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智取威虎山第一章.docx
- 文档编号:26068988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53
- 大小:74.09KB
整理智取威虎山第一章.docx
《整理智取威虎山第一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智取威虎山第一章.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智取威虎山第一章
智取威虎山_第一章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第一章
电影音乐概论
一、电影音乐:
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演奏通过录音技术与对白、音响效果合成一条声带,随电影放映而被观众所感知。
电影音乐是20世纪新出现的音乐体裁,有音乐的一般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在当代人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电影音乐的主要特征
电影是视听统一的综合性艺术,电影音乐与对白、旁白、音响效果等其他声音因素结合,与画面配合得当,使观众在接受视觉形象时,补充和深化对影片的艺术感受。
三、电影音乐的产生
音乐与电影的结合则成为电影音乐。
在无声电影时代,并无专门的电影音乐。
一般由电影院聘请专业钢琴师在银幕下按照剧情进展现场弹奏。
所用音乐或为现成乐曲,或作即兴演奏。
除了起辅助作用外,还借此掩盖放映机所发出的噪声。
在美国某些电影院专门设置了管风琴供伴奏之用。
后来逐渐发展为使用管弦乐队,由指挥指定选用的乐曲。
1895年12月,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俩第一次放映电影,银幕上没有发出声音,但在放映厅里演奏了音乐,这就是最初的电影音乐。
四、电影音乐在当时的作用
(1)配合情节需要;
(2)活跃现场气氛;(3)掩盖放映机工作时所发出的嗓音。
五、电影音乐伴奏的几种形式
1.钢琴师现场即兴演奏;
(2)乐队现场演奏;(3)成曲的运用;(4)作曲家专门为无声电影创作音乐。
六、第一位为故事片作曲的音乐家是:
1907年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为法国故事片《谋杀居伊兹伯爵》创作了音乐。
全片音乐由一个序曲和五首描绘戏剧场面的音乐组成,这部电影是法国电影史上标志着一个电影流派开始的重要作品,成为创作电影音乐的先驱。
七、第一部有声影片:
有声电影发明以后,电影音乐受到进一步重视,对每部电影单独谱曲的风气开始形成。
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27年10月6日,美国摄制并公映的影片《爵士歌王》,其实是无声片加进四首歌曲和一些台词及音乐伴奏。
《爵士歌王》的成功,使爵士音乐大量进入电影,新兴的音乐片也于此时兴起。
1910年以后,在美国及法国都逐渐出现了专门创作电影音乐的作曲家。
法国作曲家如E.萨蒂(电影《幕间》)、D.米约(电影《兽人》)、A.奥涅格(电影《拿破仑》)都参与了这种新兴体裁的创作。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电影音乐的需要,各电影公司曾提供大量可供伴奏各种情景之用的通用乐谱,为概念化、公式化的商业电影音乐开辟了道路。
八、早期电影音乐的特点:
持续或半持续地从影片开头伴奏到结束,音乐置于背景地位。
九、不同年代电影音乐的特点:
30~40年代之间,电影事业极为兴旺。
在美国商业性影片中,音乐有爵士、流行音乐风格,也有严肃音乐风格,但后者的音乐语言比较接近后期浪漫派(R.瓦格纳、С.В.拉赫玛尼诺夫、R.施特劳斯),偏爱使用主导旋律。
还出现所谓“好莱坞”式的配器风格(如抒情乐段喜用高音区的3部弦乐,密集铜管和声,混合音色的木管等),手法也以音画同步为主(自然也存在一些例外)。
其中较引人注目的作曲家有M.史坦纳、A.纽曼、D.乔姆金等人。
40年代以后,欧美及苏联有不少知名作曲家写了比较具有特色的电影音乐。
例如美国的《我们的城市》(1940,A.科普兰作曲)、《滨水区》(1954,L.伯恩斯坦作曲)、《哈姆雷特》(1948,W.沃尔顿作曲)、《南极交响曲》(1948,R.沃恩·威廉斯作曲),法国的《卖花女》(1938,奥涅格作曲)、《红磨坊》(1953,G.奥里克作曲),苏联的《亚历山大·聂夫斯基》(1938)、《伊凡雷帝》(1945,均为С.С.普罗科菲耶夫作曲)、《青年近卫军》(1947~1948)、《牛虻》(1955,均Д.Д.肖斯塔科维奇作曲)、《奥赛罗》(1955,А.И.哈恰图良作曲)等。
50年代起,美国电影音乐出现了一种新倾向,作曲家采用了曲调简短、爵士风格为基础、存在大量不协和弦与金属刺耳声的音乐,例如《欲望号街车》(1951,A.诺思作曲)、《无因的反叛》(1955,L.罗森曼作曲)等。
6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欧美电影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子音乐与具体音乐。
欧洲曾出现完全使用音响效果而不用音乐的倾向。
另外,也有将音乐单纯化的作法,只用少数乐器,甚至一架电子琴、钢琴,或一支吹奏乐器。
目前,西方电影音乐风格是相当多样化的。
中国于20世纪初从国外输入了无声电影。
早期电影音乐主要是主题歌及插曲,其他选用现成的乐曲配乐。
第1首电影歌曲是1930年联华影业公司故事片《野草闲花》的《寻兄词》(孙瑜词,孙成璧曲),用蜡盘发音配合。
以后聂耳、冼星海、吕骥、贺绿汀、任光等都写了许多有深远影响的电影歌曲,如聂耳为影片《风云儿女》所写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国第1部作曲影片,是1935年的《都市风光》,由黄自、赵元任、贺绿汀、吕骥合作完成。
40年代以后比较有影响的电影音乐陆续出现,如贺绿汀的《胜利进行曲》、章彦的《一江春水向东流》、王云阶的《三毛流浪记》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影音乐得到蓬勃的发展,国家建立了大型的电影乐团,配备了一支专业的电影音乐创作队伍,继承发展了30年代的革命传统,借鉴了外国电影音乐理论和创作经验。
80年代又成立了电影音乐学会,探讨电影音乐的特性及总结经验。
总之,现代电影音乐更是丰富多彩,无论从创作手法、技巧、风格上都较以前丰富,有古典的、现代的、轻音乐、民族风格等。
第二章
电影画面与音乐的结合
一、电影音乐的创作过程
1.确定影片风格,音乐对于影片风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影片风格又决定了音乐的风格。
在考虑风格问题时,要对影片的体裁样式和题材进行研究,了解影片的时代特征、民族特点、编剧导演的艺术风格等等,才能确定与影片风格相适应的音乐风格。
对于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的电影样式(如科幻片),力求音乐与影片风格统一的新问题也就更多了。
2.音乐在影片中的主要作用。
电影音乐在影片中是分段陈述、间断出现的(早期的电影音乐例外)。
但电影音乐又必须有整体的构思和布局,因此,要认真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3.影片中哪些段落使用音乐,电影艺术要求有一个丰富的音响世界,电影音乐必须考虑如何与音响(包括对白、效果)融合为一体的问题,尤其是效果与音乐。
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可以理解为一定程度上的质的差异。
因此,要考虑两者的重叠、连结、互化等等,以求得更有效果的艺术感染力。
4.选择作曲家;
5、影片歌曲的运用,确定风格、作词者、演唱者;
二、分镜头
也称“导演剧本”,是将影片的文学内容分切成一系列可以摄制的镜头的一种剧本。
内容包括:
镜头号、景别、摄法、画面内容、台词、音乐、音响效果、镜头长度等项目,是导演对影片全面设计和构思的蓝图。
三、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共三种:
5.同步关系
2、对立关系
3、平行关系。
(一)音画同步
音乐与画面紧密结合,音乐情绪与画面情绪基本一致,音乐节奏与画面节奏完全吻合。
视听统一,观众在观看画面时,不知不觉地接受音乐。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音画关系。
(二)音画对位
从特定的艺术目的出发,在同一时间内让音乐与画面作不同侧面的表现,两者形成:
“对位”关系。
音乐与画面形成类似音乐中两个声部的对位关系。
时而同步,时而不同步,甚至与画面在情绪、气氛、格调、节奏、内容上造成对立、对比,从另一个侧面来丰富画面的涵义,产生一种潜台词,形成新的寓意,使观众得到更深的审美享受。
(三)音画平行
音乐不是具体追随或解释画面内容,也不是与画面处于对立状态,而是以自身独特的表现方式从整体上揭示影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情绪状态,在听觉上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联想和潜台词,从而扩大影片在单位时间的内容量。
例如画面是一组短镜头,描写时间过程、人物成长或脑海中回忆的各种片断时,音乐只写出一种情绪或着力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使画面的蒙太奇更为凝聚集中,以加深观众对影片的理解。
四、画内音乐与画外音乐
(一)画内音乐
也叫有声源音乐或客观音乐,它是在画面内可以看得到声音来源的音乐。
指影片画面的规定情境中应有的音乐。
如人物在歌唱、演奏乐器、收音机的广播等。
这时,音乐的出现是不可少的(但亦可做特殊安排),其特点:
真实性较强,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同。
(二)画外音乐
是指画面上看不到声音来源的音乐。
画面并未提供出现音乐的根据,而是作曲家为了塑造人物性格、抒发人物内心情感或渲染环境气氛的需要而专门创作的音乐。
它是对画面的补充、解释或评价,表现了作曲家对影片所展现的事件的主观态度,可以深化画面的内容,加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其特点:
主要体现编导者的思想意图,故称为主观音乐。
这两种音乐在具体影片中是相辅相成的,有时两者亦可融为一体,难以分辨。
因为客观音乐的具体内容也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它可起主观音乐的作用。
例如人物内心痛苦时,收音机可播送同样情调的音乐来渲染,亦可播送欢快的音乐来形成对比,等等。
2.故事片音乐
一、故事片音乐的功能
(一)抒情功能
作为听觉的艺术,音乐是通过欣赏者的内心感受来发挥作用的,而音乐最擅长抒情,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功能。
音乐进入电影以然保持着这个特点。
(二)塑造人物形象的功能
如果说音乐有形象,那么这个形象不是具象的,有形的,而是建立在聆听者的感情中和思想里的。
但电影音乐则不同,它是由电影观众边看边听,每段音乐都有它具体画面,虽然电影音乐要听,但它经聆听者的感受提供了具体的规定情景,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谈电影音乐的形象,或者说塑造人物形象的功能,都是联系着具体画面、具体的人物和情节,可以说电影音乐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具象的,有形的。
(三)揭示影片主题思想的功能
电影音乐所具有的揭示影片主题思想的功能,是电影音乐一项很重要的功能。
电影音乐揭示影片主题思想的功能,不同于写一篇文章,也不同于剧中人物发表一通宣言,它是用音乐与电影的结合来传达影片的思想的,它可能是用全片的音乐,也可能用影片的序曲或片头音乐,还可能用影片的主题歌,总之,可以利用的形式是多样的,表达的手法也是多样的。
(四)剧作功能
在电影音乐的各类功能中,真正融入影片的,是它的剧作功能。
剧作音乐:
直接参与到情节中去的电影音乐,情节发展的动力是冲突,这种音乐经常出现在冲突之中,直接影响情节的发展,深化影片的内容,成为情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它可能是歌曲或乐曲,一般来说这种音乐在画面上都是有声源的,但是,有声源的音乐不一定都是剧作音乐。
如“马路天使中的”插曲,夜半歌声中的三首插曲、冰山上的来客中的主题歌等。
(五)确定影片风格的功能
电影是由多种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我们所说的电影风格,也是由多种艺术因素的风格所组成的,其中,电影音乐对于确定影片的艺术风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说明时间与环境的功能
电影音乐说明时间和环境的功能,是由音乐自身所具有的功能,以及音乐所带给观众的感受所引起的联想,还有音乐的时代风格,地方风格、时代音调、地方音调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一种功能,而电影音乐是与画面所提供的内容和形象结合在一起的。
因而具有较强的确定性。
(七)渲染气氛的功能
在许多侦破题材的影片中,凶手作案,公安人员的搜捕,特别是布好埋伏等待对手上钩等。
音乐都会动用多种表现手法制造出紧张气氛,比如不协和音程和和弦,怪异的音乐等等。
(八)加强节奏的功能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节奏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影片中选择音乐节奏的功能,一种是表层的外在的配合,如队列的行进配以节奏明晰的音乐,另一种是内在的节奏,它主要是配合影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思想感情,而并非直接配合画面上出现的动作。
这些就要靠了解电影音乐加强节奏功能后去细微地体味和琢磨。
二、故事片音乐的分类:
3.片头音乐
主要用于片名字幕的音乐。
它可以起到呈现影片主题、引入故事情节、预示影片基调和渲染特定气氛的作用。
4.片尾音乐
用于影片结束的音乐。
经常是对影片主题和基本情绪的概括和总结。
或者是造成某种气氛、意境,使观众对影片内容产生联想和回味。
5.主题音乐
用于表达影片的主题思想,概括影片基本情绪或刻画主人公性格的乐曲,是影片音乐的核心、全片音乐发展的基础,要求鲜明而富于表现力。
6.环境音乐:
根据电影画面特定环境的需要,选用生活中流传的具有典型性的乐曲,作为烘托影片环境气氛的音乐。
如山歌、运动场上进行曲、酒吧间的舞曲等。
7.生活音乐:
居中中人物自然流露的的方式所唱(奏)出的生活中熟悉的音乐。
表达人物思想情绪,增强影片的生活气息。
8.特定音乐
具有特定内容用于特定场合的音乐。
如国歌、军歌、礼仪乐曲等。
特定音乐也可预示或表现特定的空间、时间。
7、描绘性音乐
用音乐手段对画面上的事物和情景及其具体,独特的音符特征,如鸟鸣、流水、奔马、风暴等,加以描绘,这种音乐为画面提供一种声音的造型。
8、效果性音乐
用音乐模拟现实生活中某种特定的音响,随着现代电子乐器的出现,使得这种模拟可以达到替代真实音响的程度,这种音乐的使用是为影片情节服务的。
9、主题歌
表述影片主题思想或概括全片基本内容的录曲,歌曲的施绅可作为影片的主题音乐加以贯穿、发展,主题歌在一部影片里可以反复出现,也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演唱不同的歌词。
10、插曲
在影片中为某一场戏或某一场景而写的歌曲,它常常是抒发某一具体情节中人物的感情或描述某种事物,或用以赞颂人物等。
11、背景音乐
影片中起背景作用的音乐。
犹如对话的伴奏,不直接参与剧情的发展。
背景音乐特点是具有概括性,故不宜多变。
三、故事片音乐的表现手法
9.音乐主题的写作
1、主题贯穿:
根据影片结构和内容的需要,作曲者运用重复、变化等技法,将主题音乐贯穿整个影片之中,使全片音乐更为集中统一。
2、主题发展:
为了展开音乐构思、塑造音乐形象,作曲者采用重复、变奏、展开、对比等手法,充分揭示音乐内容,完成乐曲的艺术表现
3、主题重复:
片中主题音乐反复出现,可以严格重复,也可以变化重复。
即基本旋律和基本性格不变,只是更换主奏乐器或伴奏部分作细微变化。
10.歌曲在电影中的运用
11.为电影创作完整的乐曲
12.电影歌曲——电影音乐中的重要体裁
(五)音乐主题(前面已讲过)
13.成曲在电影中的运用
即现成的音乐作品在电影中的运用,与“时代音调”有所区别。
四、电影歌曲
电影歌曲以功能来分类,可以分为主题歌和插曲两类。
就表观形式来说,一般如独唱、合唱、重唱、对唱等。
就艺术风格,由影片内容所定,有比较详细、比较具有民族风格的,比较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比较贴近一般生活的等等风格。
运用方式:
可以是画面外的无声源音乐,也可以是画内音乐;可以请歌唱家来配唱,也可请剧中人物即演员自己唱。
制作方式上:
可以先期录音,也可以影片完成后录音。
14.音乐片
在各类故事片中,最充分发挥音乐作用的音乐分量最重的是音乐片,按内容分类:
可分为
(1)音乐家传记片
(2)音乐故事片(3)音乐剧片(4)歌剧片(5)歌舞片等。
15.音乐家传记片
以音乐家的艺术实践和人生际遇为核心结构影片,展开情节,因而决定了音乐在这类影片中的重要地位,这类影片反映的角度各不相同,具体分为:
16.完全按照传主的生活轨迹
17.不完全忠实于传主的原型
18.有的表现了传主的一生
19.有的则重点表现传主的某一段生活或生活中的某一重要事件。
20.有的重点表现传主的艺术成就。
21.有的把镜头对准他的生活和人生等。
22.音乐故事片
是以音乐人物和音乐事件为中心结构的故事影片。
电影是音画结合的艺术形式,它为音乐故事片提供了极好的用武之地。
23.歌剧片和音乐剧片
选用自然画面,人物有的选用歌唱家来演,有的选用演员来演,录音歌唱家的歌声,演员对口形。
第五章电视音乐概述
一、概述
电视和电影同属“视听艺术”,是一对“孪生姐妹”。
它们与音乐、美术不一样,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
而舞台上的歌剧、舞剧、话剧、各种地方戏曲,都是综合了其他各门独立艺术的长处而产生的。
虽然它们的表现方法各异,话剧主要以对话表达剧情,歌剧主要以歌唱供人产欣赏。
然而,在一定空间和时间里把故事情节与人物展示在人们面前,但是,由于舞台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人们看到和听到的东西是极为有限的。
电视和电影在时间和空间的表现上极为自由,可以把五彩缤纷的整个世界呈现在你的面前,为人们视觉和听觉上的满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使。
音乐是以听觉为接受方式的艺术形式。
在它没有进入电影、电视、戏剧等以视觉为主要接受方式的各类艺术形式、传播形式的时候,音乐只是在听觉领域中发展成以表现形式或风格差异为标志的一个个支脉与流派。
但在它与电影、电视、戏剧等形式结合时,特别是在以音乐伴衬形象的画面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以“画面音乐”为总称的一个音乐艺术支脉了。
以电影为例,近一个世纪以来,实践与理论的积累,使之在音乐王国中已占有显赫的地位。
借助于画面的魅力而使音乐得以广泛传播的艺术效果,以及画面所提供的丰富的创造天地,吸引了许多音乐大师脐身于电影音乐艺术的行列。
电视的产生比电影晚,许多方面曾“师从”于电影。
作为视觉与听觉的综合表现形式,电视与电影存在着声画结合的共性。
电视音乐的发展,一开始就建立在电影音乐的基础上,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沿袭了电影音乐多年来所积累的实践成果与理论体系。
姊妹艺术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借鉴是正常的。
但是,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逐渐使电视与电影之间愈益显示出了不同的个性与差异。
这就在“画面音乐”中间正在形成了一个与电影音乐平行的,独立的电视音乐艺术的支脉。
电视通常被称为大众传播媒介,其体裁更是多种多样的,如包括新闻性、专题性、教育性、服务性等节目。
但总的来看,鲜明的具有传播性质。
从广义上讲,电影与电视在构成与传播上又有相互渗透断共性。
电影以及其他一些艺术形式最终都要向广大观众进行传播,在这个意义上,它们是传播的媒介。
电视文艺节目的构成,包罗了各门类艺术,从这个意义上看,它又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
但是,具体类比则显示出了电影与电视的不同性质。
从作品构成上看,电影中的故事片与电视剧等更富有艺术特点(有情节、有人物、有戏剧性的冲突等)的体裁,具有共性。
而在以动态性信息传播的新闻节目,以连续方式传播的专题性、教育性等节目领域,电视较电影则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从作品传播上看,电影与电视只在必须通过传播才能获取社会效果这一点上相同。
而在传播形式上,电视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以及传播的连续性、密集性等方面都是电影所难企及的。
因此,宏观地从两者在体裁构成与传播形式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电影更多地带有艺术的性质,电视更多地带有传播的性质。
当然,这一结论是相对的,它并不否定事实上存在着的电视也具艺术性,电影也有传播性。
电视与电影的不同性质是电视音乐与电影音乐产生区别的内在原因。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电视音乐从最初的对于电影音乐的沿袭,逐渐地形成电视音乐自己的特征。
二、电视音乐的特征
电视音乐是电视节目总体中的一个构成元素。
虽然它承袭了电影音乐的经验,但在电视节目构成与传播中,它逐渐成为电视综合机体中的一个有机部分。
因此,它正在或开始具有了电视的特征,电视节目的题材,内容广阔,形式丰富。
以内容看,新闻性、专题性、教育性、服务性、娱乐性等兼而有之;以形式看,或单独成篇,或连续构成,或三言两语,或宏篇巨制。
在如此庞大浩繁的空间中,电视音乐不可能像独立的音乐作品那样,以既定的单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一个确定的内容,也不可能像电影音乐那样,主要以有针对性的为某一电影而创作出确定的音乐。
电视音乐面对着广阔而丰富的电视节目,应不受一定题材的内容与形式的限制,相对地具有不确定性与可塑性。
也就是说,一段音乐不仅用在其最初所规定的确定的题材之中,而且要能更广泛的适应与其情绪、气氛相接近的各类题材的画面。
与电影不同,电视不可能每一个节目都配以全新的音乐(电视剧除外,它的音乐与电影的故事片一样,是以创作为主体的)。
电视音乐是艺术的一个种类,电视节目要求电视音乐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但这种艺术性主要应当体现在刻画形象,渲染情绪和气氛的准确性上,由于电视音乐要同电视画面配合,应该具有一种画面感。
掌握这种“电视化”的音乐写法,或是在纷繁的音乐素材中去选择出画面感强的音乐段落,不但要有一定的音乐专业的素养,而且还要基于对电视节目特征有较深厚的理解。
电视是传播媒介中大众性最为突出的媒介。
这主要体现在众多的家庭可以轻易地通过声画结合的荧屏获取巨大的时间与空间中所包罗的丰富信息。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电视节目与接受者距离感较小,可以有促膝谈心式的相互交流,而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在一个小的家庭环境中,也会有更直接、更及时、更坦率的相互交流。
这种美好的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享受,与电影接受形式全然不同,从而使电视节目更具亲切感。
视觉上的感受,以及各种实况音响、讲话或解说声音所构成的听觉上的感受,使电视与观众的距离靠近了。
那么,与之相配合的音乐就不能与这种亲切的气氛不相谐调,这就要求电视音乐也具有一种亲切的、与观众距离靠近的特征。
音乐艺术中那种正剧色彩的、交响性、戏剧性强烈的音乐还是需要的。
但大多限于规定的重大题材或特殊的场面。
一般来讲,更多的电视节目则要求以一种轻松、悦耳、明快、淡雅的音乐,以营造观众在家庭中娓娓而谈的亲切和谐的气氛。
那种过于复杂或费解的音乐,那种过于庄重或深沉的音乐,往往使音乐脱离于画面,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甚至产生心理上的厌恶感,导致观众与节目的距离拉远。
电视节目播放的密集性是一切传播形式无法相比的,更是电影所难企及的。
在如此庞大的节目量中,电视音乐的使用率远比电影音乐大出许多。
在大量的电视节目中,有针对性地为重点节目创作出特定的音乐,除了电视剧和文艺专题节目外,大多数节目不可能创造出或选择出全新的音乐。
重复运用现成的音乐就成为电视音乐的一个必然趋势。
人们经常可在同一节目或不同节目中听到同一段音乐。
一方面,这能使人们对电视音乐更为熟悉与了解,另一方面,却也使电视音乐与电影音乐相比较,有些粗糙,亦即发生重复而单调的某种趋向。
电视音乐的重复虽有利弊,但电视节目的密集性决定了电视音乐的重复性存在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我们可以在电视音乐选择与运用上恰当、巧妙地进行一些艺术上的处理,以尽量减少重复所造成的单调感。
一种独立的艺术支脉的形成,.主要不是依据于时间,而在于其本身有异于他种艺术样式的个性特征。
电视音乐的产生较电影音乐要晚半个多世纪,但它已形成了一种“电视化”了的音乐样式。
在音乐艺术领域中,电视音乐中的歌曲,同当年电影歌曲一样,已经成为广泛流传、影响深远的艺术作品。
电视音乐中的器乐曲,由于适应了“电视化”的特点,在创作思维与技法上逐渐形成了有异于电影音乐,更不同于一般器乐创作的方式,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规律。
这就为音乐艺术领域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为音乐本身开拓出一片有价值的艺术天地。
三、电视音乐的分类
电视节目依其内容可分为:
(1)电视文艺节目音乐,包括电视剧音乐、文艺专栏节目音乐、综艺节目音乐;
(2)电视新闻节目音乐。
包括新闻报道节目音乐、专题片音乐、新闻专栏节目音乐;(3)广告节目音乐。
四、电视栏目标版音乐
1、电视栏目标版音乐
即是电视栏目标志性的版头音乐。
现在电视频道播出的节目数不胜数,为了使栏目各具个性,突发晋目内容特点,加深观众印象,并可让观众自由选择节目,从中央到地方的电视台节目策划者,颇具匠心,精细地设计了不同栏目的标版音乐,这是电视音乐的一大发展。
改革前的电视栏目版头音乐,多是选用成曲配乐,现在各栏目的标版音乐,大部分是由作曲家根据节目内容、形式而构思创作的。
标识音乐一般在10秒、15秒或20秒左右的时间,由一段旋律,或由旋律发展,构成完整的小乐段。
通过标版音乐的提示,让人在短时间内就能熟悉、辨别所播放栏目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整理 智取 威虎山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