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6077209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0KB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县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9-2020年上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时间:
120分钟,分值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20世纪以前,我们都说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六经。
不过,到了20世纪,随着西方文学理论传入中国,并逐渐取得了统治地位,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学术界关于神话是文学起源的观点就居于主流地位。
神话是具有神圣性的关于神的故事,重在社会功用性,神话当然对西方文学影响很大。
那么,在中国,文学的源头究竟是神话,还是六经呢?
刘毓庆认为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六经。
他的理由有如下几个方面。
中国古代没有神话概念,这就意味着神话未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形态而存在。
所谓的上古神话,其实是对上古史的一种记述方式。
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说:
“上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
”当下文学史著作中所讲述的上古神话,如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共工触山等,并不是产生在上古,而是战国以后,真正属于上古的神话很有限。
像精卫填海、夸父追日、黄帝战蚩尤等,这属于上古神话,而这些神话都有历史作内核,其实是上古史的神话化。
即使神话存在,也构不成文学之源的功能。
所谓“源”,一定要形成对“流”的规定性作用才行。
即所谓“本立而道生,源治而流清”,它要决定其“流”之巨细清浊。
只有有了“流”,“源”的意义才能成立。
尽管中国上古产生过神话,但这些神话对中国文学并没有规定性,形不成“源”的功能。
无论怎样抬高它,它也无法取得像希腊神话在欧洲文学史上那样的地位,它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并不像研究者所说的那般巨大。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设问和思考:
假如没有上古神话,中国文学是否会逊色?
中国文学史是否会改变它的形态与发展方向?
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个巨星如“李杜”“苏黄”“唐宋八大家”是否会出现?
我想结论是很清楚的。
假如没有西方学者神话研究的理论与观念的输入,恐怕至今人们也不会意识到有神话的存在。
也就是说,没有神话,中国文学史不会重写;而没有六经,中国文学史则必须重写。
因而把神话定位为中国文学之根,是不能成立的。
将神话作为中国文学之源,是用西方概念规范中国学术的结果。
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讲义》虽然是借鉴日本学者的文学史著作写成的,但仍然把“以治化为文”认作正宗。
到1923年,汪剑余将林氏著作改编为《本国文学史》时,开始引入了“神话”概念,并说:
“自汉以后,神话大兴。
”鲁迅、茅盾都是较早研究中国神话的学者,但鲁迅撰写的《汉文学史纲要》和茅盾撰写的《中国文学变迁史》中,都没有给神话位置。
神话为文学史作者普遍关注,应该是在上世纪中叶的事情。
这其中当然有中国神话资料钩沉工作取得的进展,更重要的是随着苏联文学理论的传入,神话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发展里程。
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和前提,由此有人推论中国上古也应该像希腊一样有一个神话为主体艺术的时代,神话也应该是中国文学艺术的土壤和前提。
如陆侃如、冯沅君《中国古典文学简史》、李长之《中国文学史略稿》、詹安泰《中国文学史》、杨公骥《中国文学》等,都是将神话作为中国文学史的开端来论述的。
——(摘编自《中国文学的源头是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经曾被普遍认为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但是随着西方文艺理论传入中国,中国一些文艺理论工作者开始对这一“共识”提出疑问。
B.西方文艺理论界普遍认为西方文学起源于古代神话,因为古代神话具有神圣性和社会功用性,而且对西方文学产生规定性作用。
C.诸如“李杜”“苏黄”“唐宋八大家”等中国文学史上巨星们的出现,是否要以中国上古神话的出现为前提,确实难以判断。
D.无论是陆侃如、冯沅君的《中国古典文学简史》,还是李长之的《中国文学史略稿》等,都受外国文学理论的影响,都把中国文学史的开端定位为神话。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如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和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是两种不同时代的神话,前者出现的时代要远远晚于后者。
B.像精卫填海、黄帝战蚩尤等上古神话也并非“虚造”,因为它们都有历史作内核,所以只能算上古史的神话化。
C.“本立而道生,源治而流清”,揭示了“源”和“流”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即“源”对“流”具有规定性作用。
D.林传甲、汪剑余、鲁迅、茅盾等在撰写中国文学史时,都不认为神话是中国文学之源,甚至没有意识到神话的存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刘毓庆看来,中国神话并非独立存在的文化形态,正如徐旭生所言,中国神话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凭空虚构出来的。
B.中国古代神话对中国文学史没有规定性,但是六经对中国文学史却有规定性,所以中国文学史的“源”是六经而非神话。
C.是否作为独立存在的文化形态,是否对文学史的发展产生规定性作用,这才是判定神话是不是中国文学源头的两个必要条件。
D.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出现的基础和前提,但并不能由此推出中国神话是中国文学的“源”的结论,因为两地神话出现的时期和作用不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黑土地
韩静霆
①我是北方的黑土捏成的,土性浇铸在我的灵魂之中了。
②我生于黑土,长于黑土。
童年,我用黑土捏出我的天使:
人,马,牛,羊,鸡,狗。
我和黑土造就的这些众生厮守、说话。
我用黑土制成能吹奏抑抑扬扬、呜呜咽咽曲调的埙。
我的埙就是我的唇舌,我生命的延长,我灵魂的独白。
我是黑土的上帝,黑土也是我的上帝。
26年前我孑然一身进关,闯荡京华。
我住在前门箭楼下的小客栈里,柔和湿滑的京腔在议论我:
这个北方的小牛犊子。
哦,是的。
牛犊子,北方,我。
我走出北方黑色的漠野,什么也没带——不不,我带走了一样东西,永生永世不可抛弃也无法抛弃的,就是我的土性。
③每次返乡,黑土地总是极尽柔情待我。
当我的两脚插在浸了油似的黑土地里,即便是大旱时节,湿漉漉的地气也冲得脚心痒酥酥的,我的两足张开十个“根须”吸吮着水汽,我感觉到筋络舒展的咔咔声,我感觉到血管中冲撞着一排又一排黏稠的然而又是流动着的激情的浪头。
唯有此时,我可以和刚刚拱出土皮儿的荠菜私语,可以得到玉米缨子扬来的花粉,可以喝到奉献到手心的蚂蚁酒,这时候我能把目光的线一直拉到松辽平原的极处,看云起云飞,进入一种境界。
我想我变成了黑土地上植根并且眺望着的树,一棵生有两个丫杈的树,一棵擎着乱蓬蓬鸟窝的树,一棵白桦树。
我想我不怕被肃杀的风摇落最后一片叶子,叶落了还会再生。
我想我可以燃烧。
在地上成炭,在地下变煤。
因为,我是黑土地的子孙。
④带着黑土地给我的足够的营养,我离开了故土。
西北高原的风吹不倒我这北方的榛莽,海南天涯的烈日晒不干我黑褐色肌肤蕴藏的油性。
有时候,我枕着塬,枕着海,闭上眼睛想到的却是北方黑土地柔软的怀抱,想到儿时睡过的桦树皮摇床。
我为此心旌摇荡,依稀看到黑土地上跋涉而去的祖先。
哦,努尔哈赤的雕弓拉成满月,“玉骢嘶罢飞尘起,皂雕没处冷云平”;哦,挖参人如崖上的壁虎,没入密林,“雪中食草冰上宿”;哦,刚刚冷却的火山口杉木葱茏,岩洞里举起了伐木人的炊烟;哦,田畴把黑色的垄划到天尽头,那里,一人,一犁,一牛,共同较量着耐力和韧性。
犁着,耕着,走着,没有一点声音。
我的黑土地就是这样一部悠远的、孔武的、神秘的、充满着内聚力的不朽经典。
当然,在黑土的深层,也埋藏着古战场鲜血锈蚀的剑,也抛落了亡国之民的遗骸,也有过拼搏、绞杀、屈辱和失败。
即便是失败,我的先人也是屡败屡战,不屈不挠。
⑤北方的黑土地是何等博大啊,兼容着火山与冰岸,天池与地泉,针叶林与毛毛草,红高粱与罂粟花,野性与柔情,爱情与仇恨,严峻与温馨,粗犷与粗疏,自强与自私,辽廓与孤寂。
既有长久的四季轮回,又有短暂的无霜期;既有虎群的雄浑,又有狗皮帽子的寒碜;既有宽广又有褊狭;既有宁静又有躁动;既坦诚又神秘,既富丽又贫瘠。
当我远离故乡去生存、拼搏和拓荒数年之后,终于明白有一种东西是不可超越的,那就是黑土地所给予我的生命的原汁。
⑥是的,读懂黑土地这部博大恢宏、幽远深邃的自然、历史和人生的巨卷,需要时间的打凿和精神的反刍。
如今,我头上的野草荣而又枯,年已不惑,似乎才领略了一点她的教诲。
她从我呱呱坠地的一刻起,就用日出日落、阳春严冬和风霜雨雪教导我。
她要我生来就成熟,就懂得什么是沧桑,什么叫坚韧,什么叫忍耐,什么叫不屈。
非洲谚语说,创世之初,上帝赐给每个人一抔土,人们从土中吮吸生命的滋养。
北方黑土地给我的滋养令我受用无穷,也就铸成了我终生的土性。
⑦不可改变,我北方的土性。
因为,自我落生的时候,黑土地就给我打上了胎记。
我的黑土铸成的肌肤和魂魄不可改变。
因为,我不能选择也不愿意改变我的籍贯。
我为此感到荣幸——当我走在异乡异域的时候,人们会顷刻间认识我和我的内涵:
中国,北方,黑土地。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是本文的线索,紧扣“我”不可改变的土性,文章多次反复,突出了黑土地对“我”的深刻影响。
B.第⑤段赞美了黑土地的博大兼容、不可超越,写远离故乡去拼搏则又流露出“我”渴望摆脱黑土地的内心感情。
C.本文语言极富特色,句式整散结合,排比、比拟等多种修辞综合运用,都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表现力。
D.本文没有写曾经发生在黑土地上的平常事,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揭示了黑土地自然、历史和人生的真谛。
5.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5分)
6.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又总是渴望离开养育自己的水土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请结合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湜(shí)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
“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
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
“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
蒙奏言:
“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②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
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
欲身不病,得乎?
”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
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
至是,帝密谕之。
对曰:
“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一日,帝从容问:
“蔡京何如人?
”对曰:
“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
”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
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
“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
”蒙曰:
“吾府之积若干?
”曰:
“八千缗。
”蒙叱曰:
“安有更革而吾不知!
”明日,制下。
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
“侯蒙亦如是邪?
”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帝曰:
“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
”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
[注] ①王恢:
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
汉武帝大怒,曰:
“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
”②子玉:
楚成王时为令尹。
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B.科举时代经最高一级考试会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一般称为进士及第,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三甲各若干名。
C.郊祭犹郊祀。
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
天神、地祇、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
侯蒙不敢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湜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
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18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自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
皇帝要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
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
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朝廷准备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连侯蒙也不知情,所以他斥责府库主管。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蒙晓之曰:
“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是,帝密谕之。
对曰:
“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4~15题。
早春寄王汉阳
李 白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的内容很简单,不过是邀请友人前来探春畅饮而已,但写得活泼自然,不落俗套。
细细吟味,作者那一颗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诗心,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B.诗的前四句主要是围绕着“东风”二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早春的气息,写春天是怎样悄然回归的,表达了诗人终于迎来了春天的那种喜悦之情。
C.“陌头杨柳黄金色”一句是写早春的动人景象。
全诗至此几经婉转方才暗暗点明诗人终于看到了“春还”这一层意思。
诗人写早春之色,不用“嫩绿”“新绿”等字,完全是出于细心观察又融进了自己喜悦之情所得。
D.五、六两句是全诗的承转机杼之句。
诗人不直言说透“邀请”二字,而是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了一个动人的细节,便把邀请的殷切之情表达出来了,同时还含有“共赏春光”之意。
12.请赏析尾联的表达技巧。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淇水汤汤,____________。
女也不爽,____________。
(2)三岁为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3)早在千年前,屈原就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教导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4)涉江采芙蓉,____________。
(5)月明星稀,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7)暧暧远人村,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共89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
B.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C.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裁,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
D.法国大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冬日,“九眼贡莲”已进入双节前的黄金采摘期,数名采藕人正穿着防护衣在地里忙着采摘莲藕,将销往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B.这家4S店长期占道修车,不仅毁坏了人行道地砖,而且不能让行人、车辆正常通行,给周围群众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C.建设智慧城市要从解决城市实际问题入手,合理规划管理城镇,打造城市宜居环境,最终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D.进入秦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漫山遍野点缀着火红的枫叶,蔚为壮观,这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绝美画卷。
1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
________这仍然是移情作用。
从一草一木之中见出生气和人情以至于极玄奥的泛神主义,深浅程度虽有不同,道理却是一样。
①它们都带有若干神秘主义的色彩。
②所谓神秘主义其实并没有什么神秘,不过是在寻常事物之中见出不寻常的意义。
③从理智观点看,移情作用是一种错觉,是一种迷信。
④但是如果把它勾销,艺术无由产生,宗教也无由出现。
⑤艺术和宗教都是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把人和物的距离以及人和神的距离都缩小。
A.①②⑤③④ B.①④⑤②③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5分)
磷是有关生命和思想的物质。
骨头里含有磷,它决定着骨髓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__①__,才能使脑细胞正常地工作。
食物里缺乏磷,__②__。
怪不得身体衰弱的人和康复期的病人,要服用含磷的药物。
__③__,其他生物也需要。
在开口狭窄的港湾里撒上磷的化合物,就会使细小的水藻和别的微生物很快繁殖生长,鱼的繁殖率也就提高了。
①
②_
③_
18.下面是科学家波特尔与罗勒曾提出的一种激励模式的示意图。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述这种激励模式的内涵,60个字左右。
(6分)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怨灵修之浩荡兮
B.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C.伏清白以死直兮
D.宁溘死以流亡兮
2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混为一谈(hùn) 混沌状态(hùn) 拓本(zhè)
B.着着布衣(zhù)描写细腻(nì)萧索(xiāo)
C.点缀生活(zhuì)折耗很大(shé)落蕊(lěi)
D.精神颓废(tuí)啼笑皆非(tí)恬适(tián)
21.下列对《孔雀东南飞》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贱妾是古代妇女谦卑的自称,文中是兰芝的自称。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中的“卿”,是古代夫妻、朋友间的爱称,文中则是仲卿对妻子兰芝的爱称。
B.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结发”指束发,古代男子15岁始束发,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C.“黄昏”“夜半”“人定”“鸡鸣”四个词均为古代表示夜晚时段的名称,若按顺序排,应为“夜半”“人定”“鸡鸣”“黄昏”。
D.“初七及下九”指七月七日和每月的十九日。
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
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两只雉鸡,一只金尾,一只红尾。
它们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在一个巢里,又被同一个猎人捉回家,关在同一个鸟笼里。
猎人家的鸟笼小得可怜,但金尾雉每天坚持在笼中练习飞行动作,把一双翅膀练得强劲有力。
红尾雉却终日饱食,把身体养得臃肿不堪。
金尾雉规劝道:
“咱们都是鸟类,是鸟类就应该学会飞行的本领啊!
”“飞行?
”红尾雉冷笑一声,“关在笼子里,往哪儿飞?
还是趁早死了那条心吧!
免得白费劲。
”金尾雉无奈地摇摇头,继续扇动着翅膀操练;红尾雉则垂下眼帘,舒舒服服地晒太阳。
有一天,调皮的小猫把鸟笼打开了,金尾雉凭着一对强劲有力的翅膀,迅速冲出鸟笼,飞回了山林;而红尾雉想飞却飞不动,仍被关进了鸟笼。
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 呼玛县 高级中学 学年 上学 第三次 月考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