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四边形》单元备课.docx
- 文档编号:26020420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193.68KB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四边形》单元备课.docx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四边形》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四边形》单元备课.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四边形》单元备课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四边形》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学内容:
教材第34—48页,主要包括:
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对实物的估量等。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1、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一年级上册:
认识物体和图形;二年级上册图形的拼组
2、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标题
具体内容及要求
主题图
校园场景图。
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感性认识。
四边形
从各种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征。
平行四边形
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以及与其他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并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周长
利用实物和一些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发现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估计
通过画一画、剪一剪、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3、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四年级上册: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三、本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了解了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
本单元分三段编排。
第一段主要教学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第二段主要教学周长的含义及计算。
第三段主要讲一些物体长度的估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时,老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提供的大量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努力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学中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教材呈现方式,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四、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单元难点:
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2、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六、课时安排5课时
课题一四边形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4—3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四边形的观察和直观感知,能够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找一找、涂一涂、说一说、分一分、围一围等多种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并渗透分类思想。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良好习惯,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四边形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四边形(特殊)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图形、钉子板、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
你喜欢什么运动?
光明小学校园里,同学们也正在进行各种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
(课件出示主题图)
你都看到了什么?
看到图形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闪动图形)
我们的校园中,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看来啊,图形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这些图形把我们的校园装点得真美!
其中像长方形、正方形、自动门上的形状(平行四边形)、橘黄色(菱形)地砖的形状、足球场上拦网架上的形状(直角梯形)都叫四边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四边形。
(板书课题:
四边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动手操作。
(让学生感知面)
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第35页,看,这页上有许多的图形(如下图)
(2)你能从中找出四边形吗?
并涂上你自己喜欢的颜色。
比一比,看谁涂得又快又好看。
(老师指定一、两个学生在老师给的纸上涂色)
(3)涂完后,同桌交流,说说理由。
(师展示一学生的作品)
(4)集体反馈,:
为什么这些是四边形,而那些却不是?
(板书四边形其他图形)
2、概括四边形的特征。
(1)为什么这几个图形是四边形?
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组讨论、汇报)
(2)师:
对,像这样由四条直直的边围成的,有四个角的图形都是四边形。
板书:
(3)我们知道了四边形的特征,你能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是四边形?
(学生举例)
(4)我也请你们欣赏生活中的四边形!
(多媒体显示实物、实景)
3、教学例2。
(给四边形分类)
(1)请你把桌上的四边形进行分类。
(两人合作完成)然后互相说一说分类的依据和理由。
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
学生汇报并说说分类标准。
(3)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对学生的不同分法,教师要加以肯定)
4、围四边形。
(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吗?
(长方形,观察其特点并汇报。
)
板书:
长方形
对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2)你能把长方形的边变得相等吗?
同上汇报正方形的特点。
板书:
正方形
四条边都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3)师:
看来,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而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也叫特殊的四边形。
)
(4)你能围出一个对边相等,但却不是长方形的四边形吗?
。
5、.判断四边形。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形请你判断一下他们是四边形吗?
(集体用手势判断,并说明理由)如果不是,你能把他变成四边形吗?
(课件演示)
三、拓展应用
1.谁来帮帮我。
是一个()形,也是一个()边形。
是()边形,有()角,其中有()个直角。
图中有()个四边形。
2.自己拿出一个四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它会变成什么形状,请你动手试一试。
四、课堂总结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了四边形。
掌握了四边形的特点;还能根据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给四边形分出不同的类型。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你学得开心吗?
课题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7~3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了解它的特性。
2.通过观察、动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图形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教学难点:
抽象概括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老师出示一个长方形框架.
1、老师动手拉它的一组相对的角,请同学们观察:
这个框架还是长方形吗?
为什么?
(这个图形不是长方形了,因为它的四个角不是直角)
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在黑板右上角贴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2、请同学们观察:
上图中还有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分类中的“其它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老师把黑板上的“其它四边形”改写成“平行四边形”)
问:
同学们平时见过平行四边形吗?
请举例来说.(有一种防盗网上的图形、篱笆上的图形,有的编织图案)
3、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老师演示长方形活动框架)
(它们的相同点是都有四条边且对边相等、它们都有四个角;不同点是:
长方形的四个角必须是直角)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图形——平行四边形.
二、通过活动,再次感知平行四边形。
1、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小朋友看过魔术表演吗?
咱们来变个魔术,请打开1号纸袋。
看一看,里面有什(6根硬纸条,4个图钉)
(1)让学生拿出三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三角形,然后拉一拉。
(学生一边拉一边说自己的感受)
(2)师:
咱们要围一个长方形框,得用几根硬纸条?
4根什么样的硬纸条?
请小组的同学讨论选出来。
学生讨论筛选后,教师提问:
你们选了什么样的?
为什么这样选?
最后小组合作用图钉固定出长方形框。
围好后,请小朋友推一推,拉一拉,看图形变了没有?
(学生操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这种图形。
请看屏幕。
(课件显示“纺织图案”、“楼梯扶手”、“篱笆”,并闪动其中的几何图形再抽象出来。
)
(3)学生自己发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共同点。
观察后交流。
2、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分组操作)
(1)回忆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特点的方法。
(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
(2)打开2号纸袋(里面有两张平行四边形纸片),用刚才的方法,也可以想别的办法,也可以观察变平行四边形框的过程,小组讨论平行四边形4条边和 4个角的特点
(3)分组交流,教师小结。
三、掌握平行四边形。
1、在钉子板上“钩”。
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呢?
在钉子板上围围看。
(学生动手操作,
然后汇报、展示)
2、在方格纸上“画”。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示)
3、折一折、剪一剪。
你会剪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示并说说各自不同的剪法。
)
4、通过上面的活动,你发现平行四边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小组讨论)
四、巩固应用
1、辨认平行四边形。
完成课本练习九第1题,指生订正并说出理由。
2、判断题:
(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2)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3)一个四边形,它的四条边相等,这个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
(4)对边相等的四边形都是长方形.( )
(5)有个四边形,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那么,这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就是长方形.( )
3.思考题:
有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长都是4分米,宽都是2分米.
(1)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你是怎样拼的?
(2)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它的长是多少?
宽是多少?
你是怎样拼的?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谈一谈。
课题三周长的认识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41~43页。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策略。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形状的纸、树叶、绳子、直尺、卷尺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周长
1.活动一
⑴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软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长度吗?
⑵谁能说说你的腰的长度?
⑶你的腰一圈的长度我们叫做腰的周长。
⑷摸一摸你腰的周长在哪。
2.活动二
⑴出示以各种实物:
钟面、数学书、国旗、叶子
⑵你能指出这个钟面的周长在哪吗?
⑶那么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又在哪呢?
请你们同桌互相指一指。
3.活动三
⑴出示
⑵这些图形的周长指的是哪里?
请你用笔描一描。
⑶学生独立完成
⑷汇报:
它们的周长在哪?
4.周长的概念
⑴通过刚才我们量腰的周长,找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描这些图形的周长,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⑵学生说一说
⑶打开课本看看书什么叫做周长,全班读一读。
⑷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为什么要加上封闭两个字呢
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封闭图形呢?
〈多媒体演示:
〉
师:
像这样首尾相接起来的就是封闭图形,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二、巩固周长的概念,探究求周长的策略
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品和平面图形
(逐一出示)
1.你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或实物的周长吗?
自己选一个看看你能用几种方法知道它的周长,然后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2、按所选的物品或图形组织反馈。
生1:
用尺量
师:
(给一根米尺)你量给大家看。
生1:
不行,不行。
生2:
拿根绳子先围一围,再量绳子的长度。
师:
(给一根绳子)你围给大家看。
生2:
(简要操作)
师:
这个办法行吗?
生:
行。
生3:
我用米尺也能量。
师:
你量量看。
生3:
我在圆上做一记号,再把圆在尺子上滚一圈,就知道它的周长了。
师:
(示范)是不是这个意思?
行吗?
生:
行。
2.
生1:
在尺子上滚一滚。
师:
(示范)行吗?
生:
不行。
师:
有向里的凹面就不能滚,那怎么办?
生2:
用绳子先围,再量量吧!
师:
(略作示范)行吗?
生:
行。
3.
生1:
用绳子围,再量的方法。
(师略作示范)
生2:
弯的地方用绳子围,直的地方用尺子量,再加起来就可以了。
师:
行吗?
生:
行。
4.
生1:
量三条边,再加起来。
师:
行吗?
生:
行。
5.
生:
把每边都量出来,再加起来。
师:
行吗?
生:
行。
6.
生1:
用尺子量每条边,再加起来就好了。
生2:
用尺子量一个角的两边长度之和,再乘5就好了。
生3:
用尺子量一条边,再乘10就好了。
7.
生:
可以先用绳子围一圈,再用尺量。
师:
刚才大家对一些图形和物品的周长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能不能根据各自所用的方法把这些图形和物品分分类?
学生认为钟面、树叶和月牙形的比较特殊,要用绳子才能量出周长。
其余的都可以用直尺量出周长。
三、联系生活,概括总结
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和广泛,你能举出一个周长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吗?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问题吗?
四、巩固应用
1、课本练习十第一题
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
最少量几条?
为什么?
2、思考题:
小冬沿着跑道跑一圈,他跑的总长度是不是运动场的周长?
在长方形镜框的四周围上铁皮,铁皮的长度是不是这个长方形镜框的周长?
3:
、课外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什么是周长,量一量自己家里人头、腰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课题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42~4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在明确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周长概念的建立和对算理的理解。
教学具准备:
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卡片,彩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2、指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3、引入课题:
(出示
)做这样一个长方形至少需要多长的铁丝?
实际是求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出示两张卡片:
一张长方形、一张正方形)
师:
老师制作了两张卡片,一张是长方形的,一张是正方形的,想把把它送给我的两位好朋友,但又觉得卡片还不够漂亮,于是,我就想给这两张卡片的一周都镶上彩带(用手演示指一周)。
请同学们猜一猜,哪张卡片需要的彩带更长些?
哪张卡片需要的彩带更短些?
生1:
长方形卡片需要的彩带长些,正方形卡片需要的彩带短些。
生2:
正方形卡片需要的彩带长些,长方形卡片需要的彩带短些。
生3:
两张卡片需要的彩带是一样长的。
师:
看来,同学们各自有各自的想法。
其实,我们要比较“两张卡片需要彩带的长短”,就是要比较“两张卡片的一周的长”(师演示指一周)。
现在我们一起来指一指卡片的周长(生在师的指导下用手“指”两张卡片的一周)。
刚才大家在比较这两张卡片的周长时,进行了猜想,也作出了自己的判断。
现在,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证明你刚才的判断是正确的呢?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然后再和同桌交流各自的看法。
(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后集中汇报)
生1:
我想用两根细线来“围”住卡片,然后比较一下哪根线长些就可以了。
生2:
我想把这两个图形都围绕一个尺子滚动一周,就能知道哪张卡片需要的彩带长了。
生3:
我想用尺子来量,先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把几条边的长度加起来,这样就可以比较了。
师:
大家想到的方法,都可以比较出需要彩带的长短。
如果现在要大家比较的不是两张卡片的周长,而是两个不同的操场的周长,这该用哪一种方法比较方便、准确呢?
生:
用“滚”的方法是不行的,“围”的方法也太麻烦了,用“先量再算”的方法比较方便、准确。
2、探究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1)长方形的周长
①组织活动
师:
现在,我们就用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先来计算这张长方形卡片的周长吧!
到底该怎么量?
怎么算?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再拿出需要的工具、材料,动手量一量、算一算,并记录下来。
(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卡片、铅笔、记录纸、尺子或三角板等进行操作、记录)
②组织交流:
(长方形卡片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
生1:
6+4+6+4=20(厘米)(同时说出这样算的理由、想法)
师结合生的回答板书:
周长=长+宽+长+宽
生2:
6×2+4×2=20(厘米)(同时说出这样算的理由、想法)
师结合生的回答板书:
周长=长×2+宽×2
生3:
(6+4)×2=20(厘米)(同时说出这样算的理由、想法)
师结合生的回答板书:
周长=(长+宽)×2
师: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来计算这张长方形卡片的周长,真是很了不起!
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生各抒己见,说出喜欢的理由和对算法的理解)
师:
这几种方法中觉得哪一种最简便呢?
生:
……
师:
今后,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但是,如果能用最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那就更好了。
(2)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卡片的边长为8厘米)
(组织学生同桌合作学习进行操作后,交流总结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最后集中交流反馈。
)
师:
谁来说说正方形卡片的周长怎么求?
生1:
就是把4条边加起来:
8+8+8+8=32(厘米)
师结合生的回答板书:
周长=长+长+长+长
生2:
正方形的边长都一样长的,只要量出一条边就可以了:
8×4=32(厘米)
师结合生的回答板书:
周长=边长×4
生3:
……
师:
正方形的周长也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算法,同学们可真能想!
如果让你来选一种方法进行计算的话,你会选哪一种?
3、互动生成
师:
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已经知道两张卡片的周长了。
现在,谁能来说说哪张卡片所需要的彩带的长度更长一些?
生:
两张卡片的周长是一样长的。
长方形卡片需要的彩带是20厘米,正方形卡片需要的彩带也是32厘米,所以需要的彩带是一样长的。
师:
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我们知道要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观察这些方法,我们发现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一定要先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只要知道正方形的一条(边长)就行了。
我们掌握了这两种周长的计算方法之后,我们就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了。
三、巩固应用
1、填一填
长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
正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
2、量一量、算一算
在自己的文具或学具中,找一样有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的物品,量一量那个面的边长,再算一算那个面的周长。
物品名称
长(厘米)
宽(厘米)
周长(厘米)
3、课本42~43页做一做
四、拓展提升
1、出示两张一样大的正方形卡片(边长为4厘米)
师:
这两张卡片都是(正方形)的,他们的周长都(相等),现在老师将其中的一张如下图剪了后,请同学们再比一比这两张卡片的周长,说说你们的剪成
2、做一张周长为20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卡片。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会了什么
课题五估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45——46估计。
教学目标
1、经历用眼看、用脑想、用心估,动手量等实践活动过程,逐渐清晰常用长度单位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重点会较准确地估计以厘米作单位的物体的长度或周长。
2、在估计和测量周围熟悉物体的长度时,初步培养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估计的习惯。
3、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估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教具:
1米长的丝带、米尺
学具:
直尺、学具盒(盒内装有小棒、丝带、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等;盒外用一条50厘米长的丝带系着,并打个蝴蝶结。
)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示:
1米长的红丝带
2、猜:
有多长?
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备选]预计学生可能说是看出来的,也可能是用自己的一庹长比出来的等,即“估计”出来的,根据学生反馈的策略,适时板书课题“估计”。
3、量:
到底估得准不准呢?
我们来量一量。
4、比划:
(1)1米是这么长,你能用手来比划一下吗?
(2)(将丝带对折)这样是多长?
你能用手来比划吗?
(3)分别用手比划1分米、1厘米的长度。
二、展开
(一)画一画
1、比划:
一个1厘米是这么长,3个1厘米有多长?
(教师演示1厘米1厘米地比划)
5个1厘米?
8个1厘米呢?
2、画:
如果不用尺子,你能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吗?
试试看!
3、量:
画得准不准呢?
同学们再用尺子量一量
4、反馈纠偏:
同学们用尺子量了后,你画的线段怎么样?
你是怎么画的?
[备选]
若学生反馈画得比较准,则请他介绍画的方法,预计有三种可能:
一是1厘米1厘米地画,画了8个1厘米;二是借助已知的物体的长度画,如橡皮长4厘米,则画两个橡皮那么长;三是借助长度单位1分米的表象,再去掉2厘米等。
若学生反馈画得不够准,则一起探讨画得不够准的原因,预计是1厘米画得过长或过短,即长度单位的表象不清晰,则引导调整纠偏,如用手在尺子上比划1厘米的长,再画一画、量一量等。
5、自由练习:
刚才是老师要求大家画8厘米,现在请同学们自己给自己定长度,先想好画几厘米再画下来,然后用尺子量量,尽量多试几次,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
6、反馈:
同学们练得怎么样?
谁愿意把你的进步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请原先画得不够准的学生说说经过练习是否有进步,如果有则说说练的过程。
)
(二)估一估
1、小组合作估计包装丝带长
(1)示:
学具盒(用丝带系着,丝带还打了一个结,每4人小组一个)
(2)小组合作估计打结的丝带的长度。
(3)反馈:
各小组汇报估计的长度,师板书数据。
(4)解开丝带拉直再估一估,小组调整原先估计的数据。
(5)量一量,揭示测量结果(50厘米)。
(6)评价:
哪几个组估得比较准?
请估得准的小组介绍方法。
2、组内比赛,评选估计小能手
(1)要求:
以4人小组为单位,估计物体的长度或周长。
先小组选定一样东西,可以是学具盒里的物品(小棒、丝带、橡皮、长方形、正方形),也可以是身边熟悉的物体(如课桌宽、师生的身高、书本封面周长等)。
比如选定估小棒的长度,每人各拿一根估计长度,再小组一起量一量,记下结果填在表内,然后比一比谁估得较准,就给谁记一颗星,几次下来,谁的星最多,谁就被评为小组“估计小能手”。
实践记录表
名称
估计结果
测量结果
①
②
③
④
(2)学生活动
(3)展示评价:
学生活动的成果,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边形 新课 标人教版 小学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第三 单元 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