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通对厦门经济的影响.docx
- 文档编号:26124076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50.60KB
两岸三通对厦门经济的影响.docx
《两岸三通对厦门经济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岸三通对厦门经济的影响.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岸三通对厦门经济的影响
普本
音乐系
08上
05学4
05210408
易佩
女
汉
本科
湖南浏阳
1986.12
黄超、王芳
2008.05.15
两岸“三通”对厦门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台北会谈达成的协议,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于2008年12月15日全面启动,宣告两岸“三通”时代来临。
经过30年的努力,直接“三通”终于基本实现,这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人员和资本流动越来越频繁,而潜力巨大、经济繁荣、政局稳定的大陆市场是台商投资的首选地,因此“大三通”反映了两岸人民的迫切要求。
开辟两岸直达邮路、直达电路,可以节省经转费用,提高各类邮电服务质量;两岸直接航行,可以为两岸民众提供安全、便捷、经济的交通运输条件,进一步扩大人员往来与两岸经济合作,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2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台湾海峡局势走向缓和,两岸民间的交流蓬勃发展。
从1988年至1998年,已有超过1300万人次的台湾同胞来过祖国大陆,祖国大陆同胞赴台也累计达24万人次,其中应邀赴台交流的有4万多人次,交流项目近5000项。
台湾同胞投资祖国大陆协议金额约400亿美元,实际到资约200亿美元。
经香港的两岸间接贸易累计超过1200亿美元,台湾对祖国大陆出口占台湾出口的第二位,两岸经济互补互利局面逐渐形成。
作为两岸交流与合作的枢纽,“大三通”对于全面提升厦台经贸合作层次、把厦门建成大陆扩大对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桥头堡和重要通道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台经贸合作中,厦门无论是在文化背景、地理位置还是在政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分述如下:
就文化方面来看,“五缘”优势是厦门最大的优势。
厦台有着地缘相近、血缘相亲、商缘相连、文缘相承、法缘相循的“五缘”优势。
而且两地一水之隔,语言相通、习俗相近,自古贸易往来方便快捷。
绝大多数台胞的根在闽南,数百年来,台胞到祖国大陆寻根祭祖的活动从未停止过。
两岸“三通”开通后,台湾到厦门所花的时间、费用将大大减少,寻根谒祖将络绎不绝,因此在“五缘”独特优势的作用下,近几年来厦门在对台经济、贸易、金融、教育、科技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取得了巨大效益。
“大三通”开通后厦门将会成为两岸产业合作的重要基地,成为两岸交往的重要通道;同时还会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增强台胞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和向心力,这些都将为厦门提供难得的机遇。
从地理位置方面看,厦门与台湾距离最近、航程最短、交流最多,也是台湾连接大陆的中转站。
两岸直接“三通”的基本实现,将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合作节约相当可观的金钱和时间成本。
而且经厦金接驳两岸的“小三通”,将来将是两岸最便捷、最经济的人员、邮件通道。
厦门港也将是直航台湾诸港航程最短、成本最低的大陆主要港口。
更重要的是,直航还可以催生“海峡一日生活圈”,给厦门带来巨大商机。
再从政策方面来看,厦门现在正面临建设海西的重大机遇。
2004年1月福建省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后,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持。
2006年国务院把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列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中。
国家有关部委从规划布局、项目安排、政策措施、资金筹措等方面大力支持作为海西经济龙头的厦门,周边地区在产业、交通、市场、口岸通关等方面也加强与厦门协作。
厦门还将对公路、铁路、码头、港口、电力等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届时将形成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大型海港、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所有这一切都将强有力的支撑起台湾产业向厦门的大规模转移。
当然,直航也会给厦门带来一些不利,例如厦门因为客货运得到部分分流,其相对地位会下降,但是随着两岸直航的“蛋糕”做大,厦门面临的机遇将远大于挑战。
“大三通”将会为厦门带来难得的契机,进一步推动港口腹地的经济发展,厦门终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本文拟以投资、消费为例,结合厦门的优势,对两岸“三通”对厦门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两岸“三通”对厦门投资的影响
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来说,FDI和进出口会对东道国产生经济增长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就业效应、资本形成效应等。
近年来国内大多数学者就经济增长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就业效应和进出口贸易效应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基本上得到了公认。
然而就FDI和进出口对东道国的投资效应的研究还很少(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效应分析,刘洪福,2007)。
两岸“三通”产生的效应主要包括台商直接投资(简称TDI)和进出口,而目前,厦门是中国吸收台商投资最多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国内对台贸易额最大的地区之一,两岸“三通”对厦门地区的投资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特别是对于厦门这样一个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的地区来说,研究两岸“三通”对厦门投资产生的效应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这里以分析TDI对厦门投资的影响为主)。
(一)有利于提高台商和外商投资厦门的信心,并加快厦门对外投资的步伐
两岸局势的缓和与否,尤其是两岸直航的开通与否,不仅关系到厦门和广大台商以及台湾民众的利益,而且直接关系到广大外商的利益。
例如在2000年至2005年期间,由于台湾当局不从大局着想,实行“戒急用忍”的政策,导致外商对两岸投资的信心降至最低点。
2001年美国戴尔电脑公司批评台湾当局不愿与中国大陆直接通商、通航的作法,并将亚太采购总部移往香港; 在两岸政策上,多数美商认为台湾当局有必要开放两岸“三通”,2002年,全球最大的快递货运公司美国UPS将亚洲营运中心移出台湾,原因是两岸迟迟不能直航导致公司成本上升(经济参考报,小恒,美商对台投资信心降至历年最低,2002,4,3); 同年欧洲商会发表年度对台湾建议书,呼吁台湾当局开放“三通”;2003年的美国商会年度白皮书强调,短期的政治议题将经济议题边缘化,政策反复影响外商信心;2004年美国商会发表年度台湾白皮书,力促台湾当局尽快推进两岸“三通”,否则台湾将自我边缘化;2005年欧洲商会对台湾当局提出警告,而且由于两岸经贸关系进展缓慢,导致欧商被迫裁员并撤离台湾(上海政协网,2006.8.2,在台外商要求当局尽快开放“三通”,刘锋)。
外商到台湾直接投资的目的之一是利用台湾作为其经营大陆市场之跳板。
而作为对台重点中心城市的厦门,又是被台商和跨国公司作为他们进军大陆市场的“桥头堡”,因此跨国公司的总部从台湾撤离将直接降低厦门招商引资的数量和质量。
而自从2005年以来,特别是连战、宋楚瑜访问厦门后,台商和外商投资厦门的信心和热情高涨。
2006年台商对厦门直接投资的合同金额比2005年增长25%,仅2006年1~10月,台商投资厦门的企业就达143家,平均每月都有10多家台资企业,1000多万美元资金投入厦门经济社会建设之中(台资——厦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陈传发,厦门科技,2007,2)。
下表是1994-2007年的厦门吸收台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从表1可知,从1994年的“小三通”开通之后,厦门吸收台商直接投资的金额较大,一度达到了三亿多美元,可从2002年以来,投资数额大幅下降,例如2003年只有八千多万,从2005年以来,投资又开始上升了。
表1近年来厦门吸收台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亿美元)
年份
投资额
年份
投资额
1994
2.64
2001
2.91
1995
3.45
2002
7.51
1996
3.73
2003
0.86
1997
2.4
2004
1.14
1998
1.63
2005
0.82
1999
2.03
2006
1.02
2000
1.48
2007
1.23
资料来源:
历年厦门统计年鉴。
“大三通”正式宣告了近60年两岸正常交流隔膜的结束,开创了两岸关系的新时代,正如马英九所说的“两岸直航代表的意义就是两岸不再对立,以和解取代冲突”。
“大三通”也意味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不可阻挡。
这一切都大大增强了台商和外商在厦门扎根和发展的信心,等于是给他们吃了一个定心丸,他们将会更加大胆的投资和发展,做更长远的规划,形成更大的规模。
“大三通”的开通还有利于厦门走出去,促进厦门对外投资。
首先,由于厦门特殊的地理位置,将会陆续有跨国公司把总部设在厦门。
例如2008年3月,中国保监会批准由台湾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厦门联合筹建一家中外合资人寿保险公司。
这是第一家总部落户厦门的保险公司。
而且由于厦门金尚路总部经济带已经初步成形,将会集聚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企业总部,那么厦门的商务环境、人文环境等,必将得到各国商家、商业巨子的认同,更有利于跨国公司来厦门投资并与本地企业合资,从而提供了一个本地企业与跨国公司交流和了解的机会,有利于促进与推动厦门在国际国内地位的提升,加速高端人才的集聚、培养与再生,加快厦门社会的进步和国际化步伐。
依托跨国公司总部架起的桥梁和提供的信息,将会为厦门本地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极大的方便。
其次,直接“三通”将使厦门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技术开发、吸收新技术,而且还有更多的机会承接世界新技术的转移,通过吸收消化新技术将会有助于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增强厦门对外投资企业的竞争力。
再次,两地之间贸易量的增加也将带动厦门对台湾的投资。
贸易和投资是产业资本国际化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
一般来说贸易先于投资,并在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贸易的充分发展势必会使其积累大量的资本,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也会随之增强,这时,向外国投资和利用外资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际投资就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又一主要力量。
“大三通”开通之后将会使厦门在更大的程度上与国际接轨,对台贸易和经济实力都会大大增强,因此贸易终将会成为推动厦门对外投资的重要力量。
(二)有利于提高厦门的投资效率
近年来,台资企业在厦门的投资领域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投资行为趋向长期化。
厦门市政府统计显示,自1983年第一家台资企业投资厦门至2007上半年,在厦门落户的台资企业有2450多家,占全市境外投资企业总数的34.4%,占大陆利用台资的4.1%。
厦门台商投资效率的主要衡量指标──到资率、开工率和履约率等普遍较好。
厦门台商投资企业经济效益也普遍较好,盈利面在70%以上,其中投资经营工业生产项目为主的企业盈利面高达80%以上(来建强,今晚报,厦门台资企业:
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2007,5,29)。
近几年来厦门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不断上升(见图1),这与台资企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因此,“大三通”开通后在厦门落户的台资必将会大力促进厦门投入产出系数的提升,理由如下:
图1近几年厦门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1、台资将通过技术溢出提高厦门的投资效率。
台资不仅可以缓解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缺口,而且还会促使厦门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技术水平,对本地企业的投资产生“技术溢出效应”,从而提高本地企业的投资质量和效率。
一般来说台资对本地企业的溢出效应主要是通过如下四种渠道来实现的:
一是本地企业可通过仿效台资企业的新工艺、新产品,提升产品结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二是通过前向和后向联系效应,由于台资企业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进入厦门后,需要向当地的企业购买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这样就会给本地的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同时再加上台资企业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将会大大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水平, 也导致了这些企业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是通过人员的流动,台资企业对本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要进行严格的培训,再加上台资企业人才对他们的溢出效应,使得在台资企业工作的员工素质普遍要高于本地企业。
而当这些员工跳槽到本地企业或是自办企业时,就可以把由此获得的技术营销管理知识扩散出去(单玉丽,台商直接投资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2008,中国经济出版社)。
四是通过合资与合作的形式,独资企业倾向于将先进技术内部化,所采用的中间产品也倾向于进口或采用一体化的方式自己生产。
而合资或合作经营企业,在技术开发、经营管理以及制定营销策略方面不可避免的要与内资企业接触,给内资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上海市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影响研究,刘荷琼,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
而台资企业相比外资企业而言,与本地企业的技术差距相对更小,在产业链的前后联系上更加密切,产业环节也展开得更加充分,而西方国家投资企业许多关键技术和零部件依赖进口,效应得不到多少发挥,加上厦台之间文化相通,传导渠道也更加顺畅,因而台资企业对厦门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会更高。
早期来厦门投资的台商项目大多集中在纺织、服装、制鞋、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固定资产较少,基本上没有知名的骨干企业,虽然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但由于其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因此技术溢出效应较差。
近年来,台商在厦门的投资逐渐向电子、机械、化工等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集中,投资规模逐步扩大。
例如截止2004年12月底的数字可知:
工业项目投资金额占84.9%,其中化工、电子、纺织、机械是台商投资的主要行业,合同金额分别为5.8亿、3.0亿、1.2亿和6.0亿元,占合同利用外资总额的13.1%、6.9%、2.7%和13.6%,翔鹭石化等大项目的总投资额达上亿美元。
这说明台商在厦门投资已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周明伟,再创厦门吸引台资新优势研究,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5,4)。
因此在“大三通”开通后台商在厦门的投资将会更加转向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技术溢出效应大的产业。
“大三通”还将会大大提高厦门对台出口商品的加工深度和档次,有力地促进厦门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和优化,这将会直接优化资源配置和投资结构,提高要素生产率。
久而久之,台资的溢出效应就会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各个企业,导致厦门投入产出系数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提高了厦门的投资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和投资效率提高了,就会相应的提高厦门经济增长的质量,反过来又会加强本地企业和台资企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吸引更多的台商来厦门投资,从而将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台资将通过提高市场化程度提高厦门的投资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的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台资功不可没。
由于台资是厦门吸引外来投资的第二大投资方(第一大投资方是香港),因此今后台资将会强有力的促进厦门的市场化改革:
①加速厦门企业制度变迁、催生市场发育。
通过与厦门国有企业进行合资与合作,将会加速国有企业走向市场,切断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脐带,摆脱许多行政干预,使大批本地企业逐步走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国际惯例运营的轨道。
为了给台商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厦门市政府会努力培育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从而催生出各类商品市场、服务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例如厦门市近期公布了“金融服务产业集群2009—2015年发展规划”,计划以厦门台湾地区金融合作为纽带,打造海峡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厦门打造海峡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沈汝发,2009,10,9,新华网)。
而且由于“大三通”还会带来更加物美价廉的台湾商品,再加上厦门人对台湾商品的偏好,将会对厦门的市场形成冲击,加大厦门的市场竞争,有利于打破国内市场分割(利用外资30年6大制度效应,桑百川,进出口经理人,2008,12),形成一个统一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②加速厦门所有制结构变迁。
两岸直航的开通将会导致厦门国有企业减少,民营企业和台资企业增多。
由于国有企业规模庞大、机构冗余,而联营企业、私营企业和股份制经济具有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而且后者对新技术的接受和模仿能力也要强于前者,这些都将有利于厦门市场机制的完善。
部分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大型国企在TDI的竞争压力下,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进行股权重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竞争中不断成长壮大自己,最终将会成为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实体(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效应分析,刘洪福,2007)。
因此“大三通”将会对厦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厦门的市场经济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市场化改革滞后将直接导致市场体系的不完善。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将会人为地压制市场的发育和破坏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结果引起市场的传导机制不完善,直接影响到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和投资效率,因此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增强厦门资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敏感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总供求平衡、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费用、提高厦门投资的效率进而提高整个经济体系的效率意义重大。
(三)将引导厦门投资投向服务业
由于近十年来信息产业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得第
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效率提高,将更多的资源投向了服务业,导致国际服务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70年代初,服务业只占全球外商投资总量的1/4,到1990年,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超过了第一、二产业之和,达到50.1%,因此服务业在经济整体上的地位上升;其次由于服务业最大的特点就是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即一般必须在当地生产当地消费,因此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是将服务带入国外市场的主要方式;最后由于国际服务业转移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多,并且日益深入到企业内部核心环节和过程,因此服务业的转移已经蔚然成风。
大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服务业市场加速开放步伐,目前已完成加入WTO服务业开放的全部承诺,服务业已成为外商投资新热点。
自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台商投资厦门势头强劲,尤其是在服务业方面,比例逐步提高,主要是物流、金融、交通运输、餐饮等。
由此可见“大三通”对厦门服务业发展的直接效应是:
一是台资通过投资厦门的服务业,通过与厦门本地的企业合资、合作从而促使厦门本地的资本也投向了服务业;其次“大三通”开通之后必定会带动厦门旅游业的发展,同样会拉动台资和本地资本投向服务业。
因此,厦门应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扩大吸引各地资本投向服务业,以促进厦门产业结构升级。
下面我们以旅游、金融为例来分析台资和外资投资服务业的趋势。
1、随着两岸直航的开通,由于包机航点的增多,势必对厦门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厦门作为“中转港”的地位不会变。
厦门有多元交通优势,如海运、航运及陆海空联运等,还有独特的人缘、地缘,这些是其他省市所不具备的。
随着赴台游限制的放宽,厦门一些旅行社已及时推出时间短、价格低的短时程线路。
因此今后到厦游客肯定会稳步增长(林桂芬,厦门商报,三通后对厦门未来旅游业进步的提高,2008,11,7)。
旅游业是内涵广泛、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都很强的综合性产业。
它涵盖了旅行社业、交通业、住宿业、饮食业、娱乐业、土特产品加工制造业、零售业等相关产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产业。
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它具有带动城乡服务业发展的显著特征。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业直接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商业、饮食、交通等相关产业增加4.3元的相关收入;旅游业直接从业者每增加1人,可带动社会增加5个就业岗位。
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商业、饮食、交通等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大三通”实行之后厦门的资金将会掀起投向第三产业的热潮。
2、从金融业的角度来看,台湾金融保险证券业占服务业产值比重47%,是台湾第三产业的主角。
近年来,台湾对外投资流量约70%聚集大陆,两岸金融往来也就成为经贸交往极为重要的一环。
金融业与企业息息相关,是整体产业发展的支柱。
企业自成立起的资金筹措、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融通及管理、进行对外贸易所需之汇兑、相关的保险业务等,都需借助金融及保险业的力量。
金融业已与各行各业有不可分离的关系。
金融服务必须随时与产业相伴随、与客户相伴随,了解客户需求。
以目前两岸间近7000亿美元的贸易总额,700多万个台商投资项目,必须有相应的金融机构相配套。
20世纪90年代起,台商就开始进入大陆金融业,但由于台湾当局政策限制,步伐缓慢。
2005年以来,台湾金融业投资大陆的趋势明显加快。
厦门目前有外资银行15家。
2006年12月,美国首都银行厦门代表处落户,这是厦门第一家具有台资背景的外资金融机构。
2008年12月1日,首个台湾金融机构借道第三地投资大陆商业银行的案例完成。
台湾富邦金控旗下的香港富邦银行,以人民币5.57亿元换得19.99%股权,正式入股厦门市商业银行。
今后台湾产业对大陆投资将会更加频繁,对大陆投资的比重也将增加,台湾银行业为了降低授信风险,了解客户的信誉和营运情形,更加有必要到大陆设立据点,以掌控银行授信风险(台商直接投资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单玉丽,2008)。
“大三通”必然伴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来自各地的游客和本地居民对商品需求的层次将会不断提升,而高质量、高档次的产品生产过程更为复杂,必然需要加大对人力资本、技术开发等的投资,这将导致新兴部门中的投资增加,并需要新兴部门中的金融部门提供更大规模、更复杂的金融服务(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结构升级(上),杨 琳 李建伟,财贸经济,2002,2);而且由于金融业在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银行业将新增贷款积极用于高新技术和优势产业,可以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导致产业结构发生质的演进,结果是导致厦门的服务业的比例大幅增加,同时也会引导厦门的投资投向金融业和服务业(金融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田霖,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
(四)两岸“三通”对厦门投资造成的负面影响
1、台资会对本土投资产生“挤出效应”,还会加剧本地企业的人才流失
由于台资企业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以及在厦门享受的种种税收优惠政策,“大三通”开通后,台资企业的大量进入将会对本地企业造成冲击,即台资的流入或流出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或排剂本地投资,从而对本地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因此,台资的大量流入尽管会增加厦门的总投资,但是会影响厦门的资本构成结构,而且台资的大量进入将会降低本地企业的市场份额、排剂本地企业。
台资企业可以借助资本市场,依靠低成本和技术优势,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占领厦门市场、拓展融资渠道,实现市场深入发展与占有,甚至凭借信息和资金方面的优势占用国内稀缺资源,造成国有企业生产能力的下降,或者使用进口品而不是国内产品作为其中间投入品,从而导致国有企业上游生产能力的萎缩(刘荷琼,上海市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影响研究,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3)。
鉴于此,厦门企业必须要预防外商并购与重组可能带来的挤出效应,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
台资企业凭借其在我国享有的优惠政策待遇和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很多行业中获得了高额的垄断利润,台资企业很乐于给员工高工资和高福利,而国有企业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和成长环境,分配体制不合理,待遇也偏低,因此台企用优越的条件吸引了中方大量高科技人才,并且他们还从国有企业、科研院所挖掘人才和技术,形成了本地高级人才向台资企业单向流动的现象。
本地人才中最优秀人才的40%、优秀人才的45.7%都流向了台资企业,这种情况在独资企业数量增多以后变得更加严重,从而使本地企业的研究力量遭受损失,而且研究积累的成果也有可能随着主要人员的流动而被带入台资企业,对这些本地单位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本地国有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国内高级人才向台商独资企业的单向流动,不仅导致了本地现有技术的丧失,最主要的是导致了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人员的丧失。
由于财富的创造能力比财富本身重要得多,技术的开发能力比技术本身重要得多,国有企业的高科技人才的流失,大大降低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实际上等于是本地企业投资为台资企业培养人才(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效应分析,刘洪福)。
2、台资可能将污染产业向厦门转移,增大环境改造成本
台湾正在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发展高科技含量的、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两岸 三通 厦门 经济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