【解析】解:
结合常识可知,妇女生育年龄主要是20岁左右开始,20~24岁、25~29岁可能是40~44岁、45~49岁的后代,从而推测,最高峰应是40~44岁,45~49岁出生的时间1965~1974-年,1971年中国开始全面计划生育,特别是70年代后期,是中国人口发展出现根本性转变的时期,B对。
故选:
B。
读图可知,图中20~24岁、25~29岁和40~44岁、45~49岁为两处明显的高峰。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的内容是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需要结合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政策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8.【答案】A
【解析】解:
人口形势雪崩,关键在于未来形势发展,A出生数量比预期的少,A对;
全面两孩受生育成本高、生育观改变等影响,效果没有达到预期,B错;
长期低出生率结合中国人口结构图可以得出人口老龄化未来会加速发展,C错;
随着医疗和经济的发展,死亡率下降,D错;
故选:
A。
结合材料分析可知,民生总体生育率下降,出生率降低,导致我国人口数量发生变化。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的内容是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需要结合图中我国人口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9.【答案】C
【解析】解:
从图中看,该国1970年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但到1985年之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因此1970年到1985年之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A错;
1985年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85年人口数量达最大值,B错;
目前该国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C正确;
目前该国人口问题为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严重,缓解该国人口问题,合理措施是鼓励生育或接纳移民,D错;
故选:
C。
结合图象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人口数量不变,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的内容是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需要结合图中自然增长率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10.【答案】B
【解析】解:
读图可知,人口减少,A错。
由图可以看出,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在减少,将导致用工成本上升,B对。
老龄人口比重增加,老龄人口数量不一定增加,C错。
劳动力减少,人才不会大量外流,D错。
故选:
B。
根据图中数值可知,到2015年,我国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率都大于0,说明人口持续增加;2015年后,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率小于0,说明人口减少。
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1.【答案】C
【解析】解:
缓解老龄化程度一方面可以调控出生率,增加新生儿,③对,④错。
同时可以适度接纳移民,调控移民的年龄结构,①对,②错,C对。
故选:
C。
结合地理事实可知,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称为人口老龄化。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的内容是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需要结合图中的出生率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12.【答案】D
【解析】解:
图中显示,流动人口15~25岁男性比重最大,因此该年龄段人口数量最多,A错误。
图中显示,65岁以上的流动人口比重最小,B错误。
图中显示,流动人口50岁以上女性数量最少,C错误。
图中显示,返迁人口40~50岁男性比重最大,D正确。
故选:
D。
人口金字塔图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统计图,因图形似金字塔而得名。
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纵轴表示各年龄组,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组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人口金字塔图反映了过去人口的情况、目前人口的结构以及今后人口可能出现的趋势。
本题以我国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年龄性别结构金字塔图为背景,主要考查了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获取图中信息即可,难度适中。
13.【答案】C
【解析】解:
与城市相比,乡村基础设施始终处于劣势,因此乡村基础设施不是影响流动人口返迁回乡的主要因素,①不符合题意;由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城市产业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和年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流动人口返迁回乡,②符合题意;为了缓解城市人口压力,城市制订的限制人口政策,使得部分流动人口返迁回乡,③符合题意;与乡村相比,城市的环境质量一直以来具有劣势,但依然吸引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因此城市环境质量不是影响流动人口返迁回乡的主要因素,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选:
C。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
2、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
3、政治因素:
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
本题以我国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年龄性别结构金字塔图为背景,考查了人口流动,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4.【答案】B
【解析】解:
①产业转移导致中西部就业机会增多,导致40~50岁男性返迁比重大,故不符合题意;
②东部地区产业升级,部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导致返迁人数增多,故正确;
③沿海地区的工资水平较中西部地区高,故不符合题意;
④40~50岁的人口身体素质下降,及家庭的羁绊,使返迁人数增多,故正确;
⑤20~25岁女性正值婚育年龄,因此是返迁的主要原因,故正确。
故选:
B。
人口金字塔是用类似古埃及金字塔的形象描绘人口年龄和性别分布状况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文地理 人口 专题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