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 一轮复习人教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学案doc.docx
- 文档编号:26107663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203.41KB
届 一轮复习人教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学案doc.docx
《届 一轮复习人教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学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 一轮复习人教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学案doc.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案doc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学案
考纲参照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2.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Ⅱ)
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
4.伴性遗传(Ⅱ)
考情回顾
本单元的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是高考高频考点,常结合具体实例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假说,演绎推理及基因型、表现型的推导与概率计算;结合遗传系谱图、伴性遗传等考查分离定律的应用;结合遗传实例以遗传系谱图、相关图表为载体,以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为背景信息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与拓展、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以及相关验证实验的实验设计。
考向预测
从命题趋势看,遗传规律常与伴性遗传、生物变异、生物育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判定、基因频率的计算等知识相互联系,如纯合子致死、配子致死、X与Y染色体同源区段、随机交配的计算等,综合运用遗传规律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
题型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非选择题最常见,并且每年必有一道遗传规律的大题。
课时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
见《自学听讲》P95
学科素养
课程标准
学习指导
1.生命观念:
理解遗传学概念,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2.科学思维:
分析实验材料,明确实验步骤的合理操作——归纳与概括。
3.科学探究:
交流实验结果,分析产生原因,得出实验结论。
4.社会责任:
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1.理解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并能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2.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并能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3.运用分离定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复习中要立足教材,掌握和理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概念间的联系,从减数分裂的角度理解遗传规律的实质。
要加强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归纳、概括和推理。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实验程序科学严谨——假说—演绎法:
发现问题(进行杂交实验、观察到实验现象)→提出假说(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演绎推理→ 验证假说 (通过测交,验证对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总结规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精心选择实验材料——豌豆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情况下一般为纯种;具有多对容易区分且又稳定的相对性状;花的结构易于观察,使得人工去雄和异花传粉很方便;子代数量多,便于统计分析。
3.科学杂交实验的操作技术
去雄:
于花蕾期除去母本的全部雄蕊。
套袋:
花未成熟时进行,以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人工授粉 :
雌蕊成熟时将父本的花粉撒在去雄后的雌蕊的柱头上。
再套袋:
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授粉即杂交所获得的种子。
4.巧妙的研究思路——单因子分析法
每次研究中,只观察和分析一个时期内的 一对相对性状 的差异,从而最大限度地排除了各种复杂因素的干扰;在分析清楚每一对相对性状的基础上,再把多对相对性状综合起来分析。
5.实验结果的科学分析——数学统计的方法
对杂交实验的子代中出现的性状进行分类、计数,并用 统计学 的方法进行归纳。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说明
P 高茎×矮茎
↓
F1 高茎
↓
F2 高茎 矮茎
P具有 相对 性状
F1全部表现为 显性 性状
F2出现 性状分离 现象,分离比为显性∶隐性≈ 3∶1
性状显隐性的判断
1.杂交法: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个体杂交,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2.自交法:
相同性状个体交配或自交(植物),后代出现的新性状即为隐性性状;或根据子代表现型之比,子代
出现3∶1的分离比,则占3份的为显性,占1份的为隐性。
3.根据系谱图,双亲正常,而子代有患病的,为隐性遗传病;双亲患病,而子代有正常的,为显性遗传病。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1)测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2)结论:
测交后代的性状及比例取决于 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测交后代两种类型比例约为1∶1,推测F1产生的两种配子的比例为1∶1,所以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正确的。
(3)测交法的应用——鉴定显性性状的个体的基因型
测交实验中,若后代出现隐性类型,则一定为杂合子,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为纯合子。
待测对象若为雄性动物且一次交配的后代数量有限,则应让其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进而产生更多的后代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
鉴定植物显性性状的个体的基因型还可以用自交法:
若自交后代中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一定为杂合子;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
4.常用符号
含义
杂交
自交
亲代
父本
母本
子代
符号
×
P
♂
♀
F(F1、F2…表示子
一代、子二代…)
1.遗传学概念误区:
(1)相对性状强调“同一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
(2)隐性性状不是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而是指在F1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但在F2中可表现出来的性状。
2.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不等于测交
演绎是理论推导,测交则是进行杂交实验验证。
3.“自交”不等于“自由交配”
(1)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的交配,如基因型为AA、Aa群体中自交是指AA×AA、Aa×Aa;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如基因型为AA、Aa群体中自由交配是指AA×AA、Aa×Aa、AA♀×Aa♂、Aa♀×AA♂。
(2)测交与自交的选取视生物类型而定:
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当被测个体是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被测个体是植物时,可采用测交法、自交法,但自交法较简单常用。
见《自学听讲》P96
假说—演绎法
1.具体实验研究过程与假说—演绎法的五个环节间对应关系的判断
(1)假说—演绎法主要包括:
提出问题→做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五个环节层层递进,注意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
如:
分离定律的研究
(2)教材中运用“假说-演绎法”研究的常见实例有:
孟德尔研究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利用果蝇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易混淆的实例是萨顿假说的提出运用的是类比推理的方法。
2.运用假说-演绎法的思想模型解决一些遗传学探究问题
首先对遗传现象中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运用遗传学规律进行推理和想象,对遗传现象中产生的问题尝试进行解释,即做出假设。
然后运用假设解决具体的遗传学问题,即演绎推理的过程。
演绎的基本要义是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的规则,导出另一命题的过程。
若导出的命题与材料相符,说明假设是正确的,再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相关结论。
若导出的命题与材料不相符,必须重新考虑其他假设,重新演绎推理验证。
如何运用假说—演绎思想分析遗传学问题?
如:
现有两瓶世代连续的果蝇,甲瓶中的个体全为灰身,乙瓶中的个体既有灰身也有黑身。
让乙瓶中的全部灰身果蝇与异性黑身交配,后代都不出现性状分离则可以认为( )。
A.甲瓶中果蝇为乙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杂合子
B.甲瓶中果蝇为乙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纯合子
C.乙瓶中果蝇为甲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杂合子
D.乙瓶中果蝇为甲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纯合子
提示 第一步 遗传现象分析:
据让乙瓶中全部灰身果蝇与异性黑身果蝇交配,后代都不出现性状分离,可推知乙瓶中的果蝇一方全为显性纯合子,一方全为隐性纯合子。
第二步 推理想象,做出假设:
据甲瓶中的个体全为灰身,可做出假设是乙瓶中果蝇可能为甲瓶中果蝇的亲本。
第三步 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据上述假设可知,甲瓶中灰身果蝇全为显性杂合子(Aa),乙瓶中灰身果蝇全为显性纯合子(AA),黑身果蝇全为隐性纯合子(aa),符合题意,假设成立。
答案 D
例1 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现象:
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自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3∶1
B.提出问题:
F2中为什么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C.演绎推理:
F1测交,其后代表现型之比接近1∶1
D.得出结论:
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解析 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其表现型之比接近3∶1,A项正确;孟德尔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提出的问题是:
F2中为什么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B项正确;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验证,C项错误;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验证得出的结论是:
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D项正确。
答案 C
遗传学相关的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
1.遗传规律相关的概念
(1)遗传规律相关概念间的关系
(2)等位基因、相同基因与非等位基因间的关系
①等位基因
如上图中B-b,C-c,D-d分别为三对等位基因。
②相同基因
上图中A-A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但因其不是控制“相对性状”而是控制“相同性状”,故应属于“相同基因”而不是“等位基因”。
③非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有两种,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如图中B-b与C-c(D-d);另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C-c与D-d。
注:
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
2.交配类型相关概念的比较
含义
作用
杂交
狭义:
基因型不同的同种生物之间交配
广义: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交配
①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的传递规律;
②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得到新品种;
③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自交
①植物的自花受粉或者同株异花受粉;
②基因型相同的动物个体间交配
①可以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
②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③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测交
杂合子与隐性个体间的交配。
(测交也属于杂交的一种)
①验证遗传基本规律理论的正确性;
②用于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自由
交配
同种生物的雌、雄个体之间相互随机交配
自然界有性生殖生物常见的交配方式
正交与
反交
正交与反交是相对的,正交中的父方性状和母方性状分别是反交中的母方性状和父方性状。
(父方和母方具有相对性状)
①判断性状的遗传属于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②判断性状的遗传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性染色体遗传
1.判断显隐性的方法: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不论正交、反交,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所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了不同性状,则子代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两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遗传系谱图中的显隐性判断:
①系谱图中“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都没有患病而后代表现出的患病性状为隐性性状,如图甲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白化病为隐性性状。
②系谱中“有中生无为显性”,即双亲都患病而后代出现没有患病的,患病性状为显性性状,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多指是显性性状。
2.鉴定纯、杂合子的方法
(1)测交法(在已确定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一般更适合于动物)
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
子代
结果分析
(2)自交法:
待测个体自交→子代(一般更适合于植物)
结果分析
(3)花粉鉴定法
待测个体花粉
结果分析
(4)单倍体育种法
待测个体→花粉→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植株
结果
分析
例2 人类遗传性斑秃是常染色体上某显性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
在男性中只要含有该显性基因就会发展成斑秃,但在女性中只有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才会发展成斑秃。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群中男性斑秃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B.若双亲都正常,则后代中可能出现斑秃
C.若双亲都是斑秃,则其子女一定都是斑秃
D.若母亲是斑秃,父亲正常,则其后代中儿子是斑秃,女儿正常
解析 设控制斑秃的等位基因为H、h。
由题干信息可知,女性杂合子表现正常,而男性杂合子表现为斑秃,所以男性斑秃的发病率高于女性,A项正确;若双亲都正常,则父亲的基因型为hh,母亲的基因型为Hh或hh,他们后代中儿子的基因型可能是Hh(斑秃),B项正确;若双亲都是斑秃,则母亲的基因型为HH,父亲的基因型为HH或Hh,他们后代中女儿的基因型可能是Hh,不表现为斑秃,C项错误;若母亲是斑秃(HH),父亲正常(hh),则他们后代子女的基因型均为Hh,因此他们的儿子都是斑秃,女儿都正常,D项正确。
答案 C
例3 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甲,要确定甲的基因型,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 )。
A.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B.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为高茎,则甲为纯合子
C.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D.让甲与多株杂合高茎豌豆杂交,子代中若高、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
解析 豌豆为严格的闭花受粉、自花传粉作物,若进行测交,需要去雄与人工授粉等操作,该办法不是最简便易行的,且用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有高茎出现,则甲可能为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A、B项错误;用待测的高茎豌豆进行自交,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说明是杂合子,否则为纯合子,C项正确;用甲与多株杂合的高茎豌豆杂交,子代中若高、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但该办法也需要去雄授粉,D项错误。
答案 C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1.基因分离定律
(1)适用范围:
①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②染色体上的基因;③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2)作用时间:
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3)细胞学基础——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下图表示一个基因组成为Aa的性原细胞产生配子的过程:
2.“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实验目的:
认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
(2)实验思路:
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卵巢和精巢;每个小桶内放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分别代表杂合子F1产生的两种配子;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这表示让雌配子与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合子。
(3)注意问题:
甲、乙两个小桶中小球总数可以不相同(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数目不一定相等),但每个小桶中两种颜色的彩球的数量比必须是1∶1(雌、雄个体F1产生的两种配子比例一定是1∶1)。
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每次抓取前要摇动甲、乙两个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目的是保证F1产生的两种配子比例是1∶1且体现雌、雄配子结合的随机性。
(4)对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进行改造设计新实验
模拟不同亲本的杂交实验,如:
模拟Dd与dd个体杂交,只需将其中一个桶的小球换成一种颜色的小球,其他过程相同。
模拟两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产生配子的过程,如:
杂种子一代(YyRr)产生配子的种类,甲、乙两个小桶中分别放Y、y和R、r两种颜色的彩球,其他过程相同,从甲、乙抓取的小球模拟等位基因分离,抓取的小球放在一起模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根据结合的种类和次数可以推出YyRr个体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
1.基因分离定律的两个易错点
(1)杂合子(Aa)产生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
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有两种A∶a=1∶1或产生的雄配子有两种A∶a=1∶1,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一般来说,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2)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会出现特定性状分离比(针对完全显性)。
原因如下:
①F2中3∶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数目较少,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
②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性状分离比发生变化,如隐性致死、显性纯合致死等。
2.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
(1)自交法
(2)测交法
(3)花粉鉴定法:
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例4 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
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②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 ⑥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
A.①②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 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要足够多,这样可以避免偶然性,①符合题意;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这是实现3∶1的分离比要满足的条件,②符合题意;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这是实现3∶1的分离比要满足的条件,③符合题意;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要相等,否则会影响子代表现型之比,④符合题意;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否则会影响子代表现型之比,⑤符合题意;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因此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不相等,⑥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例5 在一对相对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准备了如图实验装置,小球上标记的字母A、a代表基因。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小球的灰色和白色分别表示雌、雄配子 ②两种小球的颜色可以不同但形态必须相同 ③甲、乙中小球数量必须相同,A与a的数量可以不同 ④实验时从甲或乙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小球的灰色和白色分别表示a、A两种基因,①错误;为了确保模拟过程中不受客观因素的干扰,两种小球的形态必须相同,②正确;甲和乙中A与a的数量必须相同,甲、乙中小球的数量可以不同,③错误;甲、乙中不同颜色的小球代表等位基因,从甲或乙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可以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④正确。
答案 D
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1.利用分离定律推断亲、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
(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正推型)
亲本
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子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1∶1
全为显性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aa=1∶2∶1
显性∶隐性=3∶1
Aa×aa
Aa∶aa=1∶1
显性∶隐性=1∶1
aa×aa
aa
全为隐性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
组合
后代显隐性关系
双亲基因型
Ⅰ
显性∶隐性=3∶1
Bb×Bb
Ⅱ
显性∶隐性=1∶1
Bb×bb
Ⅲ
只有显性性状
BB×BB,BB×Bb,BB×bb
Ⅳ
只有隐性性状
bb×bb
2.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指导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的一般流程:
父本(♂)、母本(♀)间行种植→母本去雄→人工授粉→套袋隔离→培育管理→F1杂交种→F1自交→从F2中选择需要的品种。
若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
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便可留种推广。
若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
F2中的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杂合子,其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故让杂合子Aa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
(2)遗传病遗传咨询
人类的遗传病,有些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显性遗传病,有些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隐性遗传病。
①根据性状分离现象,判定某些遗传病的显隐性关系。
如图甲,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即“有中生无”,则该病肯定是显性遗传病;如图乙,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即“无中生有”,则该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
②预期后代中患病的概率:
根据分离定律中概率的求解方法,可以预期某种遗传病的发病概率,为遗传咨询提供重要的参考。
连续自交和自由交配计算规律总结
(1)连续自交:
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杂合子比例为(1/2)n,纯合子比例为1-(1/2)n,显性纯合子比例=隐性纯合子比例=[1-(1/2)n]×(1/2)。
(2)连续自交,逐代淘汰隐性纯合子:
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自交n代后,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2n-1)/(2n+1),杂合子比例为2/(2n+1)。
(3)自由交配:
方法a.利用基因频率计算,AA%=(A%)2,Aa%=2×A%×a%,aa%=(a%)2;方法b.利用配子法计算,分别计算出雌、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计算出对应基因型的比例。
(4)自由交配,逐代淘汰隐性纯合子:
杂合子Aa随机交配,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n代后,杂合子比例为2/(n+2),显性纯合子比例为1-2/(n+2)。
例6 蛇的黑斑与黄斑是一对相对性状,现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甲:
P 黑斑蛇×黄斑蛇 乙:
P 黑斑蛇×黑斑蛇
↓ ↓
F1黑斑蛇 黄斑蛇 F1黑斑蛇 黄斑蛇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黄斑是隐性性状
C.甲实验中,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D.乙实验中,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解析 由乙实验可知黑斑为显性性状,乙实验中亲本遗传因子组成都是Aa,则F1的遗传因子组成有AA、Aa、aa,其中AA、Aa是黑斑蛇,故乙实验中,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完全相同。
答案 D
例7 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曲线可表示豌豆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由图可知,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连续自交提高所想获得的某种纯合品系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很多
D.c曲线可表示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解析 杂合子自交n代,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2)n,自交代数越多,该值越趋近于1,所以a曲线可表示豌豆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A项正确;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相等,因此隐性纯合子的比例也可用b曲线表示,C项错误;杂合子的比例为(1/2)n,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后代杂合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且无限接近于0,即c曲线,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连续自交提高所想获得的某种纯合品系的比例,B、D项正确。
答案 C
特殊性状分离比情况分析
1.显性的相对性、共显性与复等位基因
(1)不完全显性:
等位基因中,只有控制某性状的两个相同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能发挥完全的作用;只有一个基因存在时,只发挥部分的作用,如紫茉莉的花色,RR控制红色花,rr控制白色花,Rr则表现出显隐性中间性状如粉红色花。
(2)复等位基因:
由同一基因突变产生的若干不同的等位基因,构成一组等位基因,其数目在两个以上,作用类似,影响同一性状的一组基因。
复等位基因间存在显隐性关系,如人的ABO血型遗传,其中,IA和IB都对i为显性,IA与IB为共显性。
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能有其中的两个基因。
这一组复等位基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A、B、AB和O四种血型(见下表)。
血型
基因型
A
IAi、IAIA
B
IBi、IBIB
AB
IAIB
O
ii
(3)共显性:
杂合子的一对等位基因各自都具有自己的表型效应,称为共显性。
如人的A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学案doc 一轮 复习 孟德尔 豌豆 杂交 实验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