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说木叶》课文解读.docx
- 文档编号:26109667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2.33KB
高一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说木叶》课文解读.docx
《高一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说木叶》课文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说木叶》课文解读.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说木叶》课文解读
高一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说“木叶”》课文解读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出自《九歌湘夫人》,全诗抒写湘君追怀湘夫人的情景。
湘君来到湘江边与湘夫人约会,但湘夫人却只降临在江北的沙洲之上,湘君远远望去,却不能相会,心中愁苦万分。
此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湘君“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怀。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如谢庄《月赋》说: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南朝诗人。
此两句烘托秋月初升之境,营造了一种孤独凄楚的氛围。
)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陆厥,南朝诗人。
此诗刻画了节义之士顶天立地的形象。
这是诗开篇的景物描写,由秋天的肃杀之景引发下面节士内心的慷慨之情。
浦,水边;歇,在这里是“萦绕”的意思。
)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原为南朝梁大臣,梁为西魏所灭,王褒被俘北去,途中作《渡河北》一诗。
开头这两句的景物描写,烘托了对南国无限思念的感情。
)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
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第一段,开门见山,径奔主题。
作者列举读者习见的古代著名诗文为例说明一个现象:
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那么,“木叶”有什么诗意,为什么会受到诗人们的钟爱呢?
读完本段,读者自然会带着这样的问题,饶有兴致地随着作者继续深入探讨。
]
“木叶”是什么呢?
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诗句大意是:
橘,这天地间美好的树呀,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后皇,皇天后土,这是对天地的尊称。
徕,通“来”,句中助词。
服,习惯、适应。
)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淮南小山,汉代诗人。
诗通过描写山中的艰苦危险,劝隐士放弃山林隐居生活。
)无名氏古诗里也说: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选自汉《古诗十九首》,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
华滋,茂盛的花朵。
)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
[作者通过对“木”字的释义引出诗歌语言中又一个奇特的现象:
“木”的意义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却大量地运用“木叶”一词,少有“树叶”一词。
这是为什么?
由此,作者把探究推进一层。
]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萧纲《折杨柳》)(萧纲,即南朝梁简文帝,宫体诗人。
“鸟飞得”,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得,得意,满足。
另说是“鸟飞碍”,指树叶茂密,鸟飞受到阻碍。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后面的句子是: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意思是,云间之月皎洁明亮,绿叶丛中繁花似锦,固然无比美好,但月盈必亏,花开必落,今日虽是花好月圆,但不久之后又当如何呢?
华,花。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柳恽《捣衣诗》)(柳恽,南朝诗人。
此诗描写江南女子对远在北国边境服役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这两句诗写思妇由眼前所见江南秋天之景而遥想塞北寒秋之景。
捣衣,古人在裁制寒衣前,要将纨素一类衣料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其平整柔软。
亭皋,水边平地。
陇首,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沈佺期,初唐诗人。
此诗写闺妇对远行戍边的丈夫的思念。
所引诗句大意是:
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枯叶;丈夫戍守辽阳十年,她日夜怀想思念。
砧,捣衣用的石头。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
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
[作者顺着“树叶”“木叶”的思路继续探索,又发现一个语言现象:
古代诗人不仅常常单用一个“树”字,而且凡是在该用“树叶”一词之时也常常化繁为简,只单用一个“叶”字,而用“木叶”一词之时却反过来避简就繁,一字不省,于是作者进一步发问:
为什么在古代诗歌中“树”与“叶”竟然不连用呢?
]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
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
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
“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
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庾信,南北朝文学家,原为南朝梁臣,奉命出使西魏,值西魏灭梁,被留。
历仕西魏、北周。
此赋概括了梁朝由盛至衰的历史,凝聚着作者对故国和人民遭受劫乱的哀伤。
所引诗句借景物描写形容梁朝军队溃败的情景。
“涔阳”,江岸名,今湖南澧县有涔阳浦。
极浦:
遥远的水边。
涔,cen。
《九歌湘君》:
“望涔阳兮极浦。
”)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
[作者继续探索又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古典诗歌中不仅不用“树叶”,而用“木叶”,而且还不用“落叶”,而用“落木”。
]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第二段,作者通过对古代大量诗歌语言的分析,发现一条规律,即明明是描写“树叶”,却偏偏用“木叶”,明明是描写“落叶”,却偏偏用“落木”。
作者说这是前人在诗歌语言上的创造。
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创造?
其中的创意又表现在哪里呢?
读到这里,自然又会激起继续探讨的兴致。
]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
“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
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
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从这一段开始,作者由对现象的分析深入到对本质的探讨。
作者分析“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一个“木”字。
诗人为什么钟爱一个“木”字呢?
原来诗歌是用形象思维,不用概念思维,“树叶”“落叶”虽然概念准确,合符逻辑,但是无助于形象的创造;“木叶”“落木”虽然从概念上看违背了逻辑,但是却有助于形象的塑造。
那么,这个“木”字是怎样有利于形象的塑造,又塑造了怎样的形象,“岂不大可思索吗?
”读者不由又期待阅读下文。
]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①”了。
(①万应锭:
中药名称,指一种万能药。
锭,锭药。
)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①,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
(①黄庭坚:
北宋诗人。
)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吴均,南朝诗人。
柳恽是吴均的朋友,他在远赴边塞之时赠吴均诗三首,吴均写了此诗作为酬答。
所引诗句描写了一幅寒风阵阵,木叶尽脱的景象,渲染出边地秋天的肃杀气氛,暗示友人行旅的艰险。
)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
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曹植,魏晋建安时诗人。
此诗塑造了一位拯救无辜者的少年侠士,寄寓着诗人冲决罗网、一试身手的热切愿望。
诗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发端,渲染出浓郁的悲剧气氛,隐喻当时政治形势的险恶和自己内心的愤恨不平。
)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
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
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①”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①枯桑知天风:
出自《乐府诗集饮马长城窟行》。
)
[第四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也就是“木”所塑造出来的第一个艺术形象:
叶落。
作者先分析“木”所在的具体语境,指出“木”都是用来描写“秋风叶落”的景象,然后举例并对比分析“木”与“树”的形象的不同。
“寒风扫高木”,诗句中的“木”自然地含有落叶的因素,表现出“落山千木”的“空阔”的景象。
而“高树多悲风”,诗句中的“树”自然地含有“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是饱满的形象。
由此可见,“木”“本身就含有一个叶落的因素”。
]
[本段先阐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特征,再通过实例分析“木”与“树”不同的潜在意义,不仅归结了上文,说明“木”为什么有“叶落”的艺术形象,而且为下文分析“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张本。
]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这是过渡句,由“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过渡到第二个艺术特征。
用“树干”一词承接上文,用“颜色”一词领起下文。
]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这是本段第一层,概括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也就是“木”塑造的第二个艺术形象。
作者继续从“木”与“树”的潜在意义出发,带领我们进一步探索。
“树”从视觉分析,是“褐绿色”,从触觉分析,是“湿润的”,与“叶”相似。
而“木”呢,则要视觉上“透着黄色”,触觉上是“干燥的”,“于是lsquo;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①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①窸窣:
xīsū,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它不同于: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曹植这首诗以美女盛年不嫁,比喻志士怀才不遇。
所引诗句大意是,美丽娴静的少女在岔路口采摘桑叶,柔密的桑枝轻轻摇动,采下的桑叶翩翩飘落。
)也不同于: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
(司空曙,唐代诗人。
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
见宿,留下住宿。
)“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这是本段第二层,作者引用诗句,采用举例和比较的方法,进一步具体说明“木叶”是清秋的落叶,是清秋的象征。
先指出秋天“木”的落叶不是春夏之交采桑女摘下的桑树的落叶,它是微黄的飘零的;再指出“木叶”也不是秋天雨中的长在树上的黄叶,它是爽朗的秋天飘落下来的干燥的黄叶,最后归结,它“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吴均《青溪小姑歌》)(全诗是“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丹心寸意,愁君未知。
”用叶对树的缠绵依恋衬托女子对丈夫的思恋。
)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
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这是本段第三层,作者仍然采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落木”和“木叶”的形象的差别。
“木叶”是“lsquo;木与lsquo;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比“木叶”显得更“空阔”,更“疏朗”,而且没有了“叶”的“绵密”之意。
本段文字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也就是“木”的第二个艺术形象。
作者在第四段里说明了“木”的第一个艺术形象是“落叶”,但是,“木”“落”下的是什么样的“叶”呢?
于是作者在本段里进一步深入探索,指出“木叶”的形象一定是微黄的干燥的飘零的,是清秋的象征。
“木”的艺术形象由此得以深化。
作者在说明“木叶”的形象之时,又说明“落木”的形象,与第二、三段前后呼应。
]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第七段,全文小结,强调了明确“木叶”与“树叶”,“木”与“树”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的重要性。
]
高一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说“木叶”》课文解读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一语文知识点请继续关注高中频道!
高一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读《伊索寓言》
高一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咬文嚼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说木叶 语文 下册 第四 单元 知识点 课文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