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笔记要点绪论和第一章.docx
- 文档编号:26047494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6.73KB
课堂笔记要点绪论和第一章.docx
《课堂笔记要点绪论和第一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笔记要点绪论和第一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堂笔记要点绪论和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相关基本情况介绍
课程说明和有关要求
1、本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70%)共同构成。
平时成绩:
作业﹢思考题、课堂表现、期中考试。
2、成绩考核方式:
●作业成绩根据每个同学作业得分情况确定;
●课堂表现成绩根据每个同学的课堂纪律(含考勤)和课堂表现情况确定;
●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分别根据考试答卷成绩确定。
教学要点(其中带“★”者应作为要点中的要点来理解和掌握)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本节重点问题:
为什么会产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一、马克思主义及其产生
1、什么叫“马克思主义”?
(参见教材P2-P4)
①狭义的“马克思主义”:
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关于现代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
②广义的“马克思主义”:
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他们的理论继承人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的关于现代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体系(补充)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见教材第一到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论(见教材第第四、五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论(见教材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论(见教材第七章);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教材P4-P11)
①产生时间: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以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②产生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五点)
●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及其引起的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和社会阶级关系的明朗化,为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创立科学的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理论提供了可能。
(参考教材P4—P6第1段)
●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革命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为之提供指导。
(参考教材P6第2段---P7第2段)
★●人类自然科学知识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发展和积累,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须的人类认识发展基础。
其中,十九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十八世纪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十八、十九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参考教材P8最后一段-P10第2段所讲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自身无与伦比的主观素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需的主观基础(补充)
马、恩自身无与伦比的主观素质:
_为人类解放和幸福而献身的崇高志向和使命感;
_坚忍不拔的勤奋探索、刻苦钻研精神;
_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思想(批判继承和创新)才能;
_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优良学风
_丰富的亲身社会革命斗争实践经验。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又叫做“马克思的两大理论发现”)的形成,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备了必需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和经济学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之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教材P11-P14)
①“列宁主义”阶段的发展。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1870-1924
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和发展(参见P12—P14)
③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补充)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显著特征和生命力根源(补充)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强调科学(正确)地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是迄今为止科学性程度最高的人类解放学说;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
强调为实现人类生存和发展状况在根本上的不断改善(解放)而奋斗.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基本表现
1、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观察和思考人类解放问题,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参考:
教材P14-P15之“首先”、“其次”两点论述)
2、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鲜明而科学的政治立场。
(参考:
教材P15-P16之“首先、其次、最后”三点论述)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具有科学的根本理论品质。
(参考:
教材P16—P17之“首先、其次、最后”三点论述)。
4、致力于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具有科学而又充满革命性的社会理想。
(参考:
教材P17-P18,并结合对本课程最后一章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本绪论复习思考题:
1、应当如何理解产生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应当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本章作业:
另文印发。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从本章开始,进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体内容的学习。
其中,本章和随后的第二、第三章,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它们是随后各章所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第一节:
物质世界及人类实践活动(教材P27-P39﹢P56-P57)
一、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
1、世界观及其两大根本问题
★①世界观:
对于世界的总的、带根本性的看法或观点。
例如:
A、人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之间,有没有统一性?
如果有,究竟统一于什么?
这种统一性与人的主观想法(即哲学上说的“意识”、“思维”、“认识”、“精神”等等)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B、世界上的事物是处在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的呢,还是彼此互不相干、永恒不变的?
C、如果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之间有相互联系并且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那么,使这些事物相互联系且不断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世界观的两大根本问题(补充)
问题一:
世界是什么?
(即前面的问题“A”)
问题二:
世界怎么样?
(即前面的问题“B”和“C”)
2、方法论:
即关于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的理论。
(补充)
3、哲学
①哲学:
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发展之最一般(最普遍)规律的科学。
★②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最根本、具有最普遍意义的方法论。
★二、哲学基本问题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参见教材P27-P29)
1、哲学基本问题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
①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②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第一方面内容:
归根结底,思维(意识、精神)和存在(物质)谁更根本、谁是第一性的?
(亦即上述世界观第一大根本问题)
第二方面内容:
归根结底,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
在对“归根结底思维和存在谁更根本、谁决定谁?
”的问题上的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之间的对立,凡认为归根结底物质(存在)更根本、物质决定意识(思维、精神)的,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则是唯心主义。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在对“归根结底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的问题上的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之间的对立,凡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就是哲学上可知论;反之即是不可知论。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基本标准。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在上述世界观第二大根本问题上两种根本不同的看法之间的对立)
①辩证法:
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处在普遍的相互联系和永恒运动、变化之中,整个世界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永恒发展,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②形而上学:
用孤立和静止的观点看世界,或者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彼此相互孤立、本身永恒不变,或者把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的影响。
形而上学的代表性语言:
是就是,非就非,除此之外都是贵话。
③注意区分辩证法和诡辩论:
辩证法与诡辩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辩证法承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区别,诡辩论则完全否认事物的稳定性和区别。
例如:
古代朴素的辩证法的代表性语言: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等。
古代诡辩论的代表性语言: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与真正的辩证法和可知论内在统一的真正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补充)
1、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唯物主义世界观:
世界万事万物(不仅包括自然界的事物,也包括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的事物)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世界万事万物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性的世界;
2、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真正辩证的世界观:
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联系和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物质世界整体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永恒发展;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本身包含的矛盾性。
3、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可知论的世界观:
无限发展着的人类归根到底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物质世界归根到底是能够为人类所知的。
四、“物质”和“意识”及其辩证关系(参见教材P30—P32+P56-P57)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①马克思主义“物质”概念的准确含义
列宁: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
它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参见教材P30第一段,有补充)
也就是说:
“物质”是相对于作为认识或实践活动的主体的人(即作为“我”们的人)的主观感觉或主观意识而言的事情;相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的主观感觉或主观意识而言,“物质”所具有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亦即在“在作为主体的人的主观感觉或主观意识之外客观实在着”。
所以,归根到底可以说:
所谓“物质”,就是在作为认识或实践活动主体的人的主观感觉或主观思想活动之外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一切事物。
②“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
①“意识”概念的准确含义(什么叫“意识”?
补充):
“意识”:
作为认识或实践活动主体的人所具有的思想活动及其结果。
★②意识的本质
●从其起源来看,意识本质上是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其生理基础来看,意识本质上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和属性;
●从其内容来看,意识本质上是客观事物(物质)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映像,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P31第一段结尾所引用的马克思的著名论断)
与此相反的主观唯心主义错误观点:
所谓客观物质世界,归根到底是受作为主体的人的主观意识状况决定的。
“物是感觉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英国近代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语);“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中国宋代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陆九渊语)。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补充概括﹢教材P56-P57有关论述)
①物质决定意识(从上述意识的三方面本质来理解和说明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对物质有反作用(参见教材P56-P57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论述)
③为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作用必须具备的条件(参见教材P58-P59)
●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有机统一起来;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努力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必须通过实践,敢于和善于实践;
●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
四、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参见教材P32-P34)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实质含义(补充概括)
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说的“物质”即客观实在的一切事物,“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
所以,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就是说:
世界万事万物的统一性在于它们都具有不依认识或改造、利用它们的人(即作为认识或实践活动的主体的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
也就是说,构成世界的万事万物,无论其各自在存在形态和具体运动变化规律上多么不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
它们都在把它们当作认识或实践对象的人们的主观意识之外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的存在形态和运动变化规律,都是不依以它们为认识或改造对象的人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地客观实在着的。
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的具体例证
●自然界事物是物质性的(亦即是在认识和改造、利用它们的人的主观意识到之外有客观实在性的);
●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存在条件、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状况和运动变化规律等等,都有不依任何认识和改造社会的个人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
参考教材P33-P34“第一、第二、第三”的论述)
●人类思维(意识)也具有物质性。
(人的思维本身不仅有其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而且人的思维活动的状况、运动变化规律及其结果等等,也都是不依任何以人的思维为认识和实践对象的人[即任何作为主体的人]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
★2、马克思主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补充)
重大理论意义:
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也是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必须首先学习和坚持的一条根本原理。
没有了这一原理,就没有整个马克思主义;背弃了这一原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因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是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而辩证唯物主义的最根本特点之一就是要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离开或背弃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就没有或就不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
重大实践意义:
只有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才能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自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自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思想路线,使我们的各项认识和实践工作取得成功。
因为,这一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尽管千差万别、各有不同规律和状况,但是它们都是在以它们为认识或实践对象的我们的主观头脑之外有客观实在性的,都各有其不依作为认识或实践主体的我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的确存在状况和运动变化规律。
因而,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处理问题,才能获得认识和实践的胜利。
反之,如果脱离或违背实际、主观脱离客观,就会导致认识和实践的失败。
例如(举正反两方面事例,对上述道理予以例证)……。
五、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在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参见教材P34-P39)
1、“实践”及其基本属性和基本形式
①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的科学含义:
实践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能动地探索、改造和利用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社会性活动。
(对教材P34最后一段中的定义有所补充)
②实践的基本构成方面:
●实践主体:
即进行实践活动主动发起者和实施者,亦即进行实践活动的人。
●实践客体:
实践活动所要探索、改造和利用的对象。
●实践工具:
实践主体借以同实践客体联系起来并对实践客体实行探索、改造和利用活动的中介物。
★③实践的基本属性(参见教材P35第2段,此处有所补充)
●物质性(又叫“客观实在性”):
实践是一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即物质性的活动。
●能动性: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自觉主动的、有一定思想或理论指导的活动而非一般动物的本能的活动。
●社会性:
人类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而非纯粹孤立的个人行为。
●历史性:
实践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和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活动,因而,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实践可能各有不同。
③实践的基本形式(又叫“实践的基本种类”,参见教材P35—36的一段)
●物质生产实践:
解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与自然资源状况之间的矛盾,生产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
●社会关系实践:
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
●精神生产实践:
探索和认识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运动发展规律,生产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精神生活资料。
2、实践活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①实践是人类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分化和统一的决定性根源。
(参见教材P36第2段-P37的论述)
★②实践决定和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使得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见教材P38-P39之“第一、第二、第三”的论述)
本节复习思考题
一、什么叫世界观?
应当如何理解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标准?
二、简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理论对“物质”和“意识”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解。
三、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重要方法论意义(又叫“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四、应当如何理解实践的基本属性?
五、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1、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参见教材P40-P41)
①“联系”:
即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联系”的基本属性:
●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
●联系的具体形式具有多样性。
★③“联系的观点”的方法论意义(参见教材P41第2段)
2、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参见教材P41-P42)
①“发展”:
前进、上升的运动,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注意唯物辩证法的“新事物”、“旧事物”概念的特定含义。
②“发展”是物质世界事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新陈代谢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
尽管某些单个的事物可能受其生命周期的决定而最终趋于衰亡,但整个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其运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则是前进上升的。
例如:
自然界:
无机物世界→有机物世界;无生命体世界→生命体世界;低等生命体世界→高等生命体世界→人类和人类社会世界。
人类社会: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思维活动: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有理性认识指导的新的更加深刻的感性认识→新的理性认识→……。
★③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参见教材P41-P42的一段论述)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因为:
第一,新生事物符合其同类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补充)。
第二,(见教材P42-43的一段中“第二”的论述)
●新生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往往不是一蹴而就或一帆风顺,而是要经历一定的过程或一定的艰难曲折。
因为,第一,新生事物的成长壮大需要一定的过程;第二,新生事物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遭受到来自旧事物的种种阻力。
★④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因为,所谓世界,实际上是由无数众多的具体事物构成的集合体,而任何具体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过程。
所以说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另参见教材P42第二段的论述)
二、物质世界的事物在其联系的根本形式及其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动力)和实质内容方面的基本规律:
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参见教材P42-P46第一段)
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①“矛盾”:
即事物内部各因素(方面)或不同事物之间既相互区别、相互排斥、相互否定,又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状况。
②矛盾的基本属性:
同一(统一)性和斗争(对立)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参考教材P43——P44)
★2、事物本身包含的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补充概括)
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使矛盾双方各自都不可能始终停留在原有状态、都必然因为受到来自对方的影响和作用而发生运动变化,从而必然导致由矛盾双方构成的事物本身发生运动变化。
★3、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各自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参见教材P44第2-5段)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参见教材P45—P46)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定义(对教材P45第二段的说法有补充)
●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含义:
其一是说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时时有、处处有,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对立统一体;其二是指矛盾的共性,即不同矛盾之间的共同性。
●矛盾的特殊性:
即不同矛盾或矛盾的不同方面彼此之间的不同性、差异性。
②、矛盾的特殊性的基本表现(对P45第3段有所补充)
●矛盾性质方面的特殊性。
(例如,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是不同性质的矛盾,自然界的矛盾与人类社会的矛盾是不同性质的矛盾,思想认识矛盾与政治、经济矛盾是不同性质矛盾,等等)
●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方面的特殊性
◇根本(本质)矛盾与非根本矛盾各有特殊性
◇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各有特殊性。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各有特殊性。
●矛盾的解决方式方面的特殊性(补充)
★③认识矛盾的特殊性的重要意义(参考教材P45第3段最后两句话)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参考教材P45-P46第2段)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者既相互区别、不可混淆,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其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中体现着共性。
上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在现实认识和实践中,只有认真坚持按这一原理办事,才能取得成功。
否则就可能导致失败。
例如,……。
三、物质世界的事物在其变化发展所经历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表现方式方面的基本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参见教材P46第3-第5段)
1、质、量、度
①“质”、“量”、“度”定义
●“质”:
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使该事物成其为该事物并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根本的、内在的规定性。
●“量”:
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在其存在和运动的规模、程度、速度等等方面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
●“度”:
事物保持自己一定的质的量的限度、范围或幅度。
★②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的“度”的原理的重要性(补充)
只有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的“度”的科学原理,才能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不仅自觉地注意正确把握事物的度,遵循“适度原则”,防止“过犹不及”,而且自觉地努力寻找体现一定的质的最佳量,力争实现“最佳适度”的效果。
2、质变和量变及其辩证关系
①“质变”和“量变”概念含义
★②“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参见教材P46最后一段)
★3、质量互变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补充)
①质变互变规律:
事物的变化,一般总要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形式、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其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积累达到并超过度的界限的时候的必然结果。
②质量互变规律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坚持这一原理,才能够在思想和行动上一方面自觉防止事物发生坏的质变,及时防微杜渐、见微知著,不因恶小而为之,另一方面自觉积极地实践和积累好的量变,为实现好的质变做准备,不因善小而不为。
也只有坚持这一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堂 笔记 要点 绪论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