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竞赛无机4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docx
- 文档编号:26045162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478.46KB
高中化学竞赛无机4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docx
《高中化学竞赛无机4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竞赛无机4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竞赛无机4第四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第四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4.1.01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质:
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从电子枪中射出的一个电子,打击到屏上,无法预测其击中的位置。
这时体现出的只是它的粒子性。
时间长了,从电子枪中射出的电子多了,屏幕上显出明暗相间的有规律的环纹。
这是大量的单个电子的粒子性的统计结果。
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观粒子,不能同时测准其位置和动量。
微观粒子的运动遵循该原理。
虽然不能同时测准单个电子的位置和速度,但是电子在哪个区域内出现的机会多,在哪个区域内出现的机会少,却有一定的规律。
例如电子衍射图中的明纹就是电子出现机会多的区域,而暗纹则是电子出现机会少的区域。
所以说电子的运动具有统计性的规律。
4.1.02波函数:
要研究电子出现的空间区域,则要去寻找一个函数,用该函数的图象与这个空间区域建立联系。
这种函数就是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函数,经常用希腊字母表示。
4.1.03薛定谔方程:
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Schödinger)提出一个偏微分方程——薛定谔方程,波函数就是通过解薛定谔方程得到的。
在解方程过程中,需要引入三个参数n,l和m。
且只有当n,l和m的取值满足某些要求时,解得的波函数才是合理的解。
最终得到的波函数是一系列三变量、三参数的函数
=R(r)•()•()
由薛定谔方程解出来的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在结构化学上称为原子轨道。
但它与经典的轨道意义不同,是一种轨道函数,有时称轨函。
解出每一个原子轨道,都同时解得一个特定的能量E与之相对应。
对于氢原子来说
式中n是参数,eV是能量单位。
4.2.01主量子数n:
n称为主量子数,其取值仅为1,2,3,4,……,等正整数。
光谱学上依次用K,L,M,N……表示。
主量子数n的的大小,表示核外电子离核的远近,或者电子所在的电子层数。
n=1表示第一层(K层),离核最近。
n越大离核越远。
单电子体系,电子的能量E由主量子数n决定
式中E为电子能量,Z为原子序数,eV为电子伏特,是能量单位,1eV=1.60210-19J。
4.2.02角量子数l:
l称为角量子数,其取值受主量子数n的限制。
对于确定的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可以为0,1,2,3,4……(n-1),共n个值。
光谱学上依次用s,p,d,f,g……表示。
角量子数l的大小决定原子轨道的形状,例如l=0表示s轨道,球形,l=1表示p轨道,哑铃形,l=2表示d轨道,花瓣形,l=3表示f轨道,其形状更为复杂。
同层中(即n相同)不同形状的轨道称为亚层,也叫分层。
就是说核外第4层有4个亚层或分层。
电子绕核运动时,不仅具有能量,而且具有角动量。
角动量M的模|M|的大小,由角量子数l决定
在多电子原子中,n相同,l不同的原子轨道,角量子数l越大的,其能量E越大。
4.2.03推算主量子数n为定值的原子轨道数目,并分别用3个量子数n,l,m对每个轨道加以描述:
见《简明无机化学》2版例4.1。
4.2.04磁量子数m:
m称为磁量子数,其取值受角量子数l的影响。
对于确定的l,m可取0,1,2,3,……,l等,共(2l+1)个值。
磁量子数m决定原子轨道的空间取向。
m取值的数目,与轨道不同空间取向的数目是对应的。
z2
m的不同取值,一般不影响能量,称m取值相同的原子轨道为能量简并轨道。
磁量子数m的取值决定轨道角动量在z轴上的分量Mz。
Mz可以由如下公式求得
Mz=m
由轨道角动量在z轴上的分量Mz,进一步可以知道角动量的矢量方向与z轴的夹角。
4.2.05自旋磁量子数ms:
电子自旋角动量沿外磁场方向上的分量,用Msz表示,且有如下关系式
Msz=ms
式中ms为自旋磁量子数。
ms的取值只有两个,即ms=
,所以电子的自旋方式只有两种,通常用和表示。
概率和概率密度:
概率是指电子在空间某一区域中出现次数的多少。
显然概率的大小与该区域的体积有关,也与在该区域中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概率有关。
概率密度就是指电子在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
4.2.06电子云图:
假想对核外一个电子每个瞬间的运动状态,进行摄影。
并将这样千百万张照片重叠,则得到一种统计效果图,形象地称之为电子云图。
图中黑点密集的地方,概率密度大;黑点稀疏的地方,概率密度小,可以认为电子云图是概率密度||2的形象化说明。
4.2.07径向概率密度分布图和径向概率分布图:
径向概率密度分布图和电子云图中黑点的疏密一致。
径向概率分布应体现随着r的变化,在单位厚度的球壳中,电子出现的概率的变化规律。
核外电子的径向概率分布图如下:
4.2.08玻尔半径:
1s在r=ao处概率最大,这是电子按层分布的第一层。
ao=53pm,ao
4.2.09概率峰的数目和节面的数目:
概率峰的数目等于(n-l);节面的数目等于(n-l-1),其中n≥2。
4.2.10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图:
根据波函数的解析式,经计算得到与和相对应的Y(,)的数据,可以做出各种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图如下。
4.2.11波函数的概率密度的角度分布图:
各种波函数的概率密度的角度分布图,其形状分别与对应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图相似。
但概率密度图没有‘’‘’符号,或者说均为正值。
4.3.01能级分裂:
从径向概率分布图可以看出,3s,3p和3d等3条轨道的最大概率峰离核远近相似,但是3p比3d在近核处多一个小的概率峰,3s比3p在近核处又多一个小的概率峰。
于是同样受到内层电子的屏蔽时,3s比3p,3p比3d均小些,这相当于3s比3p,3p比3d离核近些。
所以有E3s 4.3.02能级交错: 下图比较了3d和4s的径向概率分布情况。 最大概率峰当然是4s离核较远,但是它在近核处比3d多3个小的概率峰,相当于钻穿到离核较近的内层。 结果导致在某些情况下主量子数n较大的4s的能量低于n较小的3d。 即多电子体系中发生了能级交错。 4.3.03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 美国著名结构化学家鲍林提出了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 所有的原子轨道,共分成七个能级组,各能级组的能量高低次序及能级组中各能级的能量高低次序,见下图 第一组有1个能级1s;第二组有2个能级2s,2p;第三组有2个能级3s,3p;第四组有3个能级4s,3d,4p;第五组有3个能级5s,4d,5p;第六组有4个能级6s,4f,5d,6p;第七组有4个能级7s,5f,6d,7p。 其中除第一能级组只有一个1s能级外,其余各能级组中能级由低到高依次为 ns,(n-2)f,(n-1)d,np 组内能级间能量差小,能级组间能量差大。 图中每个代表一个原子轨道。 p轨道三重简并,d轨道五重简并,f轨道七重简并。 4.3.04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则: 电子排布遵循3条原则,最基本的一条是能量最低原理,即电子先填充能量低的轨道,后填充能量高的轨道,尽可能保持体系的能量最低。 其次是保利(Pauli)不相容原理,即同一原子中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或者说同一原子中没有四个量子数完全对应相同的两个电子。 于是每个原子轨道中只能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还有洪特(Hunt)规则,即电子在能量简并的轨道中,尽量以相同自旋方式成单排布。 简并的各轨道保持一致,则体系的能量低。 例如轨道全空、轨道全充满和半充满等几种情况对称性高,体系稳定。 尤其是对于简并度高的d轨道和f轨道更为显著。 4.3.05核外电子的排布: 核外电子的排布见《简明无机化学》2版XXX页及书后彩页元素周期表。 在前88号元素中电子结构式需要特殊记忆的元素有13种,它们的原子序数为24,29;41,42,44,45,46,47;57,58,64;78,79。 4.3.06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1869年由俄国人门捷列夫提出来的,目前最通用的是由瑞士人维尔纳首先倡导的长式周期表。 见《简明无机化学》2版图4.10及书后彩页元素周期表。 4.3.07元素的周期: 周期的划分与能级组的划分完全一致,每个能级组都独自对应一个周期。 周期中元素的种类数目,等于所对应的能级组中所有能级各原子轨道可以容纳的电子的数目。 所有的原子轨道,共分成7个能级组,所以共有7个周期。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所处的最高的能级组数,就是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4.3.08元素的区和族: 元素周期表从左向右共分18列,根据元素的性质可以将周期表划分成五个区: s区元素包括IA族,IIA族,即第1,2两列元素。 其价层电子为ns1~2,它们属于活泼金属。 p区元素包括IIIA族,IVA族,VA族,VIA族,VIIA族,0族(VIIIA族),即第13∼18列共6列元素。 其价层电子为ns2np1~6。 p区的右上方为非金属元素,左下方为金属元素。 价层电子一般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发生变化的电子。 4.3.09元素族数: s区和p区元素的族数,等于价层电子中s电子数与p电子数之和。 若和数为8,则为0族元素,也称为VIIIA族。 d区元素包括IIIB族,IVB族,VB族,VIB族,VIIB族和VIII族, 即第310列共8列元素。 其价层电子为(n-1)d1~10ns0~2。 d区元素称为过渡元素,其(n-1)d中的电子由不充满向充满过渡。 第四、五、六周期的过渡元素分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过渡系列元素。 第三过渡系列元素在La之后。 d区元素的族数,等于价层电子中(n-1)d的电子数与ns的电子数之和。 若和数大于或等于8,则为VIII族元素。 ds区元素包括IB族,IIB族,即第11,12两列元素。 其价层电子为 (n-1)d10ns1~2。 ds区元素的族数,等于价层电子中ns的电子数。 也可以将ds区元素和d区均定义为过渡金属,本教材即采取这种处理方法。 f区元素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 f区元素的价层电子为(n-2)f0~14(n-1)d0~2ns2。 f区元素称为内过渡元素,其(n-2)f中的电子由不充满向充满过渡。 有时认为f区元素属于IIIB族。 4.3.10科顿轨道能级图: 对于不同的元素,其原子轨道的能级高低次序不同,见下面的科顿能级图: n相同,l不同的轨道,能量E下降幅度不同,于是产生能级分裂。 l大的轨道下降幅度小,能量高。 所以有Ens 不同元素,轨道的能级次序不同。 如,1~14号元素E4s>E3d;15~20号元素E4s 即产生能级交错现象。 科顿的能级图从理论上解释了下面事实: 对于19号元素K,E4s 4.4.01原子半径概念: 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以共用两个电子的共价单键相连时,核间距的一半,为共价半径。 共价半径用r共表示,非金属元素多采用共价半径。 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被视为刚性球体,彼此相切,其核间距的一半,为金属半径。 金属半径用r金表示。 一般情况下,对于同一元素r金>r共。 因金属晶体中原子轨道重叠较小。 讨论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时,经常采用共价半径。 稀有气体具有单原子分子。 在低温高压下,稀有气体形成晶体。 原子核间距的一半定义为范德华半径。 使用范德华半径讨论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时,显得比共价半径大。 因为在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中,原子间尚未相切。 4.4.02同周期中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同周期从左向右,在原子序数增加的过程中,有两个因素在影响原子半径的变化: ①核电荷数Z增大,对电子吸引力增大,使得原子半径r有减小的趋势。 ②核外电子数增加,电子之间排斥力增大,使得原子半径r有增大的趋势。 这是一对矛盾,以①为其主要方面。 即同周期中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 只有当原子的电子构型为d5,d10,f7,f14即半充满和全充满时,层中电子 的对称性较高,对于核电荷的中和与屏蔽作用强。 这时,核电荷数Z增大因素退居次要位置。 故当原子的电子构型为d5,d10,f7,f14,即半充满和全充满时,因素②电子之间排斥力占主导地位,原子半径r增大。 4.4.03各周期中原子半径变化的幅度: 短周期主族元素,电子填加到外层轨道,对核的正电荷中和作用小,有效核电荷Z*增加得多。 所以r减小的幅度大。 长周期过渡元素,电子填加到次外层轨道,对核的正电荷中和作用大,有效核电荷Z*增加得少。 所以r减小的幅度小。 超长周期的内过渡系,以镧系元素为例,电子填到内层(n-2)f轨道,对核的正电荷中和得更多,有效核电荷Z*增加的幅度更小。 所以r减小的幅度很小。 4.4.04镧系收缩: 将15种镧系元素,原子半径共减小9pm这一事实,称为镧系收缩。 镧系收缩对于镧系元素自身的影响,是使15种镧系元素的半径相似、性质相近、分离困难。 镧系收缩对于镧后元素的影响,是使得第二和第三过渡系的同族元素半径相近、性质相近、分离困难。 4.4.05同族中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同族中,从上到下,有两种因素影响原子半径的变化: ①核电荷Z增加许多,对电子吸引力增大,有使r减小的趋势; ②核外电子增多,增加一个电子层,有使r增大的趋势。 在这一对矛盾中,②起主导作用。 故同族中,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 主族元素的情形就是如此,比较简单;而副族元素的情况略复杂一些。 第二过渡系元素列比第一过渡系列元素的原子半径r增大10pm左右。 原因是增加了一个电子层。 第三过渡系列和第二过渡系列的原子半径r相近或相等。 这是镧系收缩的影响抵消了电子层的增加所造成的结果。 4.4.06电离能定义: 某元素1mol基态气态原子,失去最高能级的1mol电子,形成1mol气态离子M+所吸收的能量,称为这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用I1表示。 1mol气态离子M+继续失去最高能级的1mol电子,形成1mol二价气态离子M2+所吸收的能量,则为第二电离能,用I2表示。 用类似的方法定义I3,I4,……In。 4.4.07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 同周期中,从左向右核电荷Z增大,原子半径r减小,核对电子的吸引增强,所以第一电离能I1增大。 例如第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基本是从左向右增大,但是有两处出现反常: Be>B和N>O。 B硼的电子构型为[He]2s22p1,失去2p的一个电子,达到类似于Be 的2s2全充满的稳定结构。 所以其I1小,小于Be。 N氮的电子构型为[He]2s22p3,2p3为半充满结构,比较稳定,不易失 去电子。 所以其I1明显大,大于氧O。 而O氧的电子构型为[He]2s22p4,失去2p的一个电子,即可达到2p3的半充满稳定结构。 所以氧O的I1较低,以至于小于氮N的第一电离能。 长周期副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总趋势是随Z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较主族元素小些。 原因是副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减小的幅度较主族元素小。 Zn的电子构型为[Ar]3d104s2,属于稳定结构,不易失去电子,所以Zn的I1比较大。 内过渡元素第一电离能增加的幅度更小,且规律性较差。 4.4.08同族中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 同族中自上而下,有互相矛盾的两种因素影响电离能变化: ①核电荷数Z增大,核对电子吸引力增大。 将导致电离能I1增大。 ②电子层增加,r增大,电子离核远,核对电子吸引力减小。 将导致电离能I1减小。 这对矛盾中,以②为主导。 故同族中自上而下,元素的电离能减小。 主族元素的电离能,自上而下递减,变化规律明显。 副族元素的电离能,变化规律较复杂,不明显。 第一过渡系列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与第二过渡系列元素的相近,这是因为①和②两种因素的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三过渡系列元素的电离能明显大于第二过渡系列。 原因是第二、三过渡系的半径相近,但第三过渡系列的核电荷数要比第二过渡系列大得多。 4.4.09各级电离能之间的关系: 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后,核电荷对核外电子的控制增强,同时半径r减小,故核对电子引力增大。 因此正离子再失去电子更加不易。 所以对于同一种元素而言电离能逐级加大。 4.4.10 电离能与价态之间的关系: I1I2I3I4I5I6 Li520729811815 Be90017571484921007 B801242736602502632827 C10862353462162233783047277 N1402285645787475944553266 以B元素为例说明问题。 B元素的I1,I2和I3,数值较小,增幅也不大。 各级电离能的倍数关系为=3.03,=1.51,=6.84。 可见I4与前三级电离能相比,显著增大。 原因是B原子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1,失去外层的3个电子相对容易,而失去内层电子要困难得多。 所以,B(IV)不易形成,B(III)是常见价态。 同样可以得到以下结论Li(I),Be(II),C(IV)和N(V)是常见价态。 4.4.11电子亲和能概念: 1mol某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1mol电子,形成气态阴离子M-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这种元素的第一电子亲和能。 用E1表示。 以类似的方式定义E2,E3,E4……等。 必须注意,电子亲和能定义是形成阴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 所以电子亲和能E的符号与电子亲和过程的H的符号相反。 4.4.12第一电子亲和能在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 若原子的核电荷Z大,原子半径r小,核对电子引力大,结合电子后释放的能量多,于是电子亲和能E的值大。 故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电子亲和能E增大。 而同主族从上到下电子亲和能一般是逐渐变小。 4.4.13F元素电子亲和能的反常: F元素电子亲和能反常,因为F的原子半径非常小,电子云密度大,排斥外来电子,不易与之结合,所以电子亲和能E反而比较小。 出于同种原因,O元素比同族的S元素和Se元素的电子亲和能小。 4.4.14电负性: 电负性表示一种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 鲍林规定氟的电负性约为4.0,其他元素与氟相比,得出相应数据。 电负性经常用希腊字母表示。 同周期中,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 从左向右,电负性变大。 同族中,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 电负性变小。 一般认为<2.0为金属;>2.0为非金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竞赛无机4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高中化学 竞赛 无机 第四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