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习水县一中学年份考试高二历史原卷版.docx
- 文档编号:26031587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93.33KB
贵州省遵义习水县一中学年份考试高二历史原卷版.docx
《贵州省遵义习水县一中学年份考试高二历史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习水县一中学年份考试高二历史原卷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遵义习水县一中学年份考试高二历史原卷版
贵州省遵义习水县一中2018-2019学年12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分卷I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说: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毛泽东强调的是()
A.理论联系实际B.理论的指导性
C.学习经典著作D.实践检验真理
2.“京剧的形成是有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
清代戏曲一方面是各种声腔纷纷兴起,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
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
”材料反映了
A.京剧已成为“百戏之祖”
B.京剧艺术经融合而推陈出新
C.京剧是古代戏曲的起源
D.京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
3.“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足盘,或有盖。
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常作礼器,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左传·昭公三年》载:
“四升为豆。
”结合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豆”属象形文字,汉字中从“豆”的字往往与食器或豆类有关
②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而来
③“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和容量单位
④中国古代礼器的使用受到礼乐制度的规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术重在“尊”,这主要表现在
A.提高儒学地位,禁绝其他思想学派
B.将儒家经术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
C.把儒家经术作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唯一内容
D.采用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
5.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一位学者说: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个思想确立了以后中国搞建设就有了方向,搞经济改革就有了方向。
”作者对“这个思想”的评价是
①给中国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②为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
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形成
④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6.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
“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
毛泽东旨在
A.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B.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C.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7.顾炎武曾说:
“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
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
”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A.正确地揭示出明朝灭亡的根源
B.批判理学家贬低孔孟学说地位
C.批判理学家“空谈义理”、脱离实际
D.正确认识到明清儒学不适应时代需要
8.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
“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
”这段话意在说明
A.党中央认识到革命必须重视农民的作用
B.农民是检验中国革命成败的决定性力量
C.革命队伍中存在着反对农民运动的倾向
D.“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思路趋向清晰
9.“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
”这一理论的诞生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问题引起的
A.研究热辐射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10.针对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氏用“八佾舞”,孔子表示反对,主张“克己复礼”,其实质是
A.提高个人修养
B.维护传统礼制
C.扭转天下乱局
D.规范人际交往
11.“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
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
”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12.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材料表明
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
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
C.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
D.明确学生最高学术目标
13.中国近代史上,在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现代化的过程。
要求政治现代化的主张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之后的新思潮B.早期维新思想的主张
C.戊戌变法中的《定国是诏》D.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14.材料一:
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
材料二: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研读上述材料而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A.造纸术诞生于西汉
B.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C.汉代是造纸术发明的重要阶段
D.两汉时代,纸是唯一的文书用品
15.扩大就业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
科技创新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造就了许多新职业。
下列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电影放映员
②空姐
③火车司机
④网络管理员
A.①④②③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①④③②
16.下图是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之一,史称《龙门二十品》,是北魏书法的代表作。
尽管二十品的题记的字体大小不等,章法上也不像唐代碑刻那样整齐有序,但不齐中仍然体现出“静穆”的特性来。
其中“静”是本源性的,是最高的审美标准;“穆”则是“静”的外在体现,具有宽宏、凝重、肃穆、和谐等内涵。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北魏统治者奉行尊道、礼佛、崇儒的政策
B.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
C.字体兼有隶书的古朴刚健和楷书的端庄大方
D.造像题记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17.子曰: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最能体现该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
C.“过犹不及”D.“弱者道之用”
18.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说;“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发明的,那就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了……早在1300年前,在一部古代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已经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
”这部书是()
A.《墨子》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
19.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曾说道:
“任命大臣的是我,但将他们免职的是国民。
”这表明在法国
A.启蒙思想传至宫廷
B.自由平等成为公民普遍权利
C.君主专制体制瓦解
D.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
20.1831年,22岁的达尔文以博物学者的身份登上了“贝格尔”号,随船进行为期5年的科学考察,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
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贝格尔”号所走的路线与麦哲伦环球航行相同
B.“贝格尔”号以内燃机为驱动进行远洋航行
C.自然选择构成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说的基础
D.达尔文的行动是文艺复兴关注“人”的直接产物
21.“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22.下列作品中,体现出毛泽东思考中国共产党开始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是
A.《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B.《新民主主义论》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论联合政府》
23.魏晋时期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儒学的困境是由于
①佛教盛行
②道家学说广泛传播
③儒学失去了正统思想的地位
④佛教代替儒教成为正统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下列歌词反映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历史的是
A.“工友农友真英雄,走上雄伟的井冈山”
B.“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
C.“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
D.“建设的时候跟着毛主席,加速建设社会主义”
25.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
“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
……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使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大航海时代海外殖民的需要B.工场手工业改进技术的需求
C.蒸汽时代机器普及的推动D.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求
26.“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当时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27.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
“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的最大要素。
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收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运动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28.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
“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同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
不是哪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
……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
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李大钊演讲的目的是
A.弘扬民主科学的时代精神
B.号召工人罢工响应学生运动
C.推动中国思想界学习苏俄
D.颂扬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
29.高二年级的四位同学在《半月谈》上看到了下面的信息和漫画:
2009年4月6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历经3年酝酿、争论的新医改方案。
新一轮医改8500亿巨额财政支出,2/3将投向医疗服务需求方。
他们各自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知识说明了这一事件的道理。
其中最准确的应是
A.赵鹏:
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李华:
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张明:
党始终代表中国的思想动向
D.王敏:
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0.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段文字流行的状况。
下列有关由A到B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造纸和印刷术的出现和应用是变化的前提
②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③小篆作为统一的官方文字,有利于文学和思想的繁荣
④促进了秦国实现统一大业
A.②
B.③
C.②④
D.①④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8世纪中叶,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灿烂的艺术丰碑。
此后,对《红楼梦》的研究不断展开,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红楼梦》的批评与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754年至1901年。
第二阶段是1902年至1949年,这是现代红学的开端。
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出版《石头记索隐》,继承了清中期以来对《红楼梦》研究的思路。
1921年时任北大教授的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观点正好与蔡元培相反,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胡适使用“科学”、“实验”等方法考证《红楼梦》,吸引了一大批的追随者,真正形成了一个学术流派,开启了现代红学的研究。
第三阶段自1949年至1978年。
1954年,毛泽东写下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亲自领导和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开了建国后将不同学术观点之争同政治斗争联系起来的先河。
此后,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
第四阶段自1978年至现在,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红楼梦》研究与海外红学合流而相呼应,从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
——据陈维昭《红学通史》等
请回答:
明清时期,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迅速。
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非在《寒武纪物种大爆炸的分子生物学解释》中说:
“从化石的证据来看,在寒武纪之前,生命基本上是以单细胞的形式存在,但是到了寒武纪时,生命突然由单细胞进化到多细胞形式,并且出现了数目巨大的不同物种。
”“寒武纪物种大爆炸却是突然的,仿佛数万的物种在一夜之间就产生了。
”
材料二1831年,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搭船开始进行艰苦的外地考察。
到北美时,达尔文决定亲自攀登安第斯山脉。
忍受着难以想象的困难,达尔文一直登上了安第斯山的最高峰。
达尔文发现,山脉的两边植物的种类并不相同。
即使同一种类,样子又相差很远。
它们为什么会有明显的差别呢?
一个新的理论假设倏地跃进了达尔文的大脑:
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不同而相应变异!
材料三1966年,墨西哥的霍亚勒克出土了一批铁矛,美国的地质学家麦金泰尔博士经过反复鉴定,得出结论:
这是25万年前的武器。
众所周知,人类的现代文明是在最近5000年逐渐发展起来的。
这个违背进化论的结果实在让传统的科学家无法接受。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非的观点。
(2)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产生了什么影响?
(3)你怎样看待材料三中的发现?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墨子认为,治国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诸葛亮在文章中写道: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朱元璋对礼部臣僚们说:
“为天下者,譬如作大厦,大厦非一木所成,必聚才而后成,天下非一人独理,必选贤而后治。
故为国得宝不如举贤”。
——摘自《中国古代廉政建设经验》
材料二封建阶级的“清官”,他们的“清”,就“清”在政治上忠于皇帝,忠于朝廷,忠于封建的法律制度,在思想上遵守封建的纲常道德,在经济上于合法剥削之外不贪或少贪非分之财,如此而已。
作为封建阶级专政工具的官吏,他们在阶级斗争的实践中是属于剥削者、压迫者的阵营,而同被剥削、被压迫的农民相对立的。
这是一条不容混淆的基本的阶级界限。
——摘自《<海瑞罢官>代表一种什么社会思潮》(《人民日报》1965年12月29日)
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1)材料一中,三位历史人物之见解的共同点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政治两方面简析我国古代社会造就“贤臣”的历史条件。
(2)材料二是用什么方法评价历史上的“清官”现象的?
指出这种评价方法的缺陷。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康有为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想。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政治设想产生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材料三,比较孙中山与康有为思想主张的不同之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遵义习水县一中学年份考试 高二历史原卷版 贵州省 遵义 习水县 一中 学年 考试 历史 原卷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