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会实践.docx
- 文档编号:26104462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3.77KB
寒假社会实践.docx
《寒假社会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假社会实践.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寒假社会实践
2011—2012学年寒假社会实践
2011—2012年寒假社会实践
——晋州市周家庄乡“三农”问题考察
2011—2012年寒假社会实践
——晋州市周家庄乡“三农”问题考察
前言
周家庄,一个实行社、队两级所有,乡合作社统一核算长达50年的乡级新农村,这里经济兴盛、民风淳朴、社会安定、干群和谐,他们的发展模式和政策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同时他们的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
2002年,周家庄乡被河北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乡镇”;2005年周家庄乡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2006年周家庄乡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周家庄乡合作社的发展概况
周家庄乡位于晋州市区东4.5公里处,辖6个自然村,10个生产队,2007年底共4000余户,12000多人,土地面积20000余亩。
全乡实行集体经营、统一核算、专业承包、分工分业的管理模式,是目前全国唯一实行乡级核算管理体制的乡镇。
周家庄从建立合作社以来,经过艰苦奋斗、勤俭办社、发展经济、壮大集体实力,改善社员生活,实现共同致富,创造了许多经验,受到了多次奖励,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1982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了广大农村的主要经营形式,经过社员全体讨论,周家庄领导班子尊重群众的意愿,结合本地实际,坚持集体经营体制不变,继续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时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1990年国家建设部授予村镇建设先进称号;2006年荣获中央组织部授予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等。
全乡福利事业逐步增加到了十一项。
如今的周家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是社员眼中的美丽家园、和谐家园、幸福家园,被参观者赞誉为“都市村庄”。
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制度
周家庄的制度既包括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的定额管理、“三包一奖”制度,也包括组织制度、乡规民约、农工商合作社守则等各方面。
这套制度是周家庄合作社农民的创造,既正确调整了合作社与生产队两者的关系,又明确了各级组织之的责任权利,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而促进实现了共同富裕。
1、农业生产经营制度
周家庄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与他的管理体制是相适应的。
在社队两级所有的管理体制基础上,周家庄合作社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探索、实践,坚持走“定包奖”责任制道路,即定额管理、“三包一奖”制度。
“定包奖”是一种责、权、利相统一的制度。
这套制度以劳动定额为基础,以“三包一奖”为核心,贯穿于劳动管理、计划管理、财务管理和物资管理等方面。
管理体制。
周家庄实行的是社、队两级所有,乡合作社统一核算的两级管理体制,这在全国是唯一的。
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乡合作社拥有决策权、指挥权和分配权,权力集中统一,运作便捷高效。
在具体实施中,操作生产的各个环节,增强了劳动生产的科学性、严肃性,克服了随意性和散漫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益。
在管理体制中,还有一个独到之处,就是党支部建在队上。
把村划为队,每个队的人口大体相当。
这样,党员、干部方便联系群众,做社员的思想工作,更有利于保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顺利贯彻执行。
定额管理。
这是周家庄普遍采取的一种劳动管理制度和计算劳动报酬形式。
贯穿于计划管理、劳动管理、财务管理和物资管理等方面。
其内容包括对生产活动中的人力、财力、物力的配备、利用和消耗等指标的科学量化,以及相应的检查、控制、监督和修订等制度。
定额管理的显著特点,是把劳动定额和劳动计酬标准直接联系在一起。
改革开放后,周家庄合作社面对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注重市场信息、农业科技、机械耕作和高产优质的因素,对包奖制度进行了完善,按照分工分业、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的原则,实行了“大集体、小包工”生产责任制。
完善后的包奖管理,既减少了生产成本,又增加了科技含量;既减少了劳动强度,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又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加了生产效益。
“大集体、小包工”责任制主要有二种形式,一是工序包工。
主要用于粮田种植。
集体实行八统一:
统一计划、统一购置、统一耕播收打、统一管理、统
一技术、统一信息、统一销售、统一分配。
一些生产环节和具体工序由社员分段包工。
社员承包工序实行六定:
定工序、定人员、定数量、定质量、定时间、按定额,然后核计工分。
如除草这道工序,几人干,除几亩,除草遍数、除草质量、完成时间,然后按照定额计算每人所得的劳动日。
二是绩酬挂钩。
主要用于果园承包责任制。
集体对果园实行六统一:
统一用工计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施肥、统一喷药、统一生产管理、统一采摘销售。
承包人则负责疏花、疏果、施肥、喷药、套袋、摘果等具体工序,根据工作量核计工分,最后的劳动报酬与果品的数量、质量、收益挂钩,多收多得,少收少得。
2、企业生产经营制度
管理形式。
集体企业全部实行职工全员承包、厂长负责制。
乡合作社对企业的重大问题,如投资额度、建设地点、产品方向、重大技改项目、基本分配方案、厂长人选、班子组成等有决定权和监督权。
厂长(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全权处理企业供、产、销业务。
企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厂长(经理)报酬与效益挂钩。
劳动定额管理。
企业内部生产任务、财务管理、产品销售等实行定额管理。
在具体劳动岗位,实行按件记工、年终分配制度。
所有企业职工报酬年终兑现,由乡合作社统一核算到户。
销售责任制。
产品销售是企业的关键环节。
企业对全年销售任务、工资、资金周转、货款、差旅费、业务活动费等作了详细规定。
实行销售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业务员的积极性。
3、组织制度
周家庄十分注重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为了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制定了各项制度并长期认真坚持,尤其是把廉政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周家庄乡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带头任用,制定了健全的各项党内制度。
他们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制度一旦制定就认真执行、不得随意更改,对违者坚决处罚。
几十年来,这个乡的党员干部没有一人因贪占、受贿而受处分。
比如集体采购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合作社组成三至五人小组,通过招标、调查、检验,购回来后,再随机抽样送到有关鉴定单位进行质量检测。
这样做既杜绝了营私行为,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购入,又因采购量大价格廉而降低了成本。
周家庄人认为,农村党员干部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生产管理、生活管理和村务管理上是否恪尽职守、尽心尽责,做好工作。
因此,乡党委抓住这个牛鼻子从严教育、管理党员干部。
2007年9月17日,乡党委召开了一个处罚警示大会,乡、社、队党员干部、全乡技术员、林果队队长等参加了大会。
原因是8月14日,乡召开了葡萄打药防治现场会,要求各队立即打药,防止葡萄落叶影响产量。
会后,各队立即行动,而第七生产队没有打药防治,结果造成了100亩葡萄落叶的危害。
乡党委、政府发觉后,立即召开大会。
在会上,乡分管领导、合作社领导、乡技术员、队支书、林果技术员、林果队长等在大会上作检查,并对每人进行了经济处罚。
从严要求,震动很大,效果很好。
4、社会管理制度
周家庄的社会管理制度包括社员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有《乡规民约》和《农工商合作社守则》。
《乡规民约》首先是针对农村干部的。
如,社队干部不准动用公款吃喝,不准请客送礼,不准拿集体一草一木,不准变相多记公分,一律不准做买卖,农忙期间一律不准喝酒。
其次是移风易俗,倡导新观念新风尚。
公约要求节俭办喜事,不大摆宴席;办丧事从简;提倡男到有女无儿户落户,并保障其经济、社会地位上亨有本村居民同等权利。
三是发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乡集体每月发放的养老津贴,全部由老人领取、支配;子女负担老人的生活费,年终分配时由集体扣拔给单独生活的老人;儿童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等。
《农工商合作社守则》则对合作社的福利、干部责任及义务、社会治安、移风易俗、赡养老人、独女户享受的福利、制止盖民用楼吃喝歪风计划生育、收养小孩等进一步做了详细的规定。
从1978年到现在,周家庄无一人刑事犯罪,无一户乱占宅基地,大吃大喝、红白事铺张浪费、赌博、虐待老人、封建迷信、打架斗殴等不良现象已销声匿迹,助人为乐、爱岗敬业、奉献社会、邻里团结等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周家庄务实的的领导班子
周家庄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革时期曾一度弱化了党的建设,使生产受损,社会混乱,经济下滑,群众受苦。
到1978年,周家庄合作社经济濒临崩溃,社员生活水平只有78元,年终无红可分,只得给社员打白条。
1978年新的领导班子组建,雷金河重新走马上任,上任后的头一件事就是抓党建工作。
后来的事实证明党建一抓,百事通顺,事业发展。
周家庄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好的干部队伍,更有一个好的带头人。
乡党委书记雷金河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打过日本,搞过土改,带头领导组织合作化。
他思想正、作风硬、两袖清、管得紧、要求严,是全乡社员拥戴的好带头人。
2002年5月21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组部部长宋平同志视察周家庄乡,听取了现任乡党委书记雷宗奎的汇报后,欣然题词:
雷金河同志——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1997年,雷宗奎同志接任周家庄乡党委书记后,继承前辈优良传统,抓住党建不放松。
组织党员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科技,或亲自上党课,或举办讲座,使党员干部增长才干,开阔眼界。
在党委的领导下,周家庄乡的党员、干部逐渐形成了坚持理想信念,走共同富裕之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三兼顾的发展理念。
抓廉政建设,是周家庄乡的一个鲜明特点。
改革开放后,他们在抓廉政建设方面,一是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廉政制度和措施,二是将政策交予群众,接受群众监督,虚心听取意见。
这是乡党委抓廉政建设的两把利剑,它确保了全体党员、干部手脚干净、一尘不染。
这个乡有这样的铁规矩:
接待领导,清茶一杯,不摆水果、香烟;招待宾客,食堂就餐,家常便饭,饭后付款;外出开会,不报销饭费;办公用品,精打细算,打印纸张用了正面用反面;乡干部不吃生产队特产,生产队干部从不招待乡干部;有了红白事,干部可以参与,但不得吃社员饭;集体财务,一清二白,1954年至今的财务账本保存完好,随时可查;上级奖给乡干部的奖金,乡干部不拿,留给集体;政府采购,阳光操作,不暗箱交易,乡干部不直接参与。
几十年来,这个乡的党员干部没有一人因贪占、受贿而受处分。
大力发展经济同时开展多种经营
在市场经济潮流中,周家庄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立足本地,面向市场。
在农业上调整产业结构、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实行专业化分工,对粮田、果园、菜园、畜牧等实行专业承包。
现在,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周家庄乡的种植业已调整为建设四大基地,即7000亩小麦育种基地,4000亩葡萄示范基地,3000亩鸭梨定点示范出口基地,1000亩苗圃示范基地。
产业结构调整后,既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又增加了社员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
周家庄的棉花种植面积大、植棉技术高、产量高,全国有名。
1958年至1978年间,其中有13年亩产皮棉超百斤,12次出席全国棉花生产会议。
周家庄合作社的棉花全部交售国家,从不私卖高价。
1979年—1992年,是周家庄棉花生产的黄金期,全乡交售国家皮棉7527.82吨。
如今,周家庄根据本地实际,发展了特色旅游业。
投资建设了合作社纪念馆、人民公社大食堂、观光亭、游览大道、葡萄长廊、林中迷宫、瓜果大棚、民俗展示、地下音箱等特色旅游项目。
自2007年9月开展特色旅游以来,游客络绎不绝。
创办奶牛场。
根据市场需求和本乡实际,2004年引进了国际先进技术、品种和设备,集体投资500万元建设了奶牛场。
奶牛场占地150亩,有奶牛500头,日产奶7吨,年效益150万元。
2007年底集体又投资700万元进行扩大,2008年底可完工,扩建后奶牛将达到1000头。
周家庄乡历来重视工业生产,工业生产占有重要位置。
改革前,工业发展缓慢,效益低下。
改革后,企业呈快步发展趋势,到1982年,工业收入已占全乡总收入的半壁江山。
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他们积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使企业设备、技术、规模、上等级,产品创名牌,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现在,周家庄乡有集体工业石家庄光晋阀门有限公司、金河彩色胶印厂、建筑公司等十家,从业人员达3500多人。
其中的阀门有限公司是乡集体核心企业,2007年产值4亿多元,出口创汇2352万元,年实现利税5405万元,吸纳劳动力3000多人。
为了协调工业和农业、从工农民和务农农民的利益关系,他们制定了一整套工业支援农业的章法。
合作社按照按劳分配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逐步探索出多项以工补农的配套措施:
一是集体企业每年按规定向乡合作社交足固定资产折旧费、管理费和提留款(含公积金、分益金、占款行息)。
合作社再将工业利润和其他收入用于农业生产者的年终分配。
二是合理安排劳力,使农户从工、从农人员大体平衡。
在合作社企业工作的职工年纯收入人均万元左右,大田劳动者人均年纯收入不足5000元,从事农业和工业的收入的有较大悬殊。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他们在劳动调配上注意大致平衡,如,通过每户务农人员和从工人员大体平衡,尽量不出现纯工户或纯农户,来化解收入不平衡的矛盾。
三是农产品一律按市场价格向包括从工、经商、务农的合作社社员出售,收入归务农人员分配。
这一措施使得绝大部分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在年景正常的情况下,逐年增加收入。
蓬勃发展的公益事业
从1982年起,周家庄乡对全乡社员实行了十项福利,2007年底进行了修改,增加到十一项,又提高了福利标准。
主要有:
对65岁以上的老人实行津贴制,每月每人发放津贴60元,老党员在此基础上根据党龄年限再加发17—30元;对65岁以上的五保户老人,集体负担生活费用,有病集体派人伺候,医药费用集体负担,每月发80元零花钱;农村干部实行退休制,根据参加工作时间,工作实绩等条件,按具体规定对退休队干部发放退休金;对独生子女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80元养老津贴;对每个义务兵每年发放5000元优抚款,烈属除国家补助外,按直系亲属,每人每年再补助2210元;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者,集体负担生活费用,有能力的安排力所能及的岗位;全乡社员新合作医疗筹资款、自来水费、环卫费,乡集体全部负担,家庭用电每人每年补助25元;对重病造成家庭困难的,乡集体给予补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善居住条件,周家庄乡开始建设新农村住宅楼。
他们实行的是科学规划,统一施工,民建公助,即乡合作社拿出50万元作为建房周转金,资金不足户可提出申请,由乡集体为其代垫2年。
资金限于购买建筑材料,社办建材公司专供建房所需材料,价格优惠,并免费运输。
居民住宅楼由统一按排施工。
从1981年到1998年,全乡共建民用住宅楼3426座,2.49万间,64万平方米。
每户占地相同,建筑风格各异。
由于科学规划,全部建成后,节约宅基地842亩。
同时还开展了公共设施、村容村貌等工程建设,现自来水入户率100%,村村通公路,所有街道全部路面硬化、路灯照明,街道两旁种花栽树,公共设施和住宅楼保持清洁,垃圾定点存放,由生产队派人及时清运。
街道卫生实行“门前三包”,由退休老干部分片监管。
1982年1月,乡投资50万元兴建了全省第一座农民文化宫,有图书室、游艺室、电影厅、培训厅、篮球场,农民在这里可读书看报、学习培训、文艺演出、篮球比赛、举办运动会等。
2003年投资100万元兴建了农民乐园,有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灯光、音箱、花池、亭台,可健身、可修心、可唱歌、可跳舞。
2007年投资120万元建立了周家庄合作社纪念馆和荣誉陈列室,展示了合作社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发展壮大的历史,是传统教育和改革开放成果展示的教育基地。
重视教育事业,全乡自1983年就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还投资250万元翻新了乡办中学、新建一所小学、扩建五所小学。
2001年乡办中学被石家庄市教育局命名为规范化学校。
2007年,乡投资350万元,建设了宽阔、舒适的幼儿园,可容纳全乡7岁以下的幼儿入园,使他们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
卫生事业逐步发展,日益完善,到2001年,乡卫生院建筑面积660平方米,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牙科、检验科,医院有医护、后勤人员32人。
1999年被石家庄市卫生局授予标准化医院。
周家庄乡结合本乡实际,坚决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达到了更新更高水平。
自1985年至今,计划生育率一直保持100%,多次被市、县评为先进集体,1986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50多年来,周家庄乡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放松精神文明建设。
乡里制定了《乡规民约》,评选“十星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宣讲“八荣八耻”,各队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教育,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成立民事调解委员会,组建了民兵巡逻队等。
现在,周家庄乡社会、秩序良好,人心向善,民风淳朴,办事依法,做事讲理,邻里和谐,尊老爱幼蔚然成风,婚丧大事自觉简办,“十星文明户”、好媳妇大量涌现。
自1978年至今,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
总结
周家庄的经济快速发展、民风淳正、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和谐幸福等都是实实在在的。
周家庄的发展经验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他们实行的是社、队两级所有,乡合作社统一核算的管理体制,同时,这种体制又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定额”、“三包一奖”等管理制度。
也许,有的东西是其它地区不容易复制的,但是,他们始终坚持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观念和经验还是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寒假 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