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中考化学备考专题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D卷.docx
- 文档编号:26093706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81.42KB
沪教版中考化学备考专题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D卷.docx
《沪教版中考化学备考专题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中考化学备考专题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D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中考化学备考专题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D卷
沪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备考专题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7题;共34分)
1.(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海水晒盐
C.橙子榨汁
D.光合作用
2.(2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下列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煤气燃烧
C.金桂飘香
D.尘土飞扬
3.(2分)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
B.气球爆炸
C.燃放烟花
D.西瓜榨成汁
4.(2分)(2015•抚顺)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操作或所用试剂
A
鉴别铁粉和木炭粉
观察颜色
B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加熟石灰,混合研磨
C
除去铜中混有的氧化铜
加过量稀硫酸,过滤
D
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
高温煅烧
A.A
B.B
C.C
D.D
5.(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B.氮气用作保护气
C.碳用于冶炼金属
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用作干燥剂
6.(2分)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树根“变”根雕
B.玉石“变”印章
C.水果“变”果汁
D.小树“变”大树
7.(2分)(2016•衡阳)在下列各项“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品尝﹣﹣鉴别白糖和食盐
B.观察﹣﹣鉴别黄铜和黄金
C.闻气味﹣﹣鉴别酒精和白醋
D.点燃﹣﹣鉴别羊毛和涤纶
8.(2分)生活中“低钠盐”“高钙奶”中的“钠”和“钙”是指()
A.元素
B.单质
C.原子
D.分子
9.(2分)(2016•邵阳)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这这四步操作中均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酒精灯
10.(2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甲
乙
A
稀硫酸和铜片
水和硝酸铵固体
B
Na2CO3溶液和稀硫酸
水和浓硫酸
C
双氧水和MnO2
NaOH溶液和CO2
D
水和氢氧化钠固体
AgNO3溶液和稀盐酸
A.A
B.B
C.C
D.D
11.(2分)下列物质之间,不存在如图(“→”表示能转化)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
A.①H2O2②H2O③O2
B.①Na2CO3②CO2③CaCO3
C.①CaCO3 ②CO2 ③Ca(OH)2
D.①C②CO③CO2
12.(2分)下面几种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
实验室智取二氧化碳
B.
铁丝燃烧
C.
实验室制取
D.
稀释浓硫酸
13.(2分)实验基本操作是学习化学的灵魂。
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浓硫酸的稀释
C.干燥氧气
D.测定某溶液的pH
14.(2分)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完毕后,剩余的试剂都应该放回原试剂瓶
B.玻璃管与胶皮管连接时,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稍用力转动插入胶皮管中
C.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可在天平上直接称量,有腐蚀性的应放在烧杯中称量
D.稀释浓H2SO4时,应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15.(2分)(2015•莆田)下列实验操作中的玻璃棒没有起到搅拌作用的是()
A.过滤液体
B.溶解固体
C.蒸发溶液
D.稀释浓硫酸
16.(2分)物质的“性质——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水有良好分散性——常用作溶剂
B.干冰易升华——做致冷剂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制霓虹灯
D.活性炭疏松多孔——制作电极
17.(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读液体体积
B.
引燃酒精灯
C.
滴加液体
D.
取固体药品
二、填空题(共4题;共16分)
18.(3分)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的方法是________ .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
(4)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矿物质,水和________ .
(5)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将其盖灭的原理是________
19.(3分)利用下列仪器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并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
H ________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的仪器是 ________ (填编号);
(3)实验室用盐酸和大理石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择的仪器组合是________(填编号),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
(4)已知:
①常温下,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气体,能溶于水,有剧毒;②实验室常用FeS固体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S气体:
FeS+H2SO4
FeSO4+H2S↑。
据此可知:
制取H2S气体的发生装置与________ 组相同(填“
(2)”或“(3)”),收集H2S气体的方法与________ (填“
(2)”或“(3)”)相似,收集H2S气体时还应特别关注的问题是________ 。
20.(5分)将下列实验操作选用的仪器名称填写在横线上:
①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_______;
②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_;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___;
③加热液体时,用于夹持试管的是________.
21.(5分)(2015•长春)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因为受压时氧气分子间的________减小;
(2)CH4充分燃烧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 ;
(3)炒菜时锅里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
三、综合题(共5题;共17分)
22.(2分)熟练掌握和应用化学用语是对中学生的基本要求,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钠元素________
(2)氯离子________
(3)氮气________
(4)
表示的是________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是________
(6)+2价钙形成的碱________
(7)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3.(3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1)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除提高温度外,主要还起到________的作用。
(2)若将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不能观察到燃烧现象,从而再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3)如图3所示,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实验初始阶段发现蘸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不燃烧。
由此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4)如果白磷和红磷靠近些,白磷先起火,红磷会随后着火,这是因为________;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4.(4分)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①物理性质:
________;
②化学性质:
________.
(2)请从分子构成的角度,指出氧气和臭氧的不同点________;
(3)写出材料3中氧气转化为臭氧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__;
(4)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________.
25.(2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告可燃冰试采成功,这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可燃冰外观像冰,在地球上的储量大约是已探明其他化石燃料总量的2倍;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力比传统的化石燃料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的残渣和废气,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
(1)目前,人类实验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________.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在高温条件下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为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试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
(4)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相比传统化石燃料具有很多优势,主要是 (填序号)
A.储量丰富
B.燃烧值大
C.清洁、无污染
D.易于开采.
26.(6分)过碳酸钠(Na2CO4)是一种安全的鱼塘增氧剂,其增氧原理是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H2O2和Na2CO3,进而缓慢产生氧气。
(1)求过碳酸钠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
(2)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用过碳酸钠增氧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7题;共3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二、填空题(共4题;共16分)
18-1、
19-1、
20-1、
21-1、
三、综合题(共5题;共17分)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3-1、
23-2、
23-3、
23-4、
24-1、
24-2、
24-3、
24-4、
25-1、
25-2、
25-3、
25-4、
26-1、
26-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沪教版 中考 化学 备考 专题 物质 变化 性质 实验 基本 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