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docx
- 文档编号:26142281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66
- 大小:365.40KB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docx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麻栗坡县大坪镇高笕梁小学
(电子教案)
学科:
数学学期:
2018年春季
班级:
五年级姓名:
龙文宗
二0一八年三月
一、本学期主要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学期教材分析(包括重、难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三个单元。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分析(包括“双基”、智力及学习情感的简要分析):
五年级一班现有学生28人。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
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
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学有困难学生情况分析及补救措施:
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
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
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
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大坪镇高笕梁小学五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进度表
周次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课题)
教学时数
执行情况
1
3月1日-3月7日
观察物体(三)、因数和倍数
5课时
完成
2
3月8日-3月14日
2、3、5倍数特征、质数和合数
5课时
完成
3
3月15日-3月21日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5课时
完成
4
3月22日-3月28日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5课时
完成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共2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
(1)总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重点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
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
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
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
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
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
(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
(1)师:
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
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
应该怎样摆?
有几种摆法?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师:
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
生摆
师:
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摆
师:
电脑出示六种基本摆法,同时指出在这六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移动,就延伸出了多种摆法。
(2)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成果。
(3)同学们真棒!
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
可以讨论。
生讨论交流得出:
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
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必须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齐着摆。
三、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你学会了吗?
你还有什么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1课时观察物体
(1)
先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余下的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根据从一个面看到的图形还原出的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教学反思
游戏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活动,教师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用游戏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通过小组合作,经历“研究视图───构思摆法───摆出物体──观察验证”,不仅找到了摆放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学生亲自经历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第2课时观察物体
(2)总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3.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来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给出一个实物图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让同学画不同的摆放方法,引导学习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新课讲授
(1)屏幕出示教材第2页例2。
(2)师:
这是一个用3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
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
(4)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5)师:
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
生:
略。
(6)师:
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根据左面图形确定最后的立体图形。
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3、6、7题。
四、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
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2课时观察物体
(2)
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形。
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教学反思
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各种积极因素,创设出了学生乐学的氛围。
这节课,学生学习情绪高,个个抢着发言,抢着上台来演示,甚至有的同学一边举手一边都想下位子,每个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
本课通过实物观察、动手操作、想象、描述等途径,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教学目标。
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了一种学习的过程,使其聪明才智有机会发挥出来,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力求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观察物体》(三)测试卷
总第3课时
班级姓名等级
一、“认真细致”填一填。
1.下图分别是小华从什么方向看到的,请填一填。
2.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如下图,至少需要()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
3.
从左面看有()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有()个
正方形,从正面看有()个正方形。
4.若干小方块堆在一起,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
是。
(1)搭成这个立体图形至少要用()块小方块。
(2)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最多要用()块小方块。
5.
(1)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2)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3)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二、“对号入座”选一选。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1.在下面的图形中左图是右边哪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呢?
()
2.用5个同样大的正方形体摆一摆,要求从正面看到,从左面
看到,从上面看到,下面摆法中()符合要求。
3.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形状是,从上面看形状是,
共有()种搭法。
A.3B.6C.7
三、连一连。
1.从正面看从右面看从上面看
2.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3.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4.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四、摆一摆、画一画。
1.摆一摆,用方格纸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2.
1.因数和倍数
(1)(共2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4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第5页内容,以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重点难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用课件出示口算题。
10÷5=16÷2=
12÷3=100÷25=
220÷4=18×4=
25×4=24×3=
150×4=20×86=
学生口算
2.导入:
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
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
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在整数乘法和除法中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探讨的内容。
(板书课题:
因数和倍数
(1)
二、新课讲授
1.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算式,把这些算式分为两类。
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商是整数的分为一类,商不是整数的分为一类。
教师以商是整数的第一题为例,板书:
12÷2=6。
教师:
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谁来说一说其他的式子?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2)说一说第一类的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倍数?
学生回答,如:
在20÷10=2中,20是10和2的倍数,10和2是20的因数。
或:
20是10的倍数,20是2的倍数,10是20的因数,2是20的因数。
(3)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2.举例概括
教师:
请同学们注意,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
教师:
在自然数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每个同学都在心中想一个,想好了说给大家听。
学生举例,并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教师同时板书。
教师小结:
像这样的例子举也举不完,那能不能用比较简洁的方式来叙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根据“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如:
M÷N=P,M、N、P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N和P是M的因数,M是N和P的倍数。
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你能从这些数中挑出两个数,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
3、9、15、21、36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1题。
3.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16和24和2472和820和5
4.下面的说法对吗?
说出理由。
(1)48是6的倍数。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四、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
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
教材p7第2-4题。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1)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
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理解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知识点比较少,教学中,我采取让学生反复说,互相说的方式,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因数和倍数
(2)
第2课时总第5课时
【教学内容】
一个数因数的求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求法(教材第6页例2、例3,教材第7~8页练习二第2~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
【重点难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说出下列各式中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倍数?
20÷4=56×3=18
在上面的算式中,6和3都是18的因数,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18的因数吗?
18是3的倍数,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3的倍数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板书课题:
因数和倍数
(2))
二、新课讲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
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我们一起找找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后汇报
(18的因数有:
1,2,3,6,9,18)教师:
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
(生:
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教师:
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
最大的是几?
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哪些?
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教师:
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教师:
这样写可以吗?
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教师板书: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
(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
如18的因数。
小结:
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二)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2的倍数有:
2、4、6、8、10、16、……
教师:
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
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
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
找3和5的倍数。
汇报
3的倍数有:
3,6,9,12
教师:
这样写可以吗?
为什么?
应该怎么改呢?
改写成:
3的倍数有:
3,6,9,12,……
你是怎么找的?
(用3分别乘以1,2,3,……)
5的倍数有:
5,10,15,20,……
教师:
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
教师:
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三、课堂作业
1.完成课本第7页练习二第2~5题。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6~8题。
四、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
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2)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找一个数的因数时,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对于刚刚对因数和倍数有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方法进行反思,吸取同伴的好方法,很好的体现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
2、2、5的倍数的特征
第1课时总第6课时
【教学内容】
2、5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9页例1,教材第11页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2.知道2、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的能力,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结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通过探索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
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猜数游戏,好吗?
你们任意说出一个自然数,不管是几位数,我都能很快的判断出它是否是2或5的倍数。
不信可以试试看。
学生报数,老师答,同时请大家验证。
师:
同学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惊讶的目光。
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计算就能马上判断出来吗?
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
板书课题:
2和5的倍数的特征。
二、新课讲授
1.探索5的倍数特征
(1)引入百数表。
(2)出示课件:
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5的倍数,写出来。
(3)你们找的数和老师找的相同吗?
(课件出示百数表)
(4)观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把你的发现说给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教版五 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案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