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线索训练 中国古代史综合训练.docx
- 文档编号:26057693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40.59KB
精品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线索训练 中国古代史综合训练.docx
《精品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线索训练 中国古代史综合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线索训练 中国古代史综合训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线索训练中国古代史综合训练
中国古代史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8·昆明高三摸底调研,24)西周初年各地发生叛乱,周公东征,平定了殷地的“三监之乱”,征服了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后,大行分封齐、鲁、燕、卫等国。
这说明西周( )
A.分封制是周公执政时期的制度创新
B.实现了对东方广大地区的垂直管理
C.分封制是当时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
D.政治中心实现由西部向东部的转移
答案 C
解析 分封制是西周初年便推行的制度,并非周公执政时期才推行的,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周公征服了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后分封齐、鲁、燕、卫等国,分封制并不是垂直管理,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周公在征服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后分封齐、鲁、燕、卫等国进行管理,可见分封制是当时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故C项正确;西周政治中心在镐京,材料仅体现周公东征后对所征服地区实行分封,但并不能说明政治中心已经迁移到东方,故D项错误。
2.(2018·广安、眉山一模,24)公元前892年周懿王死后,其叔姬辟方趁内忧外患、形势混乱之际即位,是为周孝王。
但周孝王死后,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继位,是为周夷王。
这反映出当时( )
A.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B.嫡庶观念仍较为牢固
C.诸侯可操纵王室事务
D.宗法意识已日趋淡漠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继位”表明诸侯仍然承认周天子的共主地位,分封制并没有遭到严重破坏,故A项错误;材料中周懿王叔姬辟方属于小宗的后代,王位回到周懿王的太子姬燮表明回归嫡长子继承,体现嫡庶观念仍较为牢固,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继位”表明姬燮继位是由于宗法的影响并不是诸侯操纵,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一致拥戴”说明宗法还有较强的效力,故D项错误。
3.(2018·湖北稳派教育高三第二次联考题,25)观察下图
图片主要说明( )
A.建立了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B.分割宰相权力并趋于完善
C.创新制度以便加强君主权力
D.三省六部制度已基本形成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时期已经完成,图片所示的中央机构为西汉时存在,故A项错误;从图片可知,皇帝通过使用身边的人员来削弱丞相的权力,但身边的人没有法定的地位,因此不能说明“分割宰相权力并趋于完善”,故B项错误;图片中通过利用身边的人来直接命令中央的执行机构“九卿”,从而使君权得到加强,故C项正确;图片所示中央机构为西汉的内外朝制度,故D项错误。
4.(2018·河南豫北豫南名校高三联考联评,1)据史料记载,秦代的官吏须经过封建国家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
这表明秦代( )
A.中央官僚体系发生变革
B.选官的方法和标准较严苛
C.任命官吏遵循一定程序
D.任命和考核官吏密切结合
答案 C
解析 秦始皇时期就建立了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僚体系,此后并未发生变革,且材料也并未体现三公九卿制,故A项错误;材料突出的是从官吏的任命到行使职权都有严格的程序遵循,并没有突出选官的方法和标准,故B项错误;材料的关键信息“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突出的是从官吏的任命到行使职权都有严格的程序遵循,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官吏的任命并未强调考核,故D项错误。
5.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
家庭人口
项目
数量(单位:
钱)
5人
收入
粮食
8500
支出
赋役
2989
日常开支
7950
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D.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
答案 D
解析 A项未涉及精耕细作,与材料中“农民家庭收入(粮食)与支出”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有“粮食”,有耕无织,故B项错误;C项忽视了材料中“赋役”,不符合题意“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的“5人”可知是小农经济,表格中的支出超过了收入,说明了小农的生活艰难,故D项正确。
6.(2018·河南中原名校高三质量考评,4)东晋高僧慧远曾说:
“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
”东晋道士葛洪著《抱朴子》有内、外两篇,“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
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
”这说明( )
A.儒、道、佛出现合流的趋势
B.佛、道挑战了儒学正统地位
C.儒、道、佛的终极目标一致
D.东晋最终实现了三教合归儒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高僧认为佛教与儒学“出处诚异,终期则同”,东晋道士著《抱朴子》的外篇“属儒家”,反映出东晋儒、道、佛出现合流的趋势,故A项正确。
7.(2018·湛江高三调研,26)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面记载的农具和农艺几乎都是两汉时期的,南北朝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反而几乎没有介绍。
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
A.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
B.先进的耕作方式主要分布在南方
C.北方小农经济发展停滞
D.地方割据不利于农业技术的交流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南北朝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反而几乎没有介绍”,说明南北朝时期农业没有多少发展,故C项正确。
8.(2018·宝安高三调研,3)唐初,汇集京城的儒经师尊各述己说,难能统一。
贞观七年(633年),唐朝廷颁布五经《定本》于天下,令学人此后以《定本》作为传习儒经的依据。
贞观十六年,孔颖达等人完成了《五经义训》180卷,永徽四年(653年)向全国颁布,作为每年全国科举考试明经类的经典依据。
材料表明唐朝( )
A.准备推行科举取士制度
B.采取行政手段统一学术思想
C.研制各类学校统编教材
D.顺应了儒、道、佛融合的文化发展潮流
答案 B
解析 材料强调统一的儒家思想“作为每年全国科举考试明经类的经典依据”,而非准备推行科举取士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因为“儒经师尊各述己说,难能统一”,因此唐朝政府“以《定本》作为传习儒经的依据”,采取行政手段统一学术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统一的儒家思想“作为每年全国科举考试明经类的经典依据”,而非各类学校统编教材,故C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儒家思想的发展,故D项错误。
9.(2018·乌鲁木齐一模,2)针对“玄武门之变”这一史实,《旧唐书·高祖本纪》中写道:
六月庚申,秦王以皇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同谋害己,率兵诛之。
而《新唐书·高祖本纪》中则写道:
庚申,秦王世民杀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
两种不同的叙述反映了( )
A.文字史料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
B.文献记录能够还原全部历史真相
C.历史事实是由历史叙述呈现的
D.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
答案 A
解析 《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后晋处于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需要为新政权正名,《新唐书》成书于北宋,稳定的封建王朝需要稳定社会秩序,反对夺权,故两本典籍对“玄武门之变”的叙述带有主观色彩,故A项正确。
10.(2018·太原高三期中考试,9)造纸业在唐代达到新水平,宣州产的宣纸,洁白柔软,为书画家所钟爱;浙东产的藤纸,坚固耐用,颇受欢迎;益州产的麻纸,品种多样,美观精致,多用于皇帝诏敕和官府文书。
这反映了( )
A.南方文化水平的提升
B.手工业的地区特色明显
C.官营手工业技术先进
D.社会需求决定生产样式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出唐代造纸业的发展,与南方文化水平的提升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宣州产的宣纸”“浙东产的藤纸”“益州产的麻纸”说明手工业的地区特色明显,故B项正确;由材料内容不能推断该造纸业是否为官府经营,故C项错误;材料中不同地区不同特色的纸都受到社会欢迎,生产样式决定社会需求,故D项错误。
11.(2018·赣州高三期末,2)唐开元以后,原本有尚书都省会议裁决的政务,逐渐转移到政事堂裁决,甚至出现了姚崇以中书令的身份谍报汴州刺史倪若水进行灭蝗之事。
这反映了( )
A.三省六部制度已遭破坏
B.中枢权力运行机制发生变化
C.唐朝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D.唐玄宗重视三省的分权制衡
答案 B
解析 唐代三省六部制下权力的运作程序如下:
中书省根据皇帝的旨意草拟政令,然后交门下省审核,通过后交由尚书省及六部去执行。
材料中反映出开元以后,这种权力运行体制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材料中“姚崇以中书令的身份谍报汴州刺史倪若水进行灭蝗之事”是中书省及政事堂政务裁决权的实际体现,在三省制下,这种事情无疑是尚书左、右仆射进行处理,地方要将情况向尚书省汇报。
故B项符合题意。
A项不符合史实;C、D两项在材料中不能明确体现。
均排除。
12.(2018·临沂高三质检,3)《唐律疏议》载,依选举令,“官人身及同居大功以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者,不得仕。
其旧经职任,因此解黜,后能修改,必有事业者,三年以后听仕。
其三年外仍不修改者,追毁告身,即依庶人例。
”这反映了唐代( )
A.抑商政策崩解B.商人社会地位低下
C.科举制度完善D.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答案 B
解析 注意材料的关键信息“执工商,家专其业者,不得仕”反映出政府的抑商倾向和商人社会地位的低下,B项正确。
A、C、D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均排除。
13.(2018·石家庄一模,25)修建于公元610年的最著名的中国弓形拱桥赵州桥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直到13世纪,马可·波罗才将中国最大的弓形拱桥——卢沟桥介绍给西方人。
应用这一原理,法国人在罗纳河上修建了圣埃里普里特桥,英国人在东英格兰修建了小阿波特桥。
这反映出( )
A.文明成果交流延迟造成发明智能浪费
B.古代中国科技长期领先世界
C.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中西方文明间交流
D.文明之间的交流具有单向性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出中国石拱桥的建造技术直到13世纪才传到西方并对西方产生影响,这说明“文明成果交流延迟造成发明智能浪费”,A项正确。
B项说法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要说明的主旨,排除。
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D项说法错误,排除。
14.(2018·洛阳高三一模,4)商人作为宋代社会兴起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通过科举、联姻、捐纳等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向上的社会流动,甚至一度出现了“士多出于商”的现象。
这反映了两宋时期( )
A.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B.呈现开放性平民化的特征
C.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人才的选拔更加公平公正
答案 B
解析 商人不是靠经商来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反映出两宋时期抑商政策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故A项错误;商人能够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呈现开放性平民化的特征,故B项正确;士农工商的社会阶级结构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故C项错误;商人能通过“联姻、捐纳等方式”来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人才的选拔还未实现公平公正,故D项错误。
15.(2018·湖北稳派教育高三联考,26)在宋代,蜜蜂产品是上贡朝廷的必需品,《宋史·地理志》中记载了大量关于蜂产品上贡的情况。
不仅是蜂蜜、蜜蜡,还有蜂子也在其中。
除了蜂业大省陕西、山西、甘肃,其他各地也都要上贡一定数量的蜂产品。
这主要反映了宋代( )
A.蜂业商品化程度最高
B.下层民众负担较为沉重
C.商业出现革命性剧变
D.国家经济发展趋于均衡
答案 B
解析 “《宋史·地理志》中记载了大量关于蜂产品上贡的情况。
不仅是蜂蜜、蜜蜡,还有蜂子也在其中。
除了蜂业大省陕西、山西、甘肃,其他各地也都要上贡一定数量的蜂产品”可见除其他负担外,宋代农民还必须上交蜂产品,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故B项正确。
16.(2018·德州高三期中,3)宋代有些地方根本不种粮食,而是专门种菜、种果、种花、种茶、种棉、种桑。
这时还出现了各色专营各种农产品的农户,如菜户、茶户、果农、蔗农、花户、园户、药户、酒户、渔户等。
这说明当时( )
A.粮食生产出现下降
B.政府着力加强社会控制
C.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答案 D
解析 粮食种植区域的减少并不代表粮食产量的降低,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故A项错误;无论是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都是农民自发的经济行为而非受政府控制所致且无法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故B项错误;中国的小农经济解体于鸦片战争之后,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在宋代某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粮食作物,其商品化程度已然大大提升,故D项正确。
17.(2018·重庆高三期末,27)在王阳明看来,“人人皆可以为圣”,儒者“须做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
这一主张( )
A.促进了儒学的平民化
B.肯定了人的自然欲求
C.否定了儒学的伦理意义
D.瓦解了传统社会等级秩序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人人皆可以为圣”“须做个愚夫愚妇”可知王阳明认为未经教化的男女众人都有良知,良知这一点圣人和愚夫愚妇是一样的,这有利于儒学的平民化,故A项正确。
18.(2018·江西五市八校第一次联考,7)周敦颐说:
“自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也;太极即道,性与命依道而行。
”这表明( )
A.儒学发展到哲学高度
B.道教吸收阴阳学发展
C.汉学在宋代的新发展
D.理学体系的构架成熟
答案 A
解析 材料周敦颐利用太极与无极论述世界的本原,这表明儒学发展到哲学高度,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儒学吸收道家思想而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儒学在宋代的新发展,汉学的表述过于宽泛,故C项错误;材料只论述世界的本原,还未形成理学体系的构架,故D项错误。
19.(2018·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12月联考,3)1227年,宋理宗发布诏书,追赠朱熹为太师、信国公,提倡学习他的《四书章句集注》。
此后,朱熹学说作为官方哲学,成为声誉隆盛的显学,流传数百年而不衰。
据此可知,当时( )
A.理学成为了社会的主导思想
B.儒家思想已完成思辨化
C.格物致知成为官民行为准则
D.理学是儒佛道融合的产物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朱熹学说作为官方哲学,成为声誉隆盛的显学,流传数百年而不衰”,说明理学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故A项正确。
20.(2018·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一,6)在元代,汉儒的地位低下,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之说。
可也就是在元代,施行时间并不长的科举考试却选用了最能体现汉儒思想精髓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试内容,而且要求考生严格按程朱理学观点答题。
这说明元朝( )
A.民族歧视,控制思想B.等级森严,制度矛盾
C.重视礼教,维护统治D.重视理学,以备顾问
答案 C
解析 答题的重点在元朝“科举考试把《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试内容,而且要求考生严格按程朱理学观点答题”,这说明元朝把程朱理学作为统治的指导思想,要用儒家宣扬封建礼教以维护统治,A项中“民族歧视”在材料中无体现,故A项错误;B项中“制度矛盾”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D项中“以备顾问”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故D项错误。
21.(2018·吉林二模,5)明朝宣德年间,内阁有了官属,“置诰敕、制敕两房,皆设中书舍人”,凡奏章和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呈交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票拟,再由司礼监将条旨呈交皇上“批红”,最后发回内阁下发各部。
阁权进一步强化。
英宗德宗时期,内阁票拟权逐步完善。
明朝中枢机构的这些变化说明( )
A.内阁具有了制度化的参与决策权
B.标志着明代宦官专权的开始
C.内阁成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工具
D.内阁制度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内阁的机构逐步完善,通过一系列制度化的规定,内阁票拟权逐步加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宦官掌握独立的权力,故B项错误;明太祖时期已经废除丞相制度,故C项错误;D项应该出现在内阁权力达到鼎盛时期,材料缺乏依据,故D项错误。
22.(2018·咸宁重点高中高三联考,7)明朝规定入内阁大学士者既有“格心之学”,又有“济世之才”,通过经筵日讲“格君心之非”,引导皇帝的行为合乎“正道”。
据此可知,明代内阁( )
A.有助于规范君主执政
B.确保了中央的决策正确
C.受到了陆王心学操控
D.地位高于其他中央机构
答案 A
解析 “‘格君心之非’引导皇帝的行为合乎‘正道’”可见有利于君主的执政符合既定的要求,故A项正确。
23.(2018·深圳模拟,7)自秦至宋元,中国民间贸易多以谷帛与钱,无用银之例。
但是从明朝起,白银逐渐代替其他货币,广为流通。
这一现象被史学家们称之为“中国史上一重要变更”。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加强
B.资本主义萌芽的必然结果
C.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D.白银矿藏资源的大量开采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白银逐渐代替其他货币,广为流通……‘中国史上一重要变更’”表明白银成为新的货币,说明商品经济发展以及对外贸易的需要,故选C;A说法明显错误;B不符合材料主旨;D不是材料反映的观点。
24.(2018·海口模拟,8)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
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 )
晚明时期会社简表
名称
地点
描述
匡社
苏州
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
复社
吴江
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
岭南会馆
苏州
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
讲学会
无锡
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
A.文化政策开明,社会舆论较为自由
B.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
C.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
D.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答案 D
解析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苏南地区出现,在思想领域出现批判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思想,表格中“匡时救世”“讲求实学”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故D正确。
25.(2018·武汉重点高中联考,8)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
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
材料意在说明( )
A.文化变革的经济动因B.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C.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D.士商互动的社会风气
答案 D
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变革,也没有强调经济动因,故A错误;明清之际商人政治地位低下,材料也不能体现商人政治地位提高,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统治阶级的腐朽,故C错误;根据“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等可知,当时形成了士商互动的风气,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2分,共50分)
26.(2018·广安、眉山一模,4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的竞争环境,强化了人们对各自国家的认同。
秦统一中国使一统天下的国家观获得政治上的实现。
到了西汉,“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更进一步地被意识形态化。
自汉魏之际开始,对国家忠诚被凸显出来,唐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的很多例证,也证明了这一点。
两宋士人基本达成一种道德共识:
凡沾旧国一命之恩者,不应再改仕新朝。
面对金兵的南下,华北民间自发组织的“民兵”“忠义军”等抗金武装表现突出。
清代在修撰《明史》时也专设《贰臣传》以待明朝降臣,这可看作是加强国家认同的一种举措。
——摘编自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材料二 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后来,同盟会在政纲中又阐述了排满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之间的逻辑。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誓词中庄严宣誓: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随后,在清帝退位诏书中也承认:
“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位共和立宪国体”。
这表达出满洲人对新国家的认同。
——据《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清帝退位诏》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传统国家观的变化趋势,并简析这些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
(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传统国家观相比,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国家观有何发展,并对其予以简要评价。
(10分)
答案
(1)趋势:
从对地方政权的认同发展为对大一统国家的认同;从政治上的认同到意识形态的认同;从上层统治者的认同逐渐向社会下层百姓的认同扩展;对本朝的认同逐步强化。
原因:
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或“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统治者强化集权统治的影响;客观社会环境因素(如民族对立、政权并存等)的推动等。
(2)发展:
突出主权在民;认同共和国,反对封建专制;强调对不同族群利益的尊重;平等对待各民族。
评价:
立足于救亡的现实需要;代表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或“推动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强化了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有利于保证我国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
27.(2018·合肥一模,25)(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颜之推在官学衰落、贵族子弟身亡家破的悲剧中,意识到教导族中子弟学习德行与知识的重要性,写下一部体系宏大的《颜氏家训》,给颜氏一族和社会带来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整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大量引用儒家经典的原文和典故,将儒家思想渗透进颜氏家族子弟的人格中。
《颜氏家训》“述立身治家之法,辩证时俗之谬,以训子孙”,它的有关教育子女、治理家庭、人伦秩序的观念对构建和谐家庭具有指导意义。
据《中国丛书综录》记载,自魏晋南北朝之始,历朝历代都有“家训”类的成书作品。
宋朝出现的5本家训作品都深受《颜氏家训》的影响,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封建社会家庭教育体系。
——摘编自罗乐《〈颜氏家训〉家庭美德思想及其价值》
材料二 梁启超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他将中西方思想融合起来,贯穿到家庭教育当中。
梁启超对子女进行科学知识教育,以趣味引导学习,让子女自主学习。
他认为做学问不能纸上谈兵,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梁启超教育子女“人必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
他将道德分为公德和私德,认为中国传统道德偏于私德,是为“人人独善其身”;西方道德偏于公德,是为“人人相善其群”。
他志在把子女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具有公德心、意志坚定、知书达理的人才。
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对当代家庭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摘编自段燕蓉《论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指出《颜氏家训》与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颜氏家训》与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简要说明中国家训文化的历史价值。
(9分)
答案
(1)颜氏特点: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突出人伦秩序;强调德行与知识;体系宏大,影响深远。
梁启超特点:
融合中西方思想;教育理念先进、方法多样;注重爱国主义教育。
(2)历史背景:
颜氏:
农耕经济的发展;儒家文化的影响;宗族观念的传承。
梁启超:
民族危机的加深;西学的传播;自强救亡思潮的兴起。
历史价值: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28.(2018·辽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阶段考试,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代和唐初
中唐及晚唐
北方
水利
水利建设遍及黄河流域及西北各地,西汉时期的水利工程几乎全部恢复,并修建了一些新的灌区。
最突出的是引黄灌溉的成功和关中水利的恢复。
关中的农田水利,虽然都是在前代基础上进行的恢复和改建,但渠系较前更密,这些工程大大提高了原有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
北方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线索训练 中国古代史综合训练 精品 高考 历史 二轮 专题 复习 测试 线索 训练 中国 古代史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