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6072887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8.76KB
江西省南昌市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江西省南昌市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南昌市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抒情与宣泄
应当指出,这种“宣泄”说抓住了抒情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内心情感的释放,在这个意义上说,抒情过程是一个解开心灵枷锁,消除情感压抑的畅快抒发过程。
所以南朝文人钟嵘认为,写诗可以“骋其情”,使人“幽居靡闷”。
但是文学抒情并不只是非理性的情感宣泄,文学抒情是一种审美表现,需要意识的控制与思维的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这正是文学抒情区别于普通情感宣泄的主要特征。
其次,文学抒情是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的活动。
与内心情感经验的重解和重组相适应,抒情作者还要创造适合于表现这种情感的感性形式。
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指出:
“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观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形式。
……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
”抒情诗人要运用特殊的话语形式,把各种感觉材料组织起来,巧妙而又自然的构造有序的形象组织,创造出直接表现内在情感运动形式的审美形式。
因此,抒情不仅意味着传达内心活动,而且意味着创造性地选择和组织抒情话语来表现,意味着创造审美价值,这也是宣泄所不具备的。
(选自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有删改)
1.下列关于“宣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古汉语中“抒”字的本义“泄”可知,抒情也就是情感的宣泄。
一些文学家也认为,情感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或迸发就是抒情,即内心情感的宣泄。
B.“宣泄”说虽抓住了抒情的一个重要特征:
内心情感的释放,但宣泄者完全被淹没在混杂的情绪海洋之中,他的情绪杂乱无序,只有释放没有构造。
因此文学抒情不是非理性的情感宣泄,
C.明代思想家李贽认为世上真正能写文章的人,并非刻意为文,只是当心中、喉间、口头不可说之事积蓄久了,就难以遏制,一旦他们看到相关景物,就会生发感慨,宣泄情感。
D.宣泄者不是完全自由的,那种貌似自由的、梦呓般的任意放纵的宣泄是被本能欲望和冲动情绪驱使的盲目活动,宣泄呈现的是“令人陶醉的幻想的混乱状态”“人类本性的原始混浊”。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学抒情区别于普通情感宣泄的主要特征是,普通情感宣泄是非理性的,而文学抒情是一种需要意识控制、思维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的审美表现。
B.抒情主体从原始的情感状态中超越出来,把自己的内心体验作为一个对象来重新认识、体验、评价和组织,他的抒情不完全是即兴式的有感而发。
C.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伟大的抒情诗人之所以能用条理分明的安排和清楚有力的表达来处理表面上看来不合理性的无法表达的题材,是因为他能使最为朦胧的情感具有确定的形态。
D.文学抒情是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的活动,因此,它不单要求抒情作者对情感经验进行重新的理解和组织,还要求抒情作者创造适合表现这种情感的感性形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提出“有些文学家认为,抒情就是情感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或迸发,是内心情感的宣泄”的看法,明代思想家李贽、南朝文人钟嵘都持此看法,但作者认为他们的看法有失偏颇。
B.作者引用卡西尔的一段话,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文学抒情既是情感的释放,又是情感的构造,抒情主体既沉浸在情绪状态之中,又出乎情绪状态之外”。
C.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这一观点与作者的看法相契合。
D.该文主要论述了“抒情与宣泄”的区别,目的是让读者在比较中把握“文学抒情”这一概念,文学抒情不仅要传达内心活动,还要创造性地选择和组织抒情话语,创造审美价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董其昌,字元宰,松江华亭人。
举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
礼部侍郎田一俊以教习卒官,其昌请假,走数千里,护其丧归葬。
迁授编修。
皇长子出阁,充讲官,因事启沃,皇长子每目属之。
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
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
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
起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并不赴。
光宗立,问:
“旧讲官董先生安在?
”乃召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
天启二年,擢本寺卿,兼侍读学士。
时修《神宗实录》,命往南方采辑先朝章疏.及遗事,其昌广搜博征,录成三百本。
又采留中之疏切于国本、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者,别为四十卷。
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
有诏褒美,宣付史馆。
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
五年正月,拜南京礼部尚书。
时政在奄竖,党祸酷烈①。
其昌深自引远,逾年请告归。
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
居三年,屡疏乞休,诏加太子太保致仕。
又二年卒,年八十有三。
赠太子太傅。
福王时,谥文敏。
(选自《明史·董其昌传》)
【注】①党祸酷烈:
此处指明朝东林党人受到宦官的残酷镇压和迫害。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
B.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
C.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
D.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是古人成年时取,通常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也便于他人称呼。
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C.“出阁”在文中指皇帝的长子就学读书。
“出阁”在古文中意义丰富。
如皇子出就封国,阁臣出任外职,公主下嫁,宫女出嫁。
后“出阁”用为女子出嫁的统称。
D.“致仕”在文中意为古代官员正常退休。
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词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
A.董其昌为人仗义,礼部侍郎田一俊教习庶吉士,死在任上,董其昌为此事请假,奔走数千里路程,把田一俊的灵柩护送回乡里安葬。
B.董其昌做事很踏实,修撰《神宗实录》时,朝廷派他搜集神宗朝时大臣的奏章和遗闻逸事,他搜集记录了三百多本,受到皇上褒奖。
C.董其昌很正直,他担任南京礼部尚书时,看不惯宦官把持朝政,对东林党人残酷迫害,就对东林党人加以援手,从而受到牵连被贬。
(1)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
(5分)
译文:
(2)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黄庭坚
故人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沉黄绶①间?
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
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
寄语诸公肯湔祓②,割鸡③今得近乡关。
注:
①黄绶:
黄色的印绶,低级官吏的标志。
②湔祓:
即荐拔。
③割鸡:
“割鸡”用作治理一县的代称,语出《论语·阳货》。
8、这首诗用了哪些手法?
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5分)
9、诗歌借故人这一形象,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
。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
,。
(3)《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二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史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菱荡
废名
陶家村在菱荡圩的坝上,离城不过半里,下坝过桥,走一个沙洲,到城西门。
一条线排着,十来重瓦屋,泥墙,石灰画得砖块分明,太阳底下更有一种光泽,表示陶家村总是兴旺的。
屋后竹林,绿叶堆成了台阶的样子,倾斜至河岸,河水沿竹子打一个弯,潺潺流过。
这里离城才是真近,中间就只有河,城墙的一段正对了竹子临水而立,竹林里一条小路,城上也窥得见,不当心河边忽然站了一个人——陶家村人出来挑水。
落山的太阳射不过陶家村的时候(这时游城的很多),少不了有人攀了城垛子探首望水,但结果城上人望城下人,仿佛不会说水清竹叶绿——城下人亦望城上。
菱荡圩是以这个菱荡得名。
菱荡属陶家村,周围常青树的矮林,密得很。
走在坝上。
望见白水的一角。
荡岸,绿草散着野花,成一个圈圈。
两个通口,一个连菜园,陈聋子种的几畦园也在这里。
菱荡的深,陶家村的二老爹知道,二老爹是七十八岁的老人,说,道光十九年,剩了他们的菱荡没有成干土,但也快要见底了。
网起来的大小鱼真不少,鲤鱼大的有二十斤。
这回陶家村可热闹,六城的人来看,洗手塔上是人,荡当中人挤人,树都挤得稀疏了。
城里人并不以为菱荡是陶家村的,是陈聋子的。
大家都熟识这个聋子,喜欢他,打趣他,尤其是那般洗衣的女人——洗衣的多半住在西城根,河水渴了到菱荡来洗。
菱荡的深,这才被她们搅动了。
太阳落山以及天刚刚破晓的时候,坝上也听得见她们喉咙叫,甚至,衣篮太重了坐在坝脚下草地上“打一栈”的也与正在捶捣忤的相呼应。
野花做了她们的蒲团,原来青青的草她们踏成了路。
陈聋子,平常略去了陈字,只称聋子。
他在陶家村打了十几年长工,轻易不见他说话,别人说话他偏肯听,大家都嫉妒他似的这样叫他。
但这或者不始于陶家村,他到陶家村来似乎就没有带来别的名字了。
二老爹的园是他种,园里出的菜也要他挑上街去卖,二老爹相信他一人,回来一文一文的钱向二老爹手上数。
洗衣女人问他讨萝卜吃——好比他正在萝卜田里,他也连忙拔起一个大的,连叶子给她。
不过讨萝卜他就答应一个萝卜,再说他的萝卜不好,他无话回,笑是笑的。
菱荡圩的萝卜吃在口里实在甜。
菱荡满菱角的时候,菱荡里不时有一个小划子(这划子一个人背得起),坐划子菱叶上打回旋的常是陈聋子。
聋子到哪里去了,二老爹也不知道,二老爹或者在坝脚下看他的牛吃草,没有留心他的聋子进菱荡。
聋子挑了菱角回家——聋子是在菱荡摘菱角!
聋子总是这样的去摘菱角,恰如菱荡在菱荡圩不现其水。
有一回聋子送一篮菱角到石家井去——石家井是城里有名的巷子,石姓所居,两边院墙夹成一条深巷,石铺的道,小孩子走这里过,故意踏得响,逗回声。
聋子走到石家大门,站住了,抬了头望院子里的石榴,仿佛这样望得出人来。
两匹狗朝外一奔,跳到他的肩膀上叫。
一匹是黑的,一匹白的,聋子分不开眼睛,尽站在一块石上转,两手紧握篮子,一直到狗叫出了石家的小姑娘,替他喝住狗。
石家姑娘见了一篮红菱角,笑道:
“是我家买的吗?
”聋子被狗呆住了的模样,一言没有发,但他对了小姑娘牙齿都笑出来了。
小姑娘引他进来,一会儿又送他出门。
他连走路也不响。
以后逢着二老爹的孙女儿吵嘴,聋子就咕噜一句:
“你看街上的小姑娘是多么好!
”
他的话总是这样的说。
一日,太阳已下西山,青天罩着菱荡圩照样的绿,不同的颜色,坝上庙的白墙,坝下聋子人一个,他刚刚从家里上园来,挑了水桶,挟了锄头。
他要挑水浇一浇园里的青椒。
他一听——菱荡洗衣的有好几个。
走回了原处,扁担横在水桶上,他坐在扁担上,拿出烟竿来吃,他的全副家伙都在腰边。
聋子这个脾气厉害,倘是别个,二老爹一天少不了啰嗦几遍,但是他的聋子(圩里下湾的王四牛却这样说:
一年四吊毛钱,不吃烟做什么?
何况聋子挑了水,卖菜卖菱角!
)。
衔了烟偏了头,听——
是张大嫂,张大嫂讲了一句好笑的话。
聋子也笑。
烟竿系上腰。
扁担挑上肩。
“今天真热!
”张大嫂的破喉咙。
“来了人看怎么办?
”
“把人热死了怎么办?
”
“嗳呀——”
“我道是谁——聋子。
”
聋子眼睛望了水,笑着自语——
“聋子!
”
1927年10月(有删改)
(1)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结尾处的一幕乡间喜剧,发生于美丽的菱荡,朴实的生活气息、浓郁的人情味都浓得化不开,农村社会民情、人性的淳厚朴实,都印在我们脑海里,但也看出农村教化问题,言行的粗陋。
B、此篇小说,没有一般小说所具备的完整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从结构上看有点“散”,语言又常“跳跃”,并且淡化了小说的情节机制,增加了诗和散文的艺术效益,但是仍是一篇小说。
C、文中的“道光十九年,剩了他们的菱荡没有成干土,但也快要见底了。
网起来的大小鱼真不少,鲤鱼大的有二十斤”,运用侧面描写,写出了菱荡的水之深。
D、周作人曾经把废名的文章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平淡朴讷”,这个特点表现在文章的语言形式上。
E、“轻易不见他说话,别人说话他偏肯听”,“问萝卜他就答应一个萝卜,再说他的萝卜不好,他无话回”,所以可见村里的人都嫉妒厌恶他的不理不睬。
(2)文章的标题是“菱荡”,开篇却用三个段落来写陶家村,请简要分析作者如此安排的用意。
(6分)
(3)文章用片段式的情节来刻画人物,请结合文章概括分析陈聋子的形象特点。
(6分)
(4)废名是三十年代颇具影响的京派作家,有人说看他的文章充满了诗境、画境和禅趣,也说陈聋子就是废名的化身。
请结合文章分别挖掘文章的美和人生禅理。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王肖潇朱东君
胡适身体力行,创作出版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在中华诗国开创了一个以“胡适之体”为特色的白话自由体新诗流派;他创作出中国第一个白话散文剧本《终身大事》,开创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新形式;他的散文,“清新明白,长于说理讲学,好像西瓜之有口皆甜”;他热心提倡传记文学,所写的白话传记,文字清新晓畅,具冲淡自然之美;他还率先用白话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出版了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译本。
就这样,胡适的中国哲学史课程取得了成功,那些思想保守的教师不仅没看成他的笑话,相反,选修胡适课的学生越来越多,一些外校学生乃至社会青年也慕名来旁听,26岁的胡适因此成了北大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
胡适站稳脚跟后,北大变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胡适参与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帮助和指导进步学生。
他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易卜生主义》被视为“个性解放的宣言”。
他借易卜生之口说:
“社会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摧折个人的个性,不使他自由发展。
”胡适因此“暴得大名”,成为青年心目中风头无二的新文化领袖。
(选自《环球人物》2015年第4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③1919年年底,胡适整理出新文化运动的4条纲领:
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这是胡适对新文化运动最后的贡献。
此后,他与被他召唤起来的、走上街头投身历史洪流的新青年分道扬镳。
(《“男神”胡适》)
④胡适一生中,花在思想作战上的精力太少,结果在左右澎湃的浪潮下,他的声音渐渐沦为浪花余沫。
他本人也变得老惫而世故,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胡适不能相比。
这是胡适的悲剧,也是中国自由主义者的悲剧。
(台湾历史学家李敖)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B.有些思想守旧的北大老教授准备嘲笑教授英国文学、英文修辞学和中国哲学史三门课程的年轻胡适,但最终胡适通过个人的努力让自己成为被学生称赞的老师。
C.文章引用傅斯年的话有两层意思:
一是傅斯年认为胡适读的书虽然没有自己多,但讲授中国哲学史所体现的研究方法是正确的;二是告诫学生们不能把胡适赶出哲学系。
D.胡适最终与被自己召唤、投身历史洪流的新青年分道扬镳的具体原因至少有四种:
对马克思主义者的误解、个人自由主义泛滥、改良主义思想、缺乏理想主义情怀等。
E.这篇文章主要选取了胡适在北大任教授的相关材料,介绍了胡适担任教授时遭遇的困境以及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等,语言平实,对胡适的评价客观、公正。
(2)文本写陈汉章讲中国哲学史的相关内容有何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3)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的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6分)
(4)作为一位“新文化领袖”,胡适有哪些突出表现?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8分)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抒情与宣泄
在古汉语中,“抒”字的本义是“泄”,抒情也就是情感的宣泄。
有些文学家认为,抒情就是情感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或迸发,是内心情感的宣泄。
明代思想家李贽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说:
“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
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
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
既已喷玉唾珠,昭回云汉,为章于天矣,遂亦自负,发狂大叫,流涕恸哭,不能自止。
”很显然,李贽是把诗文的写作看成一个抒情过程,而抒情就是把积蓄已久的内心情感,像江河决堤般地倾泻出来,这种情感宣泄常常是狂放的、难以用理性意识控制的。
应当指出,这种“宣泄”说抓住了抒情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内心情感的释放,在这个意义上说,抒情过程是一个解开心灵枷锁,消除情感压抑的畅快抒发过程。
所以南朝文人钟嵘认为,写诗可以“骋其情”,使人“幽居靡闷”。
但是文学抒情并不只是非理性的情感宣泄,文学抒情是一种审美表现,需要意识的控制与思维的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这正是文学抒情区别于普通情感宣泄的主要特征。
首先,抒情主体是把自己的内心体验作为一个对象来表现的,他不完全是即兴式的有感而发,而是从原发的情感状态中超越出来,把它作为一个对象来重新认识、体验、评价和组织。
抒情诗人所表现的情感是对情感经验的再体验,而且这种再体验伴随着一种反省似的“沉思”。
诗人的沉思是一种诗意的“思”,返回内心的“思”,不同于理论的思考。
通过这种沉思,抒情诗人对情感经验进行重新的理解和组织,赋予它一定的组织形式,使之成为一种丰富而有序的情感经验。
因此,文学抒情既是情感的释放,又是情感的构造,抒情主体既沉浸在情绪状态之中,又出乎情绪状态之外,意识到表现的内容和表现过程本身。
宣泄的情绪是杂乱无序的,只有释放没有构造;宣泄者完全被淹没在混杂的情绪海洋之中,没有自我意识。
抒情主体虽也有受情绪左右的被动性,但他首先是主动的沉思者和创造者,他是自由的。
宣泄者却不是完全自由的,因为那种貌似自由的、梦呓般的任意放纵的宣泄是被本能欲望和冲动情绪驱使的盲目活动。
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曾指出:
“企图根据从人类经验的无秩序无统一的领域——催眠状态、梦幻状态、迷醉状态——中抽取出来的相似性来解释艺术的所有美学理论,都没有抓住主要之点。
一个伟大的抒情诗人有力量使得我们最为朦胧的情感具有确定的形态,这之所以可能,仅仅是由于他的作品虽然是在处理一个表面上看来不合理性的无法表达的题材,但是却具有着条理分明的安排和清楚有力的表达。
甚至是在最狂放不羁的艺术创造中,我们也决不会看到‘令人陶醉的幻想的混乱状态’、‘人类本性的原始混浊’。
”卡西尔的这段论述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文学抒情与宣泄的区别。
其次,文学抒情是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的活动。
与内心情感经验的重解和重组相适应,抒情作者还要创造适合于表现这种情感的感性形式。
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指出:
“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观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形式。
……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
”抒情诗人要运用特殊的话语形式,把各种感觉材料组织起来,巧妙而又自然的构造有序的形象组织,创造出直接表现内在情感运动形式的审美形式。
因此,抒情不仅意味着传达内心活动,而且意味着创造性地选择和组织抒情话语来表现,意味着创造审美价值,这也是宣泄所不具备的。
(选自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有删改)
1.下列关于“宣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古汉语中“抒”字的本义“泄”可知,抒情也就是情感的宣泄。
一些文学家也认为,情感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或迸发就是抒情,即内心情感的宣泄。
B.“宣泄”说虽抓住了抒情的一个重要特征:
内心情感的释放,但宣泄者完全被淹没在混杂的情绪海洋之中,他的情绪杂乱无序,只有释放没有构造。
因此文学抒情不是非理性的情感宣泄,
C.明代思想家李贽认为世上真正能写文章的人,并非刻意为文,只是当心中、喉间、口头不可说之事积蓄久了,就难以遏制,一旦他们看到相关景物,就会生发感慨,宣泄情感。
D.宣泄者不是完全自由的,那种貌似自由的、梦呓般的任意放纵的宣泄是被本能欲望和冲动情绪驱使的盲目活动,宣泄呈现的是“令人陶醉的幻想的混乱状态”“人类本性的原始混浊”。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学抒情区别于普通情感宣泄的主要特征是,普通情感宣泄是非理性的,而文学抒情是一种需要意识控制、思维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的审美表现。
B.抒情主体从原始的情感状态中超越出来,把自己的内心体验作为一个对象来重新认识、体验、评价和组织,他的抒情不完全是即兴式的有感而发。
C.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伟大的抒情诗人之所以能用条理分明的安排和清楚有力的表达来处理表面上看来不合理性的无法表达的题材,是因为他能使最为朦胧的情感具有确定的形态。
D.文学抒情是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的活动,因此,它不单要求抒情作者对情感经验进行重新的理解和组织,还要求抒情作者创造适合表现这种情感的感性形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提出“有些文学家认为,抒情就是情感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或迸发,是内心情感的宣泄”的看法,明代思想家李贽、南朝文人钟嵘都持此看法,但作者认为他们的看法有失偏颇。
B.作者引用卡西尔的一段话,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文学抒情既是情感的释放,又是情感的构造,抒情主体既沉浸在情绪状态之中,又出乎情绪状态之外”。
C.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这一观点与作者的看法相契合。
D.该文主要论述了“抒情与宣泄”的区别,目的是让读者在比较中把握“文学抒情”这一概念,文学抒情不仅要传达内心活动,还要创造性地选择和组织抒情话语,创造审美价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董其昌,字元宰,松江华亭人。
举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
礼部侍郎田一俊以教习卒官,其昌请假,走数千里,护其丧归葬。
迁授编修。
皇长子出阁,充讲官,因事启沃,皇长子每目属之。
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
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
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
起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并不赴。
光宗立,问:
“旧讲官董先生安在?
”乃召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
天启二年,擢本寺卿,兼侍读学士。
时修《神宗实录》,命往南方采辑先朝章疏.及遗事,其昌广搜博征,录成三百本。
又采留中之疏切于国本、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者,别为四十卷。
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
有诏褒美,宣付史馆。
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
五年正月,拜南京礼部尚书。
时政在奄竖,党祸酷烈①。
其昌深自引远,逾年请告归。
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
居三年,屡疏乞休,诏加太子太保致仕。
又二年卒,年八十有三。
赠太子太傅。
福王时,谥文敏。
其昌天才俊逸,少负重名。
初,华亭自沈度、沈粲以后,南安知府张弼、詹事陆深、布政莫如忠及子是龙皆以善书称。
其昌后出,超越诸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南昌市 语文 模拟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