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一路技术建议书.docx
- 文档编号:26026600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319.74KB
滨海一路技术建议书.docx
《滨海一路技术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海一路技术建议书.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滨海一路技术建议书
设计说明
一、对招标项目及其建设条件的理解
(一)项目所在区域的概况
1、地理位置
杭州湾新区位于浙江省慈溪市北部沿海,地处建设中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东侧,距慈溪市城区约12公里。
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南岸连接线的建设促使新区融入上海、杭州、宁波2小时的交通经济圈,新区作为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桥头堡”,具有明显的区位地理优势。
工业分区位于杭州湾新区中部,其功能定位为“未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宁波大都市的工业生产综合基地”。
工业分区东至四灶浦江、西至陆中湾江、南至七塘江、北至十塘横江,占地面积62.07平方公里。
2、土地利用现状
滨海一路西延市政工程位于杭州湾新区工业分区中部,土地现状主要为围垦土地,少量为农田和村庄房屋,用地条件比较好。
已开发的土地主要分布于一期区块和五金工业区即八塘江以北、兴慈五路以东约12.7平方公里范围,二期区块(九塘至十塘)21平方公里正处于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建设的开发建设过程中。
滨海一路起点现状陆中湾现状
开发区土地现状滨海一路起点交叉口
3、区块内路网规划概况
工业区块以“一横三纵”对外交通性主干路为骨架,配以“三横”区内交通性道路、“两横三纵”景观性道路,形成工业分区方格网状道路系统。
其中“一横三纵”中的“一横”为滨海大道,“三纵”为兴慈八路、兴慈五路、兴慈大道;“三横”区内交通性道路为滨海四路、滨海二路、中兴二路;“两横三纵”景观性道路中的“两横”为滨海一路、滨海五路,“三纵”为兴慈七路、兴慈三路、兴慈一路。
(二)沿线自然地理条件
1、地貌地形
拟建道路位于慈溪市杭州湾新区内,毗邻杭州湾。
地貌上属慈北平原、宁绍平原的一部分,属滨海冲积平原,主要为第四纪海相松散沉积地层,以亚粘土、亚砂土为主,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2.50~4.50米。
道路建筑红线内无特殊重要的建筑物,存在一定数量的砖瓦房的拆迁。
在道路北侧有一条11万伏的高压走廊与道路平行。
2、气象
本区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最低一月份,平均气温约4.5℃,最高八月份,平均气温约28℃,极端最低气温可达-10℃,绝对最高气温短时可达39℃。
区域内雨量充沛,平均降雨量为1300mm,降雨最多季节常在3~6月梅雨季节和7~9月台风期,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
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风为主,春季以偏东、偏南风为多见。
平均风速约5米/秒,最大风速出现在台风期。
3、工程地质概况
工业分区属第四纪疏松浅海相沉积地层,地下约20米深度范围饱和粘质粉土为不液化土,软弱土层较厚,平均承载力为70—120kpa。
地下水埋藏较浅,稳定水位在地表以下0.0—1.2米之间。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全区工程地质条件除部分鱼塘外,大多地方尚好,适宜工程建设。
4、水文及水文地质概况
①水文
区块内河道一般为人工河道,常水位为2.23米,五十年一遇水位为3.92米。
河道通过水闸和杭州湾相连。
②水文地质
场地内的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浅部粘性土层中的潜水和深部砂层中的弱承压水,浅部孔隙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稳定地下水位标高介于1.50米,根据以往采取的水试样分析结果,综合判定:
场地地下水对砼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
5、地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值为0.35s。
据浙江省工程地震研究所在附近工程的有关研究成果表明:
本场地不具备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构造条件,处于地震活动相对较弱的地段内。
(三)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1、筑路材料
本工程所需的大量填方均由汽运宕渣填筑;建筑石料取自浒山镇的牛头山采石场;本工程所需的其它建筑材料均就近购买,经公路运至工地;钢材、水泥、沥青等材料可就近采购;工程用电可就近解决。
2、运输条件
滨海一路西延市政工程东接已建的滨海一路东段和兴慈五路的交叉口,西至陆中湾,除终点和区块内其它道路衔接外,沿线现状道路仅为一条平行于八塘河,起于陆中湾,终于1+950,宽度介于6-8m的现状道路。
兴慈六路(八塘河以北段)正处于建设中,届时,将成为滨海一路西延市政工程的又一交通运输通道。
(四)对招标项目的理解
1、项目功能定位
本项目位于杭州湾新区中部,其在“详规”中定性为景观性城市主干道。
根据“工可报告”,本项目同时也是连接杭州湾跨海大桥连接线庵东互通立交的对外道路。
本项目功能定位为:
作为杭州湾新区内的重要景观性城市主干道,承担新区内区间交通和出入境交通服务的功能。
2、技术标准
规划和“工可”定位滨海一路为城市主干道Ⅱ级,计算行车速度50km/h,道路红线宽50m,其技术标准详见下表:
主要技术标准表
项目
单位
指标值
备注
道路等级
城市主干道Ⅱ级
计算行车速度
km/h
50
道路红线宽度
m
50.0
路幅型式
四幅路
机动车道宽度
2×11.5m
非机动车道宽度
2×4.5m
纵
断
面
最小坡长
m
140
纵坡
路面排水所需的最小值
%
0.3
平交口控制值
%
2
非机动车道控制值
%
2.5
竖曲线
凸形一般最小半径
m
1350
凹形一般最小半径
m
1050
最小竖曲线长度
m
40
设计洪水频率
1/50
汽车荷载等级
城-A级
标准
轴载
机动车道
BZZ-100KN
非机动车道
BZZ-60KN
道路排水设计重现期
年
1
雨水管道最小纵坡
%
0.1
道路照明平均照度
15lx
道路照明照度均匀度
0.35
3、工程规模
滨海一路西延市政工程道路全长4340.74m,红线宽度50m,为城市主干道II级,工程建设包括道路、桥梁、给水、排水、电信、道路照明、电力、绿化工程。
根据“工可”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22013.70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17467.29万元。
二、设计工作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一)设计工作指导思想
基于对杭州湾新区工业分区的详细规划和滨海一路工程可行性报告的研究及对滨海一路项目本身的建设条件的理解和认识,滨海一路设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概括如下:
1、按照“详规”确定的道路类别、红线宽度、横断面类型、控制标高、综合管网布置型式和与本工程相关的道路情况,结合开发区一期工程中的成功经验进行设计。
2、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从提高开发区建设的综合效益出发,满足开发区市政道路整体功能要求,合理运用技术标准,提供优良的设计方案,并提高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
3、结合道路沿线地貌、环境、相关道路和水利设施,使本工程的建设与周围的环境、相关工程协调统一。
(二)设计原则
对于滨海一路,设计需把握和运用以下设计原则:
1、平面设计原则
①平面设计符合招标人提供的道路红线;
②平面设计应充分理解和把握道路的功能和景观的需求及综合管线的合理布置需求;
③平面设计充分考虑交通组织设计需要。
2、纵断面设计原则
①纵断面设计应充分结合交叉口竖向规划标高和地块规划标高;
②纵断面设计应满足路面排水所需的最小0.3%纵坡;
③纵断面设计应做到道路最低点标高和桥梁梁底标高≥五十年一遇水位3.92m以上10cm;
④纵断面设计应满足陆中湾桥梁底标高≥4.6m的最低通航净空要求;
⑤纵断面设计宜做到满足交叉口路段纵坡≤2%的要求和非机动车道纵坡2.5%控制值的要求,兼顾交叉口雨水的快速排泄。
3、路基设计原则
①路基设计应满足其作为路面和行车载体所需的必要强度需要;
②路基必要的填筑高度(>80cm)是保证路基必要强度的经验值;
③合理可行的特殊路基处理(如抛石挤淤处理池塘淤泥)是本项目路基强度和经济型的一种选择。
4、路面设计原则
①本项目作为连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对外交通通道,重车比例较高;
②在推荐沥青路面结构的前提下,应对路面结构作进一步优化;
③路面设计应充分结合新材料的应用,提高沥青路面的耐久性。
5、桥梁涵洞设计原则
①经济性原则:
要求造价低,力求建设标准化、装配化、系列化,以方便施工,缩短工期;
②尽可能考虑自重轻、建筑高度小、无推力,能适应软土地基的要求,的简支体系;
③桥梁横断面布置应把握熔道路美学于一体的原则,减少隔离带护栏的布置,增加道路的绿度;
④对于陆中湾江桥,应结合景观需要作桥型方案比选,突出亮点;
⑤把握不破坏现状主要农田排灌系统的原则,布设必要的涵洞。
6、综合管线设计原则
①尽可能使管线布置于主车道以外,以求维修便利,不影响交通;
②地下管尽量避免布置于树木和各种地上杆线之下;
③既要在平面和高程上避免矛盾,又兼顾施工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及维修中不相互妨碍,满足各种管线最小水平净距和地下管线交叉时最小垂直净距的规定;
④压力管与重力管交叉时一般压力管让重力管;大小管交叉中一般小管让大管;
⑤把握工业新区分质供水的两套给水系统的特殊要求;
⑥结合当地的水文地质合理选用管材。
三、总体设计思路
滨海一路西延市政工程道路为城市主干道II级,全长4340.74m,红线宽度50m。
本次投标方案设计包括道路(含交通安全设施)、桥梁、给水、排水、电信、道路照明、电力工程等。
(一)道路工程设计
1、道路平面布置
鉴于招标人最新提供的规划红线已充分兼顾沿八塘河布设的110KV送电线路的关系,工可报告推荐的道路标准横断面已为招标文件所确认,本项目道路平面布置按规划红线确定的平面控制坐标进行设计。
本项目起点位于陆中湾桥西侧0+000,终点为已建的滨海一路东段与兴慈五路的交叉口中心4+340.740。
道路沿线分别和兴慈八路、上林南路、兴慈七路、兴慈六路等城市道路交叉,其道路红线宽度详见下表,其断面布置详见《相关道路横断面图》。
道路交叉具体位置
道路交叉名称
桩号
间距(m)
备注
兴慈八路
0+218.865
路宽50m,为城市主干道
874.154
上林南路
1+093.019
路宽36m,为城市次干道
995.496
兴慈七路
2+088.515
路宽50m,为城市主干道
1296.361
兴慈六路
3+357.876
路宽36m,为城市次干道
982.864
兴慈五路
4+340.740
路宽50m,为城市主干道
2、道路纵断面设计
①纵断面设计的依据
a、鉴于桥梁梁底标高要求大于4.02m(即五十年一遇水位3.92+0.10m),由此,理解为道路最低点设计标高也应高于4.02m,考虑横坡引起的高差(21m×1.5%=0.315m),道路设计线位置的设计标高应高于4.335m。
b、沿线地块规划标高:
4.12m。
c、陆中湾桥梁底标高≥4.60m,其它桥梁梁底标高≥4.02m。
d、交叉口控制标高。
e、规范对纵断面设计有关要求。
f、路基填筑高度≥80cm的一期工程经验。
②对道路竖向规划标高的调整和优化
根据以上设计原则对纵断面作设计。
交叉口竖向设计标高表
道路中心线
最低设计标高
兴慈八路
上林南路
兴慈七路
兴慈六路
兴慈五路
规划标高
设计标高
规划
标高
设计
标高
规划
标高
设计
标高
规划
标高
规划
标高
规划
标高
设计
标高
规划
标高
设计标高
3.92
4.335
5.40
5.278
4.30
4.351
5.28
5.046
5.62
4.924
5.86
5.86
需要说明的是:
a、道路中心线最低设计标高按4.335m控制;
b、兴慈五路按规划竖向标高设计,兴慈六、七、八路在不影响跨八塘河空心板桥设计最低梁底标高4.02m的前提下,对规划竖向标高作适当降低。
3、道路横断面布置
(1)标准横断面图(规划方案)
滨海一路原规划标准横断面为四块板型式,道路红线宽度为50m,其中,机动车道为双向四车道。
(2)标准横断面图(工可方案)
滨海一路位于工业新区中部,毗邻八塘河,就其地理位置而言,是连接工业新区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最为便捷的道路之一,同时,相对于其它对外交通通道,其对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影响最小,最利于尽快建成。
鉴于其地位和功能,在维持其道路红线宽度的前提下,“工可”建议其机动车道按双向六车道布置。
该工可断面以为招标文件确认,详见下图。
4、路基设计
路基设计必须保证路基密实、均匀、稳定,有足够的强度和水稳定性。
对于本项目,设计拟按以下要求进行:
①路基填筑材料采用当地资源丰富的宕渣。
②一般路段施工时需清除表层10-20cm有机质土,开挖纵横向明沟排水以防止积水,再分层填筑宕渣。
③对于池塘及暗塘段路基,应采用抛石挤淤的施工工艺填筑。
④施工时应控制好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并注意做好排水措施,填土地段表层不得有积水。
⑤管道顶50cm以上至路槽底,回填要求同第4条。
⑥宕渣最大粒径一般大于4cm。
为保证路基强度、均匀和稳定性,在重型压实度基础上参考公路建设的对比数据,提出固体体积率的要求,同时,鉴于工业园区存在建设期间重型交通量大的特点,适当提高路基重型压实度标准,防止沥青路面的早期破损。
路基填筑材料及压实度要求见下表:
路基填筑材料和压实度要求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
以下深度
(cm)
材料
压实度
填料最大粒径(cm)
填料最小强度(CBR)(%)
重型
压实度
(%)
固体
体积率
(%)
填方路基
0-30
10
8
≥93
≥83
30-80
10
5
≥93
≥83
80-150
15
4
≥91
≥82
150以下
15
3
≥90
≥80
零填及挖方路基
0-30
10
8
≥93
≥83
30-80
10
5
≥93
≥83
5、路面设计
①路面设计技术指标
考虑杭州湾新区的位置、气候环境和当地的施工条件,结合“新区”已施工道路的路面结构形式,本项目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其设计指标详见下表:
沥青路面设计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沥青混凝土
1
自然区划
IV5
2
路面等级
高级
3
设计使用年限
年
15
4
标准轴载(机动车道)
KN
100
5
标准轴载(非机动车道)
KN
60
6
机动车道路面设计弯沉(中湿)
mm
34.7(1/100mm)
②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经验算,我们认为“工可”推荐的路面结构厚度是适宜的,方案设计采用该路面结构,详见下表:
路面结构组合表
项目
机动车道
非机动车道
人行道
面层
①3cmAC-13C型细粒式
沥青混凝土
②4cmAC-16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③6cmAC-25F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①3cmAC-13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②7cmAC-16C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5cm人行道预制彩砖
基层
20cm6%水泥稳定碎石
18cm6%水泥稳定碎石
①2cm水泥砂浆
②10cmC10水泥混凝土
底基层
18cm4%水泥稳定碎石
15cm4%水泥稳定碎石
5cm碎石
路面
总厚度(cm)
51
43
22
③建议
工可报告提出:
“为增加路面结构强度,提高抗车辙能力,在沥青路面混合料中掺加路用纤维……机动车道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中按每1000kg沥青混合料掺入3.0kgDCPET路用纤维设计”。
沥青路面用聚酯纤维对沥青混凝土拌和时间和温度均较高的要求,同时,对碾压工艺和碾压遍数要求较高。
现阶段沥青路面新材料已在公路尤其是高等级公路中普遍应用,如SBS改性沥青混凝土、SMA沥青混凝土等。
建议在初步设计阶段对沥青路面结构的配合设计作进一步优化比选。
6、公交设计
鉴于“详规”未作公交规划,下阶段拟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公共交通管理部门的要求作布置。
7、无障碍设施设计
滨海一路人行道和交叉口均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设置无障碍设施。
8、交通组织设计
交通标志、标线及信号灯设施的设置是根据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968-99)等有关规定执行。
①标线设计
a、标线车道划分
本工程为双向六车道道路,设计速度50km/h。
一般路段机动车道(半幅)按3.5m+3.75m+3.75m划分两道车行道分界线;对于交叉口路段,为利于车辆转弯的方便和有序,驶入段机动车道(半幅)按四车道划分,驶出段机动车道仍按三车道划分。
b、标线材料:
采用热熔型发光涂料。
C、标线尺寸:
中心黄色单实线、单虚线、车行道边缘线宽度采用15cm;人行横道线长度采用4m,交叉口驶出驶入路段导向箭头长度采用3m。
②交通标志设计
道路条件和可能出现的交通条件,按照GB5786-99的规定,设置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路标志、指示标志等。
a、警告标志:
版面尺寸为110×110和110cm,支撑结构型式采用单柱式。
b、禁令标志:
禁令标志主要为路段限速标志和禁止车辆临时停放标志,主要布设于交叉口驶出路段,组合布设,版面尺寸为Φ800mm,支撑结构型式采用单悬臂式。
C、指路标志:
指路标志主要为交叉口指路标志,分别布设于5个交叉口驶入路段,版面尺寸采用300×160cm,字高采用30cm,中英文对照,支撑结构型式采用双悬臂式。
d、指示标志:
指示标志主要为分向行驶指示标志,设于交叉口驶入路段,版面尺寸为140×80cm,支撑结构型式采用悬臂式。
(二)桥梁、涵洞设计
1、设计技术标准
①汽车荷载:
城-A级;人群荷载:
3.5kPa。
②设计洪水频率:
p=1/50,洪水位值为3.92m。
③桥梁横断面:
桥梁与道路同宽。
④桥面横坡:
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1.5%,人行道1.5%(反向)。
⑤通航要求:
除陆中湾江为VII级航道外,其余河道均无通航要求。
⑥设计安全等级:
陆中湾江桥为一级,其余桥梁为二级。
⑦设计基准期:
100年。
⑧地震作用: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0.05g,简易设防。
2、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
①《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
②《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③《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
④《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⑤《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⑥《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
⑦《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⑧《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⑨《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02);
⑩《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沿线桥梁分布情况
拟建工程自西向东分别与陆中湾江、东一纵江、马中湾、新三湾、羊头湾江及多处排灌渠道相交叉,共需要新建五座桥梁,其中陆中湾江桥梁分类为大桥外,其余桥梁分类均为中、小桥,沿线桥梁具体分布情况详见下表。
滨海一路桥梁分布表
序
号
中心桩号
河流名称
或桥名
斜交角度
(度)
江面
宽度
(m)
桥面
宽度
(m)
通航要求
梁底控制标高
(m)
1
0+058.837
陆中湾江
103
80
50
七级航道
4.60
2
0+660.672
东一纵江
105
12.5
50
无
4.02
3
1+953.083
马中湾
105
51.8
50
无
4.02
4
3+594.184
新三湾
95
50.4
50
无
4.02
5
4+198.490
羊路头湾江
95
11.7
50
无
4.02
注:
江面宽度为沿路线方向的斜距
4、桥梁设计需要研究的重点技术问题
根据对招标文件的理解,通过现场踏勘,并结合工程详细规划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认为桥梁设计所需要研究的重点技术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陆中湾江大桥位于进入开发区的门户位置,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工可报告中,将这座桥梁考虑作为新区的一个景观来设计。
陆中湾大桥桥型方案的选择是本工程需要重点研究的技术问题。
②滨海一路道路横向全宽为50米(其中含中央分隔带宽度为6米,两个机非分隔带宽度各2米),属典型的城市宽幅桥梁。
解决宽桥横向受力及确定桥梁横向分幅方案直接影响到桥梁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③工程所处区域软弱土层厚度较大,基岩埋藏较深,而桥梁幅度又较宽,确定桥梁下部结构方案,特别是桥台的下部结构方案,对桥梁经济技术指标有较大的影响。
④滨海一路北侧紧靠八塘江,是工业分区道路路网的“两横三纵”景观性通道之一。
而桥梁作为永久性的构造物必将对周围环境带来影响,如何将桥梁的建设与“具有滨水特色的景观通道”相融合,是方案设计阶段研究的重点。
⑤本工程需建两条给水管线,管线直径均为DN800,管径较大,解决给水管线借桥过河、且不外挂,也是方案设计阶段桥梁工程所需解决的问题。
5、桥梁和涵洞设计指导思想
针对桥梁和涵洞的设计技术标准和桥梁设计所需研究的重点技术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桥梁设计指导思想:
①桥梁设计在满足适用和安全一般性要求前提下,对于陆中湾江大桥,需侧重景观、兼顾经济;对于其它桥梁,需侧重经济、兼顾景观。
②设计中需充分考虑桥梁建设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有利于环保。
③桥梁的总体布置及结构跨径需要同水文、地质条件相适应,尽量减少对河道现状的影响。
④一般桥梁结构的选择:
宜采用建筑高度低,施工方便快捷,技术工艺成熟,确保工期与质量;结构受力明确,耐久适用,后期养护低廉容易。
⑤桥梁总体设计方案应考虑各类管线需借桥过河的必备预留空间
⑥涵洞的设置原则:
满足农业排灌的基本需要,当渠道宽度大于6m时,一般宜设置钢筋混凝土箱涵;对于渠道宽度小于6m时,一般设置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6、陆中湾江桥设计方案
(1)设计方案需考虑的条件
河道为VII级航道,通航净宽为18米、净高为3.5米,梁底标高不低于4.60米。
河道水面宽为80米左右,路线与河道呈约103度斜交。
河道中心距兴慈八路交叉口中点距离为160米左右。
桥位位于进入开发区的门户位置,并处于八塘江叉口位置,其景观功能要求较高。
根据规划与工可报告:
桥东侧滨海一路的道路宽度为50米、对向六车道;桥西侧连接线(与庵东立交相接至跨海大桥、沿八塘江段部分)近期实施宽度为23米、对向四车道,远期将拓宽至50米、对向六车道。
(2)设计方案的构思
根据上述设计条件,结合各种桥梁结构体系的特点,作出以下思考: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体系:
在跨度为60米~150米的桥型当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是一种很有竞争力的结构形式,具有施工工艺成熟、采用挂篮悬浇对桥下通航无影响、后期养护费用低等优点。
但结合本工程设计条件,采用该体系方案有以下缺点:
由于本工程路线与河道呈103度斜交,而预应力连续箱梁一般需要正交,如按照正交布置,下部结构对河道的泄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滨海 一路 技术 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