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docx
- 文档编号:26142179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41.27KB
体会.docx
《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会.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体会
我参加了小学教师计算机信息技术培训。
这次培训,我感触很深。
我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认识到课堂上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我体会到教育对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进入21世纪,知识总量呈几何数增长,俗称“知识暴炸”,专业知识更新之快,使得一些专家昨天还是专业知识的权威,今天就可能落伍。
所以说我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努力实现在专业方面发展,将跟不上不断变化的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教育专业发展不仅要帮助教师更深刻、灵活地理解学科知识,还要帮助教师理解学习者的言行,掌握关于学习的知识,了解可用的课程资源和最新教育教学技能技术,并培养教师对实践进行分析和反思的习惯和技能。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无精打采的教学气氛。
它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和多媒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组合成了一个合理、协调、有创造性和发展性的学习整体,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了无生趣。
如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
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师通过现代教育媒体,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积极的,合作的教学模式,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最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自主学习、冲学习和高效学习。
在现行教学中恰当、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对优化数学教学起着显著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
由于有些学科自身的特点,没有那么形象、生动、具体。
学生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确实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计算机把语言、声音、图象、文字、动画、音乐等经过处理后,形成一种全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足,对教学中重点的讲解、难点的突破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同时,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直观和具体地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建构知识的主体,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把这次所学的内容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快乐成长。
2009年7月24日至26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班,培训时间是三天,培训内容也很多,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学习,这次培训收获颇多,也开阔了眼界,使我在今后的校园网络维护和管理及教师的课件培训和计算机使用培训,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现将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时代的迅速发展教育的迫切需要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从电脑的发明到现在,电脑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代表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志。
通过八天的信息技术培训,我觉得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应该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起到带头作用,让下一代更快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让教师们正确操作计算机更好地课堂服务。
很多学生一开始上电脑课时都十分高兴,但半学期后就有一半学生没兴趣了,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太多的动手操作的时间,不动手操作所学的知识就不能够记住;还有就是学校的电脑室的装备比较差,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多较新的软件都不能使用。
从这三天的学习中我找到了一些方法,我们应该在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时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敢于动手操作,乐于操作,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检验理论知识;第二是尽量提高电脑室的使用效率,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操作。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飞快的,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过不了几年自己也会成为新一代“文盲”,所以我们应该在空余的时间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多参加关于这方面的学习,常上网查找有关这方面的知识,经常与其他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联系,探讨信息技术的教学体会,交流经验,共同进步。
这三天的学习虽然不能掌握太多的校园网络信息技术的管理知识,但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完成自己的任务,希望以后有更多信息技术的培训,让我们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关于信息技术教师的学习
1、时代发展的需要
构建和谐社会在校园网络的一个明显标志便是一个校园网络就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师生之间都成为和谐友好的学习伙伴,终身学习的愿望在全体师生中已经形成。
如果校园网络都不能成为学习型组织,终身学习团体的忠实代表,那么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更谈不上“校校通”工程了。
2、个人发展的需要
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的快速更新,我们原有的知识含量和能力结构已显得十分干瘪,不主动学习就要成为时代的弃儿。
有人说得好:
今天不学习,自己知道;明天不学习,学生知道;后天不学习,别人知道;今天不生活在明天,明天就生活在昨天。
这就说明了学习,是教师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是教师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不提倡教师单向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信息,提倡教师和学生在交往与互动中交流彼此在学习中的收获,体验、感悟,师生成为平等,互助的学习共同体,在使学生获得知识、得到发展的同时,使教师得到发展。
教师像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的说法,应改为“照亮了别人,升华了自己”。
使教师利用校园网络共享网络资源,增加课堂密度,达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4、现代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的需要
对教师知识、能力的传统提法是“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显然要做一次认识上的调整,如果这桶水没有源源不断的水源补充,那么你将没有勇气给学生一碗水。
有人说得好,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不是一桶水,而要成为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流水。
显然教师知识结构地不断更新,能力结构地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地不断创新,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
信息技术不但教好课,官吏好校园网络,还要成为一名指导型、服务型和专家型的老师,做好领导的参谋。
三、关于信息技术教师的反思、研究
为使自己不断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满足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需要,我必须成为反思型、研究型教师。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专家型、指导型的教师呢?
1、确定个人发展目标
以持久的恒心和坚韧的毅力为之努力目标。
我在新课程改革中,这样确定:
用半年时间了解校园网络的管理管理知识,用一年时间掌握校园网络维护的知识,确保校园网络顺利运行,二年年成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
2、制定研究规划,并以实际行动和全部身心为之努力。
⑴、“点”上突破→知识点的研究、学习、评价,学写教研文章,这是一个知识的积累过程,如何管、如何导、如何教、如何学、如何考→使自己成为合格网络管理型的信息技术教师。
⑵、“线”上开花→知识块的研究、教学,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见解这是一个知识的梳理问题→使自己发展成为骨干教师。
⑶、“面”上结果→学科教学、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这是一个知识的整合过程→使自己发展为学科带头人,这是一种深层次的需要很长时间的研究。
⑷、课题升华→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实践研究,在实践研究基础上的理性升华,最后形成自己的方法,模式或理论,这是一个知识的发展与创造过程→使自己发展成为研究型教师、指导型、服务型及专家型信息技术教师。
目标是动力,目标是希望,目标导向人的行动,目标引领人的发展,没有目标,行动就缺少起航的动力;没有目标,生命就没有希望的阳光。
教师培训结束了但留给我的却是深深的回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牛顿曾经说过:
“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缩短了探索真理的路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以语文学科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年来,我校在总课题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创新教育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和《新课程标准》展开了先期探索和操作,从创新教育理论中提出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五个方面具体落实,以语文学科为突破口,把操作范围圈定在阅读、口语交际、作文和实践活动中。
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积极探索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途径。
(一)阅读教学中培养想象、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常规课型,是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阵地之一。
然而,许多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比较远,造成学生对课文内容难以理解,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现象。
因此,我校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课件的直观性,为学生创设情景,增加表象积累
多媒体课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它可以通过声音、图象等因素直接对学生进行感观上的刺激。
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授课教师从互联网上、学校资源库中搜集了各种图片、动、视频等资料,并以多媒体网页课件的形式贯穿在各教学环节当中。
这些,都是学生平时不曾注意到或根本没机会见到的。
这些生活实际的内容一下子就被拉到了学生的眼前,被学生所接受,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同时,为学生增加大量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表象。
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积极,有的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蝴蝶谷的景象“蝴蝶谷的蝴蝶真多,五颜六色,什么样的都有”,“蝴蝶谷真美,简直是蝴蝶的世界;”有的用书上的原句朗读,来赞美蝴蝶谷的景象迷人;有的适当展开想象……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创新能力中所需的运用事物表象进行分析、综合的想象能力。
2、网络的开放性,为学生拓展知识、扩宽视野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课件已经可以把互联网相链接,使得学生的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充实。
这也把与教学相关的大量课外知识引入语文课堂。
我们常常在课件的资源库中提供一些相关的网站,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之余,拓宽知识面,扩宽视野。
(二)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培养思维实践能力
1、创设情景,打开学生的放匣子
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关键是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说话欲望。
网络能够创设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情景,引起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激发学生说话的积极性,打开学生滔滔不绝的话匣子。
在口语交际课《春天的发现》中,教师利用网络系统的优势,向学生演示了一个小朋友与大自然事物对话的情景。
情景中,小朋友和小河里的蝌蚪、果树上的花朵、地上的小草、天上的小鸟……进行了有趣的谈话,这样生动的情景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不需多说,学生早已被带入了天气转暖、万物复苏、充满希望的春天中了,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发言,一下子就说出话多春天的景象。
这里的网络运用,实际上是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至一个高潮,收到了人人有话说、人人争说话的课堂气氛。
小学生的时间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了综合培养。
2、提供素材,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课本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
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避免使教学活动局限于课本里的知识,五年级的教师在口语交际课《介绍一种家用电器或农具》的教学中,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课本以外的丰富有趣的资源,把收集的有关图画播放给学生观看,当很少见到农具出现在屏幕上时,孩子们先是莫名其妙,随着说明的出现,孩子们立刻变得兴致盎然,继而是若有所思。
有的孩子信心十足的说:
“我长大后,要发明更适合农民伯伯需要的农具……”这样的网络资源运用,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学生从中受到了启发,拓宽了思维空间,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在写作教学中培养观察、思维能力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呆在学校里,耳闻目睹的事情不是同学的就是老师的,了解到的书本以外的事情很少、很表面,写起作文来挖空心思也没有新鲜东西。
然而,网络教育的出现,Internet的出现,解决了这一老大难题。
通过运用多媒体网络的教学软件和Internet,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唾手可得一些见闻,继而萌发感想、体会。
如:
我们晋城道路宽阔,绿树成荫,高楼耸立,人们生活富裕,一派和谐发展的景象,和十几年以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但对孩子们来说,城市的概念只停留在现在的美好和家长模糊不清的说法上,授课教师从晋城在线、电视台收集到了家乡的从前和现在,引起了观察上的注意,调动了大脑的思维,引发了家乡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变化的思考,产生了强烈的写作欲望,这样的训练,本质上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调动了各种器官,为写作方面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记忆、实践能力
语文学习的外延是实践。
因此,我校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体味语文的人性之美和生活之趣,体现了语文课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要求。
1、活化学习内容——扮演导游感受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是美的内容最为丰富的一门课程。
教学时,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语文实践创新的情景,活化学习内容,使学生领悟文章的独特的美。
一位教师教学《鸟的天堂》、《草原》、《镜泊湖奇观》三篇课文后,激励学生收集有关录象、光盘资料,并且采取让学生尝试扮演导游的做法,活化学习内容。
首先每位学生给影象资料加解说词或导游词;之后小组进行预选,引竞争机制,促其讲清楚、讲生动,选出小组里的优胜者;第三步由“导游”带领全班同学领略祖国大好河山。
这次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同学的合作,而且在写、说、用及审美四个方面上取得了不断程度的创新。
2、组织趣味活动——自编文集长见识
应用多媒体技术后,学生的写作水平日益提高,为帮助学生留下真情实感的回忆,激励学生更上一层楼,在创新中得到再创新,我校教师尝试了引导学生编辑采蜜集的做法。
人人写稿、个个参与,由学生自己组稿编稿,排版打印,设计封面,自定集名,老师只作适当的指导,学生采的“蜜”真是绚丽多才:
《浪花》《小蜜蜂》《百花园》《星光》等富有创意的刊名,拨人心弦的内容,流淌着成长的驿站,指点着人生的真善,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老师们优美的文笔序言,更激励了学生在实践中思维,在实践中创新的意识。
为写作提供不竭的源泉。
经过试验探讨,我们认为: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它的实质应该看成是新的、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师生关系等一系列的变革,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实践,其目标是不以终端结果为满足,而在于使学生学会创新学习过程的规律,真正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全面素质的目的,从而使教育质量得到提升。
三、效果显著,成绩喜人,课题研究进展顺利,达到预定目标
1、学生素质显著提高:
(1)学习兴趣普遍增强。
实验证明,信息技术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对课堂上的提问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情况、对研究问题的关注情况、对探究的兴趣程度、对不懂问题的反应情况、回答问题的创新意识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兴趣高涨,96℅以上的学生喜欢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认为这样的学习生动而有趣,能够接触最先进的学习方式和最丰富的学习内容。
同时,让学生依托网络资源,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拓展了所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从而真正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在三年多的课题实验中,我们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整合课程资源,通过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
学生在各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学实效明显进步。
(3)课堂氛围大为改观。
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学生的个性也有了广阔发展的空间。
课堂上,学生不再正襟危坐,他们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敢说、敢想、敢做,情绪高涨,思维活跃。
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给他们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提供了生动形象的表象基础,培养创新思维品质。
2、教师综合素质明显增强,教育教学能力持续攀升,教研成果突出。
经过三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学校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
教师中有30余人次荣获国家、省、市、区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名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各种荣誉称号,70余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赛中获奖。
3、促进了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1)推动了课程改革实验的开展。
《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因此在课题实验中,我们把两者结合起来,通过课题研究为课程改革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通过课改实验,充实和提升课题研究的价值,从而促进了我校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提升了学校整体形象。
课题实验自开题以来,一直得到众多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热情支持。
通过广大实验教师的艰辛努力,实验的预期目标基本达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课题实验对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化,全面工作的开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形象。
四、问题与思考
1、如何处理好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中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研究中我们发现,有的实验教师在选择与呈现媒体的时候,一味的求多、求全、求新,而忽视了一些传统的教学媒体,让教学出现了媒体泛滥、目标迷茫的局面。
2、如何处理好教师、学生、媒体和教材四者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时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课堂会处于失控状态,教师的主导会显得苍白无力;过分夸大媒体的作用,整个的教学活动就会被一双无形的手所牵制,课堂缺乏灵性与智慧;过分唯教材是用,课堂便会受教材的思维所限,达不到应有的广度与深度。
3、如何处理好教师的个人专业化成长与课题研究的关系。
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而又费神的工作,如不深入其中,很难发现其中所蕴涵的魅力。
教师们平时工作很繁忙,有时间有的也仅仅只是看看自己专业成长方面的书籍而已。
在课题研究中,如何做到“在成事中成人”,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4、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与课题完成时的评价体系的问题。
在同一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各个实验教师所研究的深入情况不一样,各个实验学校开展的课题研究情况也不尽相同;但在课题完成后,对实验学生、实验教师、实验学校评价时,缺乏一套科学、完整、凸显个性化的评价体系,这也是我们在研究中的困惑。
尽管收获很多,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研究工作,还需要继续下去,前面仍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在等待我们,我们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师运用并且制作多媒体、利用网络环境的能力,使这些先进的媒体能更多地融合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
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将这一课题研究长期有序地坚持下去,把研究工作推向更高的阶段,推向更新的水平。
「摘要」多媒体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给作文课堂注入新的生命。
它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品尝学习成功的乐趣。
语文教学中写作训练是最关键、最综合反映学生能力的一个环节。
我从事语文教学以来,一直努力探索一条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拓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文途径。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多媒体技术与教育的联姻,新世纪的教学时空如星云一般空前拓展,面对丰富和快捷,前瞻的选择或许就是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冲浪”的阵地。
笔者经过几年将多媒体运用于教学的尝试,深切感受到多媒体犹如一缕春风,一扫以往作文课的枯燥沉庸,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学生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学习语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自外而内的表达,是运用语言。
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以学习语言为基础,必须通过阅读的内化吸收来完成。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不仅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传统教法中的“读”,主要有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朗读等形式,篇篇课文皆如此,长年累月无变化,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乏味。
对教材中一些叙事性较强的记叙文及抒情味较浓的散文,如果采用与教材配套发行的课文朗读录音,其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我们知道,播音员的语音平稳和谐,娓娓动听,主持人的语气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令人赏心悦耳。
然而,每个人的才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教师既有播音员的声音又有主持人的语气,而在教学中运用录音媒体便能扬长避短。
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自己没有或很少听到过的专家、名人的朗读录音怀有极大的兴趣,注意力会更加集中。
用录音作示范和在因条件限制难于表现的伴奏、演唱等的情况下采用录音,可以使学生正确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声调,使学生认识改进自己的发声练习,从而达到教学要求应有的意境。
录音手段的运用,也有利于教师集中精力进行启发,指导教学。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再现了艺术形象,引起学生共鸣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作文普遍患有“畏难症”。
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常有“无话可写”之感。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
”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获取写作素材。
由于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印象是模糊的、零乱的,面对作文题目自然也就难以下笔成文,而多媒体网络中,浩如烟海的信息,恰恰可以让学生汲取丰富的知识,可以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未知领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阔学习者的视野。
1、要写好作文,观察是第一步。
观察是否深刻、细致,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的高低。
观察深刻,感受、体验就深,就能触发写作动机,发现题材价值。
由于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因此很多小学生虽然置身现实生活中,但对现实生活里的人和事、景和物缺乏细致观察,难以发现其间内在的联系和发展关系,以至于出现作文内容重点不突出、条理混乱,不能清楚地写出所见、所闻、所感。
因此,需要教师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学会观察、善于观察。
而多媒体课件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具有独特的优势。
多媒体可将文字、声音、图象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把图中的事物作从小到大、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从表面到本质的处理,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反复观察、从而使学生的观察逐步做到有序而细致。
如指导学生写“可爱的小动物”时,先在电脑上显示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再用“闪烁”的方法,按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向学生显示,并充分利用特写镜头、慢镜头、定格、重播等功能指导学生观察,把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有机地统一起来。
这时再让学生说一说小白兔可爱的外形,由于学生观察有序而细致,因而他们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2、再现场景,能较好地解决怎样写的难点,为学生描述创设了条件。
由于再现场景,使观察的对象比较集中,观察的时间比较充裕,学生有充分的感知过程,还可以在再现的场景中自选画面,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事物,这样就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又培养了思维的多向性。
我在指导写《美丽的秋季》时,让学生说“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
”学生想象不出,于是,我播放了有关秋天的一段录像:
在悠扬的乐曲中,一幅幅金秋的美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有果园,有麦田,有田野,有庄稼,有水果……看完录像,学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