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让师生拥有彼此可以对接的底色本刊记者陈金铭对话论文.docx
- 文档编号:26058333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149.23KB
共读让师生拥有彼此可以对接的底色本刊记者陈金铭对话论文.docx
《共读让师生拥有彼此可以对接的底色本刊记者陈金铭对话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读让师生拥有彼此可以对接的底色本刊记者陈金铭对话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共读让师生拥有彼此可以对接的底色本刊记者陈金铭对话论文
共读,让师生拥有彼此可以对接的“底色”——本刊记者陈金铭对话
共读,让师生拥有彼此可以对接的“底色”——本刊记者陈金铭对话
陈金铭(以下简称陈):
张老师,您好。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您是从哪一年开始做“师生共读整本书”这件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事的?
您当时是怎么想的?
张学青(以下简称张):
在回答您这个问题之前,我申明一个观点——我愿意充满热情地探究什么是好的教育,怎样做一个好的老师,因为首先我是一个母亲。
我希望我的儿子能逢着一个好老师,因此我就要努力去做一个好老师。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我从来不认为一个不为自己的儿女着想的老师能真正爱学生、爱工作,如果有,那也是畸形的。
我最初做“师生共读整本书”这个项目的动因,就是儿子升人四年级,他的阅读“牙口”渐渐长成,需要大量的书去“喂养”他。
恰恰在这个时候,大概是2005年吧,我接触到了大量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觉得不把它们带给儿子实在太可惜了。
书在那里是寂寞的,孩子在那里也是寂寞的。
一个简单的愿望就是我为他们架座桥,让彼此不再寂寞。
于是,就带着儿子读,带着儿子所在班级的学生读。
带得很用心,也很快乐。
从那时起算到现在,大概有十年了。
陈:
您认为,在人生阅读的最初阶段应该有人去带,有人去领。
能否谈谈您是如何让您的学生喜欢上阅读的?
张:
怎么说呢?
首先我得承认,我并没有本事让我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喜欢上阅读。
我只能说,我任教班级的学生绝大部分对书是有感觉的,对读书是喜欢的,是有良好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
我总觉得,对于一个语文老师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让学生热爱阅读。
童年是一生的根。
培养读的兴趣与习惯,比说、写更重要。
如果老师的精力不放在引导学生读书而放在做各种各样的题目上,这是十足的舍本逐末。
商友敬老师在他的《语文退思录》里幽默地说:
“做题目的目的,不过是测量知识掌握的多少,犹如生了病要用温度计量寒热,哪有得病不吃药,一天到晚量寒热的?
”
让学生热爱阅读,这对于今天的语文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过去,文化信息传播的渠道比较单一,一些学生对印刷品的渴求真可以用“热爱”来形容。
而现在,在声色光影的干扰下,很多孩子难以平心静气地面对一本书了。
但是,弗罗斯特说,其实每一个时代都不比以前的更好或更坏。
我也认同这种看法,至少我能够看到,在我们这个时代,印刷业与信息通讯业的高度繁荣使我们接触书源与获得书的途径与方法,不知比以前便捷多少。
这无论如何是一件幸事。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引领学生读什么,如何读。
一说起阅读,我们总喜欢给它定义上许多功能,而且,有些还相当急功近利。
儿童阅读的目的在哪里?
1920年,周作人在《儿童文学》一讲中,有精警的论述:
我想儿童教育,是应当依了他内外两面的生活的需要,适如其分地供给他,使他生活满足丰富,至于因了这供给的材料与方法而发生的效果,那是当然有的副产物,不必是供给时的唯一目的物。
换一句话说,因为儿童生活上有文学的需要,我们供给他,便利用这机会去得一种效果——于儿童将来生活上有益的一种思想或习性,当作副产物,并不因为要得这效果,便不管儿童的需要如何,供给一种食料,强迫他吞下去。
所以小学校里的文学的教材与教授,第一须注意于“儿童的”这一点,其次才是效果,如读书的趣味、智情与想象的修养等。
我非常赞同周作人的这个观点。
儿童阅读的意义,首先在于丰富他当下的生活。
当一本书经过他们时,他们在穿越这本书,这部书也在穿越他们。
而他们的全部身心,也必将在这样的经历中丰富、成长。
常听到一些家长,一方面抱怨孩子不爱读书,一方面又对孩子的阅读作出了这样那样的规定:
不许读漫画书,不能买杨红樱,不得看哈利,波特——一些风靡的畅销书总让家长或者老师忧心忡忡,生怕这些东西营养不够而耽误了孩子的时间,甚至腐蚀孩子的心灵。
就像发挥药效一定要吃药一样,要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先读大量的文字。
能自觉读起来总不是一件坏事。
童年时期爱看漫画的人,往往能变成阅读能力较强的读者:
能读懂漫画格的顺序,书中标志符的意义,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假如爱读杨红樱系列,就让他读个够,终于会有一天,他会说:
“好像在重复看一本书,我看着没劲了。
”这是一个神奇的时刻,我从儿子的阅读经历中完全得到了印证。
市场上流行的书,往往满足了学生当时的需要,同时又发送了一个愉悦的信息到孩子的脑中,让孩子把书本、印刷品与愉悦画上等号,让他们觉得阅读不是狰狞可怖的。
但我一般不作为共读的书目推荐给学生。
我愿意选择相对有难度的优秀书目,带他们一起细细地读,帮他们一起来学会“敲开核桃壳,去品尝桃仁里的芳香”。
接受认知的挑战,让自己获得新的理解和体悟,其间所获得的快乐必定是深沉而持久的。
我以为这是引发并保持阅读兴趣的重要条件。
陈:
在您看来,带领学生做整本书的阅读,教师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或者说教师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张:
我认为,好书与儿童之间并非天生相互吸引,而是需要媒介的。
推动儿童阅读工作,处于第一位的,不是阅读的策略和方法,而是你的“仓库”里起码得“装备”百本适合儿童阅读的书。
这个“装备”,不是听介绍把它们买到手,而是应当一本一本淘洗,一本一本阅读,知道它们适合什么年龄段的儿童阅读,并且有自己的阅读体验。
那些经典的童书,往往对生命及童年的重大、核心问题作出巧妙而深刻的回答,所以,引发孩子自觉的、带着思考的阅读,才能透彻地理解一本书,体悟到书的妙处。
要达成这种理解,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我常常也有捉襟见肘的感觉,因此,我会通过网络、图书馆和最新的资讯、儿童文学评论等媒介,寻找一些解读的资源。
比如,我在带学生读《西游记》的时候,不但和学生一起共读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游记》,还读了“大家小书”书系中林庚的《西游漫话》以及崔岱远先生的《读罢西游不成精》。
我记得当时设计得最好的一个话题“假如让你组建你的西游取经团队,你会让西游记中的哪些人物同往”就是受到了崔岱远先生书中《一个不能少》这个章节的启发。
陈:
推动儿童阅读,有不同的路径和方法。
在实践过程中,您是如何去把握、去推动师生共读整本书这项工作的?
张:
我非常认同您的看法,推进儿童阅读,有不同的路径和方法。
“师生共读整本书”不过是其中的一条路径。
以我多年的实践看,“师生共读”之所以有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优势:
1.创设最好的阅读环境。
阅读需要时间和环境。
所谓“课外阅读”,除了“课余以外”还有“课本之外”的意思。
把课外阅读完全寄托在学生回家以后的自觉阅读上,是无法保证的。
不得不承认,学校是唯一能够使学生安静阅读的理想场所。
在农村,百分之九十以上学生的家人是没有阅读习惯的。
麻将声、扑克声以及电视、电脑等因素的影响,学生要平心静气地面对纸质阅读,需要很大的定力,一般学生往往做不到。
而在教室里就不一样了。
“你读,他读,我也读”是一种氛围,尤其是老师在教室里的示范阅读,更有强大的磁力。
当学生看到老师手里和他手里读着一样的书的时候,心理上的暗示与接近,会让他读起来更带劲。
共读的氛围,是阅读兴趣最好的催产素。
大家还会你追我赶,比着谁读得快。
2.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
师生共读整本书,共读的时间一定要得到保证。
每天早上到校后,会有一段静默阅读时间。
在这个时间段里,默词语、背课文、做练习等语文活动,都要让步。
学生知道,这个时间就是大家一起读书。
长此以往,就成了一种仪式,成了像星期一集体晨会必须要升旗一样的行为。
这种仪式的最后目的是让读书成为习惯,成为像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情。
3.拥有共同的生活与密码。
会玩同一款网络游戏的孩子走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
我在这里说“天真女皇”“月亮仙子”,您如果没有读过米切尔,恩德的《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就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当我们共读过《犟龟》以后,“只要上路,就一定能遇上隆重的庆典”这句话的背后,就由一个鲜活的故事支撑着。
共同的阅读,让师生拥有了彼此可以对接的“底色”。
陈:
在“师生共读”活动中,您推荐给学生的第一本图书是什么?
您当时是以怎样的形式跟学生共读交流的?
能举例说说当时涉及的一些话题吗?
张:
我推荐的第一本图书,现在我有点模糊了,但是我对全校语文老师开放的第一堂读书交流课还是记忆犹新。
那次,我们共读的是《夏洛的网》,一本拥有经典气质的童书,我愿意一遍一遍不断回读的好书。
这是一本关于“生命和友谊”的书。
当时我们交流了哪些话题呢?
首先是教会学生读目录,读梗概,能理出书中的主要人物;接着重点展开了一个话题的讨论:
蜘蛛夏洛为威尔伯织了网上文字“王牌猪”“了不起”“光彩照人”,你觉得威尔伯配得上那些网上文字吗?
为什么?
这个话题的设计我还是比较得意的。
因为这个话题,有矛盾冲突,可以启动学生对整本书的回顾和思考,引发对主题的把握。
共读交流,话题不在于多,而在于能综合,能深入。
陈:
每个班级几乎都有不爱阅读的学生,在阅读指导中,您是怎样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的?
张:
没有不爱阅读的学生,只有不会引导的大人。
我承认我的班上有学生不喜欢阅读,那是因为我还没有能够帮助孩子一起找到他最喜欢的“那一本”。
当然,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一定是有参差的,正如你我伸出的手指各有长短一样。
阅读的贫富差距是实际存在的,这种差距既无法抹平也没有必要。
差距,就是一种资源;差距,也是共读优势。
因为阅读能力相对弱的和比较优秀的一起读,就有了利用集体阅读中他人的理解来促进自身阅读能力发展的机会。
阅读的“贫困生”,也许和优秀生始终有距离,但是他相对自身而言,仍然有着最大的发展可能性。
陈:
孩子们的阅读水平参差不齐,在进行整本书的共读时,一些孩子早已读完了,还有一些才读到一半,您是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的?
张: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师生共读整本书”的阅读推进过程吧。
第一步:
检视阅读。
用于最初的导读。
检视阅读是浏览性阅读。
将书下发,学生拿到书后,先读读书名、副标题、目录,然后看看封面题图、内页插图、作者的序言、摘要介绍以及书后的评论等。
如果书还有书衣的话,看看出版社的宣传文案。
这些都是作者在向你传递信号,让你知道风朝哪个方向吹。
还可以从目录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浏览。
这种粗浅阅读,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一本书的大致内容。
这种能力,对学生以后查阅、搜集资料十分有用。
第二步:
通读全书。
师生共读的作品,多为故事、小说。
对于一本故事书,唯一的建议是:
快读。
理想的阅读,一个故事应该一口气读完。
不过对于长故事,这是不可能的。
但在阅读时,一定要尽力紧凑些。
第三步:
完成阅读学习单,达成阅读的自我理解。
通读全书后,需要对书作一个回顾。
此时的阅读,需要带着一定的指向性。
教师要体现引领功能,提出书中的一些重要话题,指导学生通过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增进阅读理解。
这个环节,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单的形式将自己的初读成果、体验传达给教师。
教师在整理读书报告单信息的基础上,设计读书交流会的流程。
第四步:
开展读书交流会,达成阅读的交互理解。
通过互动交流,促进学生对书中主要话题的深入讨论。
当然,在班级读书交流会之后,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及有关章节,再作阅读。
含英咀华,可制作摘记卡,也可写读后感。
您刚才说的“读完”,可能是第一遍“通读完成”的意思;而实际上“读完”之后的“读细”“读进去”更要花工夫——在反反复复的多次阅读中,发现书中的奥义。
因而,“读细”这一步可以让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陈:
在推广阅读书目的过程中,课内与课外都不可忽视,尤其是课外阅读方面,图书的选择非常重要。
您认为共读书目的确立应该由谁未定?
教师该如何搭建儿童与好书之间的桥梁?
张:
是的,课外阅读的书目选择非常重要。
这个书目由谁来定?
我想老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吧。
我们尽可能会考虑儿童的需要,同时我们是教育者,在很多方面负有审视、照料、管理、引导和纠正的责任。
就像我们在给孩子吃东西的时候,要避免常吃“麦当劳”,要擦亮眼睛认得“三聚氰胺”一样,阅读的书目是需要遴选的。
烂书永远比好书多,那是因为烂书的生长速度永远快于好书,而且比较适合于庸俗的市场机制。
一本好书就是把一群羊带进了一个牧场。
关于图书的选择,我在前一阶段的确花了不少工夫,所编制的阶梯阅读书单还在不断地生长过程中。
现代社会获得书源的路径是非常方便的。
安妮塔,西尔维的《给孩子100本最棒的书》、彭懿的《童话书:
阅读与经典》、梅子涵的《阅读儿童文学》、韦苇的《世界童话史》等专业书籍,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份阅读地图。
刘绪源先生的著述《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为我的书目搭配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一个有志于带领孩子走进课外阅读大门的老师或者家长,需要通过自己一本一本的阅读去获得合适的推荐书单。
对于书目的选定与编制,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口味作为标准。
目前,我以“儿童的”“优秀的”“有一定阅读坡度”作为选书原则,初步构建了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目体系。
对于“推荐”“必读”等字眼,一些人会有过敏:
凭什么推荐,何谓必读?
不读又怎样?
学生千差万别,搞“齐步走”,是不是对阅读个性的扼杀?
虽说我对这件事持有高度的警惕,但我还是选择给学生推荐优秀的书目,对此,我的解释是:
学生的个性有差别,喜欢历史的,喜欢生物的,喜欢军事的,其阅读的兴趣可以在自由选择的书目中得到满足,而我所选定的班级共读核心书目,则以经典的或者优秀的文学作品为主。
文学即人学。
文学是表现人生经验的故事,即使学生将来成为工程师,读《夏洛的网》或者《小王子》、对他来说还是有意义的。
陈:
在“师生共读整本书”的项目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对同一本书的感悟是不是有很大的不同?
您能举个例子吗?
如果有不同的话,您是更注重个体意见的发表还是会总结出一个观点来进行指导?
张:
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对同一本书的感悟当然是不同的,而这不同,正是共读的资源和意义所在。
比如说,读《西游记》,学生对唐僧的看法就很不一致。
不少同学以为唐僧是西游团队中最没用的人。
理由很多,如人妖不分,只会念经;胆小如鼠,动不动就吓个半死;毫无原则,固执己见……尊重学生个体意见,首要的是倾听他们的理解,当然教学的意义更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
以此为基点,我们以“唐僧有没有法力”这个话题,继续展开讨论,使学生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有新的提升。
课堂所呈现的,不是简单的“听你的”或者“听我的”,而是交互的,每个人的见解、观点都在不断地修整中。
陈:
张老师,想冒昧地问您一句,您经常推荐引导学生阅读,那么您自己是怎么阅读一本书的?
阅读习惯又是怎样的呢?
张:
每天都读一点点。
办公室、家里,随处都可以摸到书,翻开书。
我并不认为假期才是读书的黄金时间。
爱读书的人,永远都有时间。
我现在的阅读速度在慢下来。
以前曾贪求多,现在,买书很多,但大部分书都作浏览,只有少数的几本是精读的。
我认为一个人能够读通、读透哪怕一本书,乃至于成为你的“看家书”,是十分必要的。
陈:
很多语文老师也知道读课外书很重要,但总是觉得要应试,腾不出时间来,社会的大环境对于推进阅读是不利的,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
真正用心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是不怕考试的;应试这点“小伎俩”在临考前搞一搞,如果不是一定要拿年级均分第一,考试应该没问题。
时间会对这样的做法作出公正的判决。
“盐在汤中”,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跟进,受益的学科,应该不仅是语文。
对于社会大环境,我坚持这样的观点:
我不能决定太阳几点钟升起来,但能决定自己几点钟起床。
我信胡适的话,日拱一卒,得寸进寸。
如果每个语文老师都行动起来,谁说我们不能影响大环境?
我们自己本身就是大环境的一部分。
与其抱怨,不如行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共读让 师生 拥有 彼此 可以 对接 底色 本刊 记者 陈金铭 对话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