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书信的重要性.docx
- 文档编号:26151934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8.07KB
传统书信的重要性.docx
《传统书信的重要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书信的重要性.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统书信的重要性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传统书信的重要性
篇一:
普通书信和启示录
普通书信概论
普通书信一共有八封,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前、后书、约翰一、二、三书,犹大书。
它们被称为普通书信是因为没有指定的受众或受众的范围很广或是我们不清楚受众的身份。
1这八封信又称为大公(catholic)书信,这里的大公是指「普遍、普通」。
希伯来书
作者:
不详
俄利根对这个课题下了一个不朽的结论:
「只有神才知道谁是这卷书的作
者」。
一些人对作者提出不一样的见解:
a.保罗:
这个观点主要建基在1.希伯来书及其他保罗书信在文字及概念上有相似之处,正如其他保罗书信,希伯来书的中心是基督的位格及工作。
还有保罗式的问候语:
愿恩惠常与你们众人同在。
b.保罗的同工
这观点比较考虑到这封信有保罗和非保罗的特质,亚波罗、路加、巴拿巴都有可能是希伯来书的作者,而大部分证据都指向亚波罗。
亚波罗是亚历山大的犹太人(徒18:
24),他一直与保罗紧密的工作,直到保罗殉道(多3:
13),他非常熟悉旧约圣经,是一位热心的教师及传道师。
日期:
主后60-70
一般人都接纳希伯来书的成书时间是主后65-70年间,有人认为这卷书是写于主后七十年之前,是基于罗马将军提多在主后七十年摧毁了耶路撒冷及其内的圣殿。
希伯来书显示在成书之时,圣殿仍是完好无缺(8:
4-5,10:
11)而且书中暗示殿内的崇拜不久便停止(12:
27)。
地点:
不详(可能是士班雅罗15:
28)
主旨:
基督的超越性
写作目的:
1.当时的希伯来信徒正面临信仰两大危机:
外有罗马政权的逼迫,要他们放弃对基督的信仰;内有犹太主义者的劝诱,要他们回到旧约律法底下。
2.而这些希伯来信徒的属灵光景,也确实深受外在恶劣环境的影响,他们对所听见的道理并不觉得宝贵(2:
1),没有勇气为真道站住(3:
6),信心开始动摇(3:
14),对神的应许不能全心信从(4:
1,11);他们中间有些人似乎疲倦灰心(12:
3,12),甚至停止聚会(10:
25),不顾那些曾经引导他们之人的信心榜样(13:
7),正濒临被异端教训勾引了去的危险(13:
9)。
3.因此本书的首要目的,乃是为着劝勉希伯来信徒(13:
22),坚固其信心,不致轻易动摇。
本书特别从下列几方面加以劝勉:
(1)使他们对信仰的对象――基督――有正确且深入的认识;祂超越过犹太教
的一切人、事、物,包括天使、摩西、亚伦、律法、礼仪、祭司和祭物等。
(2)使他们对信仰的内容――新约――有重新的认识;它乃是更美之约。
(3)使他们对信仰的前辈――信心的见证人――有所思想和效法。
(4)使他们对信仰的结局――盼望――有所向往和警戒。
特色:
1.本书所论的基督,特别注重祂是我们已经升入高天,坐在高天至大者右边的中1walterAelwell,Robertw.Yarbrough,「新約透析—歷史與神學的探索」,香港:
國際聖經協會,2000年第一版。
頁348。
保,又是深能体恤我们软弱的大祭司;所以我们应当在生活工作上,专心仰赖这位升入高天的基督,又要常到祂施恩的宝座前,求恩惠,蒙怜恤,作随时的帮助。
2.本书引用旧约圣经相当多,直接引用达三十九次
大纲:
一.基(:
传统书信的重要性)督在位格上的超越(1:
1—4:
13)
1.基督超越众先知(1:
1—3)
2.基督超越众天使(1:
4—2:
18)
3.基督超越摩西和约书亚(3:
1—4:
13)
二.基督在祭司身分上的超越(4:
14—10:
18)
1.基督作大祭司的身分超越亚伦(4:
14—7:
28)
2.基督的职事超越亚伦(8)
3.基督献上的祭超越旧约所有的祭(9:
1—10:
18)
三.警告和劝勉(10:
19—13:
17)
1.警告信徒不可藐视基督(10:
19—39)
2.用旧约的例子劝勉信徒要有信心(11)
3.劝勉信徒要在基督里有盼望(12)
4.鼓励信徒培养基督徒的德行(13:
1—17)
四.祝福和问安(13:
18—25)
雅各书
作者:
雅各(耶稣的兄弟)
雅各书的作者是谁很难下结论,虽然他自称是「作上帝和主耶稣基督仆人的雅各」,因为初期教会雅各是非常普遍的名字。
新约圣经至少有五位名叫雅各的:
1.十二使徒之一的犹大(不是加略人)的父亲或兄弟(路6:
16);
2.十二使徒之一亚勒腓的儿子(太10:
3,可3:
18,路6:
15,徒1:
13);
3.十字架下妇女们当中的一个马利亚的儿子雅各(太27:
56,可15:
40,约19:
25);
4.十二使徒之一西庇太的儿子,约翰的兄弟(太10:
2,可3:
17,路6:
14,徒1:
13);
5.主耶稣的弟弟之一(太13:
58,可6:
3)。
这里面约翰的哥哥和耶稣的兄弟比较出名,但约翰的哥哥雅各在主后四十年就殉道了(徒12:
2)不太可能写雅各书。
唯一写雅各书是耶稣的弟弟雅各,他原本不相信耶稣是弥赛亚(太
12:
46-50,可3:
21,31-35,约7:
3-9),但是主耶稣复活后他生命有很大的改变,后来成为耶路撒冷的领袖(徒1:
14,15:
13-21)。
传统观念认为耶稣的弟弟雅各就是写雅各书的人,雅各书的内容,其宗教背景是希伯来的,写作资料源自于犹太教,重视律法,符合雅各记载在使徒行传的作风(徒21:
18-25),而雅各书的请安与耶路撒冷教会的信函所用的请安字是一样的(徒15:
23)。
日期:
约主后40—45
地点:
耶路撒冷
主旨:
信心与行为
写作原因和目的:
当时散住十二个支派当中的犹太信徒,他们在信仰上有一种危险的观念,就
是以为一切都是出于神的恩典,因此只要有信心就够了,不必有好的行为。
由于刚刚从这样的律法下脱离出来,实在很容易走上另一极端,误解了真信心的意义,以致他们中间好些人听道而不行道,富足的轻看贫穷的,或是好自夸、争作师傅、言语不谨慎、贪爱世俗;更有的还落在苦难当中,或是在信仰上受到考验;所以无论在生活、行为、信仰上,各方面都非常需要真理的指引。
本着这样的宗旨,雅各布指出那些以为有了信心可以不必有行为之人的错误,为他们讲明真信心,是必有行为的信心,又极力劝勉信徒在试炼中要靠主得胜,在苦难中要喜乐。
特色:
1.书中很少提及系统性的基督教教义,却注重基督徒的信仰生活。
大纲:
一、问候(1:
1)
二、信心和智慧(1:
2—8)
三、贫穷和富有(1:
9—11)
四、试验和试探(1:
12—18)
五、听道和行道(1:
19—25)
六、虔诚和待人(1:
26—2:
13)
七、信心和行为(2:
14—26)
八、言语和智慧(3:
1—18)
九、责备与警戒(4:
1—5:
6)
十、忍耐和祷告(5:
7—20)
彼得前书
作者:
彼得
彼得(意思是小石)为希腊名,其希腊名叫「西门」,又名矶法(希伯来文「彼得」字),加利利人伯赛大人,打鱼为业,与雅各布、约翰等都是同业伙伴,有兄弟安得烈。
其生平可分四时期:
1.从初生到重生;2.从重生到舍网(蒙召)(路5:
8);
3.从舍网到舍己(奉献)(太16:
24);4.从舍己到舍命(殉道)(约21:
18-22)。
日期:
约主后64—65
地点:
罗马(5:
13)
目的:
以长老的身份,借着属天的盼望为主题,安慰坚固分散于小亚细亚各地受
苦的信徒。
主旨:
为主受苦
写作动机:
据传统记载,彼得曾到访罗马,具可靠的推论,那是保罗首次在罗马被囚释放之后,因若彼得到访罗马被囚时,那么保罗书写四卷「监狱书信」时而只字未提彼得的名,反倒把他同工的名字「每名不漏」地提及便有点不合情理。
保罗自释放后便访问以前的教会,并曾到访士班雅。
他路经罗马时可能与彼得见面,并把马可与西拉留下与彼得同工,而只身往士班雅去,在那里约居有二年之久。
自保罗去后,彼得便感觉监督各区教会之责任放在自己肩头上,特别是小亚西亚区(可能受保罗所托)。
那时基督徒在尼罗淫辖之下大受苦难,彼得便趁机写成此
书,以主的榜样,基督徒的盼望,安慰与坚固小亚细亚五省的信徒。
据传统记,彼得殉道于尼罗在位时,尼罗卒于65A.D.,故彼得前后书均在该年之前书成的。
写作背景:
本书的对象是那些分散在小亚西亚寄居的信徒,主要是给犹太信徒(1:
1);但也包括外邦信徒(2:
10)。
彼得写此书时,罗马大逼迫仍在进行,基督徒到处成为被暴徒攻击的对象。
正如本书所描述:
他们身处百般的试炼中(1:
6);信徒被毁谤,(3:
16);有火炼的试验临到(4:
12);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5:
8)。
彼得写这书就是以神的恩典和将来的荣耀来劝勉、坚固信徒,好使他们站立得住(5:
10-12);又将基督受苦的榜样摆在他们面前,勉励他们存顺服的态度,学习与基督一同受苦(4:
1-2)。
特色:
1.本书有很大的神学教义,如救恩论(1:
3—12);教会论(2:
9—10);苦难观(2:
24)等。
2.本书钥字包括有「盼望」、「试验」、「苦楚」、「荣耀」、「行善」。
3.本书不是写给某特定教会或个人,而是写给一般基督徒的「一般书信」或「普通书信」。
4.本书强调「主的再来」,总共有八次提到主将要显现、鉴察、审判(1:
5,7,13;:
2:
12;4:
13,17;5:
1,4)。
5.本书特别提到基督徒顺服和谦卑的美德,作彼得不但劝勉信徒要顺服和谦卑(1:
2,14,22;2:
13,18;3:
1,5,8;5:
5,6),并且他也以身作则,敬重后进同工保罗(5:
12—13请西拉送信,又将马可送回给保罗)。
6.本书劝勉信徒在患难中持守信心,站立不移(5:
11-12)。
7.书中提及“受苦”不下十六次,其中七次记述基督的受苦(1:
11;2:
21,23-24;3:
18;4:
1,13;5:
1),藉此提醒读者:
苦难是在所不免的事,信徒当效法主的榜样,忍受冤屈,专心仰望神。
8.书中另一主题是“盼望”:
耶稣经过苦难后得着荣耀,同样,信徒虽处身苦难中,仍可有盼望,知道当主再来时可与基督同享永远荣耀(1:
3,7,21;4:
13;5:
1,4,10)。
由于这盼望不是源出信徒本身,本书又强调神的“真恩”(5:
12),以此形容基督徒信仰的特质(1:
10,13;3:
7,5:
5,12)。
大纲:
一、问候(1:
1—2)
二、信心的试炼(1:
3—12)
三.圣洁的生活(1:
13—25)
四、属灵的身份(2:
1—10)
五、基督的受苦(2:
11—25)
六、丈夫和妻子(3:
1—7)
七、为义而受苦(3:
8—22)
八、神的好管家(4:
1—11)
九、为作基督徒受苦(4:
12—19)
十、对长老的劝勉(5:
1—11)
十一、结语(5:
12—14)
彼得后书
作者:
彼得(1:
1)
在新约书信中,本书的外证最为贫乏。
在宗教改革时期,更受宗教改革家所弃绝,现代批评学者的攻击更不在话下了。
虽本书在外证方面不强,然也不能说全无引述与证明彼得是原来作者,尤在第一世纪末后及第二世纪初的外证颇强,此后的外证才贫弱下去。
关于本书之外证为何在后世纪转弱的理由有三:
1.本书篇幅颇短,故甚少给人引用(参路1:
1;林前5:
9等至出有多书卷受人遗忘);
2.在第一世纪中期后有大量冒彼得之名著成的书信出现;3.是时的假师傅盛行,必定把本书之价值削减。
内证方面,批评者在十一方面下手攻击本书非出自彼得之手笔:
1.作者的语句与叙述乃仿冒彼得,而实非他本人;2.与福音书相同之处不多;3.彼3:
2,4(「使徒」与「先祖」)指后一点的时代;4.彼3:
3,4(有关主的在来)指使徒时代后期的思想;5.1:
18的词句乃后期神学词句;6.彼得的资料源自约瑟夫;
7.1:
14来自约21:
18-19;8.本书所定罪的假师傅乃指后期的情形;9.本书主要骨干从犹太书抄袭过来;10.3:
15-16暗指第二世纪的时间;11.彼得前后书在神学与文学中之差别。
日期:
主后66(殉道前)
地点:
罗马(5:
13)
动机与目的:
本书应是使徒彼得预见他即将为主殉道,因此针对教会即将面临的危机,也就是必有「假师傅」兴起,私自引进陷害人的异端(2:
1),特别是有关主再来的应许和将来审判的道理(3:
3-7),将会受到异端的扰乱和毁谤;所以写此信提醒他们要坚守真道,并在恩典和知识上长进(1:
12—15;3:
18)。
主题:
防备异端
特色:
1.本书是一卷「一般书信」或「普通书信」;不是写给某特定教会或个人,而是写给所有基督徒的。
2.本书是一卷防备异端教训的书信;教会自从诞生初期,即已遭受异端的攻
3.本书是一卷强调知识之重要性的书信;本书按原文,「知道」和「知识」的同类词总共享了十六次之多。
4.本书是一卷印证圣经乃出自圣灵感动的书信;「经上」或「经书」一词的原文,含有神所吹气或感动之著作集的意思。
5.本书记录了论证圣经的默示性、可靠性及权威性的一段(1:
19—21)。
6.本书第3章是新约圣经有关基督再来的最强劲有力的篇章之一。
背景:
从1:
1所暗示,读者可指任何时代的信徒,但3:
1表示本书与前书的读者相同。
可是「他们在何处」乃学者们争论之点。
有说他们是在巴比伦或叙利亚等地的信徒,即彼得以前工作及其他使徒工作的范围;据1:
1的描述,读者是更广泛的对象,指无论任何国籍的信徒。
本书着成的时机全在于作者自前书后接获消息,教会备受假师傅之搅扰,陷于异端教义中。
据学者的意见,此等假师傅可能属三类中的一类:
1.他们把因信称义的道理歪曲;2.与保罗在哥林多所斥责的那类;3.一类诺斯底派;可是归纳起来,这三类假师傅原是一类,其特征包括「不道德」,「不尊敬主」,「不服权」这等人在主后60年时中期特别渗入教会。
彼得认为抵挡异端的诱惑就是在真道
篇二:
诚信的重要性
言必行行必果
子曰: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也观其行。
”
中国圣人之孔子所说的:
对一个人,除了要听一个人是怎么说的,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表现,再来确定这人可不可信。
世界上,存在言而无信的人,然而诚信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已是举足轻重,已经植根于每个人的心中;言而无信的行为便成为一种抵触道德底线的一种行为。
这也在告诫不守信用的人:
尔若只在嘴上下功夫,而没用行动拿出成果来证明的话,迟早会被人发现,迟早会被社会、被一个群体淘汰。
子曰: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平时,我们怎么对待他人,他人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我们;对待是个相互的过程,如果我们以一种虚伪、只做表面功夫而没有实际行动的话,那么对方也只会对我们虚伪、敷衍。
因此,与人交要是诚信,则是在撒播诚信的种子,宣传诚信的美德,让你我他都能坦诚相待,自然和谐地相处。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朋友是我们踏在旅途上的伙伴,没有他们,我们可能会遇难而无助;朋友也是我们的指明灯,没有他们,或许我们会迷惑而无助;朋友同时也是我们的听众,没有他们,我们便少了倾诉的对象。
俗话说:
“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
”
俗话又说:
“诚信像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
”
诚信于人于己,百益而无一害;失信于人于己,都是一种折磨。
因为做人诚信而活得踏实,而活得快乐,同时也给别人带来方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个人诚信,足以看出这个人的能力与实力足以担当重任,是值得委以重任的人,就因为诚信的人,说到做到,并且为达到一个好的效果而倾心倾力地去完成。
一个人若不诚信,久而久之便众叛亲离,犹如周幽王戏玩烽火而失信于众诸侯,最终的结果就是孤独地死去,遗留一世臭名。
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中央一直在强点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无论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还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基本社会属性,或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其立足点都是诚信;要实现中国梦,诚信不可少。
然而,作为青年的我们又该如何对待诚信与失信这样的问题呢?
那就是坚守诚信,以诚待人,或许我们不能做到推心置腹,但是要说到做到,因为这样才能保障我们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帮助与许可;我们既要诚信待人,也要要求他人诚信待我们,若发现他们失信,我们应该避免与他们的交往,这样有助于发扬诚信、打击不诚信等行为。
篇三:
中国传统诚信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诚信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德目之一。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深刻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历代先贤对它的阐述和强调也不绝于世,他们主张,“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左传·禧公二十五年》),“德礼诚信,国之大纲”(《贞观政要·诚信》),“君子不保,惟在于诚信”(《旧唐书·魏征传》)。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诚信”逐渐侵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先秦开始,“诚信”作为一种道德思想、观念、情感、意志、信念为诸子百家所认同。
在他们看来,“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信,国之大纲。
”因此,中国古代的贤能圣哲都主张“言必信,行必果”,否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在后世漫长的文明历程中,诚信成为所有正直诚实、进取勇敢的中国人立身处世的支撑点,也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个成员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而且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深层道德意识,成为中国人立身兴国的根本。
【关键字】诚信;传统;现代;意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体系,自思、孟为代表的第二代儒家学派从本体的角度对诚信做了阐述之后,诚信不仅是人际交往的道德要求,而且被看作是立物、立事、立人、立身之本,是一种道德精神,也是人的道德品格。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思维路径。
真实无妄之谓诚,言而有实之谓信,诚为信之本,信为诚之用。
信不仅是一种言语或者承诺的真实,更是本心之真,本性之真。
它不是求信于人,不是求人所信,而是尽己、即尽言、尽心和尽性。
并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长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鞭策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做一个诚实守信的文明人。
那么,“诚信”体系也被一代代的文人学士所阐述、发展。
一、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发展的历史渊源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先哲共同信守的道德原则,是优秀的传统美德之一。
春秋末期,鉴于奴隶制礼坏乐崩,诸侯蜂起,巧诈风行,所谓“春秋无义战”的局面,道家老子率先倡言“信德”。
他指出: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认为诚信是一种朴实无华的美德,不是华美的词语;天下缺乏诚信,就由于当权者的不诚信。
因而他主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儒家创世人孔子更是
把诚信作为其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
他提出:
“自古皆有死,明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指出诚信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
不仅如此,它还是治国的基本出发点,“导千乘之国”,应该“敬事而信”。
认为“主忠信”,“言而有信”是“成事”的前提。
墨子说:
“言而信者,行不果”。
庄子说: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韩非子说:
“巧诈不如拙诚”。
管子说: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先秦思、孟为代表的第二代儒学,更是把“诚”当作天道,把“思诚”当作人道,认为做到诚乃是人生之大乐。
以荀子为代表的第三代儒学更进一步提出了“诚信生神”、“诚信如神”的命题。
自秦至汉,随着独尊儒术思想路线的确立,信道德被统治阶级钦定为“五常”之一,被认定为保证“仁、义、礼、智”得以推动的基础和前提,其地位直至封建王朝的没落而未动摇。
这种情况说明,诚信之德,不仅内含着一种社会各时代、阶级、社会群体所共同需要和认可的价值,并且还有一种顽强的生命活力。
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谈知人之有七条标准,其中“诚信”就是人的道德标准之一,“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诸葛亮集·将苑·知人性》)。
隋唐时期,在诚信观念上,其理论性、系统性虽然不如先秦诸子百家和后来的宋明理学家,但在统治者讲信守信、以信来经邦治国方面,在我国道德史上最为典型。
可以说,唐代的信德观念在唐太宗李世民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
到了宋明时期,“理学”的兴起使得“诚信”观念又一次被重视起来。
理学奠基者周敦颐,以“诚”作为伦理思想的主要范畴,认为“诚”乃“五常之本,百行之源”(《通书·诚下》)。
张载也十分注重“信”,他说:
“诚善于心之谓信,充内形外之谓美,塞乎天地之谓大。
(《正蒙·中正》)程颢、程颐兄弟对“信”也持肯定、赞美态度:
“圣人言忠者多矣,人道只在忠信。
不诚则无物?
?
若无忠信,岂复有物乎?
”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说:
“信者,言之实也。
”又说:
“人道惟在忠信,‘不诚无物’。
人若不诚信,如木之无本,水之无原,更有甚
底!
一身都空了。
”
王安石进一步阐发了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观点:
“信者,性也。
言近于信,则极天下之至顺。
故言之信者不美。
”“言之美,则不能近于性矣,故美言不信。
”(王按时《老子注》,转引自彭耜纂集的《道德真经集注》)
资产阶级革命家陈天华,面对中华民族的危亡,对传统伦理道德进行反思,感到封建时代的伦理道德已不再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信德规范也必须被赋予新的内容,比如商业上的“诚实无欺,人人信得过”,这样才能给予这一道德规范以新的活力。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将传统的道德规范加以改造,赋予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内容,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一整套道德规范。
关于“诚信”,他认为“中国古时对于邻国和对于朋友,都是讲信用的。
依我看来,就诚信这一方面的道德,中国人实在比外国人好的多。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他把诚信规范作为中华传统美德加以肯定和颂扬。
二、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基本内容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
从一般语义上讲,诚的本意是真实无妄,诚实不欺。
“诚者,天理之实然,无人为之伪也。
”信的本意为“人言”,“人言为信”,他强调的是不欺不诈,遵守诺言。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
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
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诚信”二字皆有诚实、守信、不欺的意思。
“诚则信矣,信则诚矣”具体来说,诚信的基本内容包含以下几点:
(一)诚信是道德修养的关键
诚信被认为是人们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先决条件,不仅在古代有着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在当代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准绳。
《礼记·大学》云: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荀子认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它事矣。
”宋代周敦颐更将诚看作“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也正如朱熹所说,在《大学》所列的“八条目”中,“诚意乃恶与善之关”,只有“过此一关,方是人不是
贼”(《朱子语类》卷十五),那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效。
(二)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根本
诚信是做人应有的基本品质,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有“失信不立”的说法。
伟大的古代教育家孔子在教育他的学生做人处世的原则时把“言忠信”放在首位,他把“言必信,行必果”看作是“士”最起码的要求。
西汉刘安说:
“人先信而后求能。
”一个人的能力是否得到发挥,能有多大程度的发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能否被社会所接纳,而要想被社会接纳,则必须取信于社会,故朱熹说:
“惟立诚才有可居之处,有可居之处则可以修业。
”诚信是一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通信证”,“言忠信,行笃敏,虽蛮夷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州里,行乎哉?
”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统 书信 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