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小题精练1.docx
- 文档编号:26031230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1.14MB
高考地理小题精练1.docx
《高考地理小题精练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小题精练1.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小题精练1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小题精练
(1)
读某四个地区人口“三率”统计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四个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人口增长过快B.乙地应鼓励生育
C.丙地经济发展水平低D.丁地人口平均寿命长
2.与欧洲西部地区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最相符的是
A.甲B.乙C.丙D.丁
下图为我国1949—2015年出生人口变化统计图,下表为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与变化进程表。
据此回答3—5题。
时间
人口政策
建国初
鼓励生育
1971年
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1982年
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2013年
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
2016年
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
3.下列关于图中三次婴儿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婴儿潮规模小的原因是生育率低
B.第二次婴儿潮规模最大的原因是人口基数最大
C.第三次婴儿潮规模较小的原因是育龄妇女人数少
D.对我国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第二次婴儿潮
4.不少学者曾预言2010年尤其是2013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理由可能是
①人口惯性 ②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 ③经济的快速发展 ④医疗条件的极大改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从目前情况看,第四次婴儿潮并没有如期出现,原因可能是
①生育观念的改变 ②受人口政策的影响 ③抚养成本的提高 ④经济结构的调整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下图为1982年和2012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12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12年的小
C.1982年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12年高
D.1982年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12年多
7.与1982年相比,2012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劳动力数量减少
读俄罗斯2006—2010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统计图,回答8—10题。
8.俄罗斯人口增长模式为
A.高—高—高B.高—高—低C.高—低—高D.低—低—低
9.2010年俄罗斯人口增长率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鼓励移民政策起实效B.鼓励生育政策见成果
C.医疗技术突飞猛进D.局势动荡
10.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对该国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提高环境承载力B.缓解就业压力
C.繁荣劳动力市场D.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老少比是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在这个点以上的人口数与以下的人口数相等)的那个人的年龄。
下图是某国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1—13题。
11.该国20世纪60年代的人口增长状况大致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12.读图可知,该国2010年后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数量萎缩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平均年龄下降D.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
13.由于年龄中位数的变化,以下产业受影响较大的是
A.电子装配业B.汽车制造业C.金融服务业D.文化创意产业
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
下图为某城市生育二孩意愿调查统计图。
据此完成14—15题。
14.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我国家庭结构的优化B.缓解我国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C.调节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衡D.强劲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
15.影响该城市选择30—40岁时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比重远高于选择20—30岁时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比重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政策B.生育能力C.经济水平D.文化水平
下图为台湾人口金字塔图(含预测),读图回答16—17题。
16.由图可知
A.1983年台湾少儿人口比重较低
B.2011年台湾数量最多年龄段人口出生于1983年前后
C.1983年40—50岁年龄段人口即2060年相同年龄段人口
D.2060年台湾劳动力数量达到最高峰
17.台湾目前应当
A.逐步调整人口性别比例B.推动人口外迁
C.大力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D.发展科技,提高劳动效率
性别比是指人口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值(通常指每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为我国近30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和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图。
据此完成18—19题。
18.不属于近30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呈持续上升趋势的原因的是
A.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B.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
C.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D.人口迁移
19.从长远来看,受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影响最大的是
A.教育B.社会稳定C.就业D.国防
(2016•天津卷)读图,回答下题。
20.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2015•上海卷)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21.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A.2003年B.2008年C.2010年D.2012年
22.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A.基本稳定B.逐年增加C.先增后减D.整体趋减
23.“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
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
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④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5•福建卷)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
读图,完成24—25题。
24.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人口性别比B.老年人口比重C.青壮年人口比重D.少儿人口比重
25.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A.a方案较合理B.b方案较合理C.c方案较合理D.均不合理
(2014•福建卷)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26—27题。
26.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
27.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
(2014•江苏卷)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下面左图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右图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回答28—29题。
28.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29.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答案速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C
D
A
B
B
B
D
A
C
B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B
A
B
C
B
D
D
B
D
B
B
23
24
25
26
27
28
29
C
D
B
D
B
B
C
【答案】1.A2.C
【解析】1.读图可知,甲地出生率约为3.6%,死亡率约为1.4%,自然增长率约为2.2%,属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过快,A正确;乙地自然增长率大于1%,自然增长率较高,不能鼓励生育,B错;丙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都较低,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说明经济发展水平高,C错;丁地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人口平均寿命短,D错。
选A。
2.欧洲西部经济发达,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的现代型,与丙地最相符。
选C。
【答案】3.D4.A5.B
【解析】3.由表可知,建国初,我国采取了鼓励生育的政策,当时人口生育率高,故A项错;第三次婴儿潮时期我国的人口基数更大,但其规模却小于第二次婴儿潮,说明B项不成立;第三次婴儿潮时期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相应的育龄妇女人数也较多,故C项错;由于第二次婴儿潮规模最大,故对我国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影响最大。
4.受生物学规律的影响,人口每隔20年左右会出现一次生育期,形成一定的生育规律,即人口惯性会促成婴儿潮的出现;相对原来的独生子女政策而言,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会使生育率增加,可能导致新的婴儿潮出现;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与医疗条件总体较好,故对婴儿潮的形成影响不大,则只有①②正确。
5.单独二孩政策会使生育率增加,可能导致新的婴儿潮出现,故②错;经济结构的调整可能影响极个别生育期女性就业的行业,故几乎不影响婴儿潮的出现;生育观念的改变、抚养成本的提高会使人们不愿意多生,故B项正确。
【答案】6.B7.B
【解析】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由于1982年之前出生率高,年轻人口比重大,故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12年的小;图中显示,2012年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1982年高;1982年20—24岁年龄组人口比重比2012年稍低,且人口总量少于2012年。
选B。
7.与1982年相比,2012年我国人口趋于老龄化,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故选B。
【答案】8.D9.A10.C
【解析】8.依据图中信息可知,2009年以前俄罗斯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都较低,且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属于“低—低—低”模式。
9.2010年,俄罗斯人口出生率虽有上升,但仍低于死亡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应为负数,说明该国人口增长率发生很大变化并不是实施鼓励生育政策的结果;外来移民的增加是人口增长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10.一般而言,外来移民以青壮年为主,有利于繁荣劳动力市场;环境承载力的提高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及科技水平的提高等;劳动力增加,不会缓解就业压力;无法确定外来移民的文化程度,因而无法确定是否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答案】11.B12.B13.A
【解析】11.1964年老少比接近10%,且年龄中位数约为20岁,说明少年儿童人口数所占的比重很高,人口增长较快。
选B。
12.1964年至2010年间,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在不断上升,说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在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在上升,人口自然增长率在持续下降,则2010年以后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应是人口老龄化。
选B。
13.年龄中位数的上升,意味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将会越来越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会面临“用工荒”。
选A。
【答案】14.B15.C
【解析】14.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家庭结构的优化,尤其是缓解失独家庭之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我国的经济发展,但这些都不是全面
二孩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主要是由于我国老龄化问题严重,若现行生育政策不调整,几十年后劳动年龄人口锐减,老年人口比重过大,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逐步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就是要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15.多数人在30—40岁时,第一个小孩年龄已经较大,且经过多年发展,家庭经济收入也基本稳定,所以生育二孩的意愿较高;而在20—30岁时,工作刚起步,且刚组建家庭或生育了第一个小孩,生育二孩会使家庭经济、工作压力增大,因此生育二孩意愿较低。
国家已实施全面二孩的政策;20—30岁的人口生育能力要强于30—40岁的人口;20—30岁的人口与30—40岁的人口文化水平差异不是很大。
【答案】16.B17.D
【解析】16.根据图像可知,1983年台湾少儿人口数量较多,比重较高,故A错误。
2011年台湾30岁左右的人口数量最多,该年龄段人口出生在约30年前,即1983年前后,故B正确。
1983年40岁至50岁年龄段人口数量与2060年同年龄段人口数量相当,但是不可能是同一群人,因为1983年40岁至50岁的人口,至2060年早已100多岁了,故C错误。
2060年劳动力数量少于2011年,故D错误。
选B。
17.台湾人口出生率已经开始下降,劳动力数量也在减少,故B、C错误。
台湾男女人口数量差别不大,故A错误。
鉴于劳动力减少,台湾需要发展科技,提高劳动效率。
选D。
【答案】18.D19.B
【解析】18.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且呈持续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但人口迁移与此关系较小。
选D。
19.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未来会出现较多男性找不到对象的现象,影响社会稳定;国防兵源以男性为主,教育和就业受人口性别比影响较小。
选B。
【答案】20.D
【解析】20.从常住人口数量1990—2014年的变化可知,该省常住人口数量总体是不断增加,但增加的幅度总体逐渐减少,则可以推出该省人口增长率是总体呈下降趋势。
故选D。
【答案】21.B22.B23.C
【解析】21.读图中自然和机械增长率曲线,两者数值相加即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
图中2008年两者相加数值最大。
故选B。
22.因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0,故上海市人口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故选B。
23.“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
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①错误;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③正确;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④正确。
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的原因是人口的迁入,②错误。
故选C。
【答案】24.D 25.B
【解析】24.该图为人口金字塔图,对比a、c两个方案金字塔形状,可以看出差异最大的是塔基部位,即少儿人口比重。
故选D。
25.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观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
a方案少儿人口比重太小,老年人口比重过高,人口老龄化严重,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c方案少儿人口比重较大,不利于控制人口数量;b方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故选B。
【方法总结】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人口金字塔能形象地直观地反映人口年龄、性别结构,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
下图是三种类型人口年龄金字塔。
第一种,扩张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
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高的结果。
这种类型的人口育龄人群比重高,而且不断地成长起来。
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就是迅速增长,不断扩张。
第二种,静止型,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像一个清真寺的顶部塔形。
这种类型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稳定的零左右的增长。
如果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就会过渡到第三种类型。
第三种,收缩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经变形。
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
这种类型的人口育龄人群比重低,后备力量更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呈负增长,人口缩减。
【答案】26.D27.B
【解析】26.性别比例、医疗水平、教育程度对老年抚养比的影响是缓慢的,而2015年老年抚养比增长明显加快,最可能是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即年龄结构的变化。
故选D。
27.2025年后,少儿抚养比较小,老年抚养比较大,即劳动力渐不足,社会负担加重,对人口的迁移及分布影响不大。
故选B。
【答案】28.B29.C
【解析】28.读图可以看出,自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增长始终为正增长,所以人口规模持续增加;人口增速有较大波动,整体先增快,再减慢,后又增快,再后来持续减慢。
故选B。
29.根据右图可知,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有所增加,但是随着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以及婚育观念的变化,人口增长速度不一定持续增加;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大,早期生育惯性作用,即使生育政策不变,在未来30年内人口规模可能还会增长;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不一定持续上升,但是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故选C。
人口迁移率是指一定时期,某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总人口数之比。
迁移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有关T1、T2时期该地区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缓慢B.T2时期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C.T1时期人口总量不断增长D.T2时期人口机械增长减慢
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对该地区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B.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
C.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制约经济的发展
D.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
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自叙利亚发生战争以来有超过400万难民流向周边国家。
下表为2014年欧盟部分国家对叙利亚难民提交的庇护申请通过率资料表。
读表回答3—4题。
欧盟国家
德国
瑞典
保加利亚
荷兰
丹麦
瑞士
法国
比利时
英国
挪威
庇护申请通过率(%)
93.61
99.82
99.77
91.43
96.49
96.31
95.99
95.99
86.89
96.90
3.欧盟部分国家庇护申请通过率极高,这可以说明
A.距离远近是最主要影响因素B.这些国家气候湿润,更宜居
C.石油资源流向引导难民流动D.这些国家吸引外来人口迁入
4.中东地区人口流动性很大,其原因包括
①三洲交界处的地理位置 ②水资源严重不足③石油资源开发 ④人口密度过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时间人口资料图,该市总人口数1982年为35万,1990年为167万,2000年为701万。
读图完成5—6题。
5.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出生率逐渐升高B.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突显
C.该地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D.该地大量老年人口向外迁出
6.该市人口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B.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C.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D.使男女比例失衡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人口状况与其他地区的比较,读图完成7—9题。
7.1990年我国东北三省青壮年劳动力占全国比重较高,原因在于东北地区
A.是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B.是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C.农业开发历史较短D.深受全球性产业转移影响
8.1990年后东北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占全国比重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①中西部人口增长较快 ②东北地区矿产资源枯竭
③东北地区的湿地保护 ④东部沿海地区吸引大量劳动力迁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我国东北地区需要鼓励生育和促进人口迁入,目的在于
A.进而向朝鲜、俄罗斯等国进行劳务输出
B.为东北伐木业、湿地农垦等提供劳动力
C.促进我国东北地区重工业、大农业发展
D.向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回归
下图为某年上海户籍常住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示比重最大的年龄段,最主要的人口来源是
A.祖籍为上海的人口B.外来务工经商人口C.外来求学人口D.国际移民
11.今后一段时间内,为了应对人口年龄结构方面的问题,上海市应当
①禁止劳动力外流 ②吸引外来人口迁入③促进人口有序增长 ④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XX迁徙地图是指基于手机定位数据而制作的国内城市间人口流动实时地图。
下图为2015年2月16日(农历腊月二十八)10时以杭州为中心的XX迁徙地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2.此次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和主要目的分别是
A.经济 务工B.环境 旅游C.社会 返校D.文化 探亲
13.杭州受此次人口流动影响最小的部门是
A.交通B.行政C.物流D.餐饮
近年来,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民工荒”问题的同时,我国中部一些省(区)的农村却出现了“农民荒”。
河北、山西、湖南、内蒙古等省(区)本来是农业大省(区),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少。
读2002—2010年我国农村农业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变化统计图,回答14—15题。
14.下列地区中最早出现民工荒的是
A.珠三角地区B.长三角地区C.环渤海地区D.华中地区
15.由上述材料可知,经济发达地区出现“民工荒”问题的原因不包括
A.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老龄化加重,劳动力短缺
B.农民工的待遇长期没有得到改善
C.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D.民工流向呈多元化发展
(2016•浙江卷)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完成16—17题。
16.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
17.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2015•山东卷)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
完成18—19题。
18.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环境好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19.“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土地资源浪费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20.(2015•广东卷)下图为2005—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
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A.海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地理 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