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6053487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9.53KB
10篇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
《10篇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篇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0篇】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神秘的火星
火星和地球长得太像——同样是岩石行星,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样有两极,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
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存在。
火星和地球长得太像——同样是岩石行星,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样有两极,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
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存在。
以前科学家就认为火星上曾经有大量的水。
后来人们对火星的探测进一步证明,火星上确实曾经有水。
那么,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火星上的第一滴水也许就是陨石或者彗星带去的。
陨石的水分比较少,而彗星本身就是些大冰块,含有丰富的水。
持续了数亿年的陨石风暴,给火星送去了最初的水汽。
与地球一样,火星上的水还有另外一种来源。
在火星诞生之初,水就已经潜藏在一些矿物中了。
当火山爆发时,水就随着熔岩被释放出来,大部分以蒸汽状态飘散,小部分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充满低处,形成了湖泊和海洋。
火星上的水为什么没能留住呢?
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导致了这个结果。
火星的体积和重量比地球小得多,对物质的吸引力也小得多,气体很容易脱离火星的吸引力而逃向太空。
持续不断的大气大逃亡,使火星的表面大气压仅为地球的1%。
在这么低的大气压下,火星表面的液态水根本无法存在。
因此,火星最终成了一颗万籁俱寂、荒凉干燥的行星。
(1)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
________
②持续不断的大气大逃亡,使火星的表面大气压仅为地球的1%。
________
(2)火星上的水有两种来源:
一是第一滴水也许就是________或彗星带去的;二是在火星诞生之初,水就已经________中了。
(3)火星上的水没能留住有哪些原因?
请写出原因。
【答案】
(1)打比方;列数字、做笔记
(2)陨石;潜藏在一些矿物质。
(3)火星的体积和重量比地球小得多,对物质的吸引力也小得多,气体很容易脱离火星的吸引力而逃向太空……液态水根本无法存在。
【解析】【分析】
(1)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仔细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再最后一自然段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①打比方;②列数字、做笔记
(2)陨石、潜藏在一些矿物质。
(3)火星的体积和重量比地球小得多,对物质的吸引力也小得多,气体很容易脱离火星的吸引力而逃向太空……液态水根本无法存在。
【点评】
(1)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
城里街旁,忽然呈现出两片________,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
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________的小花缀满树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
月光下________的潇洒,________的朦胧。
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1)根据课文内容,将短文补充完整。
①城里街旁,忽然呈现出两片________,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
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________的小花缀满树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月光下________的潇洒,________的朦胧。
(2)用横线画出这两段话的中心句。
(3)这两段话分别从丁香花的________、________两个角度描写了丁香花。
(4)在晚间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雪白;星星般;白;紫
(2)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
(3)颜色;气味
(4)丁香花独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别出来。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文章的开头。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雪白、星星般、白、紫
(2)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
(3)颜色、气味
(4)丁香花独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别出来。
【点评】
(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课内阅读。
①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②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
③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
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④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⑤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
把“金钩大王”可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
⑥破课桌yǎn rán一个叱咤风云的战场。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成语。
①yǎn________然
②叱咤风云:
________
(2)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读句子回答问题: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
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问题:
从词语,“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案】
(1)俨;形容威力、声势极大。
(2)比喻,把桌面豁开的裂缝比作黄河长江,写出裂缝既宽又长。
(3)体会到作者很喜欢玩竹节人,竹节人很可爱。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体会划线词语,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①俨②形容威力、声势极大。
(2)比喻,把桌面豁开的裂缝比作黄河长江,写出裂缝既宽又长。
(3)体会到作者很喜欢玩竹节人,竹节人很可爱。
【点评】
(1)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此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4.阅读片段一,回答问题。
片段一: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 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 ]找到了水汽,[ ]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 ()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 紫外线和各种宇亩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1)在画线上按课文内容填空。
(2)在文中[ ]处填关联词语。
(3)在文中括号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A.找近义词:
稀少________ 生活________
B.找反义词:
投降________ 平常________
(5)片段运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分别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答案】
(1)干燥;磁场;抵御
(2)虽然;但
(3);,,;;,,。
(4)稀薄;生存;抵御;非常
(5)列数字;作比较;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不但能直观地说明问题,而且能形象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火星与我们生活的地球进行比较,说明对于生命存在来说,火星的环境恶劣到了极点。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此题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
故选“虽然……但……”;
(3)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5)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
(1)干燥;磁场;抵御
(2)虽然;但
(3);,,;;,,。
(4)稀薄、生存、抵御、非常
(5)列数字;作比较;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不但能直观地说明问题,而且能形象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火星与我们生活的地球进行比较,说明对于生命存在来说,火星的环境恶劣到了极点。
【点评】
(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4)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5)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阅读《只有一个地球》,回答相关问题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_____。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再生”的意思是________,“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________,“本来”强调了________。
(3)读完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
【答案】
(1)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威胁
(2)地球上的资源可以源源不断的为人类做出长期贡献。
;由于人们的污染和破坏,导致森林消失、动物灭绝、植物减少。
;“本来”强调了不要在破坏大自然了,要保护地球,让沙漠变成绿洲,让动物有一个永久的家园吧。
(3)要保护地球。
【解析】【分析】
(1)根据课文“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横线上依次应填:
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威胁
(2)理解课文内容可知“再生”的意思是地球上的资源可以源源不断的为人类做出长期贡献,“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由于人们的污染和破坏,导致森林消失、动物灭绝、植物减少,“本来”强调了“本来”强调了不要在破坏大自然了,要保护地球,让沙漠变成绿洲,让动物有一个永久的家园吧。
(3)读完这段文字,会想到要保护地球。
【点评】做好每各小题,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仔细阅读,办读边思考。
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6.课内阅读《穷人》,回答相关问题
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嗯,揍我一顿也好!
”
(1)联系上下文理解成语的意思。
忐忑不安:
________。
自作自受:
________。
(2)人物的心里活动与说话一样,都要用冒号和引号。
从这段心理活动描写,让我们看到了桑娜矛盾的心理世界:
她先是________,继而________,甚至________,最后________的复杂心理。
(3)请你用一两句话安慰此时的桑娜?
(4)读读这段话,想想省略号的连续运用有什么作用?
【答案】
(1)比喻做事没有把握,或胆怯
;自己做的事情带来的后果自己承担
(2)疑问
;猜测
;不安
;无奈
(3)安娜,相信你的丈夫吧。
相信他与你一样拥有善良的品质,富有爱心,不愿看着两个孤儿受尽饥饿,他是你的丈夫,难道你还不了解他吗?
(4)表含糊其辞,欲言又止
【解析】【分析】本题在认真领会课文的内容后,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1)联系上下文理解成语的意思。
忐忑不安:
比喻做事没有把握,或胆怯。
自作自受:
自己做的事情带来的后果自己承担。
(2)人物的心里活动与说话一样,都要用冒号和引号。
从这段心理活动描写,让我们看到了桑娜矛盾的心理世界:
她先是疑问,继而猜测,甚至不安,最后无奈的复杂心理。
(3)安娜,相信你的丈夫吧。
相信他与你一样拥有善良的品质,富有爱心,不愿看着两个孤儿受尽饥饿,他是你的丈夫,难道你还不了解他吗?
(4)读读这段话,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示含糊其辞,欲言又止。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7.阅读。
人桥
一个初冬的夜晚,解放军某部奉命追击一股逃窜的敌人,他们经过50多公里的急行军,快要追上敌人了,却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
这条河只有10米多宽,水流很急。
河里没有桥,我军过不去,连长命令三班架桥,二班负责掩护。
三班战士接到命令,立即行动。
他们找不到架桥的器材,就利用仅有的两架木梯架桥,班长和战士们跳下寒冷的急流,把木梯扛在肩膀上,人身当桥腿,木梯当桥面。
一班班长看到“桥”还不稳,就说:
“还缺桥腿,咱们一班来当!
”战士们纷纷跳进急流。
两个班的战士合在一起,有的用胳膊抬,有的用肩膀扛,一座平稳的“人桥”架成了。
架桥的战士们向岸上的战士喊:
“放心过吧!
同志们,过吧!
”
机枪连迅速踏上这座“人桥”。
有的同志滑倒了,架桥的同志就用头把他顶住;有的战士踩着架桥同志的肩膀了,架桥的同志就咬紧牙顶着;有的同志滑到河里了,架桥的同志就赶紧把他扶上去。
同志们浸在11月的寒流里,冻得牙齿咯咯地响,桥面渐渐低下去了。
一班班长大声喊:
“同志们,咬紧牙,挺起胸,保证完成任务!
”有的战士唱起来:
“野战军什么也不怕,艰苦和困难吓不倒咱……”大家也跟着唱起来。
进攻的部队踏着这座“人桥”,冲上对岸,消灭了敌人。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奉命:
________。
迅速:
________。
(2)从文章画横线的句子中摘出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
________
(3)写出文中的排比句。
(4)战士们为什么要“人身当桥腿,木梯当桥面”?
【答案】
(1)接受使命,遵守命令
;很快
(2)跳、扛
(3)有的同志滑倒了,架桥的同志就用头把他顶住;有的战士踩着架桥同志的肩膀了,架桥的同志就咬紧牙顶着;有的同志滑到河里了,架桥的同志就赶紧把他扶上去。
(4)因为要想消灭敌人,就必须渡过这条河,而河里没有桥,又找不到架桥的器材。
【解析】【分析】
(1)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奉命:
接受使命,遵守命令。
迅速:
很快。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的掌握。
文章画横线的句子中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
跳、扛。
(3)本题考查学生对排比句的掌握和运用。
文中的排比句:
有的同志滑倒了,架桥的同志就用头把他顶住;有的战士踩着架桥同志的肩膀了,架桥的同志就咬紧牙顶着;有的同志滑到河里了,架桥的同志就赶紧把他扶上去。
(4)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战士们要“人身当桥腿,木梯当桥面”是因为要想消灭敌人,就必须渡过这条河,而河里没有桥,又找不到架桥的器材。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根据词语所在具体语境来理解它的含义。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的掌握。
(3)本题考查学生对排比句的掌握和运用。
(4)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8.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 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
。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 )
A.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B.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C.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3)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
(5)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
时而________,时而________,时而________,时而________。
【答案】
(1)清幽;水天相接;微波粼粼;恬静;波涛汹涌
(2)C
(3)月亮升起来了;月亮越升越高;海面上波涛汹涌
(4)因为那姑娘是盲得,没有见过任何的东西,但是贝多芬的月光曲确实让她有了好像看到东西的感觉。
(5)舒缓;激烈;温柔;振奋
【解析】【分析】
(1)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熟悉,应该没问题,但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特别注意“缓、烈、柔、振”容易写错。
(2)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考查对课文的理解,结合语境,因为那姑娘是盲得,没有见过任何的东西,但是贝多芬的月光曲确实让她有了好像看到东西的感觉。
(5)考查对课文的理解,结合语境,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
时而舒缓,时而激烈,时而温柔,时而振奋。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
书写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
(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5)此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
他说:
“这不能。
须大雪下了才好。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什么都有:
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1)给下列字注音。
匾
缚
鹁鸪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除了文中列举的之外,你还知道哪些鸟?
至少写出两种。
(3)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答案】
(1)biǎn;fù;bó,gū
(2)鹦鹉,麻雀
(3)怎样捕鸟,和在什么样的天气才能捕到鸟,鸟的品种有哪些.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我会认的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
匾biǎn、缚fù、鹁鸪bógū。
(2)考查对常识的掌握,除了文中列举的之外,还有鹦鹉,麻雀。
(3)考查对短文的概括能力。
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点评】
(1)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3)此题考查对短文的概括能力。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真爱这一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1)“好的故事”是指________。
(2)你对选文第一段是怎样理解的?
(3)本文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昏沉的夜”,怎样理解?
【答案】
(1)人的一生是美好的
(2)作者想要表达他对故乡的热爱,他想要追回他,完成他。
(3)用“昏沉的夜”暗喻旧中国的黑暗,但同时也表达了另一种期盼:
既是昏沉的“夜”,就总会过去,天总是要亮的,太阳终究会照亮大地。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篇新部编版 六年级 上册 语文 课外阅读 练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