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投资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6132048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40
- 大小:44.98KB
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投资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投资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投资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投资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表:
1.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投资估算表
附件:
1.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2.组织机构代码证
3.项目委托书
4.配套资金承诺书(待附)
5.成立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国务院批文
6.成立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编委文件
附图:
1.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示意图
2.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项目布局图
3.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堆池综合办公区平面布局图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l.1.1项目名称
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
1.1.2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建设单位:
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法人代表:
陈就和
1.l.3项目主管单位
广东省林业局
1.1.4项目性质
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依据《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进行续建。
1.1.5项目建设范围
项目建设范围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境内,总面积10696.9hm2,其中核心区3635.6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3.99%;缓冲区3996.6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7.36%;实验区3064.7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65%。
1.1.6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3年,即2007-2009年。
1.1.7建设目标
在一期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保护、科研、宣教等工程,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使保护区的保护、科研、监测、宣教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保护区的自养能力和造血功能增强,将保护区建成具有象头山特色,具国内示范作用的自然保护区。
1.1.7建设规模
建设期内新建珍稀植物繁育苗圃1座;森林公安派出所1栋200m2,职工和家属宿舍12栋,每栋120m2,访客中心1500m2;水文监测站和气象监测站各一座,购置相关仪器设备各一批;购置自然保护区沙盘和科研仪器设备、标本制作和档案设备一批;改建公路15km,新建巡护道路50km。
1.1.8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资金合计2128.37万元,其中:
保护工程投资1375.50万元,占总投资的64.6%;
科研监测工程投资79.20万元,占总投资的3.7%;
宣教培训工程投资336.00万元,占总投资的15.7%
附属设施投资87.20万元,占总投资的4.0%;
环保、安全与消防工程投资69.90万元,占总投资的3.3%;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基本预备费用投资180.57万元,占总投资8.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有关规定,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应纳入各级人民政府有关社会经济发展计划。
按照事权划分原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投资由国家投资为主。
按国家和地方8:
2的比例来承担,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所需资金2128.37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702.70万元,地方配套425.67万元。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5)《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6)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规范》(2004年);
(7)《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
(8)《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9)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的有关资料。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保护工程
森林公安派出所
万元/㎡
0.2
建筑面积200㎡
职工和家属住房
万元/㎡
0.2
建筑面积12×120㎡
公路改建
万元/km
60.0
15km
巡护道路
万元/km
1.0
修建50.0km
2、科研监测工程
水文气象监测站
万元/㎡
0.1
建筑面积50㎡
动、植物标本制作设备
批
5.0
3、宣教培训工程
访客中心
万元/㎡
0.2
建筑面积1500㎡
沙盘
万元
30.0
设计费
按固定资产投资的3%
建设单位管理费
按固定资产投资的1.2%
工程监理费
按建安工程投资的1.5%
招投标费
为固定资产投资的0.08%
基本预备费
按固定资产于其它费用之和的3%
1.4可行性研究综合评价
本项目建设范围是199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象头山自然保护区和2001年划入的泰美镇、柏塘镇的部分集体山地,它是北回归线上的一块绿洲,是南亚热带植物群落的典型代表之一。
项目建设保护了典型的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生态系统和众多的动植物种类,有利于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项目建设能较大幅度地提高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和科研宣教水平,充分发挥该自然保护区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林业战略发展方向,是落实贯彻建设自然保护区示范省的举措之一。
综上所述,本项目投资规模适度,投资单价合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建议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实施。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由来和项目背景
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珠江三角洲东南部,惠州市博罗县境内。
早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博罗建县初始,象头山便有古越族人民垦荒耕种,有些聚集于范家田附近形成村落。
历次战乱时,象头山是附近乡民的避难之地。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时,象头山的村民迁往山下平原村镇分田定居,山上的农田耕地荒弃。
1956年开始,由广东省农林厅在象头山先后组建象头山、白芒、汤泉3个国营林场。
1998年12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上述3个国营林场接壤连片山地划分出来,成立象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1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毗邻的泰美镇、柏塘镇的部分集体山地划归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管辖,面积由原来的6424hm2扩大到10696.9hm2。
2002年,国务院批准象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2年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之初就编制了《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4年,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一期基础设施建设。
工程投资估算63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安排378万元,地方配套252万元。
2006年3月,由广东省岭南综合勘察设计院编制的自然保护区期一期基础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经广东省林业局审批后,随即进入建设阶段。
目前,工程实施顺利,大部分工程建设已完成,正在进行竣工验收前的准备工作。
2006年10月,国家林业局将广东列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示范省和开展示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2006年12月,广东自然保护区示范省工作开始实施,这些对象头山自然保护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有关精神,2007年4月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决定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进行二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保护和管理基础设施,逐步开展科研宣教工作,发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的作用。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需要
根据考察结果得知:
项目区有维管束植物216科766属1627种,植被类型有5个植被型组,24个群系,31类群丛或群丛组。
有野生动物4纲23目74科305种。
此外,还有多种土壤微生物等待调查研究。
生物种类丰富多样。
在丰富多样的动植物种类中,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5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
云豹和蟒蛇,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2种:
虎纹蛙、三线闭壳龟、鸢、雀鹰、苍鹰、赤腹鹰、风头鹰、褐耳鹰、松雀鹰、凤头鹃隼、普通鵟、红隼、燕隼、游隼、白鹇、绿皇鸠、褐翅鸦鹃、小鸦鹃、草鴞、栗鴞、斑头鸺鶹、领鸺鶹、鹰鴞、红角鴞、领角鴞、雕鴞、穿山甲、青鼬、小灵猫、大灵猫、水獭和苏门羚。
另外,华南植物研究所陈邦余先生带领研究生王英强于1994年在象头山自然保护区内发现2个新种,1个变种,即博罗红豆、柳叶冬青、光果金樱子。
保护区内的罗浮路蕨、罗浮槭、罗浮杜鹃、罗浮粗叶木等都是南亚热带局部地区生长的特有植物19种。
象头山自然保护区保护了我国许多特有植物资源。
2.2.2项目建设是保护典型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需要
保护区处于我国北回归线南侧,是我国南亚热带山地较大的保护区之一。
保护区保存有5007.6hm2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雨林和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
这种较完整的地带性森林植被,是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
2.2.3项目建设是保护脆弱生态环境的需要
保护区出露地表的岩石多达30%,在亚婆髻一带,山势陡峭,出露地表的岩石多达70%—75%,土层极薄,有些地段,岩石堆积如山,林木从石缝中挣扎出来。
虽然树龄已达100年以上,但树体矮小,如灌木状,呈现山地灌丛景观。
这些植物一旦被破坏,极难恢复。
这说明象头山自然保护区有些地段生态环境脆弱,必须倍加保护。
2.2.4项目建设是保护重要水源涵养林的需要
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小金河(全长33.0km,流域面积116.0km2)、良田河(全长21.6km,流域面积120.5km2,)、榕溪沥(全长26.0km,流域面积125.0km2)。
境内溪流纵横,数十条溪流汇入小金河、良田河、榕溪沥再汇入东江。
东江是深圳、香港居民的饮用水源,是国务院重点保护的五江之一。
保护好象头山的水源涵养林有重要的生态意义、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2.2.5项目建设是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需要
项目建设实施后,各种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将会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将会进一步增加,森林生态系统将会得到更有效完整保护。
类型多样性的森林植被,明显的植被垂直带谱,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自然地理条件
3.1.1项目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惠州博罗县境内,珠江三角洲的东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4°19′21″~114°27′06″,北纬23°13′05″~23°19′43″。
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附近。
博罗县有两大山系:
东为象头山系,西为罗浮山系。
象头山呈东西走向,长约60km,宽约35km,北坡面山,南坡面海。
保护区位于象头山南坡,广汕高速公路从山脚通过,保护区管理局距惠州市约18km,对外交通方便。
保护区面积10696.9hm2,其中国有林面积7483.4hm2,集体林面积3213.5hm2。
保护区边界线总长58.2km,边界以内土地、山林的所有权全部归保护区所有。
保护区土地连片,形状规整,边界清楚,与周边社区无土地及边界纠葛。
3.1.2地质、地貌
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博罗县中部的象头山山区,属低山丘陵地貌特征。
保护区虽然为低山地貌,但山势陡峻,地形比降极大,与象头山山麓的平原地貌形成极大的反差。
从最高点蟹眼顶到东部泰美老圩最低点,相对高差多达1000m。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保护区早古生代为准地槽沉降带,形成了一套岩性复杂的泥、砂质浅海相沉积。
早古生代末期强烈的加里东运动,使保护区褶皱成山,并伴随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侵入,经以后多次构造运动强烈变质形成片麻石英岩、片岩、花岗闪长片麻岩、花岗片麻岩。
晚古生代,保护区基本呈隆起状态。
中古生代侏罗纪末期至白垩纪在燕山运动影响下发生大规模的花岗岩入侵。
新生代以来,在喜马拉雅运动影响下,地面抬升,由于强烈的侵蚀与剥蚀,大面积花岗岩裸露地表。
由于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上升,逐渐形成了现在这种多级剥夷面,主要可分为300—400m、500—600m、800—1000m三级。
3.1.3气候
象头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的气候特点,区内气候垂直变化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
区内年平均气温16.0—21.7℃;1月或2月最冷,月平均气温7.2—13.3℃;8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2.5—27.2℃;极端最低气温-6.6℃(济公田,1985年12月11日);极端最高气温35.1℃(管理局,1985年6月22日)。
区内年降水量2318.5mm,年际变化大,最多的年份3516mm,最少的年份1012mm;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冬季(12、1、2月)降水量占全年的9%,春季(3、4、5月),占29%,夏季(6、7、8月)占50%,秋季(9、10、11月)占12%。
年降水日数101—144天,1月和12月降水日数最少2.0—8.8天,4—8月最多,多达20天以上。
7—9月多台风雨。
最大降水强度430.0mm/d。
多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80%。
以东风和东南风居多,平均风速1.6—2.4m/s,最大风速34m/s。
台风频繁,年平均出现11—20次,雷暴雨日数85—90天。
3.1.4土壤
保护区的成土母质比较简单,成土母质为花岗岩风化物和片麻岩风化物两类。
由于花岗岩中石英含量较高,颗粒粗大,抗风化能力强,它们大都以沙粒保存在风化物中。
而长石及云母大部分发生强烈的化学风化变成粘粒,形成花岗岩风化物,质地疏松,通透性好,含钾丰富,各种片麻岩及片岩有较好的养分供应能力和生产力。
根据《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保护区土壤有:
赤红壤、黄化赤红壤、山地黄红壤、山地黄壤等类型;且有较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其分布顺序是赤红壤、黄化赤红壤(<300m)-山地黄红壤(300—600m)-山地黄壤(600—1000m)-山地灌丛草甸土(>1000m)。
3.1.5水文
保护区地表水文属东江水系。
地表水流向东或东南方向。
河网密度为1.3~2.1km。
河流流量变化与季节变化相关,4~9月为丰水期,10~3月为枯水期。
区内有大小溪流40多条,流量较大的有3条:
小金河、良田河、榕溪沥。
保护区大部分地段为燕山期花岗岩裂隙水,主要为HCO-3―Na·Ca型淡水,水质良好无污染;西北部变质岩裂隙水主要为HCO-3―mg·Ca型淡水,水质好,一般可直接作为生活用水。
1999年对济公田、范家田、金娘谷、三堆池的水进行了采样、分析。
分析的27个项目中,有26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面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GB3838-88)Ⅰ类水标准,即国家一级水质;仅pH值未达标,为5.4~6.5(国家一级水标准为6.5~8.5)。
3.1.6植物资源
根据考察结果得知:
保护区有维管植物1627种,其中蕨类植物36科63属113种;裸子植物8科10属13种(天然分布为4科4属6种);被子植物172科693属1501种(天然分布161科604种)。
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
格木、半枫荷、白木香、粘木、巴戟天、长叶竹柏、华南栲、观光木、黑桫椤、金毛狗、樟、红椿、白观木、苏铁蕨、毛茶及兰科等56种植物。
1994年在象头山保护区发现的新种(变种)三种:
博罗红豆、柳叶冬青、光果金樱子。
3.1.7动物资源
象头山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动物305种,隶属4纲23目75科。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4种,占305种野生动物总量的11.15%,占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物种115种的29.57%,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云豹和蟒蛇,二级保护动物有虎纹蛙、三线闭壳龟、鸢、雀鹰、苍鹰、赤腹鹰、风头鹰、褐耳鹰、松雀鹰、凤头鹃隼、普通鵟、红隼、燕隼、游隼、白鹇、绿皇鸠、褐翅鸦鹃、小鸦鹃、草鴞、栗鴞、斑头鸺鶹、领鸺鶹、鹰鴞、红角鴞、领角鴞、雕鴞、穿山甲、青鼬、小灵猫、大灵猫、水獭和苏门羚等32种。
珍稀动物种类较多,区内共有210种野生动物属“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经济动物资源丰富。
另有鱼类72种。
3.2社会经济条件
3.2.1行政区域
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中部,管理局距惠州市24km,距小金口镇6km。
保护区东面和东南面与博罗县的泰美镇、罗阳镇接壤;西面和西南面与惠州市白芒林场、汤泉林场毗邻;北面从东至西,依次与泰美镇、象头山林场、柏塘镇、平安镇交界。
3.2.2人口数量与组成
惠州市土地面积11158hm2,占广东省土地面积的6.72%。
2000年总人口为277.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8.4万人,外来暂居人口33.6万人,人口密度为249人/km2。
博罗县位于惠州市北部,土地面积2870.47km2,2000年总人口为77.2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20万人,农业人口59.25万人。
保护区内原汤泉林场三堆池工区林业职工4人,白天轮流巡护山林,夜间留守1人;林果公司编制25人,25人全住在小金口镇,农事季节偶来培育与收摘青梅。
核心区内无居民。
3.2.3交通
保护区内现有四角楼—电视发射台(半边篮)公路主干线1条,长20km,水泥与砂石路面交替混合,与金(小金)龙(龙门)大道在四角楼相接。
此外,三堆池—金娘坪、三级电站—范家田、济公田至邮电
3.2.4地方经济
保护区地处汤泉、白芒、象头山三大林场的边缘地带,土地原属林场所有,林业是这里的唯一产业。
1972年—1985年间,地方政府和水电部门先后在区内小金河投资1359万元,修建水库7座,库容量976.2万m3,挖砌环山渠道20条,长24885m,建小金河7级水电站(8个电厂),装机容量9750Kw,年发电量4500万Kwh,为博罗县用量的60%。
区内良田河流域亦建有5级电站,年发电量约2500万Kwh。
因小金河流域停止采伐,为解决人员去向,由水电局与汤泉林场联合成立林果公司。
从此本保护区地域上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第一产业的林业与第二产业的电业并存,但电业收入全部归口于博罗县水电局。
林业工人、电厂员工由各自所在单位支付工资、奖金及劳保福利费用。
林果公司25名员工既种植青梅林,又销售青梅果,亦农亦商。
3.3土地资源条件
3.3.1土地资源权属
1998年批准成立象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后,由广东省惠州市政府下达文件,将原惠州市林业局所辖的汤泉、白芒、象头山三大林场边陲搭界的6424hm2土地及山林划为象头山自然保护区所有。
为了进一步保护好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保护港、深、穗三大地区的饮水水源(东江水源头),惠州市政府又决定扩大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范围,行文将与保护区毗邻的泰美镇的新星、良田、罗营、公三村,罗阳镇的小金村、柏塘镇的焦木村的部分偏远集体林地划拨给保护区经营、管理和使用,面积3213.5hm2(均已签定协议书)。
至此,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扩大到10696.9hm2。
其中国营6424hm2,占70%,集体林占30%。
土地权属清楚,无任何权属纠纷。
保护区内的土地、森林、景观、溪流、林区集材道等使用权全部属保护区所有。
水库、电站、渠道、电站厂房及职工宿舍、四发公路、电视发射台、通讯天线等由水电局、电讯局等单位投资,为投资单位所有,经济效益由投资单位回收,但其所占用土地的所有权仍为保护区所有。
3.3.2土地现状与利用结构
林业用地10511.0hm2,其中有林地8958.1hm2,疏林地3.9hm2,灌木林地531.9hm2,未成林造林地957.7hm2,无林地58.8hm2(主要是尚未造林的采伐迹地),非林地185.9hm2,沼泽、水库及其它用地93.3hm2。
3.4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设施设备现状见下表:
表3-1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和设备一览表
基础设施
数量
设备
数量
保护站
6处610㎡
汽车
2辆
局址综合业务用房
670㎡
车载无线台
1座
界桩
685个
对讲机
5部
界碑
7座
无线通讯发射塔
1座
交通指示牌
1块
笔记本电脑
1台
宣传牌
42座
台式电脑
4台
防火了望台
1座
生物防火林带
52.5km
修建公路
3km
公路维修
97km
3.4管理水平和科研基础
3.4.1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健全,自然资源管护有力
2002年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成立象头山自然保护区机构编制的函》批准成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处级事业单位,定编25人,经费由省财政核拨。
2006年,经广东省林业局批准,保护区管理内设办公室、保护管理科、科研宣教科、资源可持续利用科等四个科室,落实了工作人员和科室主要负责人。
2005年广东省林业局正式任命局主要领导以后,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和我区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制度》、《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考勤制度》、《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机关车辆使用管理规定》、《关于局机关反腐保廉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初步建立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工作秩序,确保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管护、科研等工作的开展。
3.4.2科研及科普宣传起步较早,后发优势显著
1999年至2002年,保护区开展了4次大规模的综合科学考察:
第一次是1999年4―6月由中南林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对保护区的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等20多个项目进行了专项考察,编写了《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制作了植物标本500多个,为保护区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二次是2000年11月中南林学院等科研院所的15名专家进行了为期33天的补充调查;第三次是2001年2-3月由中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等7个单位对扩大面积后的保护区再次进行了补充考察;第四次是保护区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合作完成了象头山保护区昆虫纲中蝴蝶和白蚁两个类群的资源调查,编印了《象头山保护区昆虫名录》。
3.5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1)随着自然保护区一期基础设施的建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所在三堆池将成为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科研、宣教的综合办公管理区和职工生活区,而该区的基础设施难以满足要求;
(2)自然保护区科研技术人才的落实和合作科研项目的开展,现有科研设备难以满足科研需要;
(3)保护区的主干公路-四发公路等级,需要改建。
随着保护管理局和各站点的完成,巡护道路的建设成为迫切建设的内容;
(4)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第四章建设目标
4.1项目建设目标
在一期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保护、科研、宣教等工程,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使保护区的保护、科研、监测、宣教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保护区的自养能力和造血功能增强,将保护区建成具有象头山特色,具国内示范作用的自然保护区。
4.2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方针政策,以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以及促进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及华南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天然植被及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水源林为宗旨,集物种保护、生态保护、水源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为一体;逐步实现自然保护区基本建设标准化、保护管理科学化、经营利用合理化;以高质量、高效率、有效地开展保护区各项基本建设为手段,提高保护区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改善保护区的科研和监测条件,实现保护、科研、教育、生产、旅游五结合和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可持续发展。
4.3项目建设原则
(1)保护优先原则
生态系统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各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根据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及地质地貌的独特性和生物资源多样性、稀有性、古老性特点,项目区建设必须优先保护珍稀动植物、生态环境、森林植被及水资源,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国 自然保护区 基础设施 投资 二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