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组 战争与和平.docx
- 文档编号:26124788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40
- 大小:40.70KB
第五组 战争与和平.docx
《第五组 战争与和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组 战争与和平.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组战争与和平
第五组战争与和平
教学目的:
1、认识本组的32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相关地课文及其段落。
3、通过边读边想像,感知文中句子的大意。
4、学会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5、体会文章表达的真挚感情,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6、了解书信的基本格式。
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
本组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编选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语文园地五。
《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是精读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略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表达的真挚感情,理解课文中语句的含义。
2、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
三、课时安排:
《夜莺的歌声》2课时
《小英雄雨来》2课时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2课时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1课时
语文园地五4课时
四、教学措施:
1、教学时根据学生情况安排学习内容,不生拉硬扯,牵强附会。
2、钻研教材,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积极拓展课堂授学知识,丰富课堂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技能,提高自己的读写说练的能力。
3、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并能很好地与人交流。
4、首尾并进,做好优秀学生深化知识的同时,辅助学生中的落伍生,搞好思想、学习的转变工作。
教学学具:
多媒体
备课人:
王中献
17夜莺的歌声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课文首尾照应的写法。
3.学习生字新词,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
会用“宛如”、“兴致勃勃”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相互照应的关系。
类型:
新授
教法:
讲授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练习用“宛如”“兴致勃勃”造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联系实际,练习用“宛如”、“兴致勃勃”造句。
三、教学过程
(一)巧设悬念、引发兴趣。
在古今中外战争中,侵略者总是没有好下场的。
保家卫国的勇士们,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有七八岁的孩童,他们不怕牺牲流血,开动脑筋,千方百计的打击敌人,有些侵略者直到全部被消灭了,还不知道是怎么落入了抵抗组织巧妙地设下的陷阱中。
不信,我们一起学习第14课《夜莺的歌声》。
(二)听教学磁带,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介绍时代背景。
苏联卫国战争:
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
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保家卫国的抵抗战争,叫“卫国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新的阶段。
卫国战争初期,德军利用暂时有利的因素占领了苏联不少地方,后来苏联军队经过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大会战,歼灭了德军主力,根本扭转了战局,转入反攻。
1944年,苏军发起总攻,全部收复沦陷的土地。
1945年5月,历经4年的卫国战争的苏军攻克柏林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而告终。
其间,苏联各地涌现出许多爱国将士,爱国民众。
本文中的小男孩只是许许多多反对战争,反对侵略的人民中的一分子,大家都亲切叫他什么?
(小夜莺。
)
(四)教师让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
(五)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课文中有的生字是多音字,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读准这些字在课文中的读音。
如:
削。
讲课中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给多音字在词语中选择读音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本课共有13个生字。
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填表法作分析字形结构练习。
3.课堂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
(六)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问难。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垂头丧气:
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盘问:
盘查,仔细地问。
轻蔑:
看不起、轻视。
凝神:
聚集、集中地看。
(七)造句训练:
弄清词义。
在练习造句之前,教师应让每个学生弄清词语的意思。
(1)出示词义:
宛如:
好像,仿佛。
兴致勃勃:
兴致极高;兴趣很大。
(2)思考:
“宛如”是一个比喻词,可以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呢?
回忆以前的课文。
桂林的水真绿啊,绿得宛如________。
桂林的水真清啊,清得宛如________。
(3)读书中“兴致勃勃”的句子。
“夜驾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
”
(4)仿照文中句式练习造句。
(谁,什么时间)兴致勃勃(做什么)。
同学们在操场上兴致勃勃地做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我兴致勃勃地在家里玩电子游戏机。
(5)试用“宛如”、“兴致勃勃”造句。
(八)作业:
1.读一读课后的生字。
2.抄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442。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课文首尾照应的写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完成“思考•练习”第2、3题。
三、教学过程
(一)理清思路。
课文以空行为标志,分为五大段。
(二)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
思考:
从哪些地方你读懂了什么?
通过学生自己读文,悟出字里行间的意思,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学生会回答:
第1自然段从“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烧焦的树”可以看出战斗紧张激烈,刚刚结束。
没有人会在这里停留。
从军官阴沉的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谁教你这样吹哨子的?
”可以看出这么好听的夜莺的叫声,引起敌人的怀疑。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
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
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从这个感叹号中看出孩子机智巧妙地戏弄敌人。
这一段讲了德国兵发现了学夜莺叫的孩子,并叫他带路。
2.这一段中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他们研究语言文字的潜力,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有人会问:
“为什么这个孩子在离敌人很近很近的地方?
他不害怕吗?
”有人会问:
“德国人是侵略者,小男孩干吗还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呢?
”有人会问:
“‘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这句话什么意思?
3.大家讨论这些问题。
发散大家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小结:
孩子是主动和敌人接近的,此时已做好诱敌入埋伏圈的准备啦!
孩子在敌人面前装着什么都不懂也不怕的样子,来掩护自己,麻痹敌人。
孩子对敌人的憎恨,把德国鬼子称之为野兽。
4.默读这一段思考: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机智、勇敢、沉着、自然。
5.他凭着机智勇敢,引着德国鬼子一步步地朝伏击圈走去,敌人还认为他是“蠢东西”呢?
其实呢?
(三)学习第二段。
1.第二段应该读出什么语气呢?
孩子故意麻痹敌人,使他们觉得这只不过是个顽皮的小孩。
什么也不放在心上,挺听话的一副没什么心眼无忧无虑的样子。
要读出轻松、幽默的语气。
2.指名读第二段,大家评议,老师指导。
3.其中“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要读得轻松,语调上扬些,显得欢快。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
”是敌人故意问的,说明敌人心存戒心,语气要低沉一些。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
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
”孩子不正面回答,用话岔开,说明他机智,语气应似疑惑不解的。
(四)学习第三大段。
1.让学生小声自读第三大段。
找出小男孩是如何配合游击队员歼灭敌人的句子来。
然后指名回答。
2.抓重点语句、深入理解。
投影出示重点句,指名朗读后,大家分成四人学习小组讨论。
(1)“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这句话中的“夜莺的歌声”指什么?
这时教师可以出示两种解释,让学生判断。
①“真的夜莺鸟的叫声”。
②小男孩的口哨声。
让学生在选择答案后,说明理由。
使学生从中体会出游击队员埋伏在树林深处。
他们是通过小男孩学夜莺的口哨得知情报的。
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语句中蕴含着人物间的活动来。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让学生换词。
把“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换成:
“夜莺的歌声由远及近了。
”行不行?
为什么?
讨论,认识到换成“由远及近”不行。
因为“越来越响”有提醒和暗示的作用,让游击队员快点准备好。
这说明孩子和游击队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第二步在这一段中去掉这句话行不行,为什么呢?
不行。
因为这句话说明小男孩发送情报十分及时,镇静、自然,能麻痹敌人。
同时体现出配合十分默契。
游击队员同小男孩之间巧妙地织成天罗地网,只等德国鬼子来钻啦!
而此时德国鬼子还全然不知是怎么回事呢?
(2)体会下一个重点句,投影打出:
“32个鬼子……”那个人说。
“两挺机关枪。
”
体会出原来夜莺和杜鹃已不是鸟叫声了,而是暗号。
一声夜莺叫代表一个敌人,一声杜鹃叫代表一挺机枪。
可以想到,孩子同游击队用这种方式联系已经不止一次了,他曾多次协助游击队消灭敌人。
(五)学习第五段。
读读倒数第1、2自然段。
想一想这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你知道了什么?
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关系,是首尾照应。
这样的写法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从而更有力地表达了小男孩发出夜莺的叫声,是为了配合游击队歼灭敌人的主题。
(六)小结:
小男孩用夜莺的歌声在村口引诱来德国鬼子;又用夜莺的歌声向游击队传递情报。
他巧妙地帮助游击队消灭敌人。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这位小夜莺,永远记住他的歌声吧!
(七)作业:
1.搜集有关卫国战争的故事。
2.看小说《卓娅与舒拉的故事》一书。
板书设计:
17夜莺的歌声
诱敌上钩
传递消息
消灭敌人
课后反思:
18小英雄雨来
教学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独立阅读课文,初步理解内容,学习小英雄雨来热爱祖国、憎恨敌人、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说出每一部分的内容。
3、练习给每一部分课文加小标题。
教学重点:
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学学具:
多媒体
类型:
新授
教法:
讲授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板书:
小英雄雨来
根据课文题目生提问题:
where?
when?
what?
why?
(二)、揭题引读,学生自悟,自读课文。
1、指导读第一部分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画出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
(2)、互相交流
(3)、给这一部分加标题:
雨来游泳本领高
(三)、指导学生分小组自学下面几个部分:
1、指导读第二部分(过程同前)
主要讲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小标题:
雨来上夜校
2、指导读第三部分(过程同前)
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掩护区交通队员李大叔。
小标题:
雨来掩护李大叔
3、读第四部分
读课文,画出描写雨来心理活动的句子,思考:
敌人是怎样对待雨来的?
雨来是怎样同敌人作斗争的?
这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
交流
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和日本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
小标题:
雨来与鬼子作斗争。
4、读第五部分
(1)、自读课文,画出些的美的句子,想象这一部分主要讲的什么?
小标题是什么?
这一部分主要讲芦花村的人们都以为小雨来牺牲了。
小标题:
河沿上的枪声。
(2)有感情的朗读。
5、指导读第六部分
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水中雨来的句子,想象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小标题是什么?
这一部分主要讲了雨来从敌人的枪口下机智的逃脱。
小标题:
雨来没有死(机智的逃脱)。
(四)、教师点播,突破难点
1、“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第一、二次说明雨来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它的心理播下了爱祖国的种子,第三次雨来的血溅在课本上,说明雨来爱祖国的思想体现在对敌斗争中,也说明爱国适于来斗争的力量源泉。
)
2、通过学课文,知道雨来有哪些优秀品质?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五)、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有感情的朗读描写还乡河、芦花村、小英雄雨来的段落。
(六)、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摘录写的美的句子。
课后反思:
19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
4.通过学习课文,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重难点、关键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学学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类型:
新授
教法:
讲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当你在和平的环境中过着安宁、幸福的生活的时候,你是否知道还有许多孩子因为战争正挣扎在死亡线上,有的被战争夺去了亲人,无家可归。
今天我们学习22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感受一下一个被战争夺去父亲的孩子的内心世界。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用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读。
(2)请读一读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学生互相纠正错音。
三、自读感悟,小组交流讨论
1.自学生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逐段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画出来,留待小组讨论。
3.组内质疑,讨论与交流
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或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组长记录下来并上交给老师,在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共同的疑问,明确探究的主要任务。
1.作者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2.当今的和平环境怎样?
3.作者在为谁呼吁?
二、感悟与交流,解决疑难
1.默读与感悟。
2.小组交流。
3.班上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谈理解,讲体会,同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汇报交流对爸爸的认识
①他是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了。
——一位保卫和平的勇士。
②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
他还说:
“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一个爱妻子、爱孩子的好丈夫、好爸爸。
③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鲜血。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一位热爱和平,并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和平的人。
④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
——一个知识渊博,很有才华的人。
(2)过渡:
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就这样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作为儿子,小作者面对这一切,心情会怎样?
我们怎样把作者的真实感受读出来?
(3)训练有感情地朗读,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
①点击软件,听课文朗读录音,体会情绪。
②个人练习朗读3、4、5自然段。
③组内交流,互读互评。
④班上展示读,师生共评。
(4)汇报交流对当今世界和平环境的认识。
①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和平的环境没有持久地保持下去。
教师点拨:
“51年前”,指的是1945年(小作者写这封信是在1996年),全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从那场战争结束后,人们就以为再也不会发生战争,渴望永久和平,希望和平之神永远留在人间。
但是现实并不随人愿,近几十年来,局部动荡,战事不断,人民饱受苦难。
②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a.交流课前搜集的图片或资料,认识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
如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美国轰炸南联盟、9•11事件、美国轰炸阿富汗、巴以冲突……
b.教师播放一段美国轰炸阿富汗的电视报道录像,学生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及人民的苦难。
c.谈对“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一句的理解。
教师点拨:
和平的环境是美好的,因此,人们把它称为“和平之花”,但和平的环境还不稳固,还不持久,所以又说是娇嫩的“和平之花”。
(5)感情朗读6、7自然段,把作者的心情把握准确。
(6)汇报交流作者在为谁呼吁。
①在为“我”的家人及深受战争苦难的各国孩子呼吁。
②在为全世界所有热爱和平的父母、妻子、孩子呼吁。
点拨:
这是小作者发自肺腑的呼声,这是浸满泪水的呐喊!
怎样把小作者的真情实感读出来呢?
(7)训练感情朗读,产生情感共鸣。
三、总结全文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讨论:
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
四、拓展延伸
现在世界上有些国家还处于战争之中,许多孩子正饱尝战争的苦难,请你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表达你对他们的同情与关心。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读出真情实感。
2.把你印象深刻的词句摘抄下来。
课后反思:
20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教学目标:
1、会读6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学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类型:
新授
教法:
讲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地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有多少人正期盼着和平!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
(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2、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3、读读想想:
了解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交流讨论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2、交流:
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四、阅读示范
(根据对学情预测,学生可能对“这究竟是为什么”的呼唤不理解或感悟不深刻。
因此,可选择学生最熟知的对“夜空”的描写一节,指导学生阅读,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
1、默读第三节,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想一想:
夜空本身应该是什么样的?
而正在经历战争的夜空呢?
假若你生活在那个地方,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3、自主阅读
按阅读第三节的方法阅读其余各节。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六、升华总结
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话要说。
宣读“儿童和平宣言”。
七、作业
阅读选读课文《黄继光》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3、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索然无味都的情感,理解人们对和平的呼唤。
4、提出本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
教学准备
1、搜集与战争相关的影视资料。
2、搜集新闻。
教学课时2课时
类型:
新授
教法:
讲授、讨论
第一课时
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
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地感受一下吧。
二、学习“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1、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
读准字音。
2、小结学习:
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交流读记词语的方法。
3、学生记忆“读读写写”的词语。
4、教师听写词语。
三、学习“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这两个句子中带点的部分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4、从课内外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5、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对这些词句的学习,我们不仅理解了这些句子,而且还用你那充满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用聪明的大脑去思考,可谓一举多得!
语文王国时,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会感受到魅力无处不在,希望你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出色的表现。
四、学习“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注意:
读准字音。
2、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3、再读成语,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这个成语的故事。
4、学生上台讲成语故事。
总结:
流传千古的成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多积累些成语,把这里的成语背下来。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提问导入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
你们平坦都是用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
2、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上网,这些方便、快捷的途径,让我们随时都能了解到车内和办外的新闻,让地球变得越来越小。
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关注车内外发生的事情。
那就让我们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吧!
二、前期准备
1、要完成一次成功的新闻发布会,你们认为做哪些准备工作?
A要选一个灵活、机智、知识丰富、口才突出的新闻发布会主持人、
B发布的新闻要有意义。
C发布的新闻稿要结构完整,简洁明了,能够吸引人。
D作为必面人要对自己所发布的东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E新闻发布人要大方自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富有感染力。
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总结的这几点对于开好一个新闻发布会很重要,待会儿我们的小小新闻发布会就以上述这五点来作为评比标准,看看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中,哪些同学表现最突出,我们就可以评他为“最佳新闻发布人”,同时我们还要评出今天的“头条新闻”“热点新闻”“最佳新闻”等。
我知道大家都惧了很多的资料,但光会惧资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会整理资料。
现在,我们就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几大块来自由组合,整理一下手头的资料,争取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有好的表现。
2、学生根据“时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日常生活”“其他”“这几大版块自由组合,交流、讨论、整理。
教师巡视指导。
3、召开小小新闻发布会
A.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宣布相关要求。
每个版块的三个代表分别发言。
第人发言后有一分钟的提问时间。
B.评价新闻发言人的发言,教师交流、指导。
C.总结刚才新闻发言人的公有优缺点,再次准备。
D.新闻发言人发言。
4、选出“最佳新闻发言人”“最佳新闻”“头条新闻”“热点新闻”等。
5、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
师生总结
1、通过今天的小小新闻发布会,你有一些会么样的收获?
2、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我们从小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组 战争与和平 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