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构造地貌.docx
- 文档编号:26141261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76.92KB
陆地构造地貌.docx
《陆地构造地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地构造地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陆地构造地貌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案(首页)
授课题目
第一章构造地貌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时间
第10-11周
节数
10
章节
第1章
授课者
王建和
授课系、班级
自然科学系07地理班
教学方法
理论/实践相结合
教学条件
多媒体
教学目标
了解高斯-克吕格投影;理解地形图的坐标网;掌握地形图三北方向及偏角;掌握等高线有关知识;掌握在地形图上进行各种量算,以解决制图区域内的相关地理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地形图三北方向及偏角;等高线;地形图上进行各种量算。
教学过程要点
第一节国家基本地形图
地形图的概念、类型、特点、功用。
第二节地形图的数学基础
高斯-克吕格投影;地形图的坐标网;地形图的分幅编号;地形图三北方向及偏角。
第三节地形图符号
地形图符号分类。
第四节等高线
等高线的种类、特征。
第五节地形图的应用
地形图图外注记;地形图室内作业;地形图室外作业。
课后分析
第一章构造地貌
概念:
构造地貌是主要由岩石圈构造运动造成的地表形态。
即通过地壳变动、岩浆活动和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貌。
由于它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产物,所以也称为内营力地貌。
按规模可分为三级:
1)全球构造地貌——大陆和洋底。
2)大地构造地貌——如大陆上的褶皱山脉、大型拱起高原,洋底的洋中脊、海岭和深海平原等。
3)地质构造地貌——指由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第一节全球构造地貌
一、大陆与海底的特征
1.大陆和海洋的分布
大陆和大洋是全球二种最巨型的地貌,大陆是高出海平面的正地貌,大洋是低于海平面的负地貌,它们不仅形态不同,而且地质构造上也有本质的差别。
(1)大陆特征
大陆是高出海面的高地,占全球面积29.2%。
它的内部起伏很大,最高点是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高度8844米;最低点为约旦河谷地的死海洼地,高度为-399米。
虽然地形高差很大,但大陆的平均高度只有875米。
按高度分配,以500~8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最大,它占大陆面积的47.82%;高度200~500米的丘陵次之,占26.8%;高度0~200米的平原再次,占24.85%;高度小于0的陆地面积最小,仅占0.53%(表4-1)。
就世界各大洲而言,南极洲地形最高,平均高度2200米,欧洲及大洋洲最低,仅340米(表4-2)。
表4-1 大陆和大洋面积统计表
表4-2 世界各大洲平均海拔高度
(2)大洋特征
大洋是指海平面之下的水底部分,占全球总面积70.8%。
从构造地貌观点看,它又分为大陆边缘和洋底两部分。
大陆边缘是大陆与洋底之间的构造过渡带,水深0~-2500米或0~-3000米,在这里,大陆型地壳厚度逐渐减小直至尖灭,地貌上靠近大陆一侧的称为大陆架,而靠洋底一测的称为大陆坡和大陆基。
这三个地段连接起来,构成了一条上凸下凹形曲线,它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底斜坡区。
洋底是在水深-2500米(或-3000米)至-6000米以下的大洋底部,它占全球面积54.7%和大洋面积77.2%,是地球上最深而规模巨大的凹地,平均水深为3800米。
在世界各大洋之中以太平洋最深,平均深度为3940米;北冰洋最浅,平均深度为1117米(表4-3)。
洋底的起伏也很大,如最深的马利亚纳海沟-11034米至高出海面4205米的夏威夷海岭的冒纳罗亚火山,高差达15000多米。
洋底次级地貌也多,有海岭、海底高原、深海丘陵、深海平原和海底峡谷等等,其规模也很大(表4-3)。
表4-3 世界各大洋的面积及深度
整个地壳表面面积为5.1亿km2,据统计,陆地面积约占29.2%,而海洋面积约占70.8%。
从大地构造的角度看,大陆架和陆坡也是大陆的一部分,这样算起来,大陆约占35%,海洋占65%,两者构成地球上的两大基本地貌单元。
根据不同高度的地貌所占面积的比例,可以画出地表起伏的曲线,由曲线可以看出,大陆和海洋在地表呈两个明显的台阶。
第一级台阶分布在-3000~-6000m,平均深度为-3729m大部分为洋低。
第二级台阶分布在1000~-200m,平均高度为875m,大部分为陆地,一部分为陆架。
海陆分布的另一特点是其分布的不均匀性。
大部分陆地分布在北半球,占此半球总面积的39%。
而南半球陆地仅占南半球总面积的17%左右。
地表最大的起伏为20km,最高的山峰为珠穆朗玛海拔8844m,最深的海洋为马里亚纳海沟-11022m,地表平均高度为-2450m。
2.陆壳与洋壳的特征和成因
(1)陆壳与洋壳特征
①组成物质差异据研究地壳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称硅铝层(Si占73%,Al占16%),密度为2.7g/cm3在地壳圈层中不连续,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又称花岗岩层。
另一部分为硅镁层(Si占49%,Mg和Fe占18%,Al占16%),密度为2.9g/cm3,主要由玄武岩构成,又称玄武岩层。
其在地壳圈层中是连续的,分布在地壳的下部。
②厚度差异陆壳厚度大,一般为30-50km。
最厚可达70km左右,在青藏高原和天山地区。
组成物质以硅铝层为主,厚度可达15-40km,其下为硅镁层。
洋壳厚度小,一般为5-15km,组成物质主要为硅镁层,表层有极薄的沉积物,缺少硅铝层。
③地球物理差异在重力方面,大洋和陆地也存在不同。
一般来说,大洋深处存在着+200~+450豪伽的重力正异常。
而在大陆高山地区则存在着-1500~-500豪伽的重力负异常。
另外洋壳与陆壳的差别是:
陆壳下的上地幔物质为榴辉岩,莫霍面是包含同一化学组成,不同物理状态(玄武岩与榴辉岩)的物相界面。
洋壳下的上地幔物质为橄榄岩,莫霍面是区分基性岩(玄武岩)与超基性岩(橄榄岩)的化学界面。
(2)地壳均衡
固体地壳在熔融状态的地幔之上,密度较小、厚度较大的陆壳突出地表形成大陆块,下部插入地幔的越深;密度较大、厚度较小的洋壳下凹成盆地。
这就是地壳均衡。
地壳均衡的两种观点:
①英国学者普拉特(1854)认为,地壳的密度是不均一的,但地壳下有一均衡面,且这个面是一平面。
为保持均衡,均衡面以上,密度较小的地段,地势就高;而密度较大的地段地势较低。
②艾里(1855)则认为:
地壳下的均衡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有起伏的。
但均衡面上的物质相同,只是均衡面的深度不同。
为了平衡,地势高的地段,插入地幔的部分越深,而地势低的地方,插入地幔部分则较浅。
实际情况是,地壳下面的均衡面即是起伏的,同时物质又是不均一的。
根据W.A.赫斯凯恩的意见,实际地壳均衡63%是艾里模式来成,而37%由普拉特模式进行。
这就解释了大洋与大陆显体地貌的成因。
二、全球构造地貌的特点和成因
1.特点
据新生代构造运动特点,可将地球表面分为带状分布的构造活动带和位于构造活动带之间的相对稳定区。
(1)活动构造带
全球有三条规模巨大的构造活动地貌带:
①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带:
集中了世界60%的活火山和绝大部分的深源地震。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带:
地震频繁,有大规模的逆掩推覆构造。
③洋脊裂谷带:
包括洋脊和裂谷带,是最长的洋底山脉,火山广布。
共同特点是地形高差起伏悬殊,新生代岩层发生显著形变错位,火山与岩浆活动强烈,岩层显著变质以及频繁的地震活动等。
(2)相对稳定区
在构造活动带之间是相对稳定的区域。
地形起伏较缓,新生代岩层形变错位不强,很少有新生代火山岩浆活动,地震活动弱。
这种稳定区内最稳定的是洋底深海平原区和大陆上由古老地盾构成的高原和平原区。
2.成因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大陆漂移
1915年,魏格纳(A.Wegener)根据大西洋两岸陆地轮廓具有相似性,某些动物种属相同,非洲与南美发现同一种古生物化石,非洲南部与南美布宜诺斯艾利斯出现同样的二叠系地层,挪威—苏格兰间的一条加里东褶皱带没入大西洋后重现于北美的加拿大与美国,印度、澳大利亚、非洲、南美洲与南极等现代气候差异极大的地区均发现石炭二叠纪冰川遗迹等理由提出,中生代地球表面存在一个统一大陆即联合古陆。
侏罗纪后联合古陆开始分裂并各自漂移,逐渐形成现今的海陆分布格局。
由于当时对洋底地壳认识的局限性,魏格纳虽然指出了地球自转离心力与日月引潮力对古陆分离的可能影响及花岗岩壳在玄武岩壳上漂移的假设,毕竟没有也不可能对大陆漂移的原因及驱动力等问题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因此学说提出后即遭到不少人反对并被淡忘。
直至20世纪50年代以后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迅速发展,尤其是古地磁方面的发现才使大陆漂移说再现生机。
各大陆岩石现代磁纬度、地磁极同古磁纬、古磁极的巨大差异,表明大陆发生了显著的位移。
古磁极移动轨道既是复原古大陆的证据,也是大陆漂移的证据,迪茨与霍登据此绘制了新的大陆漂移图,而布拉德(E.C.Bullard)等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成功进行了大西洋两侧陆块的拼接。
(2)海底扩张说
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尤其是二战结束以来的海底考察,发现海洋虽然历史悠久,海底却很年轻,几乎根本不存在时代早于侏罗纪的地层,海底沉积物很薄,火山也较少。
这表明海底年龄仅有数亿年。
迪茨(1961)和赫斯(H.H.Hess,1962)据此各自提出了海底扩张假说。
据傅承义(1974)概括,其要点为:
1)年速度为1厘米至数厘米的地幔物质对流是地壳运动的最主要动力。
2)对流发生在岩石圈下厚达数百千米,强度很小的软流圈内,对流产生的拽力并不作用于地壳底部,而是作用于70—100km深的岩石层底部。
3)海底为对流循环顶端。
对流由发散区向外扩张,并在数千千米外汇聚流入地下。
海岭热流较高,为对流上升区,海沟为下降区。
海岭两侧地形崎岖,死火山与平顶山离海岭愈远而年龄愈老均系海底扩张的结果。
4)对流形态决定于地球内部结构而与大陆的位置无关。
大陆处于压应力作用下因而形成褶皱,逆掩断层等挤压型构造,海洋盆地则处于张应力形态之下。
大陆只是随硅镁层漂移。
5)海底及其沉积物在对流汇聚区下沉,一部分受挤压变质而与大陆熔接,另一部分沉入软流层。
6)海底年龄仅有2~3亿年,整个海底3~4亿年即可更新一次。
7)地球体积基本恒定,海洋盆地面积也基本上不变。
(3)板块构造说
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板块构造学说,把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震与火山活动等地质现象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之中,用统一的动力学模式解释全球构造运动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是海底扩张假说的具体引伸。
板块学说的立论依据在于,地表岩石圈并非浑然一体,而是由被诸如大洋中脊、岛弧、海沟、深大断裂等构造活动带所割裂的几个不连续的独立单元,即板块构成的。
几大板块的相互作用是大地构造活动的基本原因。
由于板块的强度很大,主要的变形只能发生在其边缘部分。
换言之,即板块内部比较稳定,各板块间的接合部才是活动带。
因此,大陆边缘并不是板块的边界,海岭、岛弧和大断裂才是板块边界所在。
对流带动板块由大洋中脊或海岭向两侧扩张,在岛弧地区或活动的大陆边缘沉入地下软流层完成对流的循环。
板块的边界有二种类型:
1)扩张(或增生)型边界。
是新地壳增生的地方,喷出物多为玄武岩;以张应力产生的正断层和节理为主;地震震源较浅,烈度也不大。
如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的边界等。
2)俯冲(或汇聚)型边界。
见于两个板块汇聚、消减的地方。
又可分为两种:
①岛弧海沟型边界,即质量较重的大洋地壳俯冲到较轻的大陆地壳之下重返地幔;俯冲一侧皆为深长海沟,被挤压抬升的一边则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多火山、地震、超深断裂及叠瓦式逆掩构造。
如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的边界。
②地缝合线型边界,当两个大陆板块汇聚时,在原弧沟系中发生碰撞,于是产生大规模的水平挤压,褶皱成巨大的山系。
多强烈地震,分布亦广。
(4)地槽—地台说
基本论点是:
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控制,地壳此升彼降造成振荡运动,而水平运动则是派生的或次要的。
驱动力主要是地球物质的重力分异作用。
物质上升造成隆起,下降则造成凹陷。
主要的构造单元有地槽和地台两类,地台是由地槽演化而来的。
1)地槽区是地壳活动强烈的地带,在地表呈长条状分布,升降速度快,幅度大,接受巨厚的沉积并有复杂的岩相变化,褶皱强烈,岩浆活动频繁。
地槽发展初期以不匀速的下沉为主,接受巨厚沉积,并有基性岩浆活动,沉积物以陆源碎屑为主。
随着下沉的幅度增大,沉积物由粗变细,乃至出现碳酸盐类沉积。
后期受强烈挤压抬升,沉积物由细变粗,产生强烈褶皱和断裂,同时出现中、酸性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最后形成突起的褶皱带。
地槽经过强烈隆升运动后,活动性减弱,长期剥蚀夷平后逐渐转化为地台。
2)地台区是地壳较稳定的区域,升降速度和幅度较小,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也较弱。
由于其前身系由地槽转化而来,故下部为紧密褶皱和变质基底;上部沉积了较薄的盖层,常形成宽阔的褶皱,构造形态较地槽区简单。
沉积盖层被剥蚀而露出古老的褶皱基底时则称为地盾。
地台与地槽之间具有过渡性质的地区,常分出另一种构造单元,称为山前拗陷或边缘拗陷带。
(5)地质力学学说
这是地质学家李四光创立的一种学说,其基本观点是,全球地质构造的展布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具有一定的方向和方位。
在地壳运动的一定动力方式的作用下,必将形成相应形式的构造应力场与构造体系。
第二节海底构造地貌
一、洋底构造地貌
1.大洋中脊(洋脊)
又名中洋脊、中隆或中央海岭,隆起于洋底中部,并贯穿整个世界大洋,为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
大洋中脊是地球上最长的海底山脉,全长约80000公里。
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均有分布,并相互连通。
其上水深约2000~3000米。
洋脊的地形较为复杂,由两列平行脊峰和中间的洋脊裂谷构成,并被一系列横向转换断层切断成不连续的段落。
洋脊裂谷是地慢物质上涌地方,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新生代玄武岩岩浆喷发溢流活动带,是新洋壳形成地带,伴有频繁的浅源地震。
当地幔物质上涌时,洋脊顶部受拉张而形成纵向的洋脊裂谷。
同时,岩浆溢出,新洋壳不断地在中脊顶部形成,并不断向两侧扩展,因而离洋脊越远,洋底年龄越老。
洋脊上缺乏深海沉积物,保存了熔岩溢流、火山喷发及转换断层所造成的原始地形。
2.大洋盆地
大洋盆地位于大洋中脊两侧,向外与大陆边缘相接。
它是洋壳从洋脊向外迁移过程中形成的。
这里构造运动相对平静,岩浆活动微弱,缺少地震活动。
其中主要地貌类型有:
(l)海山和海岭
海山大多是死火山,海岭是大洋盆地内部大型正地形的总称。
其成因类型有火山海岭、断裂海岭和陆壳海台等。
(2)深海平原
大洋盆地中被海岭分隔开的低地,又称海盆。
平均水深4000~6000米,其原始状态为大约300米起伏的丘陵地形,主要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速率较慢,约0.2厘米/千年。
二、大陆边缘构造地貌
大陆向洋底过渡的地带称为大陆边缘,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大陆边缘因处于不同的板块部位分为活动的和稳定的大陆边缘两种类型,它们具有不同的地质作用和地貌特征。
稳定大陆边缘的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接触面是在同一板块上,即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之间无相对运动的地区。
所以,它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很少,其特点是具有宽阔的大陆架。
板块理论认为稳定大陆边缘形成于大陆分裂、新洋盆诞生的过程。
由于这种类型主要位于大西洋边缘,所以也称为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此外也广泛出现在印度洋和北冰洋周围。
活动大陆边缘处在板块的会聚边界,即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或海洋板块彼此会聚的板块边界,它们所在地带都是海洋板块的消亡地带,所以地震和火山活动多,因而称为活动大陆边缘,其大陆架也窄小。
太平洋边缘全部是活动大陆边缘,所以活动大陆边缘也称为太平洋大陆边缘。
大陆边缘包括大陆架、大陆坡等次一级地貌单元,这些地貌单元在不同性质的大陆边缘上有不同的特征。
1.大陆架
大陆架是指被海水淹没的大陆延伸部分,有如下特征:
①地形平坦(平均坡度有0.1°),水深很小。
②宽度不一,平均宽度约为70km。
③其表面多被沉积物覆盖。
④典型的大陆架大多位于稳定大陆边缘上。
大西洋沿岸的大陆架的平均水深只有130米,北冰洋西伯利亚沿岸的大陆架宽度有上千公里,最宽处达1600千米,而活动大陆边缘的大陆架宽度小。
大陆架上的沉积物大部分是15000年以前低海面时形成的沉积。
当时的海面低于现代海平面约有130米。
沉积物的类型反映了当时的气候和沉积物来源。
例如,在高纬地区的大陆架范围内,到处都堆积有冰积物或被冰川侵蚀的沟壑和低地;在低纬热带地区的大陆架往往可以见到参差不平的珊瑚礁分布。
2.大陆坡和大陆裙
大陆坡是陆地向海洋过渡地区,有如下特征:
①呈明显的坡折,上限水深130m,下限水深2000m。
②坡度各地不一,一般为5-7o,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可达15-20o,甚至超过50o。
③宽度不一,与坡度一致,大西洋20-100km,太平洋20-40km。
④总体形态呈阶梯状,由阶梯状断裂形成,也可能由滑坡,浊流过程形成。
大陆带来的沉积物不是全部沉积在大陆架上,很大一部分越过大陆架,沉积在大陆坡上和大陆坡的基部,甚至沉积在大洋的底部。
当沉积物堆积在大陆坡的基部时,往往堆起一个位在大陆坡与洋盆之间的坡度较缓的部分,称为大陆基。
大陆基的沉积物呈扇形分布,厚达10千米,宽达600千米。
它的一部分覆盖在大陆坡的基部,另一部分覆盖在大洋盆上,故亦称大陆裙或大陆隆。
大陆基主要发育于大河三角洲口外,如亚马逊河、刚果河等口外,因为那里沉积物来源丰富。
与大陆架不同的是大陆坡和大陆基上的水动力很小,大陆沉积物颗粒很细,同时,那里还掺夹着海洋沉积物,主要是海洋生物的衍生物。
3.岛弧-海沟
① 形态和构造
岛弧:
呈弧形主要由钙-碱性火山岩和深成岩组成,有较强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如阿留申群岛。
海沟:
位于岛弧外侧,宽40-70km,一般深度5000-8000m,其靠陆侧坡陡大于10o,靠洋侧坡缓,约3-8o。
有浅源地震。
② 成因
大洋板块俯冲的结果。
第三节陆地构造地貌
一、陆地构造地貌类型
1.山地
山麓带:
指坡度较大的山坡向周围平地的过渡地带;
山地:
指相对高度达200m以上的陆地统称;
山岭:
指长条形的具明显分水岭特征的山地;
山脉:
指沿某一方向延伸的山岭系统;
山系:
指由山脉组成的规模更大的山地系统。
山地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都较大,山地的顶部常有古老的夷平面存在,而阶段性抬升,又致使山地出现多层地貌的特征。
山地是地壳上升地区经外力切割而形成。
由于内外力作用强度的不同和变化,山地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均有很大的差异。
据此将山地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
据相对高度大小可分为深切割、中切割和浅切割或高起伏、中起伏和低起伏的高山、中山或低山。
丘陵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均较上述小,我国一般是指海拔高度500m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00m的高低起伏的低矮山丘。
2.平原与高原
(1)平原
平原是陆地上最平坦的地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它以较小的起伏区别于丘陵,以较小的高度来区别于高原。
按其成因一般可分为堆积平原和侵蚀平原、构造平原,但大多数形成一般都是河流冲击的结果。
堆积平原是在地壳下降运动速度较小的过程中,沉积物补偿性堆积形成的平原。
洪积平原、湖积平原,海积平原都属于堆积平原。
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冲积平原。
侵蚀平原,也叫剥蚀平原,是在地壳长期稳定的条件下,风化物因重力,流水的作用而使地表逐渐被剥蚀,最后形成的石质平原。
侵蚀平原一般略有起伏状,如我国江苏徐州一带的平原。
构造平原是因地壳抬升或海面下降而形成的平原,如俄罗斯平原。
(2)高原
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
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区别是海拔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区别于山地。
3.盆地
盆地是一种复合地貌类型,由周围的山地或高原和中部的平原(或低矮的丘陵)所组成。
它是构造差异运动的产物,周围的抬升和盆地内部的相对沉降形成明显的对照。
盆地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盆地,称为构造盆地,如我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江汉平原盆地。
另一种是由冰川、流水、风和岩溶侵蚀形成的盆地,称为侵蚀盆地,如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景洪盆地,主要由澜沧江及其支流侵蚀扩展而成。
二、地质构造地貌
地层在构造运动影响下所产生的变形称为地质构造,即岩层产状的变化。
由不同地质构造和不同岩层的差异抗蚀力而表现出来的地貌称为地质构造地貌。
1.水平岩层构造地貌
当地面未受切割时,地貌上表现为同一岩性构成的平原或高原;在受切割的情况下,顶部岩层较硬时,常形成桌状台地、平顶山和方山。
丹霞地貌(danxialandform):
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
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以广东北部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形。
2.褶皱地貌
(1)单斜地貌
1)单面山:
又称单斜山,在单斜构造地区,岩层倾角较缓,软硬相间,受侵蚀切割后,软岩层被侵蚀成谷地,硬岩层突出成山岭,即单面山。
山体延伸方向与构造线一致,山脊往往成锯齿形,两坡明显不对称,与岩层倾向一致的一坡缓而长,较平整,称“倾角坡”或“后坡”;与岩层倾向相反的一坡,陡而短,较破碎,称“反倾角坡”或“前坡”。
单面山的发育主要受构造和岩性控制。
影响单面山发育的因素有三:
第一,软硬岩层在抗侵蚀方面。
如果软硬岩层的抗蚀性差别不大,则单面山地貌发育明显,上部为陡崖,下部为缓坡,上下界限分明,前后坡极不对称。
如果软硬岩层的抗蚀性相差较大,则陡壁不明显,上部为凸坡,下部为凹坡。
第二,岩层倾角大小。
如果上部坚硬岩层很薄,下部软弱岩层很厚,则前坡保护层剥蚀后退很快,山脊线比较弯曲;相反,上部坚硬岩层较厚,则前坡保护层剥蚀后退很慢,山脊线比较平直,陡崖高大。
第三,岩层倾角大小。
岩层倾角越缓,前坡后退越快,山脊线曲折;相反,岩层倾角越大,前坡后退越慢,山脊线平直。
2)猪背脊:
如果岩层倾角较大,倾角通常>40°,则山岭形成两坡大致对称的猪背脊,也称“猪背山”。
3)单斜谷:
沿着单斜构造岩层走向发育的河谷。
谷地两侧的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
谷坡不对称,与岩层倾向相同的一坡长而缓,与岩层倾向相反的一坡短而陡。
(2)褶曲地貌
褶曲构造地貌主要类型有:
背斜山、向斜谷、向斜山、背斜谷。
背斜山和向斜谷是顺着构造的,称为顺地形。
向斜山和背斜谷是逆构造的,称为逆地形,或倒置地形。
倒置地形的形成是由于背斜轴部张节理比较发育,侵蚀作用进行得比较快,背斜山逐渐发展成背斜谷,而向斜谷则变成了向斜山。
(3)穹窿构造地貌
成因上有二种类型:
①侵入岩体上升或拱曲运动
②由塑性盐体、粘土组成核心的穹窿构造
3.断层地貌
(1)断层崖
是指断层活动所形成的陡崖。
①断层崖壁表面的岩石风化侵蚀,使崖壁后退、坡度变缓,最终可使断层崖消失。
②在断层崖破坏的早期阶段,由于受横切断层崖的沟谷和河流的侵蚀,完整的断层崖被分割出许多三角形的断层崖,称断层三角面。
与此同时,这些河流携带大量的物质在下降盘堆积,形成沿断层线分布的一系列洪积扇。
这种由一系列断层三角面和洪积扇交错分布的地貌特征,往往是断层存在的地貌特征之一。
(2)断层线崖
除活动断层直接形成的断层崖以外,还有一种是沿夷平的古老断层线位置发育的断层崖称为断层线崖。
这种断层崖不是断层活动造成的,它们的形成是断层崖夷平之后,由于两盘岩石的抗蚀力不同,一侧被蚀为谷,另一侧残留成山,古老断层被揭露出来,并沿断层线发育成断层崖。
(3)断层谷
断层带是岩层的破碎地带,河流等外力常利用这种软弱地带发育成谷地,称为断层谷。
断层谷两侧地层不对应,地形也不对称,谷地在平面上较顺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陆地 构造 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