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2课件doc.docx
- 文档编号:26018306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1.25KB
跨文化交际2课件doc.docx
《跨文化交际2课件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文化交际2课件doc.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跨文化交际2课件doc
【知识点归纳】
1.重点概念:
(1)文化:
culture,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不同研究者有不同定义。
广义文化:
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
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文化:
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
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式。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提到的定
义影响很大。
总的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的财富,包括食物、器具,也包括信念、价
值观、习俗、知识。
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
总的来说,文化是人
类社会创造的财富,包括食物、器具,也包括信念、价值观、习俗、知识。
可分为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
其特性是:
人类独有;来自后天习得;大部分存在于人的潜意识;是行动的指
南;动态,与一定历史时期相联系。
(2)交际:
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交际活动,文化在交际中得到发展与传播。
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主要指人际间通过语言等交际工具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的信
息交流和沟通活动。
(3)编码与解码
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编码是把思想、感情、意识等编成语码的过程,
解码是对外界接受的符号或信息赋予意义或进行解释的过程。
(4)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言语交际是指使用语言作为交际媒介;
非言语交际是指使用除语言以外的交际工具作为交际媒介,例如:
文字、盲文、
手语、手势、旗语、号语等。
(5)跨文化交际
广义: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往来或信息传播与沟通活
动。
狭义:
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
言进行的口语交际。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
民族的历史与传统、宗教思想、价值观念、社会组
织形式、风俗习惯、政治制度、社会发展阶段;阶层、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
(6)文化模式分为特殊的文化模式和普遍的文化模式两类。
特殊的文化模式是指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体系。
普遍的文化模式是指一切文化都是由各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这种文化构造适
用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
美国人类学家C.威斯勒尔认为,普遍的文化模式包
括:
①语言;②物质特质;③美术;④神话与科学知识;⑤宗教习惯;⑥家庭
与社会体制;⑦财产;⑧政府;⑨战争。
(7)文化深层结构
亦称为“文化潜意识”,相对于文化表层结构而言。
指一个民族族体在历史的积
淀中形成的固定心态,在一种文化中既不产生律动也不产生突变的心理层次。
有些学者认为,西方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不断地追求变动,渴望不断地超越”;
而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则具有静态的目的性,寻求天下太平,维持整个结
构的平稳和不变
(8)文化定势
“定势”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政治评论家Lippmann在1922年出版的《公众
舆论》一书中提出的,指不同社会群体“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个体对一定情形
作出反映的某种心理准备状态和确定的心理倾向。
又分“自定势”和“他定势”定势
概念应用到跨文化交际上后,称为文化定势(又译文化定型或刻板印象),是指
人们在跨文化交际研究或跨文化实际交往中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和国家成员
的笼统的、先验的看法。
(9)文化冲突
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
最早由由哈佛
大学国际关系教授萨缪尔·亨廷顿(SamuelHuntington)在《文明的冲突与世
界秩序的重建》中提出。
(10)文化曲解
不同民族、社区和集团的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
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其他文化在传播、接触的时
候,便会有不顾客观事实歪曲原意或作错误理解。
文化曲解既是文化冲突的诱
发因素,也是文化冲突的表现。
(11)主流文化与亚文化
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具有群体认同的文
化。
亚文化(subculture):
又称小文化、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
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
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
(12)文化距离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程度,
主要包括语言方面的差异、生活习惯的差异、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等。
(13)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CulturalShock,是1958年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
(KalveroOberg)提出来的概念。
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
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
惧的感觉。
文化休克常见于移民当中或者是在一个社会内,不同文化背景
的民族因文化生活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时候。
大体经历4个阶段:
蜜月阶段、沮丧(或敌意)阶段、恢复调整阶段和适应
阶段(14)异文化感知
文化感知是人们借助感官感知文化信息的过程,是人们对来自社会物质、制度
和观念等方面信息形成的有意义的经验。
异文化感知即人们对于其他文化的感
知而形成的对于其他文化的认知的过程。
(15)文化适应
当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进行持续不断的直接接触时,一方或双方的原文化
类型为适应对方所产生的变化称为文化适应。
(雷德菲尔德和赫斯科维茨,
1936)分为四个阶段:
同化、分离、融合、微小化
(16)移情作用
“移情”最早是西方美学中的概念,日本语言学家库诺(Kuno)于1987年首先
把移情用于语言学研究中。
顾嘉祖教授认为:
“移情不仅指觉察和认识他人的情
感、情绪状态,而且还包括对他人情感、情绪状态的正确反馈或反应”。
跨文化交
际中的移情,即有意识地超越本民族语言文化定势的心理束缚,站在另一种文
化模式中进行思维的心理倾向;它是一个心理适应和行为认同的潜移默化的漫
长过程,它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质量、效果和进程。
(17)文化融合
指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间接触、交流沟通进而相互吸收、渗透,
趋于统一的过程;是文化调整的方式之一。
主要过程:
接触-----碰撞、筛选
-----整合。
(18)第三文化
研究异文化沟通的美国学者西特拉姆特地把由外国移民构成的下位文化称
做“第三文化”。
(19)传播传播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
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
实现信息有效的传递的即
是有效传播。
影响有效传播的有语言障碍、非语言障碍、心理障碍、理念障碍等。
2.重要的跨文化交际理论
(1)文化交际环境理论Hall(1976)为了区别不同文化中交际对其环境的依
赖程度,提出了强交际环境文化和弱交际环境文化的概念。
在强交际环境文化中,有较多的信息量或者蕴涵在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景中,或
者内化于交际者的心中,因此暗码信息相对较多,明显的语码则负载较少的信
息量。
说者倾向于采取间接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图,因此听者需要体会字
里行间的意思才能避免误会。
在弱交际环境文化中,信息的大部分由显性的语码负载,只有少量信息蕴含在
隐性的环境之中,尽可能清楚直接地表达思想以使听者明白是说话者的责任。
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倾向弱交际环境,即对环境依赖较低,说话
直接明了。
而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倾向强交际环境,即对环境依赖较高,说话
习惯以间接的方式,甚至绕弯子。
(3)建构理论(ConstructivistTheory)
ApplegateandSypher(1983,1988)把文化概念引入结构主义理论
中。
他们指出交际是指个人"分享、交换信息的相互识别的交流过程"。
该过程受
到一定目标的驱动,个人进行其认为有助于实现目标的交流活动。
主要观复杂信息行为(信息中包含许多目标和环境因素)导致"个人
中心"的交际。
"认知结构"不一样,交际观念和相关的目标也不尽相同,这影响
个体对环境的定义,并指导他们的策略性的行为。
"文化决定交际逻辑",不同文化侧重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式都不
一样。
跨文化交际培训"应当着重培养灵活、整合的策略手段,以达成目标
"。
(4)期望违背理论
期望违背理论(ExpectancyViolationsTheory,EVT)是朱迪·伯贡
(JudeeBurgoon,1987)为了解释非语言传播及其在谈话中对信息的影响
而提出的。
是指传播效果与传播意图产生了差错甚至违背,可能是传播过程中
的噪音造成的,或者是传播手段有问题,或者由于接受者既有的神会、团体、心
理背景。
与非语言传播相关的,首先要提到的是空间距离,也称为个人空间和
人们期望的交谈距离。
在交谈过程中,人们可以感知空间的使用和他人空间的
使用。
比如教师走进自习课堂中,开始辅导学生时,学生有一种紧张感;开始
与学生进行互动时,学生对他们之间空间的变化感到不安。
在辅导过程中教师
向学生靠近,学生会感到不舒服。
但是,当辅导内容转向学生当前学习的内容
时,学生就不再把教师与他们的接近看成是威胁。
空间距离包括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及公共距离。
这些距离在教师与学
生的交流中都适用,关键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哪种。
比如,公共距离适合如课
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比较正式的讨论。
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谈距离、
目光控制、手势、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语言以外的行为发生期望以外的变化,
会造成生理唤起,也经常会产生模糊的意义。
跨文化交际概论
第一章
1.
文化的定义:
文化作为一个专门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理解着眼于
精神方面,指社会的意识形态,风俗习惯,语用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
度和社会组织。
广义的理解,文化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即指人类在历史
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文化的特征:
1.交际的符号性。
2.民族的选择性。
3.观念的整合性。
4.动态的
可变性。
3.信息传播系统构成的七个环节:
传播者,编码,信息,通道,接受者,解
码,反馈。
4.语言是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5.跨文化交际:
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
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口语交际。
它包含以下几点:
1.交际双方必须来
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2.交际双方必须使用同一种语言交际。
3.交际双方进行的是
实时的口语交际。
4.交际双方进行的是直接的言语交际。
6.跨文化交际的学科背景:
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言语交际学。
7.交际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交际的本质属性可以从三方面理解:
1.有意识行为和
无意识行为。
在交际过程中,任何性质的符号都可以用来交际,人们交流除了语
言符号外,更多的是非语言符号,包括各类行为。
人们的行为有些是有意识的,
有些是无意识的。
当这些行为一旦被注意到,客观上传递了信息,交际也就发生
了。
2.编码过程和解码过程。
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信息交流是一个编
码和解码的心理活动。
有效的沟通,只有在发出信息的人和接受信息的人共享一
个或相似的语码系统时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交际双方使用同一种语言说话。
3.
语法规则和语用规则。
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必须遵循某些规则,除了固定词法句
法等语法规则外,还有具体的文化规范及其制约下的语用规则。
8.为什么说任何交际都是文化的交流或碰撞?
“交际即文化,文化即交际”,两
者是相通的。
符号专家将两者的关系概括为:
文化是冻结了的交际,交际是流动
着的文化。
没有交际就难以形成文化,而文化就是在交际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的。
事实表明,只有同一文化的人们在行为规范方面具有共性,或交际双方共享某一
文化规范,才能有效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主流文化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当然
要求双方互相理解或遵循对方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交际达到预期目标。
9.全球一体化的时代特征与跨文化交际学科有什么关系?
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
快,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
无论哪种类型的交往,万变不离其宗的
是大家必须沟通,这就是外交舞台特别精彩的原因。
这些外交都是典型的跨文化
交际。
因为尽管科技拉近了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但并未拉近人们的心理距离。
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不同的社会习俗,形成特定的文化背景,特
定文化背景又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这些因素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潜
在的障碍以及可能导致的文化冲突,都给人类带来了不必要的交往。
跨文化交际
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这个领域的研
究无疑是为了适应这样一个日益发达的跨文化国际交往和人际交往的需要应运
而生的。
第二章
10.价值观是文化的底层,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系统,而价值观是它的
核心。
11.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取向是群体取向,西方社会则是个人取向。
12.请联系中西方语言研究的实际谈谈“整体直觉思维”同“分析逻辑思维”
的区别及成果。
区别:
东方人以直觉的整体性与和谐的辩证性著称于世,东方人
的思维属于“领域依附”型思维活动。
思维的整体性指的是思维的对象成果以及
运用思维成果对思维对象加以改造,都表现出整体的特征。
中国人习惯把事物分
为对立的两个方面,但这两个方面都被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就是典型
的整体性思维,即整体的认识自然并改造自然,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
中国传统
文化思维的整体性是指直觉的整体性。
所谓直觉就是通过下意识或潜意识活动而
直接把握事物。
这种直接纳入人的经验的方式就是直觉思维,它讲究思维中断时
的突然感悟,即灵感或顿悟。
而西方的思维模式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这
是一种“无领域依附”型的思维活动。
分析性思维明确区分主体和客体,精神与
物质,人与自然等,并把二者对立分离起来,分别对这个二元世界进行研究。
分
析性思维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加以分门别类,把复杂的现象和事物分解为具体的
细节或简单的要素,然后深入考察各部分、各细节在整体中的性质、地位、作用
和联系。
成果:
整体直觉思维的成果有,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和三纲五常思想,
处理事情时“车到山前必有路”,敢于“摸着石头过河”。
分析性思维的成果有,
美国的归纳法和实证主义,美国人的思维是典型的分析性思维,他们特别喜欢凡
事问why,就是要你提供数据、事实、理由和证据。
13.什么是隐私?
它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隐私是人们允许接触某一自我或群体
的选择性的控制机制。
隐私是一种普遍现象。
它包括大至群体的保护,也可小到
个人的私事和隐情。
功能:
隐私具有调节功能。
中国人对隐私的处理是采用自我
节制的心理压缩的方式。
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使用物理环境来调节隐私,他们通
过关闭的门来保护自己,一旦门被关闭,就自动传出请勿打扰的信息。
14.你认为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背景中哪些因素最重要?
文化背景包括文化
因素和心理因素。
第一是价值观念,这是文化特质的深层结构。
第二是民族性格,
这是文化特质的外化表现。
三是自然环境,这是文化特质的历史缘由。
第三章
15.交际情景:
交际情景即社会环境。
影响因素包括:
1.交际者2.交际目的3.
交际场景。
16.角色:
角色的概念从戏剧术语中引进到社会学领域。
社会角色就是某一特定
社会群体对某一特定社会身份的行为的期望,人民社会交往从方式到内容都在不
同程度上取决与人们的角色关系。
17.人际关系:
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指人们通过交际活动所产生的心理接触,
即心理距离。
18.人际关系的类型有哪些?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政治关系。
血缘
关系是人们不可选择的,是先天决定的,主要指亲属关系。
地缘关系是由人们所
处的地理位置或空间位置决定的,邻里和老乡就属于这种关系。
业缘关系指工作
或职业环境中形成的关系,同事、同学或战友就属于这种关系。
政治关系指政治
上的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19.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地理因素。
20.中国社会传统差序格局基础:
宗法社会结构是中国社会最典型的传统结构。
维护宗法社会制度并为其服务的是社会伦理。
伦理是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规
范。
伦指社会等级类别的次序即辈分,理是这种等级次序所遵循的规则。
含义:
中国社会传统差序格局,与其对应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可概括为: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此五伦构成人们普遍遵循的道德标
准,也成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特点:
1.服从权威和长辈。
2.严格的等级身份
制。
3.根深蒂固的关系取向。
21.纵观西方社会平等的人际关系取向的特点:
1.服从权威被民主政治所代替。
2.等级身份被平等意识所代替。
22.人际关系取向文化类型:
1.情感型人际关系取向。
2.工具型人际关系取向。
3.混合型人际关系取向。
23.请从儒家学说中“仁”的含义阐述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
孔子说:
人者,
仁也。
说明“仁”是做人的本质属性。
仁字由二人构成,这个字体现的就是人际
关系,说明人在社会中的存在是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的,有人存在就有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是社会中每个个体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
是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际实现和完成的。
但实现某种
关系的交际方式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
第四章
24.规范:
某一特定社会或群体对所期望的和可接受的行为共享的标准或规则。
规则:
规范的细化即规则。
关系:
规范更多的表现为意识形态,而规则更多的表
现为外显行为。
但实际上,当审视整个文化符号系统时,我们就会发现两者很难
截然分开,规范表现为规则,规则蕴涵着规范。
在阐述规范和规则系统时,我们
不再刻意区分这两个概念,统称为“规范”。
一般来说,文化的规范和规则系统
包括交际规范,民俗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等范畴。
25.交际规范包括哪些范畴?
请分别举例每种范畴包括的因素。
交际规范包括:
1.语言系统规则,如音位及其组合规则、构词法、词法和句法、语义选择等。
2.
言语行为规则,如称谓、问候、恭维、道歉、同意、拒绝等。
3.言语交际规则,
如解释原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
4.话语组织原则,如说话顺序,话轮转换,
语篇结构,话题结构等。
5.非言语行为原则,如音量,语速,表情,动作,服饰,
环境等。
26.明指意义:
交际符号本身所指称的意义就是“明指意义”,是我们通过某一
符号直接获得的意义,是符号所指的字面意义。
27.暗涵意义:
隐藏在符号背后的意义就是“暗涵意义”指字面以外的意义,可
能代表它所存在的文化中的社会意义,情景意义,历史意义,政治意义等。
28.合作原则包含以下几条准则:
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
29.礼貌原则包含六条准则:
得体准则;宽宏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
准则;同情准则。
30.什么是语用迁移?
它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语用迁移是指不同文化的人们在相互交际时直接把自己的语言的话语翻译成目
标语,而不考虑这些话语应该遵循的交际规范。
它所导致的后果是在进行跨文化
交际时,违反社会语言规则,不合时宜的提问,迟迟出口的道歉,不适时的恭维
或祝贺,对问候语的不恰当反应,都可能会被当成没有修养的表现,被当成对他
人人格的有意冒犯。
对于语用错误,如果一个非本族者说话流利,对方不会把其
明显的不礼貌或不友好的行为归结为语言缺陷,而会认为是粗鲁和恶意的自然流
露,,可能反映出说话人的人格有毛病。
31.请概述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的主要观点。
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英国
哲学家奥斯汀进一步依据“言有所为”建立了言语行为的三分法模式,即一个人
在说话的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下同事实施了三种类型的行为:
(1)言内行为。
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它大体与传统意义上的“意指”相同,即发出音
节,说出单词、短语和句子等。
这一行为的功能是以言指事。
(2)言外行为。
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人们通过说话可以做许多事情,达
到各种目的,如传递信息、发出命令、威胁恫吓、问候致意、解雇下属等。
(3)
言后行为。
是指说话带来的后果,例如,通过言语活动,我们使听话人受到了警
告,接受了规劝,不去做某件事或者去做了我们想让他去做的事等。
言内行为和
言外行为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通过说话表达字面意义,后者是通过字面意义表达说
话者的意图。
说话者的意图一旦被听话人领会,便可能带来变化或产生后果,这
就是言后行为。
32.语篇:
主要指言语行为的成品。
它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
检验一
段文字是否具有整体性有两条标准,其中一条就是是否具有语篇特征。
语篇特征
包括:
结构性语篇特征和非结构性语篇特征。
结构性语篇特征是指句子本身的结
构。
非结构性语篇特征指在不同的句子中的不同成分之间的衔接关系。
33.海因兹区分“读者责任型语言”和“作者责任型语言”,你认为这样划分有
道理吗?
海因兹提出这两者的区别是以此来解释汉语和英语的语篇差异。
他认为讨论语篇
的构建必须考虑读者与作者的相关责任问题。
读者责任型的语言要求读者对文章
作品的理解负主要责任,要求读者自己去弄清句子以及命题之间的各种语法和逻
辑联系;作者责任型语言则假设读者对文章的内容甚至各个命题都缺乏了解,作
者要对读者的理解尽最大可能的责任。
他认为英语基本上属于作者责任型语言。
古代汉语则是典型的读者责任型语言。
他还认为在西方语言的影响下,现代汉语
不断向责任型语言靠拢。
34.汉语语篇结构的思路: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语篇的结构上的投射,表现为直
觉、具体、圆型的特征。
总之汉语语篇结构的主流倾向呈现为一种逐步达到高潮
的方式,层层推进,起承转合,渐入佳境,画龙点睛。
八股文的程序,“虎头,
猪肚,豹尾”的写作要诀,大概都体现了这种思路。
因此,汉语语篇表达中,表
示因果、条件、转折、让步等关系的句式比较常用,称为汉语语篇的形式特征之
一。
35.体态行为:
指人的身体各部位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 交际 课件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