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好地方志.docx
- 文档编号:26115586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43.81KB
如何撰写好地方志.docx
《如何撰写好地方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撰写好地方志.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撰写好地方志
如何撰写好地方志
《国务院地方工作条例》定义:
地方志,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
以地区为主,综合记录该地自然和社会方面有关历史与现状的著作。
又称地志或地方志。
有关专载江河湖海、祠庙寺观、名胜古迹、水利交通的著作,亦可归入其内。
方志种类大体是:
①综合全国情况的有总志和一统志。
②地区性方志,如省志、州志、县志、厅志、乡土志等。
③专志,指山水禅林、寺庙、书院、游览胜迹、人物、风土方面的志书。
方志起源很早。
《周礼·春官》有外史“掌四方之志”的说法。
到了西汉和魏晋时期,方志一词已屡见不鲜。
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方志尚处于形成阶段。
当时,无论是体例内容,方志皆属地理书,其称谓亦多为地志、地记。
其内容主要记叙地区的方域境界、山川物产、风俗民情。
现存的第一部具有比较完整内容的方志书《越绝书》(相传为东汉袁康所撰),就出现在这个时期。
隋唐两朝,图经盛行,以志、记为名的方志书也发展起来。
所谓图经,开始多以图为主,表示疆域、山川、土地,经是图的说明,是图的附属物。
隋唐时期,图经已以经为主,图反成为辅了,更加接近于后来所说的方志的性质。
宋代,以记地为主的方志成为史学的一个分支。
至此方志书始体例初备,自成一体。
明代的方志比较前朝又有发展,数量和种类都有增加。
全国有一统志,各省普遍修总志或通志,省以下的府州县亦各多次修志。
此外还出现了边关志,以及村镇志等等。
对于志书的性质,明代明确提出属于史的范畴。
清代是地方志的全盛时期,不但种类全、数量多,在体例和内容方面也更加充实完备。
清代朝廷多次下诏促令各省修志,修山水寺庙以及园林胜迹的专志也很多,还修关津志、盐井志、乡村镇里场坊市里等志。
清末又新出现乡土志。
与清代相比,民国时期方志的编纂,规模要小得多,体例多数亦沿袭旧志,不过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内容,如注意记载农工商业的生产情况和人们的生活面貌,还增加了各种统计图表等等。
中国的方志,反映地方特点,志书按时修订,包括内容广泛,具有较大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保留至今的志书(不包括山水祠庙等专志),约8500多种,其中清代最多,共6000多种,10万余卷。
方志书除分藏国内各图书馆外,在国外也有不少,亦有散存于私家的。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方志编纂工作由隶属于国务院的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领导,到1995年,全国新出版的地方志已达5000多部。
以方志为研究对象的方志学是研究方志的产生和发展、性质和类别、特征和功能、编纂理论以及整理和利用的学科。
现行方志有:
省统志;地、市志;县、市志;部门专业志;乡镇地情志等形式。
地方志体裁命名
采取功能命名法和类同命名法,试对方志体裁命名。
方志功能,主要是存史教化(包括资治、教育);方志“类同”,结构、章法、行文都以记叙为主。
内容用“广”字表达,形式用“记”字表达,概括为广记体。
“广”,广教化,出自《荀子·王制篇》:
“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兼覆而调一之,辟公之事也。
”辟公,诸侯,地方长官。
“记”,出自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篇》:
“书记广大,衣被事体,笔剳杂名,古今多品。
”徐师曾《文体明辨》:
“记者,所以备不忘也。
”“广”指地方志的内容非常广泛,“记”指地方志的笔法以记述为主。
“广记体”是对方志所反映的自然、社会、历史、现实,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的概括,是对述、记、志、传、录、表、图等体裁的契合;是对百科内容的融汇,是对多种文体的提挈;是对方志现象的解析,是对方志文化的透视。
方志编纂方式类型
1.分编分纂:
分编分撰的方式。
这种方式修的志书,行业资料丰富、细致,繁重的修志任务得以分散,方志机构实施,只管规划,总志,验收,显得相对轻松。
但从成果来看,则有很多缺陷:
一是各部门本应站在本行业角度修出行业志,却往往修成了以本部门机关为核心的部门志;二是行业发生实质性变化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往往被忽略,使得志书有点无面、有条无块,窥一斑而不见全豹,实际上是一批部门志、行业志而并非全域志;三是有限的修志骨干被分散,部分志书从内容到形式因而存在问题。
四是马拉松式修志,修志成本极大。
2.统编统纂 拚凑编纂
3.统编统纂 著述编纂:
这种编纂方式,专家,力量得到集中,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修志人员培训和篇目设计、资料长编、质量均按高标准要求;党政目标管理有效推动修志效率加快;修志经费用在刀刃上;市志办、市志总编室在修志每个环节的主导作用和业务指导力度大大加强。
地方志机构再也不是清闲之地。
修 志 精 神
“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的修志精神。
如何开展修志工作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织实施”工作体制:
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
新编地方志的内容纵贯古今,横陈百业,包罗万象,其工作涉及各行业、各学科,需要动员各系统各部门提供资料,并组织各方面专家、学者、离退休老同志参加,如此广泛的工作,这样浩大的工程,没有一个正确的工作体制是难以实现的。
方志工作只有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各级政府的主持下,各级地方志编委会及其办公室的艰苦组织下才能有效开展实施。
“一纳入五到位”的修志工作基本制度:
并将“一纳入、五到位”(把修志工作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各级政府的任务之中,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作为修志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制度。
坚持将修志工作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政府责任目标,各级成立地方志编委会或领导小组,设置地方志办公室或编纂班子、具体负责志书的编纂工作。
由主要领导任编委主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志办实施的格局。
保证志书质量的编辑方针
保证志书质量,既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编辑方针,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
对于质量问题,我们一是努力提高编纂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遴选德才兼备、组织能力强的干部担任主编或主笔,并执行主编责任制。
二是实行三审定稿制度。
每部志稿完成都坚持了“自审、复审、终审”的主审验收制度。
三是实行政策、保密把关制。
在志书定稿时都要请保密、民族、宗教、外事、公安等有关部门严格把关,避免出原则性错误。
四是开展业务指导,实施志书审、编、校和出版印刷等环节的全程统筹和监控。
志书编纂的精品意识
志书要经世致用,要注重质量。
质量问题是方志事业前途和命运的核心问题。
新一届修志从一开始就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正如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志工作第二次会议上指出,续修志书要把精品意识贯彻到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一切工作都以出精品作为纂修志书的基本精神,不要在数量上和进度上做文章,他说:
“一本好的志书,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亚于一部学术著作,只有具有科学性、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名志才可能流芳百世,为后人借鉴,为当代人资政。
每一部志书都是一部学术著作,都是一部精品,这是新世纪修志工作最基本的要求。
”
修志理论原则:
一是批判的继承传统方志理论的精华、深入发掘传统志论中有价值的思想和可资借鉴的经验;二是积极引进相关学科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并融合到新方志理论中去;三是结合工作实际、集思广益,探索社会主义条件下修志工作的规律性和可操作性。
加强理论研究,深化修志认识。
一是在重修准备阶段,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还需要通过理论研究、学术交流来深化认识。
二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引起社会的快速进步、新事物的不断涌现,成为时代的特点。
如何在修志中反映这些特点也需要深入探讨。
只有加强理论探讨,进行多层面的学术交流,才能为创佳志、名志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更新观念、坚持创新:
过去方志编纂或是按时间年代记述、或是按部门行业来归类。
如今面临时代变革各项事业的发展,志书体例也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怎样创新呢?
许多新问题、新现象都有待我们去思考、去分析,不能仅凭经验、老观念、老做法去解决问题。
志书编纂既要追求实事求是的精神,也要体现与时俱进的思想。
因此,修志工作的开展首先必须更新观念、坚持创新。
在志书的结构上、内容选择上,文字表述上作一些尝试。
让志书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面对当今的社会环境。
重新审视方志工作,充分挖掘志书的内涵,拓宽事业领地,更好与当前经济发展相结合,服务当今社会。
在新的视野下,深刻认识地方志资源并进行合理配置。
把地方志机构创建成地方文献中心、地情资料中心、区域研究和咨询中心。
只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地方志才能焕发新的生命和活力。
积极稳妥开展修志工作:
修志工作不可一哄而起、盲目从事,应扎实稳步开展。
在准备阶段要作好两方面的基础工作。
在编纂业务上,一是要进一步认真总结上届修志的经验,分析上届志书的得失、为重修提供借鉴。
二是制定重修方案,从怎么修、修什么,为什么修入手,制定规划,经多方论证,有可操作性。
机构、队伍应充实完善,有修志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应组建领导小组,落实工作班子和修志人员,做到事有人管,志有人修。
二是队伍建设。
开展修志工作需要一支稳定的队伍,提高质量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要重视队伍建设,要加大培训力度。
市志办要对全市修志人员作出培训计划,通过培训,取得合格证,持证上岗。
修志经费
地方志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政府财政拨款是修志的经费来源。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要求,编纂三级志书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出版经费实行“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地方志办公室根据每年的工作情况造经费预算,由政府年度下拨,出版经费应一次性下拨。
修志过程经费由承编单位解决。
编纂年鉴的意义
志书和年鉴都属地情资料著述。
年鉴是纪年体工具书,以其编纂周期短、信息量大为社会各界所欢迎,是志书的补充,与地方志一样起着“存史、资治,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因此,年鉴又是地方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年鉴是逐年辑存上一年度的基本资料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历史性资料信息网络(库)。
在两届志书编纂中,年鉴又是是承先启后的工作。
早在民国时期就有方志学家提出“志鉴互补”的观点。
志鉴结合,长短互补既解决的方志间隔性中志办资料积累的问题,又解决了地方志工作服务于现实的问题。
开发利用方志资源
开发利用方志资源:
方志事业不仅仅是编纂志书、更重要的是开发利用方志资源,服务于经济建设。
因此各级部门编纂的各类志书,及在编纂过程中积累的资料,都是我市宝贵的地情资源,亟待开发利用。
因此,积极开发利用方志资源,是对传统修志的拓展和延伸,是与修志同样重要的任务。
要根据当地、当前的现实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将修志成果推向社会、使之充分发挥作用。
加强地情研究,扩展方志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
除了采用传统的方法外,更需要采用现代科技手段。
要大力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到资源共享。
各级修志部门要尽快把数据库、网络化建设提上日程。
加强方志馆的建设,发挥其“编、研、藏、教、用”的综合功能,为文化事业提供一个崭新的基地。
要加大开发利用方志资源的工作力度,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
修志队伍建设
应当尽量做到“四结合”,即:
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结合,老年干部与中轻年干部结合、修志专业人员与其他技术人员结合、管理人员与业务技术人员结合。
以在职干部、中轻年、修志专业人员和管理干部为主。
要根据修志书任务的大小、单位性质,分层组织修志队伍。
具体确定修志人员数。
镇乡、街道、市级部门应选调(或招聘)专职修志人员。
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可确定一定数量能胜任工作的专兼职人员。
队伍的培训。
对修志人员进行必要的强化培训,直接关系到续志队伍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志书质量的高低。
对续志人员的培训,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应用为主。
培训时间应根据续志任务的大小,坚持以脱产为主、以短期培训为主。
培训内容应包含修志知识与技巧,语言文字编撰规范,以及必要的业务知识,比如对一些政治问题、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确评价,专业问题的国内外进展动态……,培训应当有统一、规范、适用的教材,以便实现老师讲授与个人学习结合,促进修志队伍水平在短期内有较大的提高。
关于修志队伍作用的发挥。
修志队伍整体作用的发挥,有赖于修志人员积极性的调动和作用的发挥。
为此,交给明确的、合适的工作任务,并让其自行选择适当的方式与方法,在限定的时间以内完成。
根据目前情况,可选择全脱产、半脱产和不脱产三种方式进行运作。
编撰任务重,并负有一定指导、协调职责的,需要有专人工作;若只是向主管部门或修志机构提供入志资料的,可安排半脱产人员工作;修志任务小的,安排兼职人员就行了。
对适应修志工作需要组建的修志队伍,只要各级领导关心、信任和支持他们,能为他们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就可以期望他们发挥优势,做出应有的贡献。
修志队伍要既有离退休同志,又有在职同志,因为他们了解本单位、本行业的历史与现状,又容易以改革开放为切入点去寻找主要矛盾和问题,客观评价改革的举措与成效。
在社会快速变革的时期,别人很难办到的事情,他们比较容易办到。
这就利于全面收集修志资料,按时完成修志工作的编撰工作,提高修志志书的质量。
修志队伍要吸纳负责同志、后备干部管理干部和专业人员等人参加,使更多人参与到修志工作中,这本身就是一种最直接、最广泛的宣传形式,可以有效的扩大志书的影响,有利于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强化“盛世修志”,使更多人理解续志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利在当代,功在后世的文化事业。
同时,更利于解决修志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修志队伍要有在职中轻年同志参加,他们思想活跃,观念新潮,知识面广,能突破过去编纂志书的旧观念、旧理论和一些具体做法,进行一些创新,比如用外语写篇目、增加插图、编索引等等,从而增加志书的实用价值和可读性。
同时,也能在修志过程中锻炼年轻同志,使他们增长才干,当好接班人。
修志队伍要有专业人员、有基层单位来的同志‘他们了解广大干部、群众的愿望,了解市场的需求,对改变志书的版式结构、增加志书适用性和可读性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搞好志书的出版发行,提高志书的开发利用率。
总之,我们殷切的希望把修志队伍建设成一支具有团队精神、思想作风好、业务技术精、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修志工作中发挥好宣传、营销、研究等方面的作用。
二轮修志资料收集特点
比较前志:
一、内容侧重:
志书均当记载历史上各地区的自然、社会和人文情况。
前志记述了自1832年到1988年的情况。
其间跨越了一百多年,仅从我国历史朝代看,涉及到清、中华民国。
还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以来的几十年。
其间的建置、沿革、地理、政治、司法、军事、经济、文教、社会等均当收集入志。
前志截止1988年,虽有少数延后情况,但不具有代表性。
1988年至2011年的23年,是重修市志资料搜集的重点。
期间与前志相比,资料散失较少,搜集相对容易。
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来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鲜明地指出应当坚决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党的十三大(1987.10)指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党的十四大(1992.10)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此进入了全局性整体推进新的阶段。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
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承前启后,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把新世纪新阶段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又进一步向前推进。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25年,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目标及其框架在理论上,认识上基本完成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保持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连续迈上新台阶。
这25年间有关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每一次跃升,都是方志人应予关注的亮点,其相关时期的资料应与收集在手,勿让遗失。
二、方法手段:
随着科技进步日益加快,交通设施不断改善,续志人面临的环境更为优越。
前志涉及的内容从1832年至1988年,时间跨度大,其资料有不少散在全省、全国乃至国外。
前方志人为寻资料,南下北上,跨越数省,一遇交通不畅处,得徒步行走,涉水爬山,风尘仆仆为常有之事。
今非昔比,如今城市与农村变化大,交通道路状况大为改善,不少县县通公路乃至便民山路村村通,况且现在方志人收资的地域大多在本地,即便收集他处资料,出门陆路、水路、航空均较方便,与前代方志人所处已非同日而语。
其二,随着科技进步日益发展,续志人收资手段也将得到改善。
以前方志人多以一种较原始的手段收集资料,手工做纸质资料卡片,电脑等现代化办公设备较少,投入时间精力多,但速度慢,效率低。
续志方志人适值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电脑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办公设备进入到各行各业,一台轻盈的手提电脑,就可以满足方志人室内办公,外出查资料所需。
办公软件的载体不断提升,从容量一兆多的软盘到一百多兆的U盘,为方志人存储大量资料提供了方便。
三、社会关注程度高:
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编修地方志的优良传统,现存有八千余种方志,内容丰富,名志甚多,记载了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各方面的情况。
建国后,我国第一代领导人十分重视编纂新方志工作。
后来由于十年动乱,方志工作被迫中断。
八十年代初方志工作得已恢复。
人们对修志工作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恢复之初,相应的条件尚未具备,当时领导机构不健全,相当一部分地方没有专门的工作班子,工作经费、人员编制、设备、人员待遇等方面的问题都待解决,由于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有识之士及广大方志工作者的努力,上述问题得已解决。
续志人所处前志成书,产生影响,更多的人认识到方志所载资料,可为地方各级政府迅速、全面、了解和掌握地方各方面情况,以正确快速施政提供服务,为科研、科技和生产的发展均会起作用。
方志意识、方志观念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修志工作得到广泛的理解与支持。
因有前志工作的铺垫,各级领导部门对修志意识得已提高,自觉或不自觉的对方志原始资料有了保存意识,客观上避免了原始资料的散失。
再则修前志时成立的编纂机构,有的至今还保存,人员未撤,有的单位曾修过前志的有着丰富经验的同志尚在位。
四、资料来源多元:
资料有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口传资料等等,占有大量的资料为成书的关键,资料大多在图书馆、文史馆、博物馆、党史研究室及各行政事业单位、田间、地头等等。
前方志人为方志成书,往反于上述各处之间,查阅收集大量资料,一本几十万的志书,可能是在几千万乃至上亿的资料上产生,其付出的劳动可想而知。
如今,收志渠道除上述外,由于互联网被广泛应用,其上丰富的内容又成了收资新渠道。
目前互联网已发展成为我国影响广,增长快,市场潜力大的产业之一,正在以超出人的想象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向人们显示巨大的广阔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作为一个处在科技浪潮尖端的行业应得到方志人的重视。
续志方志人面临更为方便的条件是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就可获取部份资料。
五、续志办公场地更能体现宽松、舒适:
前方志人通过长时辛劳,收集有大量纸质资料,为方志成书做了资料贮备。
但同时,大量纸质材料堆集,需占用场地,使不少方志人工作的空间变得狭小,通风不畅,给工作带来不便。
随着科技进步,为人们工作生活带来方便、舒适。
续志时代电脑将成为方志人的主要工具,方志人可不必须全部收集纸质材料,通过电脑利用软盘或U盘贮存资料,避免纸质资料大量堆集所造成的办公环境被占空间缩小等代来的不便。
六、便于归档、贮存:
志书成后,收集的原始资料及其他资料(如资料长篇)等应与归档。
前方志人为此不免费心,寻找贮存场所。
而续志方人则少此忧虑,所有资料都可保存在电子资料库内,阅读、查询方便,归档快捷。
志书的风格
志书的风格是编者所编志书从内容到形式的统一中显现出来的独特个性。
也就是说,在志书中表现出来的结构、记述技巧、语言和地方特点等各个方面的思想和学术特色的总和构成了志书的风格。
志书的风格在表现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志书风格主要通过选材取向的不同来表现,有的志书风格主要通过对入志事物的不同处理方式来表现,有的志书风格主要通过独特的志书语言来表现,有的志书风格主要通过不同的体例来表现,有的志书风格主要通过不同的结构来表现,等等,从而使志书风格出现异彩纷呈的局面。
志书风格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时代的一致性、地域的一致性和阶级的一致性等方面。
志书的流派
志书的流派是在志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当复杂的方志现象。
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一些志书编者由于思维方式、修志思想、编写风格的相近或相似自觉不自觉形成的方志学流派,它是修志主体群体化的表现。
所以,讨论志书的流派,也不能离开修志主体。
方志体例
方志体例包括方志本质、方志结构、方志内容、方志价值、方志文风等多个方面。
概括地说,本质的记事性、内容的地域性、结构的横排性、价值的资料性、范围的广泛性、章法的秉笔直书、文句的质朴简洁,共同构成了方志体例。
体裁多样以“志”为主,横纵结合以横为主,分门别类以类为主,有述有记以记为主。
章学诚说:
“夫志者,史之别流,将以记事,非以征类也。
”⑧体例一词出《晋书·李重传》:
“臣以革法创制,当称尽开塞利害之理,举而错之,使体例大通而无否滞,亦未易故也。
”①这里“体制”指的是新的政体制度的纲领和细则。
后有《魏书·玄伯传》将“体例”一词用在著作上,“太祖诏渊撰《国记》,渊造十余卷……起居行事而已,未有体例。
”②后历朝历代修志,多有方志体例的制订和颁发。
就现代而言,1929年民国政府颁发《修志事例概要》,1934年发布《地方志纂修办法》,从记述范围、格局、体裁等各方面规定志书体例。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中国地方史志研究会拟定《县志编纂条例草案》,1981年1月中国地方史志协会筹备小组拟定《新县志编纂方案》(草案),1983年8月中国地方史志协会提出《新编地方志工作条例》的建议,1985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通过《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1997年5月国务院同意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发《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
以上“事例”、“办法”、“条例”、“方案”、“规定”,对不同时期的地方志编写作出了明确的纲领性的条例规定,这些文献都是方志体例的明确表述。
以现行的《规定》而言,就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新方志作出了规定:
内容(第十一条)、体裁(第十三条)、篇目(第十四条)、文体(第十五条)。
体例、体裁、文体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概念。
文体是个总概念,区别于物体、人体、固体、天体等。
《大学》中说:
“物有本末”,③“体”即物体,包涵本质和外形。
“例”在这里是规程、条例的意思。
体例指编写规则、内容、文辞格式。
体裁指文章的样式、类别。
打个比方,文体好比人体,先有男女之别(体例),然后根据男体、女体,裁剪出中装、西装,春装、夏装等等“体裁”。
志书体例:
体例即志书内容的特有表现形式,包括结构、体裁、章法三项内容,或称三要素。
结构,指志书的编排形式,其基本特征是“横排纵写”,即横分门类,纵写发展变化;纵横结合,以横为主,侧重于从横的方面展示一方事物的广泛性。
结构在志书诸要素中起主要作用,而结构的核心是条目。
条目是志书构成的基本单元。
方志的体例
什么是体例?
《现代汉语词典》:
“著作的编写格式;文章的组织形式”。
《辞海》注释为:
“纲领制度和内容细则”;“著作的体裁和凡例”。
方志的体例是什么?
宽一些讲,主要讲志体、文体以及断限、详略、纵横等编写规格、形式。
一、志体
志体是方志体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最能体现志书形式特点的,它主要由结构、体裁、章法三个要素组成。
(一)结构。
志书的结构包括志书的基本框架,结构方式及层次安排。
其特点是横分门类,纵述历史。
志书强调横分门类,是由志书的内容和功能所决定的。
①方志门类广,内容繁杂,横排便于全面记述;②资料性是志书的基本特性之一,采用横排,多层次结构,可以排比集纳众多的资料;③便于检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撰写 地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