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版必修1讲义第四章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docx
- 文档编号:26131879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60.18KB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版必修1讲义第四章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docx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版必修1讲义第四章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版必修1讲义第四章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版必修1讲义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
(1)概念:
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2)分类:
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区域
聚落规模
分布
聚居人口
北方平原地区
一般较大
相对集中,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
较多
南方丘陵山区
一般较小
相对分散
较少
3.典型案例
(1)半坡村落遗址:
大多分布在河谷阶地上。
(2)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大多分布在盆地边缘,且大多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的中下部。
[温馨提示]
平原地区更容易形成聚落,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发育在平原上。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地形(影响深刻)、气候、水文。
(2)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
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1)线路密度:
我国东部交通线路分布稠密,西部交通线路分布稀疏。
(2)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
平原
山区
限制因素
较少
较多
线路形态
呈网状分布
呈“之”字形,线路曲折
工程造价
较低
较高
(3)交通线路走向:
在山区交通线路一般沿山谷或河流延伸。
(4)科技因素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限制不断降低。
———————情景导入先思考———————
兰州,地处黄河上游,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
兰州的城市形态为什么呈带状?
提示:
兰州处于黄河谷地中,受南北山地的限制,城市形态呈带状分布。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不同地形区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对聚落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高原、山区和平原等地形使聚落的分布产生明显差异,具体如下表所示:
地区
聚落分布
原因分析
聚落形态
高原地区
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深切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两岸泥沙淤积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呈狭长的条带状
山区
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并淤积有肥沃土壤,适宜聚落发展
明显的条带状或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
平原地区
聚落分布最密集区
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更适宜聚落发展
①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②有的沿海发展,形成沿海聚落带
———————应用体验不可少———————
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1~3题。
1.图中居民点分布在( )
A.河流三角洲平原 B.山地半山腰
C.河谷阶地D.河流冲积平原
2.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聚落布局充分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
C.水文D.生物
3.随着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②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状可能是( )
A.团聚型B.带状
C.网状D.棋盘状
解析:
1.C 2.A 3.B 在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图中居民点位于河谷阶地上。
②位于河流沿岸,沿河发展,一般形成带状聚落。
某同学利用手中的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乡土地理观察,他乘车到某一村落,下车后举目所见尽是水田分布。
读下图,回答4~5题。
4.图中由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甲连线所围成的区域属于哪种河流地貌( )
A.三角洲 B.冲积平原
C.“V”字形河谷D.冲积扇
5.该同学所观察的村落最有可能是图中的( )
A.甲B.丙
C.庚D.乙
解析:
4.D 5.C 第4题,根据图中的等高线、河流的分布特点,可以得出该地貌是河流流出山口之后,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的冲积扇。
第5题,根据图中同学观察的情况,下车后举目所见尽是水田分布,沟渠纵横,因此该同学可以推断甲、乙、丙东面均为山体,故庚符合。
———————情景导入先思考———————
“修路难,修重庆的路更难!
”重庆是有名的山城,重峦叠嶂,江河纵横,山地和丘陵占面积的90%。
过去人们提到重庆,常说一句话,叫做“好个重庆城,山高路不平”。
在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下,交通对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影响重庆交通建设中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
由于重庆山区面积广大,崎岖不平,在交通建设中,地形是主要影响因素。
———————核心要点掌握好———————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分布的影响
影响
原则
原因
运输方式
山地、丘陵地区优先发展公路
山地、丘陵地区修建交通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公路对自然条件要求低,成本低
河网密集的平原地区优先发展水运
河网密集的地区,天然河道较多,开挖运河方便
线路走向
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之”字形弯曲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呈“之”字形弯曲可以减小单位距离内的坡度
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小,但一般避开沼泽,少占耕地,少过河,尽量经过村镇、小城市且离大中城市的距离最近
节约建设成本,保证运输安全,节约用地
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
保证运输安全,减小受灾害的影响
线网密度
山地、丘陵地区密度较小
自然条件不利,且人口密度较小、经济相对落后,对运输的需求量不大;修建线路成本高
平原地区密度较大
自然条件优越,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运输的客货量较大;发展交通的自然障碍少
交通运输点的区位
飞机场应建在地势平坦开阔、稍有坡度的地方,地质条件要好
利于飞机的升降且便于排水,地基较稳定
港口宜建在地势平坦且近岸海水较深的地区
便于筑港、建仓库、连接交通线,便于船舶的进出
———————应用体验不可少———————
如图是某地交通线路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丁地地形最有可能是( )
A.山顶 B.陡崖
C.山谷D.鞍部
2.图中公路最可能位于( )
A.东北平原B.内蒙古高原
C.塔里木盆地D.云贵高原
解析:
1.D 2.D 第1题,从公路2在丁处有隧道可以看出此处有山岭;从公路1线路相对稀疏可以看出此处海拔较低,坡度略缓,因此丁处为鞍部。
第2题,根据图中公路呈“之”字形分布的状况可以看出,该类公路位于山区,最有可能是云贵高原地区。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
m),回答3~4题。
3.影响图中居民点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交通
C.河流D.自然资源
4.图中铁路未修成直线,影响其选址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①地形起伏 ②河流流向 ③资源分布 ④居民点的分布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
3.A 4.D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山麓地区。
第4题,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线路布局起决定性作用。
图中铁路的选址首先考虑居民点的分布,将主要城镇和村落连接起来;其次考虑地形的影响,尽量避开不利地形。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分析影响聚落分布因素的方法
1.主导因素分析法
在影响聚落分布的诸因素中,总有一个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个因素就是主导因素,在分析时要紧紧抓住它。
例如武汉位于河流交汇处,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就是河流。
2.综合因素分析法
即对聚落分布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力求全面彻底。
分析时一般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进行,根据实际情况再把这两方面细化为各种因素。
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如图所示:
二、分析影响交通分布因素的方法
1.如何分析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分析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时,可重点突出以下两方面:
(1)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的影响——技术要求、工程量、造价等。
(2)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空间分布和走向的影响——居民点运营效率、少占耕地等。
具体如下图所示。
2.交通线区位条件的规范答题语言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自然因素
地形
平原地区(山区沿等高线修建或沿河谷分布),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看是否占用耕地)
水文
避开沼泽地,少跨越河流,工程最小
地质
地质稳定,避开断层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
气候
暴雨、大风出现次数少;多冻土、受风雪影响大等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
联系较多的居民点,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适用于地方性道路);经过居民点较少,人口搬迁少
经济
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里程
距离短,工程量小,节省运营时间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加强沿线地区人员、物质、文化交流;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利于社会长治久安
环境
少穿过自然保护区(重要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技术
解决冻土(高架桥)等技术难题
———————应用体验不可少———————
如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2)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
解析:
第
(1)题,对照图例分析城市、乡镇分布与河流、地形和海岸线之间的关系,可得出答案。
第
(2)题,主要分析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对铁路施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答案:
(1)特点:
主要分布于河流沿岸和沿海地区。
主要原因: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2)有利影响:
地形平坦。
不利影响:
沿途多沼泽,并需要跨越多条河流。
一、选择题
如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图,完成1~2题。
1.图示村落按形态而言属于( )
A.多边形聚落 B.带状聚落
C.环状聚落D.团状聚落
2.图中a、b、c、d四城市沿河分布,在其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是( )
A.aB.b
C.cD.d
解析:
1.B 2.D 第1题,从图中可知村落沿河流分布,呈带状。
第2题,d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地形比较平坦,交通便利,利于城市的发展。
聚落作为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无不深深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的聚落分布反映的地理环境最有可能位于( )
A.滨海地区B.丘陵地区
C.盆地地区D.河谷地区
4.下列关于图中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聚落都是从集市发展起来的城市
B.都属于热带地区的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带
C.聚落的区位类型是河流发源地
D.聚落里的人多从事第一产业
解析:
3.D 4.D 第3题,图中聚落形态呈条带状分布,最有可能分布在山区的河谷地区。
第4题,图中聚落众多,沿河谷分布,应为乡村,居民多从事第一产业。
浙江宁波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
读图完成5~6题。
5.在四明山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主要原因是( )
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C.为了通过更多的山村
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6.唐朝时宁波的行政中心从四明山麓的小溪(今鄞州鄞江镇)搬迁到了现在的三江口,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
①河道运输 ②废水排放 ③水产加工 ④地形地势 ⑤水源丰富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D.①④⑤
解析:
5.A 6.D 第5题,山区公路呈“之”字形是为了降低坡度。
第6题,三江口与小溪相比,地势更平坦,水源更充足,水运便利。
读图,完成7~8题。
7.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河流B.气候
C.山地D.冻土
8.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有按图中虚线修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虚线处是鞍部B.虚线处是河谷
C.虚线处等高线稀疏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
解析:
7.C 8.D 第7题,由经纬度可知题图为日本的本州岛,以山地为主的地形成为其交通运输线建设的主要障碍,铁路主要在地形平坦的沿海地区。
第8题,虚线处虽然是直线,距离近,却没有建铁路,最有可能是因为其地势陡(等高线密集),不适宜铁路选线。
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据此完成9~10题。
9.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设计线路时首先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
C.河流D.植被
10.在平原地区,建设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
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
解析:
9.A 10.B 第9题,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设计线路时首先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地形地质条件。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第10题,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平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耕地分布区,所以在平原地区,建设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
主要是为了较少占用耕地。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1.下列四图中,甲为火车站,乙为县城,丙、丁为乡镇。
如果要在车站与县城之间规划一条公路干道,你认为下面哪幅图的布局最合理( )
解析:
选C C图中公路连接的居民点多,占农田少。
二、综合题
12.下图是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公路AH段线路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其目的是为避开________。
(2)公路AQB段线路大体上是沿________分布,它与APB方案相比,具有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来说,在山岳地区修建铁路或公路时,人们通常优先修建________,在线路选址时,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应选择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山坡上修建应沿等高线,呈“之”字形,这样坡度小,工程量小,行驶安全。
答案:
(1)呈“之”字形分布 陡坡
(2)等高线 坡度小,工程量小
(3)公路 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13.[加试题]某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题为“古聚落和古建筑”的研究性学习,以下为该小组收集的材料。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聚落选址及建筑常考虑一些原则,如“攻位于汭”(汭:
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坐北朝南”等,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
材料二 我国古代聚落区位选址示意图及相关因素。
(1)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试从聚落安全、农业生产两方面分析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汭位”布局的原因。
(2)利用气候有关知识解释我国东部地区房屋为什么坐北朝南?
(3)凹岸在我国古代聚落选址中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
解析:
在流水作用下“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读题干和插图可知“汭位”是河流凸岸。
泥沙堆积,地形平坦,土壤深厚,地基稳定;水面围绕,有利于古代军事防御。
凹岸受侵蚀水域比较深,利于修建港口,因此一些港口城市布局在凹岸。
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寒冷的偏北风,且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天空,“坐北朝南”的房屋既有利于采光又有利于防御寒冷的冬季风。
答案:
(1)安全:
凸岸天然水面围绕,有利于军事防御;农业:
凸岸河水流速较慢,有利于泥沙沉积形成土壤。
(2)我国多数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天空,利于采光(光照条件好);冬季盛行偏北风,利于避寒。
(3)凹岸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烈,水域较深,利于修建港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版必修1讲义第四章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学年 高中地理 湘教版 浙江 专版 必修 讲义 第四 地形 聚落 交通线路 分布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