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型梁混凝土灌注作业指导书津秦.docx
- 文档编号:26003229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6.59KB
1T型梁混凝土灌注作业指导书津秦.docx
《1T型梁混凝土灌注作业指导书津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T型梁混凝土灌注作业指导书津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T型梁混凝土灌注作业指导书津秦
目录
1.适用范围1
2.作业准备1
2.1内业技术准备1
2.2外业技术准备1
3.技术要求1
3.1编制依据1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1
4.1施工程序2
4.2工艺流程2
5.施工要求2
5.1混凝土搅拌2
5.2混凝土灌筑3
5.3混凝土养护4
6.劳动组织5
7.材料要求5
8.设备机具配置7
9.质量控制及检验7
10.安全及环保要求8
10.1安全要求8
10.2环保要求8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津秦客运专线T梁预制工程的混凝土灌注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3.1编制依据
《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生产工艺细则》。
《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
试验室下发施工配合比→混凝土搅拌→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养护
4.2工艺流程
5.施工要求
5.1混凝土搅拌
5.1.1搅拌前查看计量装置是否在标定期内,如超期必须检定。
5.1.2搅拌机应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搅拌系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5.1.3材料称量精度:
水泥及掺合料:
±1%外加剂、水:
±1%粗细骨料:
±2%。
5.1.4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和理论配合比调整施工配合比。
5.1.5投料顺序:
先向搅拌机投入砂子、石子,然后投入水泥、粉煤灰,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和外加剂,并继续搅拌至均匀。
5.1.6搅拌时间:
90s,搅拌司机应随时观察新拌混凝土搅拌质量。
5.1.7开盘前三盘必须检测其坍落度,使坍落度控制在140±20mm之间。
5.1.8混凝土拌和时,因故障搅拌机内混凝土不得超过45min。
5.2混凝土灌筑
5.2.1模型及桥面钢筋检查合格后,方可灌筑混凝土。
5.2.2预留筋原则上应避免与钢模靠紧,如有靠紧靠死现象,应设楔块加以调整固定,以免影响拆模工序。
5.2.3开工前应检查附着式振动器的工作状态,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5.2.4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温度宜在5℃~35℃,当模板温度低于0℃时,用蒸汽对模板进行预热升温;当模板温度高于40℃时,采取喷水的方法对模板进行降温。
5.2.5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宜在10℃~30℃。
5.2.6灌注时按水平分层的方法进行。
灌注时混凝土斗尽量落底,打开斗门,混凝土直接流入梁体。
使混凝土的灌注厚度控制在300mm之内。
振捣时间为120秒左右,以保持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出现气泡及泛浆发亮为止。
5.2.7混凝土捣固采用附着式振动器侧振为主与振捣棒插入振捣为辅的联合振捣工艺,振捣器的操做者应听从桥面上放灰者的指挥,密切配合灌注部位的混凝土振捣,应振捣密实并防止漏振和过振现象。
5.2.8梁体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一次成型,并具有良好的密实度。
混凝土拌合物滞留或浇筑间断时间一般不超过2h,每片梁浇筑总时间不宜超过3.5h。
5.2.9桥面混凝土灌注时,应做到坡度顺直,表面平整、平整度控制在3mm/m范围内,并应及时进行第二次赶压抹面。
5.2.10在抹面的同时,应将散落在模型上的灰碴清除干净,特别是桥面内侧梳筋板钢模缝隙处余灰应在混凝土尚未终凝前及时清除,以便将来能顺利拆模。
5.2.11在灌注挡碴墙混凝土时,要求及时将预留筋扶正并检查预埋T钢固定螺栓是否正确并上紧,伸缩缝板及泄水孔的位置须有专人固定。
端边墙外露面须进行第二次压面。
5.2.12当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期施工处理,采取保温措施。
当环境负温时,对混凝土材料宜采取加热拌合。
5.3混凝土养护
5.3.1自然养护时,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后,对桥面覆盖土工布保湿养护。
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14d。
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湿润为原则。
5.3.2采用蒸汽养护时,应实施跟踪养护,使棚温与梁体内水化热相适应。
蒸汽养护分为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
静停不少于4h,升温速度不应大于10℃/h,恒温时棚内各部位的温度差不超过5℃,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差不超过15℃,当有试验数据时可采用梁体表层温度代替梁体芯部的温度。
蒸汽养护结束后,应立即进入自然养护。
6.劳动组织
6.1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施工人员应结合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该工序人员配备表
负责人
1人
技术主管
1人
专兼职安全员
1人
工班长
2人
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
4~6人
机械工、普工
30~50人
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
7.材料要求
1)混凝土主要原材料均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进场复验报告单。
2)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应按品种、规格和检验状态分别标识存放。
3)我制梁场使用的水泥是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强度等级为P.O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其C3A含量不应大于8%,比表面积300~350m2/kg,游离氧化钙不超过1.5%,其余性能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规定;不能使用其他品种水泥。
4)水泥罐应设有标识牌。
5)水泥自出厂日期起,有效期为三个月。
6)水泥在存放时,其堆垛高度不得超过2m,堆垛应架离地面20cm以上。
袋装水泥严禁抛掷。
7)水泥在领用时,必须坚持先进先用的原则。
8)细骨料采用遵化市和顺兴砂石料经销处的中砂。
9)细骨料应为硬质洁净的天然中砂,其细度模数宜为2.6~3.0,含泥量不应大于2.0%,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的规定。
10)砂中不应有粘土块存在,如有须清除。
不同产地的砂不得混合使用。
11)粗骨料使用遵化市和顺兴砂石料经销处的碎石,级配为5~10mm、10~20mm。
12)粗骨料应为坚硬耐久的岩碎石,空隙率不大于40%,压碎指标不应大于10%,粗骨料母岩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设计强度之比不应小于2,含泥量不应大于0.5%,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5%;粒径为5~10mm、10~20mm,最大粒径不应超过25mm,且不应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的规定。
13)选用的骨料应在试生产前进行碱活性试验,不应使用碱-碳酸盐反应活性骨料和膨胀率大于0.20%的碱-硅酸盐反应活性骨料;当所采用骨料的碱-硅酸盐反应膨胀率在0.10%~0.20%时,混凝土的总碱含量不应超过3kg/m3。
14)外加剂品种及掺量由试验确定,外加剂应与所用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减水剂减水率不应低于20%,30min坍落度损失不大于15%,碱含量不应大于10%,其性能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的规定。
15)混凝土活性矿物掺合料采用Ⅰ级粉煤灰,其性能要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的规定。
16)拌制和养护混凝土用水为饮用水。
17)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选定配合比。
8.设备机具配置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振动器
空气压缩机
储气罐
振捣棒
10t门吊
拌合站
运灰车2台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混凝土搅拌时不得随意更改配合比,随意增减用水量,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应控制在140±20mm,施工时有问题可由试验室进行适当调整。
如发现特殊情况,应及时与试验室值班人员沟通,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施工要求,满足混凝土质量要求。
9.2当所采用骨料的碱-硅酸盐反应膨胀率在0.10%~0.20%时,混凝土中的总碱量未超过3kg/m3。
9.3混凝土浇筑现场每班前3罐混凝土均应测试坍落度,以后每5罐抽测1次;坍落度检测以mm计,结果表达修约至5mm。
9.4含气量应控制在3%~4%。
每次浇注前应按GB/T50080-2002的规定对含气量进行现场测试,浇注过程中应每20罐混凝土抽查一次,且每片梁不少于2次。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10.1.1混凝土振捣器操作转移时,电动机的导线应保持有足够的长度和松度,严禁用电源线拖拉振捣器。
10.1.2混凝土放灰人员振捣人员,雨天操作时,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10.1.3夜间作业时,必须设置有充分的照明。
10.2环保要求
10.2.1优化施工工艺,减少施工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加大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真正将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10.2.2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
10.2.3按环保部门要求集中处理试验及生活中产生的废料及废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灌注 作业 指导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