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评审自评指标体系0.docx
- 文档编号:26143869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51
- 大小:31.11KB
专业评审自评指标体系0.docx
《专业评审自评指标体系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评审自评指标体系0.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业评审自评指标体系0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新增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审自评指标体系
河北省新增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审指标
学校自评指标
重点考察内容及负责部门
国家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审内容与标准
关于
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一)
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
1.1专业建设
专业设置满足社会需要,建设规划科学合理,能有效指导专业建设;建设措施得力,成绩显著。
1.建立有行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校内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形成根据社会需求、学校能力和行业指导依法设置新专业的机制;专业设置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
2.专业建设方案明确具体,能有效贯彻执行。
3.专业注重内涵建设、特色建设,建设成效显著。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建及工作开展情况。
②二级学院(部)专业设置调研论证、内容,论证报告等。
(二级学院)
③专业申报文件、专业设置批准文件;(教务处)
④专业招生情况,在校各年级、班级、学生人数及花名册;(二级学院)
专业建设方案;
②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规划(含师资、实践教学条件、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教学科研等)的科学、合理性分析;(二级学院)
③与专业建设规划相关的具体措施;(二级学院)
④专业建设经费投入情况;(财务处)
①专业建设成果;(二级学院)
②学科专业群建设材料(二级学院)
③特色专业建设材料(二级学院)
7.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
按需重组人才培养结构和流程,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集群。
通过改造传统专业、设立复合型新专业、建立课程超市等方式,大幅度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比重。
建立行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校内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形成根据社会需求、学校能力和行业指导依法设置新专业的机制。
改变专业设置盲目追求数量的倾向,集中力量办好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
1.2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执行情况好。
1.人才培养方案符合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2.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程序规范,修订过程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能按计划认真贯彻执行。
①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原则、内容;(教务处)
②专业培养方案;(二级学院)
③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专业培养特色分析;(二级学院)
④培养方案对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的认识及措施;(二级学院)
⑤专业选修课程及跨学科选修课程安排情况;(二级学院)
⑥课内外实践教学的安排及效果。
(二级学院)
⑦培养方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及试试效果(教务处、二级学院)
⑧培养方案中对中高职衔接的要求和体现(二级学院)
①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文件(教务处)
②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开展情况(二级学院)
③各学期教学执行计划,课表;(二级学院)
④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二级学院)
⑤其他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及其效果或成绩。
(二级学院)
8.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率先应用“卓越计划”的改革成果,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
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逐步扩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的权利。
具有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资格的转型高校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工程硕士等有关专业学位类别的研究生教育要瞄准产业先进技术的转移和创新,与行业内领先企业开展联合培养,主要招收在科技应用和创新一线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员。
11.促进与中职、专科层次高职有机衔接。
建立与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机制。
有条件的高校要逐步提高招收在职技术技能人员的比例,积极探索建立教育-就业“旋转门”机制,为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终身学习提供有效支持。
适当扩大招收中职、专科层次高职毕业生的比例。
制定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习者来源、知识技能基础和培养方向的多样性,全面推进模块化教学和学分制。
(一)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制订实施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修订实施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标准和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明确本科、高职高专、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要制修订专业人才评价标准,细化创新创业素质能力要求。
不同层次、类型、区域高校要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制订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完善学科专业预警、退出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
深入实施系列“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多形式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高校要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1.2培养目标
1.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
2.培养目标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
3.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二)
教师队伍
☆2.1专业负责人
具有正高级职称、学术水平较高。
1.具备正高级职称。
2.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成果丰富,教学业绩突出。
①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简介,学历证书,职称资格证书(二级学院)
①授课情况一览表;(二级学院)
②专业负责人发表的论文、论著,发明、专利等科研成果,各类教学成果奖等情况表;(二级学院)
③专业负责人荣誉表彰情况。
(有关复印件)(二级学院)
☆2.2专业教师配备
专任教师总数满足教学要求,专业主干课程教师≥3人,并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
1.生师比不高于18:
1。
2.专业主干课程教师不少以3人,并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实践经验、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
①专任教师一览表(二级学院)
②在校生情况统一表(二级学院)
①专业类课程任课教师情况表(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学位、职称、毕业院校及专业、担任课程名称,是否专兼职);(二级学院)
②专业核心课程任课教师情况表,职称、学位、毕业证书复印件。
(二级学院)
③双师双能教师情况统计表(二级学院)
④职称评聘管理办法(人事处)
14.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调整教师结构,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
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
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
1.6师资队伍
1.教师数量能满足教学需要,结构合理,并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2.教师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并且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参与学术交流。
教师的工程背景应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3.教师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和学生指导中,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
4.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咨询、服务,并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从业教育有足够的指导。
5.教师明确他们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
2.3专业教师结构
专业教师队伍的专业、学历、学缘、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
具有研究生学位或相当学历者的比例≥30%。
专业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学位、职称、学缘结构、学科(专业)结构符合国家规定标准要求,能有效适应教学需要和学科(专业)发展。
其中:
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比例不低于30%;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者不低于30%。
①专业师资队伍的专业背景、学历、学缘、年龄、职称等结构比例;(二级学选)
②专业师资建设规划;(教务处)
③历年专业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学缘、年龄等结构变化图示;(二级学选)
④青年教师进修提高计划、效果及相关材料。
(人事处)
⑤双师双能教师培养管理办法(教务处)
2.4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
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较强的科研(含教学研究)能力,承担一定数量的科研任务,对教学形成良好支撑。
1.教师教学水平高,符合任职条件。
2.教师科研(含教学研究)能力强,积极参加科学研究,科研成果丰富,并能有效支撑教学。
3.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强,坚持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①专业教师授课工作量统计表;(二级学院)
②教师教学业务档案;(教务处)
①教师教学与科研成果一览表;(二级学院)
②教师教学与科研项目一览表;(二级学院)
③每年教师出版专、编著、教材一览表及使用情况一览表;(二级学院)
④教师科研、教学研究获奖情况一览表;(二级学院)
⑤每年学术讲座、学术交流活动清单、效果及相关材料;(教务处)
⑥科研、教研促进教学、教改的措施、效果及相关材料。
(科研处)
①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情况(二级学院)
②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情况
③教师企业挂职情况
(七)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
各地区、各高校要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
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并建立定期考核、淘汰制度。
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并制定兼职教师管理规范,形成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
将提高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
加快完善高校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支持教师以对外转让、合作转化、作价入股、自主创业等形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并鼓励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2.5实验教师队伍
有专职实验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满足实验教学要求。
有专职实验教师队伍;具备良好的专业背景、结构合理,能满足实验教学要求。
①实验教师情况一览表(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学位、职称、毕业院校及专业、担任课程名称,是否专兼职)(教务处);
②实验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及年龄结构;(教务处)
③实验教师的管理及进修培训;(教务处)
④实验教师每年实验教学工作量统计表(教务处)
⑤实验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
(科研处)
(三)
教学条件及利用
3.1专业实验室
设备完善先进,利用率高,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能发挥较好作用。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单价高于800元)充足、先进、利用率高,在本科人才培养中能发挥较好作用。
①专业实验室概况(师资、面积、投入,主要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类型、管理层次、原值等);(二级学选)
②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含检查考核制度);(教务处)
③每年已开出实验项目一览表,实验教学人员安排表,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维修记录表;(二级学院)
④实验室使用记录(实验班级、课程名称、实验内容、实验类型、实验日期、节次等);(二级学院)
⑤实验室的利用与开放程度(时间、对象、课题与内容等),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分析(利用效益)。
(二级学院)
⑥创业基地建设情况(创业园)
⑦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情况(教务处)
(五)强化创新创业实践。
各高校要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
各地区、各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原则上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开放情况纳入各类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科技园评估标准。
鼓励各地区、各高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好一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和职业院校实训基地。
完善国家、地方、高校三级创新创业实训教学体系,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扩大覆盖面,促进项目落地转化。
举办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支持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
支持高校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1.7支持条件
1.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
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使得学生能够方便地使用。
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
2.计算机、网络以及图书资料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所需。
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
3.教学经费有保证,总量能满足教学需要。
4.学校能够有效地支持教师队伍建设,吸引与稳定合格的教师,并支持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包括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
5.学校能够提供达成毕业要求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包括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支持。
6.学校的教学管理与服务规范,能有效地支持专业毕业要求的达成。
☆3.2专业图书资料
专业图书资料数量充足,种类较全,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专业图书资料数量充足,种类较全,满足专业教学需要;专业图书借阅率高。
①学校馆藏、二级学院(部)资料室专业图书资料(含电子图书资料)的数量、种类;(图书馆)
②专业图书资料(含电子图书资料)的目录(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单价、数量、金额等);(图书馆)
③图书资料的管理及信息服务制度与措施.(图书馆)
3.3实习基地
校内外实习基地完善、稳定,设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1.校内外实习和实践基地数量充足。
2.各基地具有稳定的场所,设施能有效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目的和内容;有稳定的教师和辅助人员队伍,有科研和技术生产活动,有开展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潜能的实习项目。
(其中实习基地是指具有稳定的实习场所(有协议)或没有协议但已经连继三年在同一个地方实习)
①校内外实习和实践基地一览表(含名称、地址、建立时间、实习专业、功能、接收实习学生规模、是否有协议等);(二级学院)
①实习基地简介(技术、管理、设施、主要指导教师、实习内容和目的等);(二级学院)
②合作协议(突出“满足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要求”的内容);(二级学院)
③历年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及实施情况。
(二级学院)
10.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
按照所服务行业先进技术水平,采取企业投资或捐赠、政府购买、学校自筹、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
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
3.4学术交流
注重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有比较稳定的合作项目,主办或承办过国内外相关的学术会议。
注重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积极参加交流活动;有比较稳定的合作项目;积极主办或承办过国内外相关的学术会议。
①历年参加学术交流情况、交流、总结材料(教务处)
②历年承办学术交流情况(教务处)
③继续教育开展情况
12.广泛开展面向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继续教育。
瞄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一线劳动者技术提升、技能深化、职业转换、城市融入的需求,大力发展促进先进技术应用、形式多样、贴近需求的继续教育。
主动承接地方继续教育任务,加强与行业和领先企业合作,使转型高校成为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依赖的继续教育基地,成为适应技术加速进步的加油站、顺应传统产业变革的换乘站、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池。
(四)
教学过程及管理
☆4.1课程建设
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建设成果显著。
有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
1.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2.注重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创业创业能力。
3.注重课程文件资源丰富,校企共建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慕课、微课等,建设成果显著。
①课程建设规划及具体安排;(二级学院)
②课程建设获奖情况(各级优秀(精品)课程、课程群、多媒体课件等);(二级学院)
③课程结构体系(二级学院)
①创新创业课程开展情况(二级学院)
①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试卷及试卷分析;(二级学院)
②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微课等建设情况(二级学院)
9.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
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
把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
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学改革,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知识支持、在线教学监测等广泛应用,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联合开发在线开放课程。
(三)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
各地区、各高校要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
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
组织学科带头人、行业企业优秀人才,联合编写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教材。
1.5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课程体系必须包括:
1.与本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
2.符合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
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4.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4.2教材建设与选用
教材建设规划科学合理,保障措施具体,落实到位。
使用一定数量的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主干课程选用同行公认的优秀教材。
1.教材建设有规划、有相关的管理制度、保障措施到位;
2.选用高质量的精品教材、新版教材和优秀教材(优秀是指获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教材奖或教学成果奖的教材),有一定比例的自编特色的教材。
①教材建设规划、选用、评估与管理规章制度及实施情况综述(教务处)
①分学期提供所有课程使用教材目录(课程名称,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是否为优秀教材、面向21世纪教材)及统计表;(教务处)
②近三年来教师自编、参编教材及其获奖、推广使用情况介绍材料(提供样书)(二级学院)
☆4.3教学研究与改革
总体思路清晰,计划具体,配套措施有力,执行良好,成效显著。
参与校级及以上教改立项教师的比例,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5%。
1.学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总体思路清晰,有具体计划和配套措施。
2.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改革成效明显,参与校级及以上教改立项教师的比例,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5%。
①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思路、计划及配套制度、政策或措施;(教务处)
①教师开展教研教改的课题或项目(名称、时间、级别等);(科研处)
②二级学院、教研室工作计划、活动记录;(二级学院)
③教学方法改革的文件是实施情况(教务处、二级学院)
④考试改革文件及具体实施情况(教务处、二级学院)
⑤学分制落实开展情况及配套制度(教务处、二级学院)
①教研教改成果及其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二级学院)
②历年专任教师参与教改立项情况统计分析表
13.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按照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积极探索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考试招生制度。
试点高校招收中、高等职业院校优秀应届毕业生和在职优秀技术技能人员,应当将技术技能测试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之一,教育部制定有关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意见。
试点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办法应当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以省为单位报教育部备案。
招生计划、方案、过程、结果等要按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
运用大数据技术,掌握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和规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
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
(六)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
各高校要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
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
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
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并在现有相关评优评先项目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表彰优秀创新创业的学生。
4.4质量监控
规章制度健全,质量标准明确,体现专业的水平和地位,执行严格;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注重反馈与改进,成效显著。
1.各项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完备,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执行较严格,教学运行平稳有序。
2.学校建立了自我评估制度,重完善校内评价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并注意发挥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作用,对教学运行过程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业 评审 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