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下数学单元反思.docx
- 文档编号:26081436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4.44KB
4下数学单元反思.docx
《4下数学单元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下数学单元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下数学单元反思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活动中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
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记住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顺序,即先括号内,后括号外,先乘除后加减,单一加减或单一乘除要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学生虽说能记住,但在实际的练习中出现了以下的问题或者说是误解应值得教师注意。
(1)对“先”字的理解,我发现在很多学生的练习中出现误解现象,他们认为先算的就应该写在前面,如计算12+(13-4)-6就会这样些=9+12-6把先算的括号写在前面,还如12+5×6-15就会这样写=30+12-15,打乱运算的顺序。
(2)在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时此文转自 误认为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先算加法后算减法,如计算12÷3×2写成=12÷6=2,计算12-3+6就写成=12-9=3。
而实际所谓先乘除后加减是指乘除哪种运算法则在前九先算哪种,加减也是。
以上两点对“先”字的理解先算出现的误解现象值得教师注意纠正指导。
2、很多学生在解答如“326与290的差去乘18与24的和,积是多少?
”一类的问题时,对“与”、“和”两个字的含义理解出现误解,特别是“和”的含义。
在学生的练习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出现错误,不理解其意思导致出现错误。
“和”在题目中是表示连接两个数字的关系的连词使用还是表示运算法则中的加法来使用,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将清,引导学生区别,正确的理解含义并写出正确的四则余混合算式。
3、在教学中我发现运用扑克牌算24点是很好的训练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活动,值得我们多加运用,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从不同方位观察简单的物体,初步把立体图形与其视图联系起来。
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把握不好容易造成学生观察的疲惫,空间观念得不到发展。
因此这节课对我而言,重在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从而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活动中,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教完本课后,感触较大,反思如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以观察活动为基础,在多次体验中建立影像与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培养空间的想像能力。
三、以生活经验为依托,由易到难,逐步拓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四、利用肢体语言,突破教学难点
五、寓德育内容于教学之中,丰富数学课堂
以上五个方面是在教学这节课中的成功之处,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观察对象的具体化造成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不够
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观察物体时,都安排了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如:
水杯和小猴,通过具体的观察,判断出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不同结果,学生完成的情况尚可。
但是在练习中,学生面对抽象的图片观察,出现的错误较多。
原因有二:
1.学生不会读题。
2.空间想像能力较差。
在教学这节课时,应该安排一道类似的题目,根据学生观察的情况提出注意点,可能会更加完整一些。
二、师生交流较片面,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在我的课堂中,与学生的交流,往往出现一种现象:
得到所谓的正确答案后,不再给其他学生机会去表达。
长此以往,可能会影响部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其实,不管学生说的是否重复,都应该让他们多锻炼说话的能力。
特别是学习困难生,要多给机会让他们说,重视他们的课堂表现。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教学反思
已学内容:
加法运算定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乘法运算定律,包括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反思内容:
学生对于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掌握较好,可运用这两个定律对一步加法和乘法进行验算。
基本能够灵活运用。
然而对于加法、乘法结合律则运用不是很好,乘法分配律则更为糟糕。
细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学生现在只是能够认识,弄明白这三个运算定律,还不明白这几个运算定律的作用和意义。
(除了少部分思维敏捷的学生之外)第二,学生能正确的分析算式,并正确的运用运算定律,对学生的已有基础提出了不少的考验,如42X25,运用运算定律计算这个算式,很生很多是把25分为20和5,这样即使运用了乘法分配律,但较之把42分成40和2相比,有很大的出入。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25X4得100这个重要的因素造成的。
这里简单的描述为数学“数感”吧,还有125和8得1000一样。
第三,有的学生甚至运用运算定律折腾了一番又回到了原来的算式
综上所述,解决办法只能是多讲多练,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在不断的重复练习过程中,体会应该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也就是如何做题。
其次,等待讲解了下节内容简便运算之后,我想学生会得到一个明确的回答,原来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运算过程变得简单,这样,学生在计算的时候,自然就会去运用了,而且会十分的感兴趣。
不知教材的这样安排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要是把简便运算分开安排在各个运算定律新授后,或许学生会更感兴趣,毕竟螺旋式的上升符合小学生的现有心理接受水平。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
本单元刚开始的教学效果真的是特别差,学生交来的课后作业错误满篇,平时麻利的对号此刻却再也难以画上去。
一节课时间过去了,作业没批两本,自己却感到头昏脑胀,哎,怎么会这样?
说实在的,对这一个单元从思想上我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心想,小数对学生已经不是初次接触了,他们有一定的基础,学习起来应该没有问题。
哪知道,实际上原不是这么回事。
本单元看似容易,实则难点一大堆。
小数的意义、性质上是很抽象的东西,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
学生对概念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问之知道,但运用缺乏灵活性。
变换练习题题型,学生马上无所适从。
比如,学生知道:
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的计数单位有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练习题:
1.04读作(),表示()。
第二个括号学生几乎都填的是1个一和4个0.01,而少有学生填104个0.01。
虽说学生填的不算错,但也说明学生对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不像对整数部分几个一、几个十等的理解那么深刻。
又如,学习了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判断题:
2.0与2大小一样,意义相同。
()学生判断正确。
说明对小数的意义还是没有真正理解。
2.0与2大小一样,但计数单位是不一样的。
所以意义不同。
生活中的小数出现问题更多。
尤其是单位之间的换算,要根据进率来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学生不是进率记错了,就是小数点的位置不对,要不就是数位不够补0时,补在了中间。
接连几次作业,效果都很差,这使我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
接下来的课我该如何进行?
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呢?
通过和同事的交流,我们认为,首先要慢下来,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不要急于求成。
第二,针对问题,一点一点讲清讲透,有针对性地加强专项训练。
第三,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整理,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找到问题所在。
只有这样,才能把问题一个个消灭掉后来的几次课,我依计而行。
果然作业效果有了很大改观。
批改起来也顺畅多了。
单元检测在即,我想对本单元的问题再做一个小结,帮助大家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1、小数的意义:
明白不同的数位上计数单位不同。
数位不同,计数单位就不同。
整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最小是一,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最大是0.1。
2、小数的性质
(1):
区别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不是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
如果在小数点的后面添0或去0,小数的大小就会改变。
如:
2.4=2.40,不能写成2.4=2.04
3、小数的性质
(2):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是和小数的扩大或缩小相联系的。
归纳为:
小数点右移一位=小数扩大10倍=小数×10小数点右移两位=小数扩大100倍=小数×100,……小数点左移一位=小数缩小10倍=小数÷10小数点左移两位=小数缩小100倍=小数÷100,……4、求小数的近似数:
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改写原则是不能改变原数的大小,所以除了末尾的0可以去掉,其余都要写上。
一个是求小数的近似数。
一般会说明保留几位小数(如保留一位小数,或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0.1,精确到十分之一),原则是看保留位的右边一位“四舍五入”。
如:
把19007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后,再保留两位小数190070=19.007万≈19.01万
这类题最易出现的错误是小数数字写对了,却忘了添上“万”或“亿”。
也有部分同学把改写和求近似数混淆。
5、生活中的小数:
主要涉及小数与复名数的相互改写(也就是换算)。
主要有长度单位、重量单位、面积单位、人民币单位的换算。
人民币单位的换算学生基本不存在问题。
长度单位除了米和千米的进率是1000以外,两相邻单位的进率都是10。
两相邻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而两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进率是100。
这是解决问题必须熟悉的。
然后根据是扩大还是缩小进行小数点的移动即可。
如:
2.05吨=(2050)千克,扩大1000倍,所以小数点右移三位。
470厘米=(4.7)米,缩小100倍,所以小数点左移两位。
3.04米=(3)米(4)厘米,把其中的0.04米扩大100倍,即小数点右移两位。
4千克70克=(4.07)千克,需要把70克缩小1000倍,即小数点左移三位,再与4千克合起来即可。
6平方分米5平方厘米=(6.05)平方分米,需要把5平方厘米缩小100倍,即小数点左移两位,再与6平方分米合起来即可。
本单元的教学真的是教训难忘,我也希望自己吸取教训,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第五单元《三角形》教学反思
近日教学了四年级三角形一节的知识,认为有很多知识点位可以进行探究教学,如: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三内角的和等。
但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准备好师生所需的探究材料和演示材料,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会影响探究结果的不当的.甚至错误的探究或操作方法要能做出充分的预料,并在探究前予以排除,这样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探究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如在让学生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初上这节时我让学生自己课前准备了三组探究材料:
6784593610,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这三组材料分别摆成一个三角形,试一试,你有什么发现?
结果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得出均能摆成三角形,课堂上我通过巡视发现这部分学生在摆的过程中操作方法出现了差异,他们在操作时是将每相邻的两根小棒的端点靠在一起,而不是将两个端点重叠在一起,这样由于这些学生操作方法的不当而造成了探究结果的不同,借此机会我适时的教育学生掌握和应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在探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教育他们要重视对科学的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第二堂在另一个班上这节内容时,在探究活动前,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同学们在用小棒摆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思考片刻后我请了一名同学展示自己的想法,让全体学生达成了操作方法上的共识,再分组进行探究,效果较好。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反思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
其实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原理差不多。
相对来冰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及掌握对这部分知识,但是从我这节课来说,源于学生的基础差,可能收到的效果还是很好。
下面就我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进行自己的教后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
的确《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个单元的教材在安排时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素材——购买学校用品入手的。
让学生很容易理解,也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信息,收集信息并提出有关小数加、减计算的数学问题,从而产生新的计算要求。
在此基础上,我采用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探索笔算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都选择利用整数加、减法的算法进行计算。
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课堂小结时我提了个问题:
为什么你们都选择采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呢?
通过比较你发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与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解决了这些问题基本上也就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了。
最后我又强调了在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数位必须对齐,小数点也必须对齐。
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容易错的地方设计了一些练习题。
整体感觉学生在这部分掌握的还是不错的。
《营养午餐》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围绕午餐营养问题设计相应的数学综合应用活动,组织学生调配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使学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
我在紧张又有点慌的状态下上完了这节课,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反思这节课,我觉得有以下不足之处:
1、教师有些紧张。
虽然我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从教学环节的设计到课件的制作以及学具的准备,每一步我都费了很大的心思,也很有信心上好这节课。
也许是我太想把这节课讲好了,才使得自己紧张,个别教学环节延误时间。
2、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太好。
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总在注意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但从电碳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看,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小组成员分工也不很明确。
因为有老师听课,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是很好。
生怕学生出错,作为新教师我又很缺乏这方面经验,才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对学生收得过紧,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
3、教师的教学语言有点啰嗦,不够精炼。
针对本节课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进,不断学习,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并争取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内容学生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课前预习时,我布置学生在方格纸上平移线段,用笑脸图在方格纸上平移,并在方格纸上贴出笑脸最初位置和最终位置。
课始交流预习作业时,学生完成情况很好,也能根据预习作业知道把图形平移要弄清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例题的学习也在此基础上很顺利的完成。
存在问题: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学生不会搞错方向和距离,但现成的样图让学生填空是先向什么方向平移几个再向什么方向平移几格学生反而要混淆开始图和结果图,原因是学生没在意图中标注的便平移方向。
教师从开始的预习作业环节开始就未想到题目的变式教学,让学生开始就只关注了图形变化结果,没有细化平移的过程及变式。
还有就是学生对无多少斜线条的图形作图掌握还行,但对于梯形、平行四边形等平移后的图形的作图错误相对多些。
原因是教师在讲解简单图形画法时强调了作图技巧,可能因为图形的简单影响了学生,导致学生忽视了作图技巧的有用性。
在练习中该适当补充学生作图会出错的再进行讲解,真正让他们知道技巧的重要,反而能刺激他们课堂学习的效率。
第九单元《鸡兔同笼》教学反思
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讲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安排了大量与“鸡兔同笼”有着类似数量关系的问题,让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周围世界,并且在这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探索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但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存在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如何调控才能进一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如时间的把握、学生合作过程的控制、合作学习的效果等;
2、要想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在课堂中注重培优辅困,特别是学困生的辅导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使他们通过教师的引导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真正落实新课标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标;
3、有意义的练习及作业的设计要考虑有利于知识点的落实,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考虑练习内容的层次性,手段的灵活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平均数》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困惑:
收获一:
情境的成功运用。
课一开始,我创设环保小分队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
学生一目了然的看出不一样,这一情境的创设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为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起到了迁移的作用。
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
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各种不同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
收获二:
概念的建构认知。
本课的大致知识能力层次如下:
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应用平均数。
教学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并利用条形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动揭示求平均数的方法,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由平面到立体,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平均数概念。
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
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
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收获三: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
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如:
第一题是对平均数的理解;第二题是对平均数的应用,第三题是对平均数的深化认识。
这三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
此外,在平均水深110的河水中,小明下河游泳有没有危险?
这个讨论中,让学生受到了安全教育。
在小刚的一家三口用水情况以及面对严重缺水地区的用水情况比较中,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受到了要节约用水的意识,很多学生都明白了要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使各学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
但在这堂课教学中,我也有困惑:
首先问题的设计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行合作讨论、探究,更深层次地理解概念;其次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流于过场的倾向,怎样实现这一学习方式优化及发挥其最大功用,这些问题仍值得不断探究和实践!
在教学这节课时,我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分析让学生在单式、复式的观察、对比、分析中,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统计意识。
本节课我在教学时,重点抓住以下三点进行教学:
(1)讲清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
(3)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让学生感受到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清晰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在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提出问题:
“如何在一个统计图里描述上面你们所说的这信信息?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寻找绘制方法。
整个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地“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的新理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单元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