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6130738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8.91KB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特点分析
《观潮》这篇课文选自省编教材六年制第七册第10课。
这篇课文介绍了农历八月十八举世文明的钱塘江大潮,结构清楚,层次分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记叙文。
文章一开头,即以“天下奇观”四字统领全文,接着围绕“奇”字,用三个逻辑段介绍了观潮的过程,表达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奇”,既是文章的主线,又是文章的中心。
潮来之前,“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作者通过对江边远、近景物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宁静的气氛,目的在于同大潮到来时排山倒海的气势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侧面突出了一个“奇“字。
这段,作者还通过“人山人海”的人潮,及观潮人“昂首东望,等着,盼着”的急切心情的描写为大潮的到来创设了一种特有的情境,进一步从侧面突出了一个“奇”字。
潮来之时就更“奇”了。
这一段作者根据细心观察,把潮水由远及近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交织在一起描写,非常具体形象地记叙了潮来之时的情景。
我们可以从作者抓住描写的两个方面来体会潮水之“奇”。
声这方面,作者三处写了潮声,从“闷雷滚动”到“响声越来越大”再到“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作者通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声音的变化,再现了震耳欲聋的声音,这巨大的声音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潮水之大;这巨大的声音突出了什么?
突出了一个“奇”字。
形这方面,从“白线”移来横贯江面,到“白浪”翻滚形成城墙,再到“浪潮”飞奔而来,作者按由远而近的顺序再现了大潮的势不可挡,进一步突出了一个“奇”字。
潮头过后,余波“漫天卷地涌来”,可见潮头虽去,气势犹在。
再“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七八米高”,足见潮势之猛,留给我们的仍是一个“奇”字。
二、设计意图: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三、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第二段,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受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指导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积累词语和句子。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感受潮来时的气势。
2、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放映观潮时“人山人海”的镜头。
师述:
同学们,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都要到我们浙江省海宁市的盐官镇观赏“壮观天下无”的钱江潮(板书:
观潮)
2、提问。
(为什么吸引了那么多的游客?
)
3、这节课我们要重点领略钱江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二)重点学习课文第二段(第2、3自然段)。
1、请同学们打开书,找一找描写潮来时景象的段落(第2、3自然段)。
2、大家打算用怎样的方法来学习这两个自然段呢?
(指名学生说说方法,如果学生不会说,就用提建议的方式提出要求,如果学生能说,就引导到用“读”的方法)我有一个建议,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两个自然段,然后把自已特别喜欢的语句反复读几遍,努力把它读得有气势些,再读给大家听,并且说说理由,怎么样?
3、学生自学后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后再齐读。
在交流中随机抽出3个句子进行重点指导:
(指名读后,让学生评价是否读得有气势,改进并提建议后再读,教师相机指导)
①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教师指导:
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
(低沉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
(闷雷滚动)指导读好这句话。
②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看图片指出位置)。
看到白线出现时,人群有什么反应?
这个场面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人声鼎沸)指导朗读。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理解“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意思。
想象一下“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是怎样一种壮观的场面!
再想想加上“山崩地裂”的声音,大潮是怎样的一种气势!
(再看录像感受)
指导朗读:
个人准备后指名读,评价后小组赛读,最后齐读。
4、指导背诵。
①教师引入:
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让人如身临其境,难怪你们喜欢这些句子。
可是,我们刚才读句子的时候,把顺序给打乱了。
作者写观潮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现在我们来完成一个听的练习。
我读一段话,请大家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几处描写连接起来的,并把它记下来。
(学生每人一张填空练习纸)
投影出示句子(括号内的词供参考,不出示):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②教师读句子(包括括号里的词语),学生听后记下词,填在括号里。
(指名板书)
投影句子(出示括号内的词语,校对)。
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潮水的。
(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时间的推移和潮水位置的改变来描写潮水的变化。
)
③引读这段话(教师读括号里面的词,学生读后面的句子)。
④划线的部分留下括号里的词,再请学生背诵后面的内容。
(机动:
学生看书试背)
⑤现在我们一边看录像,一边有感情的背诵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感受钱江潮的气势。
(如果不会背,可以看看书,会背的站起来背)
(三)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A、教师启发:
刚才学的这两个自然段中很多词语用得十分精彩,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
老师投影出示词义,学生知道的就站起来说该词语。
1、形容人声喧闹、嘈杂,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人声鼎沸)
2、有风浪,水面很平静。
(风平浪静)
3、形容声音很响。
(山崩地裂)
4、面与天际会合,指地平线。
(水天相接)
5、从这岸到那岸在江面上横着接通。
(横贯)
6、分先后地一起前进或同时前进。
(齐头并进)
7、形容水势很大。
(浩浩荡荡)
B、(用投影出示一段话)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然后联系整篇课文,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把它说完整,说清楚。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
潮来之前,江面上(风平浪静)。
潮来时(浩浩荡荡),潮水声犹如(山崩地裂),海堤上尽管(人声鼎沸),但是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
渐渐地,潮过去了,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前后讨论后交流,出示答案后再把这一段话连起来说一遍。
(四)质疑,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观潮》,你有什么想法?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阅读有关课外书,进一步了解大自然。
(五)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3题、第6题
五、板书:
从远处 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 水天相接
1、观潮 (潮来时) 再近些 白浪翻滚
越来越近 浩浩荡荡
同步练习
1.找出短文中的错误:
小猫渐渐地长大了。
两条弯弯的白眉毛下面镶嵌着一对圆溜溜的大眼睛,即使是在白天,两只眼睛也一直睁得大大的,它随时准备去捕捉那可恶的老鼠。
嘴的下边长着几根长长的胡子。
一身黑白相间的皮毛,又光滑又柔软。
小花猫的爪子又尖又利,走起路来,爪子敲打着地面,发出“笃笃”的响声。
(小猫的眉毛并不很清晰;小猫的眼睛在白天特别是中午眯成一条缝;猫的胡子长在嘴两边;小猫走路没有声音。
)
2.把下列句中用得不妥的词改过来。
(1)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
(若隐若现)
(2)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的滚动,顿时人声沸腾。
(人声鼎沸)
(3)过了很久,钱塘江才重复了平静。
(恢复)
3.比较词语填空
(1)奔腾 沸腾
只见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起来了。
霎时,潮头( )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
(2)恢复 重复
这个动作,他掌握不好,( )几十次以后,终于成功地完成了。
掌声雷动,过了好久,剧场才( )平静。
(3)观赏 欣赏
妈妈站在花坛边,( )着盛开的牡丹。
我们到音乐厅( )音乐。
(4)期待 等待
党和人民( )我们快快长大。
地下资源( )我们去开发。
4.填空:
鼎查( )部,再查( )画,第六笔是________
“人声鼎沸”的意思是________
“屹立”的意思是________
5.连线成词
屹 友 脚 点 再 现 灰 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观潮 人教版部编 四年级 上册 第二 课时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