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6139280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155.04KB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docx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教
学
课
题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
材
分
析
本章主要介绍透镜的基础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
凸透镜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可从中认识生活中常见现象和科学技术,学会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
这节课安排在在学生学习了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之后,能够进一步对透镜成像的知识有感性的认识。
使学生能具体、生动地认识透镜的成像特点及生活应用,震撼的实验现象和生活体验能引起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求知欲,更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并且在整节课的设疑和实验探究环节中,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学
情
分
析
学生刚接触物理学习一个月,能够初步感受到物理的有趣、有用,对于学习物理的方法——实验法也比较熟悉,但是学生有计划的实验、有目的的观察的能力还没有形成,而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并表达出来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照相机等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的过程,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有目的观察,并将观察的现象表达出来。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会用之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制作照相机、投影仪的过程。
让学生经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并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力量,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
学
重
点
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对照相机、投影仪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建立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教
学
难
点
对凸透镜及其成像特点和变化规律有一感性认识。
通过观察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像,对比、分析,归纳出他们的成像特点。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合理地应用在生活中的能力。
教
学
方
法
情景激学、探究实验、演示实验、课件模拟、启发讲授、总结归纳
教
学
器
材
[1]实验仪器:
手电筒,纸筒(一粗一细),半透明膜,胶带,彩色玻璃纸剪小物体,凸透镜(焦距约10cm),探照灯,放大镜,手枪卡片,平面镜,手机,音响,一段动画片,白幕布
[2]多媒体:
PPT,动画,音响系统,图片展示
课时安排
1节(45分钟)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方法手段
备注
一、新课引入(3分钟)
将教室里的灯关闭,窗帘关闭。
用手机和放大镜自制一台电影放映机,播放一段动画小视频,投影在白色的大屏幕上。
师:
之前我们学习了凸透镜成像,成像有大有小,有虚有实,有正有倒,像的距离有远有近。
那么凸透镜成像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生活中的透镜。
倾听
观察
思考
情景激学
调动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兴趣
积极观察
主动参与
二、新课教学(32分钟)
【1】放大镜
师:
放大镜是生活中最简单的凸透镜应用,从生活经验,我们知道放大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像。
那么放大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呢?
想要判断实像还是虚像,最直接的方法是什么?
师:
我们可以用手中的白纸当做光屏,看看能否接到放大镜所成的像。
那我们把白纸放到哪个位置去承接呢?
或者说放大镜所成的像,位置是在物体一侧还是在人眼这一侧?
师:
好!
那接下来请同桌两人一组,动手实验,用放大镜观察手掌,并且拿白纸在手掌这一侧,前后寻找,观察能否承接到像。
实验约2分钟……
师:
有谁想要分享自己的实验结论?
师:
回答正确!
那么要让书本上的字稍微变大一些,应该如何移动放大镜?
请同学们用手中的放大镜动手试一试。
实验约1分钟……
【2】照相机
师: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猜想,照相机所成的像是放大还是缩小?
师:
很好!
我们看这几幅图片,大好河山美丽的景物想要把它们收集起来,就需要成缩小的像,成在底片上。
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
师:
那到底什么是底片呢?
我们看看照相机的内部构造。
把照相机的后盖儿打开,里面放置胶卷就是底片。
通过照相机镜头所成的像会被底片承接,在底片上有感光材料,可以把接到的像记录下来,最终把底片儿冲印出来就是我们的照片了。
师:
照相机所成的像,与物体的位置关系是分居在镜头两侧还是同侧?
师:
很好!
看这幅图片中,摄影师的头上有一块蒙头布,请分析它的作用是什么?
师:
说得好!
那么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猜想照相机的镜头成的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师:
好!
那么接下来我们自制一架照相机,亲手操作并观察一下,判断照相机成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先来看看手边的实验器材,这个凸透镜就可以充当照相机的镜头,用胶带把它固定在较粗的直筒一端,再把半透明薄膜固定在细直筒的一端,将两个直筒这样套在一起,镜头朝外,人的眼睛从内筒观察。
这个半透明的薄膜就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而这个内筒营造了黑暗的环境,相当于蒙头布的作用。
这架照相机的镜头可以前后伸缩,请同学们动手实验,用自制的照相机互相拍照,并且判断照相机成像的正倒情况。
实验约5分钟……
师:
实验结束,谁来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
师:
好!
既然照相机成像是倒立的,那我们的照片是倒立的该怎么办?
【3】投影仪
师:
投影仪走进了家家户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来判断,投影仪所成的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
师:
那么投影仪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
结合这两幅图片来回答。
师:
分析的很准确,那么,投影仪成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呢?
师:
好!
下面我们同样会自制一架投影仪,通过实验判断投影仪成像的正倒情况。
每人手里有一个小卡片,它就是我们需要放大的物体,把小卡片用胶带轻轻的粘在半透明薄膜上。
这个小卡片物体自身不会发光,因此我们需要借助一个手电筒,将物体照亮。
把刚才的带有凸透镜的直筒放在小卡片前,用来成像。
所成的像需要用光屏来承接,就像刚才图片中一样,我们用天花板或者地板当做光屏。
通过前后移动镜头,在天花板上找到最清晰的像,并且跟小卡片的方向进行对比,判断投影仪成像的正倒情况。
实验约6分钟……
师:
谁找到了最清晰的像?
来分享自己的实验结论。
师:
很好!
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在实验过程中,在天花板上成像和在地板上成像,有什么区别吗?
师:
观察的很仔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和光屏到镜头的距离,来调整像的大小和亮度。
师:
今天我也来自制一架大投影仪,我手里有一个小卡片,也想放大给大家看一看。
这个探照灯作为光源,我把我的小卡片平放在上面,用这个放大镜来成像,一起来抬头看,天花板上出现了什么?
(演示实验)
师:
请注意,现在我要把小卡片的枪口对准你们。
我们来观察一下像的情况。
(演示实验)
师:
现在我又把小卡片到枪口对准教室的门。
请注意观察像的情况。
(演示实验)
师:
通过刚才的现象,我们发现投影仪所成的像为倒立,是指上下、左右都颠倒。
但是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仰着脖子看天花板很累,我们有没有办法改变光的传播路径,把像成在这一块幕布上?
谁想到好办法了?
师:
要将朝上传播的光路改变为水平方向,平面镜放置的角度应该是多少呢?
师:
好!
请你上来用这块平面镜实验一下,把像成在那块幕布上。
师生演示实验约1分钟……
生:
用光屏去承接,能够用光屏接到的是实像,不能够用光屏接到的是虚像。
生:
放大镜成的像在物体一侧,因为人的眼睛在放大镜的另一侧,透过放大镜才能够看到像。
学生自行动手实验,跃跃欲试。
生:
放大镜所成的像不能够在光屏上承接,因此判断为虚像。
生:
要让书本上的字稍微变大一些,放大镜要稍微远离书本一些。
生:
照相机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像,是将很大的景物,缩小成在了照相机的小底片
生:
因为照相机所成的像可以被底片承接,所以是实像。
生:
照相机成像,像与物体在镜头两侧,因为物体放在镜头前,像承接在镜头后的底片上。
生:
蒙头布作用是,营造一个黑暗的环境,摄影师看到的像就更清晰可辨,同时防止周围的光对底片上成的像造成干扰。
生:
照相机成像是正立的,生活中我们用手机拍照,还有数码照相机拍,出现的图像都是正立的。
生:
照相机成像是倒立的,我家就有一台老式照相机,照相时屏幕上出现倒立的人和景物。
认真倾听
齐声回答
动手实验
互相合作
讨论思考
生:
我们观察到照相机成像是倒立的,并且通过前后伸缩镜头,能够获得最清晰的像。
生:
照片倒立也没关系,可以旋转为正立的来看,并不影响使用。
生:
投影仪成像应该是放大的,把电影画面放大,放映出来大家一起看。
生:
投影仪成的像是实像,第一副图中投影仪成像承接在天花板上,第二幅图中,投影仪成像承接在帐篷布面上,所以投影仪的像,能够被光屏承接,因此是实像。
生:
投影仪成的像应该是正立的,因为我们看到的电影都是正立的。
认真倾听
齐声回答
生:
我们把像成在了天花板上,看到了像是倒立的,成的像方向与小箭头的方向相反。
生:
天花板上成的像比较大,亮度却比较暗。
而地板上成的像小,亮度很亮。
认真倾听
生:
一把手枪!
生:
哈哈,像的枪口对准了老师!
生:
哇,像的枪口却对准了窗户!
生:
可以用一块儿平面镜来改变光路。
生:
与水平面夹角为45°。
学生利用平面镜把像成在了教室前方的白色屏幕上。
调动思维
操作实验
科学性
围绕问题
环环相扣
启发思考
操作简便
实验探究
物理走向
社会生活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进一步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升认识,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启发思考联想铺垫
猜想
观察能力
表达能力
介绍实验器材
分析构造的作用
渗透实验原理
设置疑问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进一步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升认识,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
操作性
科学性
动手能力
观察能力
对比表达能力
趣味性强
引起思考
观察能力
演示实验
引导启发
互动参与
观察思考
三、应用小结(8分钟)
师:
今天我们学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下面我们来一起完成这张表格。
师:
刚才我们一起自制了一架投影仪,其实电影放映机的原理和它完全相同。
电影的胶片类似照相机的底片,放映机的镜头也是一块凸透镜。
将连续的图像底片连在一起,通过放映机滚动连续播出,就会出现视觉暂留现象,每一张图片经过我们的视网膜,都会停留大约0.1秒,这些快速播放的图像给我们一种动起来了的感觉。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小小的凸透镜在生活中有着大大的作用。
希望同学们未来的路上,能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动手动脑应用在生活中,也能创造出自己的小发明。
学生积极进行响应,
用所学知识进行回的,参与思考。
感受物理对生活的影响,体会科技对生活的帮助和意义很大。
规律高度概括,
全面认识
贴近生活
激发兴趣
调动思维
贴近生活
板书设计
4.3凸透镜成像规律——生活中的应用
1、放大镜
2、照相机
3、投影仪
教学流程图及评价
本课程采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设计:
问题-猜想-实验-总结-应用
体现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会;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科学探究,
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理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科版八 年级 物理 上册 43 凸透镜 成像 规律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