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二首教案范文.docx
- 文档编号:26053489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1.75KB
《诗经》二首教案范文.docx
《《诗经》二首教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二首教案范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经》二首教案范文
《诗经》二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
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了解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3.背诵并能默写诗歌。
【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大意。
2.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
3.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了解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认为我们人类最高尚的情感有哪一些?
这些情感的核心内涵就是爱。
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从小桥流水到街头巷尾,到处都有爱的赞歌,这些爱发自内心,出于真情,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重要的情感之一:
爱情!
许多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写到男女主人公的感情,都会引用一句诗“关关雎鸠,在河之州,(故意停顿,学生齐答)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对!
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就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今天我们很荣幸的走入古代文学经典——《诗经》。
(板书课题)
二、学生展示讨论
1.认识诗经
昨天同学们已经作了预习,自己搜集了有关诗经的资料,现在同桌两人稍加交流,互通有无,我们有个关于诗经知识的抢答题,一会看看哪位同学准备得更充分,表现得更精彩。
自学诗经知识,抢答问题:
1.《诗经》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它收录了哪个时代的作品?
(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年间的诗歌)
3.它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
(共收录了311篇,但有六篇只有题目没有内容,因此是305篇,又称《诗三百》)
4.这些诗歌是怎么分类的?
(根据诗歌的内容分成风雅颂,今天我们学习的两首诗歌皆出自“风”,多收录各地歌谣,是人民大众的口头创造。
)
2.指名读诗歌,并正字正音。
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大意。
雎鸠鸟关关地叫着,在河中央的小洲上。
姑娘美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
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找右边找。
姑娘美丽又善良,从早到晚追求她。
好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
思念绵绵不断,翻来覆去,不能安睡。
荇菜长短不齐,左边采右边采。
姑娘美丽又可爱,弹奏琴瑟来亲近她。
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挑右边拣。
姑娘美丽又可爱,敲钟击鼓让她快乐。
三、引导梳理
1.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
诗中这位男子在河边听到鸟鸣,顺着鸟声走去,看到沙洲上有成双成对的鸠鸟,因而引起一种美好的联想──淑女是君子的佳偶。
因此,诗的第一章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左右采摘荇菜的美好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并使他醒时梦时都思念着她。
“求之不得”以下四句,总括地写出这种强烈激动的感情。
但因为追求这个姑娘没有达到目的,所以“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第二章的八句,写这个男子日夜不安的苦闷和焦灼的心情。
最后一章,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就是他想像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小结:
一见钟情——朝思暮想——幻想结合
2.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又表现了什么主题?
明确:
(1)比兴手法的运用以及结构上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特点
(2)《关雎》是一篇民间情歌,描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
表现了他追求美好婚姻的愿望。
诗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们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抒发的感情热诚真挚、纯洁朴实,全无庸俗虚伪之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真之美。
四、反馈矫正
见导学案【课堂反馈】。
五、迁移创新
见导学案【迁移创新】
六、作业布置
背诵这首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关雎》。
2.复习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二、学生展示讨论
1.指名读诗歌,并正字正音。
2.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大意。
芦花一片白茫茫,清早露水结成霜。
心上的人儿,她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河水去找她,河水弯曲道路长。
沿着河水去找她,(那人)仿佛在河的中央。
河中芦苇一片片,露水珠儿没有干。
心上的人儿,在河岸边。
逆着河水去找她,道路难走地势高。
顺着河水去找她,她在水中的小洲边。
河中芦苇真茂盛,芦苇上露水没有干。
心上的人儿,就在河岸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难走又弯曲。
顺着河水去找她,她在水中的陆地上。
三、引导梳理
1.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
《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
诗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
第一章:
以蒹葭起兴,写心爱的人在水一方,难于追寻。
第二章:
以蒹葭起兴,写心爱的人在水之湄,难于相见。
第三章:
以蒹葭起兴,写心爱的人在水之涘,难于寻觅。
2.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又表现了什么主题?
明确:
(1)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露浓霜重,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
这时主人公来到河边,翘首伫立,凝视着河的对岸──那是“伊人”居住的仙乡琼楼,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主人公反复去寻求“伊人”,而“伊人”也只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恍惚迷离,可望不可及。
主人公没有因此罢休,决心冲破天堑,追求伊人。
一忽儿逆水而上,一忽儿顺水而下,但都无法到达“蓬莱仙境”。
咫尺天涯,令人无限惆怅!
(2)这首爱情诗,叙写了一位热恋者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真挚和执著,抒发了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之情。
四、反馈矫正
见导学案【课堂反馈】。
五、迁移创新
见导学案【迁移创新】
附《君子于役》的赏析:
翻译:
我的丈夫在外面服役,不知道他的服役期限有多久。
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
鸡儿进窝了,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
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怎么能不想念?
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遥远无期不能用日和月来计算,什么时候才能又相会?
鸡儿栖息在窝里的小木桩上,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
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但愿他不至于受饥受渴!
今译: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归期漫漫真是久长,哪年哪月才能归来,家鸡进窝真是匆忙。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牛羊纷纷走下山岗。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教我如何停止思量!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没日没夜真是漫长。
不知何时才能相会,家鸡进窝已经安顿。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纷纷下坡是那牛羊。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愿他没有饥渴情状。
赏析:
《君子于役》以徭役和战争为题材,写一个妇女思念在外服徭役的丈夫。
全诗分为两章。
第一章陈述丈夫在外面服役之事,抒发盼夫归来的感情。
又分为三层:
第一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用“赋”的手法点明所要吟咏的事,极言役期之长,直抒胸臆,亟盼丈夫归来。
第二层(从“鸡栖于埘”到“羊牛下来”)从侧面烘托,家畜尚且出入有时,而人外出却无归期。
第三层(“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极言思念之深,不能自已。
第二章直接承上章,希望能够和丈夫相见,表达了对于服役丈夫的惦念。
分三层:
第一层(从“君子于役”到“曷其有佸”)再次重申役期漫长,“曷其有佸”承上章“曷至哉”。
第二层(从“鸡栖于桀”到“羊牛下括”)和第一章的语意相同。
第三层(“君子于役,苟无饥渴”)细腻地传达了这位妇女的矛盾心理,君子既然没有归期,只好退一步想,希望他在外面不要受饥受渴。
诗中写这位妇女的心理非常细致真实,她看到羊牛归来,自然会联想到久役不归的丈夫,她极力抑制这种思念之情——“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思念也无济于事,不如不去思念吧。
但这又怎能做得到呢?
她是那样爱着自己的丈夫,时刻都在惦记着她。
最后,在无可奈何之中,她只能以“苟无饥渴”来寄托自己对丈夫的深情。
这首诗风格细腻委婉,诗中没有一个“怨”字,而句句写的都是“怨”,它从一个侧面写出了繁重的徭役给千百个家庭带来的痛苦。
《君子于役》抒写在家的思妇盼望久役在外的丈夫回家的感情,诗选用了夕阳下山、牛羊牧归的场景触动的情感,所谓触景生情,自然会引起一番惆怅,但她又思念化为祝愿苟无饥渴,聊以慰藉,又可叫人体味这位思妇的温存了。
《诗》常在风中雨中写思,《君子于役》却不是,甚至通常的“兴”和“比”也都没有,它只是用了不着色泽的、极简极净的文字,在一片安宁中写思。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固有空间的阔远和苍茫,但家之亲切,在黄昏的背景中更伸向亘古之邈远。
“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击壤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商颂·那》),不是古来如此么,今亦何殊。
然而,“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本来的平静安宁中,偏偏没有道理的荒荒的空了一块。
夕阳衔山,羊牛衔尾的恒常中原来是无常,于是一片暖色的亲切中泛起无限伤心,所谓“诗意正因思而触物,非感物而兴思也”(沈守正),而由“不知其期”把忧思推向更远,“日之夕矣”之暮色也因此推向无边无际。
“如之何勿思”,不待说,先已在景中说破。
“曷至哉”,是不知今在何处也。
邓翔曰:
“唐诗云‘茨菇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入未还。
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即‘不知其期’及‘曷至’之注脚。
”所解不差。
不过两诗虽思有共通,而诗境却相去甚远。
张潮的诗题作《江南行》,一南一北,风物已殊,气象迥别,此且不必论,郝懿行曰“古人文字不可及处在一真字”,张诗却只是在用巧。
六、作业布置
背诵这首诗歌。
【教后反思】
专题:
气象物候
【教学设想】
本专题中,《看云识天气》是精读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是建议略读课文,两篇文章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可以引导学生自读,对说明顺序、抓住特征及语言的准确性等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使相应的说明知识得到巩固。
《古代诗词中的物候》是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打开一扇新窗。
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其他有关气象物候的知识,启发学生从学习过的古诗文、成语俗语、美术作品中搜集并整合有关的知识,写出有关的笔记。
【教学目标】
1.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会经过精心观察与认真思考,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初步具备辨别析难的意识,培养一种基本的科学意识,注意从日常事物中找寻学习的内容。
2.了解气象物候的基本知识,学习前人不懈探索自然规律的精神,学习劳动者积累的各种经验。
3.学习本专题的说明形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能考虑用专题的形式整合自己某方面的知识。
4.借助所提供的各种学习材料,积极思考,发现并研讨问题。
【教学重点】
1.掌握总分结构顺序及分类说明方法。
2.了解并探究古代诗词中的物候现象。
【教学难点】
1.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
2.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去解释古代诗词中的物候现象。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知识链接】
气象:
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气候现象。
物候:
指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季节变化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动物的冬眠、始鸣、繁殖、候鸟的迁徙等。
非生物现象如初霜、始雪、初冰、解冻等)。
1805年深秋拿破轮同荷兰作战,荷兰人决堤放水阻住拿破轮军队前进的步伐。
正当拿破轮下令撤退时,一位士兵报告:
天将变寒,可以踏冰而过,因为河岸到处是蜘蛛忙于织蛛网的情景。
后来拿破轮依此攻破荷兰首都。
这位士兵就是根据自然现象——蜘蛛织蛛网来预测天气的状况。
第一课时
【导学提纲】
一、朗读《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用红色笔圈点出自己还不能掌握的生字词,借助课文下注释、《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词典》等工具书或其他参考资料掌握其音、形、义。
给加点字注音。
朱泳燚(yì)峰峦(luán)一霎(shà)间孕(yùn)育
销声匿(nì)迹
二、默读《看云识天气》,整体感知:
1、从课题看,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
云和天气的关系即通过观察天空中各种云来识别阴晴风雨。
2、我们以前学的《苏州园林》是“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这一课是什么结构形式呢?
全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得先把课文读一遍,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课文认真读一遍,边读边勾画出能体现文章结构的关键词。
明确:
本文是“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
中心句是:
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课堂展示】
云的种类
云的形状、特点
位置
天气的情况
卷云
像羽毛、像绫纱
最高
阳光可以透过它照到地面,
天气晴朗
卷积云
像鳞波
很高
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积云
像棉花团
2000米左右
在天空映着温和的阳光
高积云
像羊群
2000米左右
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
卷层云
仿佛白色绸幕
高
它向前推进,天气将转阴
高层云
像毛玻璃
低
它预示将要下雨或下雪
雨层云
布满天空
更低
连绵不断的雨雪就要开始下降
积雨云
形成高大的云山
2000米左右
马上就要下暴雨
1、《看云识天气》这篇说明文是介绍如何看云识天气的,文章的第二部分(2—6段)就是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的,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该部分,读后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2、这篇说明文的语言的非常的生动、形象。
请同学再认真地研读一遍第二部分,看看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明确:
(1)运用贴切的比喻:
“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说明卷云的轻盈和洁白;
“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比喻卷积云的形态特征;
“像棉花团似的白云”比喻积云的形态特征;
写卷云聚集成卷层云时用“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作比喻。
(2)运用拟人的手法:
写卷层云变成高层云时,用“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写高层云变成雨层云时,用“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
(3)用描写的语句:
“阳光透过云层……依然很清晰”,写出了“卷云”的“薄”;
用“向上凸起”、“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等词语写由积云到积雨云;“云底变黑”、“云峰模糊”、“云山崩溃”、“乌云弥漫”描绘“积雨云”的发展变化。
【盘点收获】
【个案补充】
【课堂反馈】
1、课文中说:
“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如通过观察晕、华、虹、霞的位置,色彩,形状,预测天气情况。
你认为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有没有价值?
为什么?
明确:
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是有价值的。
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测天气的科学技术手段越来越发达,设备越来越先进,对于诸如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而言,需要这种尽可能精确的天气预测。
但是运用高新技术测天气,成本也很高,同时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设备。
“看云识天气”依据的是相对可靠的经验,这种方法简明易学,对诸如农事或出行等对对天气的要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卫星测天气体现的是高科技的进步,而看云识天气是一种生活的基本常识,两种方法的服务作用不同,所以并不矛盾。
2、大自然的语言五彩缤纷、赏心悦目!
我们怎样才能读懂它呢?
下面就先请同学们把《大自然的语言》认真读一遍,看看大自然的语言到底是什么?
明确:
丰富多变的物候现象。
3、认真阅读《大自然的语言》,看看影响物候的因素有哪些?
明确:
维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第二课时
【导学提纲】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四首诗词所描绘的图景。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赏析】一二两句:
五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可是在祁连山上,只有皑皑白雪,哪里有烂漫的春花,这是一个非常人所能想像的冰冷的世界。
可见气候恶劣。
三四两句:
虽然将士们直到夏天仍然在经历严寒,但是他们心中却未必没有对春天的渴望,一曲《折杨柳》的曲调,不知牵动了多少热血男儿对家乡的思念呀。
五六两句:
其中的“晓”和“宵”,画龙点睛地把战士们夜以继日、无怨无悔地驻守边关、英勇杀敌的可贵精神和高尚境界全盘托出,令人肃然起敬。
七八两句:
用了一个典故,汉武帝时,楼兰王贪图财物,屡次杀害西汉往来的使者,傅子介受霍光派遣,计斩楼兰王,为国除害立功。
这句充分表现了守边将士的赤胆忠心。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开元中后期,唐玄宗荒淫纵乐,不务边防,不关心远戍征人的疾苦。
诗人在进入凉州,听到哀怨的笛声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
此诗虽写的是戍边的将士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颓废的情调。
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但悲中有壮,悲中有慷慨。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赏析】前两句极富暗示性。
“月黑”与以下“夜”“雪”互补,暗示敌人可能趁机出动。
月黑雪猛,非雁飞之时,却见大雁高飞,暗示已有敌情。
将军一见雁飞,迅即作出“单于夜遁逃”的判断,暗示敌人被围之久,已无力夜袭。
将军极富作战经验,雪夜严密注视敌情,也同时行到暗示。
后两句,不正面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追的场景,引而不发,扣人心弦,引人联想,言尽而意未尽。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灌豚欲上时。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
前三句写了六种景物,第一句写地面景,第二句写江上景,第三句写岸边景。
这些景物都应当是画中所有的。
但是苏轼的这首诗却还写了要凭触觉才能感到的水之“暖”、要用思维才能想出的鸭之“知”、要靠经验和判断才能预言的河豚之“欲上”。
这正是这首诗的高妙之处,是画幅所无而由诗人赏画时加上去的。
【课堂展示】
1、你从李白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诗句中了解到怎样的物候现象,并分析形成这种物候现象的原因。
明确:
五月的祁连山(天山),天气寒冷,白雪皑皑,看不到春花;高下差异是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王之涣《凉州词》的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人们对此句大都这样理解: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
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
”(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词典》)
但也有人认为“黄河”应作“黄沙”解释,理由是:
“按玉门关在敦煌,离黄河流域甚远,作‘河’非也。
且首句写玉门关外之景,但见无际黄沙直与白云相连,已令人生荒远之感。
再加上第二句写其空旷寥廓,愈觉难堪。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竺可桢先生从物候学的角度,认为应作“黄沙”,并且引了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等诗句,证明唐时玉门关一带春天刮风多黄沙。
“黄沙”与“黄河”,你觉得各是从哪个角度讲的?
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
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可以有不同的观点。
两种说法的角度不同。
从物候学的角度看,“黄河远上白云间”是事实,从地理学角度分析,“黄河远上白云间”则不可能,凉州城与黄河相去甚远。
有可能是“河”与“沙”传写错误。
但是从文学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过于直白,“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句法气势显然要富有美感,李白就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句,可为异曲同工。
文学是可以发挥想象,可以虚构、夸张、移用。
竺可桢先生认为这是将“黄沙”写成了“黄河”之故,“沙”与“河”草写的字形很相似,容易出错。
这种说法也有后来发现的唐人抄本为证。
竺先生曾为之感慨,“中国思想从来最占有势力的是诗人与文豪,但诗人与文豪往往不顾事而顾自己的便利的。
(《利害与是非》1935年)
施蛰存认为,如果说凉州的在黄河不在黄河边上因而肯定“黄沙“也有问题。
因为《凉州词》是谱写《凉州曲》的歌词,其内蓉本来不限定描写凉州城。
王之涣此诗只是写一个边塞上的戌城,“孤城”,并非特指凉州的,那么连这这第二句也得否定了。
(《唐诗百话》)
3、数学家华罗庚对卢纶的《塞下曲》中“月黑雁飞高”一句也写下几句诗:
“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
月黑天高时,怎得见雁飞?
”对“月黑雁飞高”提出质疑。
想一想,他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
华罗庚教授在教学和研究中一向倡导质疑精神,他经常告诫学生“要多动手,多动脑筋,凡事问个为什么。
”他说:
“学习前人的经验,并不是说要拘泥前人的经验,我们可以也应当怀疑批评前人的结果。
但怀疑与批评必须从事实出发。
”他针对唐朝诗人卢纶《塞下曲》中“月黑雁飞高”一句,也写下了几句诗:
“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
月黑天高时,怎得见雁飞?
”他的理由是白北大雪时,不可能有大雁,因为大雁早已南迁。
4、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在清代学者中引起了争论。
关于“春江水暧鸭先知”一句,有一种意见说,水中的生物都知道冷暖,为什么一定要说“鸭先知”呢?
鸭无论冬夏都在水中,又怎能知道鸭“先知”冷暖?
关于“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句,有人说苏轼写的是农历二月景致,二月河豚正盛,怎能说“欲上”?
有人还说,在江苏的江阴腊尽春初就能吃到河豚,在常州二月初方食,到南京则要三月才能吃到。
请将诗中出现的“桃花”“鸭”“萎蒿”“芦芽”“河豚”等物联系起来,以物候学的眼光分析这首诗,对上述意见进行评述。
明确:
本题不一定有统一答案,但是在讨论时,要注意到实际包含的物候信息。
查资料,没有关于鸭对温度敏感的记载。
我们只能说苏轼看到了画中有鸭,故有此说,如果画上是鹅,他也许会说:
“春江水暧鹅先知”。
鸭是水陆两栖,在作者看来,它体会冷暖比水中鱼敏感。
也许有人认为,鸭有御寒的本能,对水温变化又十分敏感,所以只要春回水暧,鸭自然就“先知”了。
春回大地,桃花始开,江水变暧,鸭子活跃;春天的野草,芦苇的嫩芽,相继争发;真是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美丽图画!
桃花在春天开放,萎蒿、芦苇和河豚都是江南春天的美味,一般读本都把“河豚欲上”解释为“河豚上市”。
钱钟书认为,本诗前三句写惠崇画中的事物,末句写的是苏轼心里的想像。
宋代烹饪以萎蒿、芦苇和河豚同煮,因此苏轼看到萎蒿、芦芽就想到了河豚。
鸭在惠崇画中,而河豚在苏轼意中。
“水暧”“先知”是设身处地的体会,“河豚欲上”是即景生情的联想。
(《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这里的“河豚欲上”指的是捕捞河豚的时候到了。
但是陈迩冬认为,“河豚欲上”宜解为“春江水发,河豚向上游”(《苏轼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河豚产卵季节要溯江而,这是从物候学角度作的解释。
根据钱钟书和东迩冬的解释,诗意可以这样解:
看到了萎蒿满地、芦根发出短芽,就想到(可以和这两种菜一同煮的)满月正在溯江而上。
河豚产卵时溯江而上,因此捕捞河豚自然从下游开始,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江阴、常州和南京的地理位置不同,吃河豚的时间有先有后是正常的。
【盘点收获】
【个案补充】
【课堂反馈】
1写出与“气象物候”专题有关的古诗句3组。
诗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词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迁移创新】
请用平时积累的知识来解说下列诗词中的物候现象
(1)宋代诗人欧阳修《鸟啼》:
穷山候到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
花深叶暗耀明日,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经 教案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