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内外阅读及习作专题 1.docx
- 文档编号:26062087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9.70KB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内外阅读及习作专题 1.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内外阅读及习作专题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内外阅读及习作专题 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内外阅读及习作专题1
13、花钟
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shīsī)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lènnèn),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shìsì)宜。
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我能从文中找到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艳丽()湿润()安全()
(3)文中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是。
(4)仿写一个:
(5)本段的主要内容是:
14、蜜蜂
(一)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她高声喊道
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
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
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1)给选文中加点的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推测——( ) 激动——( )
(2)在选文最后一段的方框里加上标点。
(3)在蜜蜂身上做记号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选文将下列内容按顺序排列,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
②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③回到家,得知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
④来到离家四公里远的地方
⑤在蜜蜂身上做记号并放飞蜜蜂
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蜜蜂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中,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很准确,没有一点儿错误。
( )
(2)生疏,不熟悉。
( )
2.写出法布尔从实验中所得出的两个结论。
(1)蜜蜂确实具有______________的能力。
(2)蜜蜂的这种能力是________(①与生俱来的 ②后天学习的)。
3.联系课文,想想法布尔为什么断定蜜蜂靠的不是记忆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大自然的哪些生物具有本能和本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蜜蜂
①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②第二天……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③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文中加粗的字是多音字,请用它们的另外读音各组一个词,写在下面相应的( )内。
闷( ) 几( )
2.“我”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
试着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出来。
捉蜜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这样做试验时每一步的目的是什么?
想一想,连一连,填一填。
做法 目的
A.捉自家花园的蜜蜂 a.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B.给蜜蜂做上记号b.便于观察
C.两里外放飞c.与其他蜜蜂区分
D.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 d.路远更能说明问题
这一系列试验过程,充分体现了法布尔________的品质。
4.“我”从这个试验中得到了什么样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
(1)蜜蜂有超常的记忆力。
( )
(2)我叫小女儿去放蜜蜂,我在窝旁等着。
( )
(3)到第二天为止,二十只蜜蜂都飞回来了。
( )
(4)“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是一个比喻句。
( )
(5)起风时蜜蜂飞得很低,是为了减少阻力。
( )
15、小虾
我和邻居阿成哥跑到村边小溪里,在竹荫下静水处,轻轻掀开小石块,或者把手伸到大石块下,捉到了一些小虾,带回家养在缸里。
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
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1.从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合拢—()平静—()热闹—()
2.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有的……有的……有的……
3.请用“~~”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4.写小虾有趣,作者抓住的是。
5.模仿片段,用“总一分”结构的构段方式写一段话,内容自定。
课外阅读
花的授粉
花有雌雄两种花蕊。
花要结果子,必得要雌蕊得到雄蕊的花粉才行。
有些花的雌蕊得不着花粉,就白开一场,没有结果就凋残枯死了。
有些花的雄蕊的花粉,是自动地落到本花的雌蕊上。
可是有些花却要靠外界的力量做媒介,把这花的花粉传递到那花的雌蕊上。
说是这样结成果实种子,要比较强健些呢。
所以多数花为了要得着强健的后代,使种族兴盛,都找媒人给自己做媒传递花粉。
花所请的媒人,有风,有水,有昆虫。
大概请昆虫做媒的花最多。
在昆虫媒人当中,顶顶受花欢迎、有名气的,是蜂、蝶、蛾三大望族。
花很懂得虫情世故,它知道昆虫决不肯白白地替它效劳。
它必定要备一份厚礼,才请得到媒人。
所以它特别制造了香甜的花蜜,作为酬谢媒人的筵席。
花恐怕昆虫不知道它有花蜜,还用了心计,装上艳丽的花冠,散出芬芳的香气,利用荚色芳香来招引昆虫上门。
这跟商店用大招牌、装霓虹灯招引顾客有些相像。
昆虫来到花里,就不客气地享用花备办的筵席。
吃这顿丰盛的筵席的时候,昆虫还带上一身花粉,就把花粉传送到别朵花的雌蕊上,完成它的使命。
1.花朵怎样才能结成比较强健的果实种子?
说法最准确的是()。
A.自动落粉B.靠外界的力量传粉C.请昆虫传粉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花朵可以找、、等帮助传粉,其中本文重点介绍的媒介是。
3.画线句子中的“大概”一词可以去掉吗?
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去掉,显得啰唆
B.不可以去掉,因为作者也不知道详情
C.不可以去掉,因为下面的内容只是作者的推测,显示了语言的准确性
4.短文把昆虫比成了,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5.花朵为了让昆虫传粉,做了哪些努力?
会说话的植物
植物有语言吗?
它能说长道短吗?
年轻的英国植物研究专家希拉米·鲁拉德研究成功一种植物语言翻译器——植物探测仪,可以清晰地听到植物说话的声音,背上仪器,戴上耳机,把仪器的一根线头和植物叶子相接,这根导线就可以振动,生物电子翻译器立即对这种振动进行翻译,在耳机内便可清晰地听到植物对话的声音,植物会向人们诉说是饥是饱、是冷是热、是涝是旱。
意大利发明家发明了一种能和植物讲话的对讲仪。
他将植物连接在对讲仪的电极上,便听到了植物的“讲话”声,然后根据植物发出的信息翻译密码,辨别出“热”“冷”“渴”和其他简单的词汇。
一般来说,在正常情况下,植物的“说话”声是有节奏的,伴有欢快的音乐曲调,而当遇到刮风等灾难性天气时,植物的“讲话”则变得低沉、紊乱。
它们在养料充足时,声音高;在养料缺乏时,“讲话”声音就很微弱。
1.找出画线句子中的几组反义词。
()—()()—()()—()
2.希拉米·鲁拉德研究成功植物语言翻译器叫做,通过它能。
3.植物的“说话”有什么特点?
用“”在原文中画出。
4.你觉得,研究植物说话有什么作用?
虾趣
虾的颜色随着周围环境颜色的变化而变化。
江河里淤泥地带的虾,身上颜色黑些;沙底地带的虾,颜色白些。
生命力旺盛的虾,身体透明,生命力减弱的时候,透明度就降低了,逐渐变为奶白色。
越是生命力旺盛和食物充足的虾,它头部的那一团黑色的东西越明显。
那是它的脏腑和没有消化完的食物。
活蹦乱跳的虾,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它的头壳里器官的搏动。
虾是喜欢嬉戏的,常常两只纠缠在一起,互相用长钳逗弄着玩。
虾前进的时候,伸直了两只钳足;当它遇险迅速后退的时候,两只长长的钳足就缩起来了。
虾吃食物时很小心,总是先用钳足去试探一下,然后赶紧后退,接着再试、再退,最后,它认定完全没有危险了,就放胆大嚼。
吃东西的时候,用脚爪辅助,桡足快乐地划动着。
有时,它仅仅用两只脚支地,其他的脚和整个身体都斜翘起来。
观察了虾的生活,我逐渐明白,齐白石画虾,是颇费心机的,它们真是多彩多姿!
既有来自淤泥地带较黑的虾,也有来自沙底地带较白的虾。
它们头壳里那一团黑色都很突出,显出旺盛的生命力。
它们有正在向前游的,也有正在向后退的,更有正在嬉戏和觅食的。
画面上没有藻类、沙石、溪涧、水纹,但是只要看到那些虾的姿态,仿佛这一切都有了;不知道这位老画家观察了多少虾,画得这样出神入化!
1.短文中的成语准确地概括了齐白石老人画的虾。
2.短文介绍了虾的特点有()。
(多选)
A.虾颜色的变化B.虾头部的特点C.虾钳足的变化D.虾吃食物的样子
3.短文写齐白石老人的画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右边就是齐白石老人的画,请你为这幅画起一个题目吧。
5.短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是()。
A.章鱼脾气暴躁B.章鱼身体的变色机制C.章鱼擒获猎物D.章鱼施展变色术擒敌
海中变色龙
说起变色龙,谁都知道那是描述蜥蜴。
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海里也有变色龙,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章鱼。
章鱼挺着个圆圆的大肚子,长在头上的8条腕足在水中随波摇曳,翩翩起舞,远远看去,像一朵花在海里翻动,非常美丽。
章鱼其实不是鱼,它属于软体动物。
章鱼和蜥蜴一样,皮肤下布满了各种色素细胞,红橙黄绿,样样齐备。
它可以利用细胞的伸缩来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便和周围环境的颜色保持一致。
章鱼遇上敌人,会先施展“变色术”,一会儿变成白色,一会儿变成红色,几种颜色不停地变换,以此来吓唬敌人。
如果这招不行,它才会动用自己肚子里的墨囊,急剧收缩身体,喷出墨汁状的“烟雾弹”,把周围的海水染成一片漆黑,趁进攻的鱼儿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之机,逃之夭夭。
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全身会变成令人恐怖的鲜红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嘴边。
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
章鱼非常警觉,即便在洞中或礁石下栖息时,也会留两条腕足在外面轻轻摇动。
一旦有什么情况,章鱼会立刻警觉起来,或躲避得更深,或用腕足牢牢缠住对方,把它缠死或毒死。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赫赫有名—( )警惕—( )
2.章鱼是怎样捕捉猎物的?
请你用“”在短文中画出来。
3.读了短文,你了解到章鱼的哪些特点(至少写两点)?
4.为什么把章鱼称为“海中变色龙”?
5.短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是()。
习作
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做的一次小实验,写得时候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做实验的经过写清楚:
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有趣的发现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内外阅读及习作专题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四 单元 内外 阅读 习作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