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整理.docx
- 文档编号:25997916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2.49KB
植物学整理.docx
《植物学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学整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学整理
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学说:
1.植物和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
2.所有的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成
3.卵和精子都是细胞
4.一个细胞可分裂形成组织。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1..植物细胞的形状是多样的,有球状体、多面体、纺锤体和柱状体等
2.单细胞植物体或分离的单个细胞,因细胞处于游离状态,常常近似球形。
3.一个典型的、未经特殊分化的薄壁细胞是十四面体。
只有在根和茎的顶端分生组织中和某些植物茎的髓部薄壁细胞中,才能看到类似的细胞形状,只是因为细胞在系统演化中适应功能的变化而分化成不同的形状。
4.细胞体积之所以下,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
(1)细胞核控制量为一定限度,细胞大小受细胞核所控制范围的制约。
(2)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扩散传递。
表面积大,体积小,对物质迅速交换和转运比较有利。
3.植物细胞的结构
1.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
原生质体是由生命物质——原生质所构成,它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只要场所,是细胞最重要的部分。
2.原生质体可明显地区分为细胞核和细胞质。
3.通常一个细胞只有一个核,但有些细胞也可以是双核或多核的,多见于菌藻植物。
4.细胞核具有一定的结构,当观察生活细胞时,可以看到细胞核外有一层薄膜,与细胞质分界,称为核膜。
膜内充满均匀透明的胶状物质,称为核质,其中有一到几个折光强的球状小体,称为核仁。
当细胞核固定染色后,核质中被染成深色部分,称染色质,其余染色浅的部分称核液。
5.核仁是核内合成和贮藏RNA的场所。
6.染色质是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存在的主要形式,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7.细胞核的功能:
(1).主要功能是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在细胞遗传中起重要作用。
(2).细胞核还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对细胞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8.细胞质:
细胞质充满在细胞核和细胞壁之间,它的外面包被着质膜,质膜内是透明的无结构的基质包埋着一些称为细胞器的微小结构。
9.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小“器官”,包括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微管等。
10.质膜:
质膜是包围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在动物细胞中通常称为细胞膜。
11.单位膜:
在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由三层结构组成为一个单位的膜。
12.质膜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质膜具有选择透性。
质膜的选择透性的意义及功能:
(1).使细胞能从周围环境不断地取得所需水分、盐类和其他必需的物质,而又阻止有害物质的进入
(2).细胞也能将新陈代谢的废物排出去,而又不使内部有用的成分任意流失,从而保证了细胞具有一个合适而相对稳定的内环境,这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前提。
(3).质膜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例如主动运输、接受和传递外界的信号,抵御病菌的感染,参与细胞间的相互识别等。
13.磷脂是组成生物膜整体结构的主要成分,二排磷脂分子在细胞质(或细胞器)表面形成一个双分子层。
在每一排中,磷脂分子与膜垂直,相互平行排列,二排分子含磷酸的亲水“头部”分别朝向膜的内、外两侧,而疏水的脂肪酸的烃链“尾部”都朝向膜的中间,二排分子尾尾相接,这样形成了一个包围细胞质的连续脂质双分子层。
14.质体:
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贮藏密切有关的细胞器,它是植物特有的结构。
根据色素的不同,可将质体分成三种类型:
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
15.某些植物秋天叶变红色,就是因叶片细胞中的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包括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占了优势的缘故。
16.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形状相似,呈球形、卵形或凸透镜形。
在低等植物(藻类)中,叶绿体有各种形状,如杯状、带状和各种不规则形状。
17.有色体只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由于两者比例不同,可分别呈黄色、橙色或橙红色。
18.白色体不含色素,呈无色颗粒状。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各部分的贮藏细胞中,起着淀粉和脂肪合成中心的作用。
当白色体特化成淀粉储藏体时,便成为淀粉体,当它形成脂肪时,则称为造油体。
19.线粒体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具有100多种酶,分别存在于膜上和基质中,其中极大部分参与呼吸作用。
线粒体呼吸释放的能量,能透过膜转运到细胞的其他部分,提供各种代谢活动的需要,因此,线粒体被比喻为细胞中的“动力工厂”。
20.微管和微丝:
微管和微丝是细胞内呈管状或纤丝状的二类细胞器,它们在细胞中相互交织,形成一个网状的结构,成为细胞内的骨骼状的支架,使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在细胞学上称他们为微梁系统。
21.胞质运动:
在生活的细胞中,胞基质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它能带动其中的细胞器,在细胞内作有规则的持续的流动,这种运动称为胞质运动。
22.胞基质的作用:
(1).是细胞器之间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的介质。
(2).细胞代谢的一个重要场所,许多生化反应都是在胞基质中进行。
(3).胞基质不断为各类细胞器行使功能提供必需的原料。
23.内膜系统:
各类细胞器不仅功能上密切联系,而且在结构上和起源上也是相互联系的,结构相似,在细胞内发育上存在联系。
细胞内这些细胞器是一个统一、相互联系的膜系统在局部区域特化的结果,这个膜系统成为细胞的内膜系统。
24.细胞壁、液泡、质体一起构成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区别的三大结构特征。
25.细胞壁的功能是对原生质体起保护作用。
26.细胞壁的层次:
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27.初生纹孔场:
在初生壁上具有一些明显的凹陷区域。
28.胞间连丝:
在初生纹孔场上集中分布着许多小孔,细胞的原生质细丝通过这些小孔,与相邻细胞的原生质体相连,这种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
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细胞和功能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29.纹孔:
当次生壁形成时,次生壁上具有一些中断的部分,这些部分也就是初生壁完全不被次生壁覆盖的区域,称为纹孔。
一个纹孔由纹孔腔和纹孔膜组成。
30.根据次生壁增厚情况的不同,纹孔分成单纹孔和具缘纹孔两种类型,他们的基本区别是具缘纹孔的次生壁穹处于纹孔腔上,形成一个穹形的边缘,从而使纹孔口明显变小,而单纹孔的次生壁没有这样的弯形边缘。
31.当纹孔膜位于相邻细胞的中央位置时,水分主要通过塞缘透到相邻细胞,而当两侧的细胞内压力不同时,纹孔膜偏向压力小的一侧,从而使纹孔塞关闭了该侧的纹孔口,阻止了水流向该侧的流动。
可见这种具缘纹孔在一定条件下是有控制水流的作用。
32.纹孔对:
细胞壁上的纹孔通常与相邻细胞壁上的一个纹孔相对,两个相对的纹孔合称纹孔对。
纹孔对中的纹孔膜是由两层初生壁和一层胞间层组成。
33.细胞壁上的初生纹孔场、纹孔和胞间连丝的存在,都有利于细胞与环境以及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流,尤其是胞间连丝,它把所有生活细胞的原生质体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多细胞植物在结构和生理活动上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34.细胞壁的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对细胞壁结构的研究指出,构成细胞壁的结构单位是微纤丝。
微纤丝是由纤维素分子束(微团)聚合成的纤丝,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辨别。
35.微纤丝再聚集成较粗的纤丝而称为大纤丝,这种纤丝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
36.在初生壁中,微纤丝呈网状排列,但多数纤丝与细胞的长轴相平行;在次生壁中,微纤丝多数与长轴成一定角度斜向排列,而且,在次生壁的外、中、内三层中,微纤丝的走向也不一致,这样的排列方式,大大增强了细胞壁的坚固性。
在显微镜下,我们看到后壁细胞和管胞的次生壁显出三层也就是这个原因。
4、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1.后含物事细胞原生质体代谢作用的产物,它们可以在细胞生活的不同时期产生和消失,其中有的是贮藏物,有的是废物。
2.后含物一般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及其有关的物质(角质、栓质、蜡质、磷脂等),还有成结晶的无机盐和其他有机物,如丹宁、树脂、树胶、橡胶和植物碱等。
这些物质有的存在于原生质体中,有的存在于细胞壁上。
3.淀粉是由质体合成的,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葡萄糖,可以在叶绿体中聚合成淀粉,暂时贮藏,以后又可分解成葡萄糖,转运到贮藏细胞中,由淀粉体重新合成淀粉粒。
淀粉体在形成淀粉粒时,由一个中心开始,从内向外层层沉积。
这一中心便形成了淀粉粒的脐点。
4.淀粉粒在形态上有三种类型:
单粒淀粉粒,只有一个脐点,无论轮纹围绕这个脐点;复粒淀粉粒,具有两个以上的脐点,各脐点分别有各自的轮纹环绕;般复粒淀粉粒,具有两个以上的脐点,各脐点除有本身的轮纹环绕外,外面还包围着共同的轮纹。
5.贮藏蛋白质可以是结晶的或是无定形的。
结晶的蛋白质因具有晶体和胶体的二重性,因此称拟晶体。
无定形的的蛋白质常被一层膜包裹成圆球状的颗粒,特称为糊粉粒。
6.糊粉粒较多地分布于植物种子的胚乳或子叶中,有时它们集中分布在某些特殊的细胞层,例如谷类种子胚乳最外面的一层或几层细胞,含大量糊粉粒,特称为糊粉层。
7.贮藏蛋白质能累积在液泡内。
8.脂肪和油类是含能量最高而体积最小的贮藏物质。
在常温下为固体的称为脂肪,液体的则称为油类。
9.在植物细胞中,无机盐常形成各种晶体。
最常见的是草酸钙晶体,少数植物中也有碳酸钙晶体。
它们一般被认为是新陈代谢的废物,形成晶体后便避免了对细胞的毒害。
10.根据晶体的形状可以分为单晶、针晶和簇晶三种。
11.晶体是在液泡中形成的。
有的细胞(如针晶细胞)在形成晶体时,液泡内可先出现一种有腔室的包被,随后在腔室中形成晶体。
因此,每个晶体形成后是裹在一个鞘内。
5.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细胞的原生质体都具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胞内有各类被膜包被的细胞器,这样的细胞称为真核细胞。
2.在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一类结构上缺少分化的简单细胞,它们没有明显的细胞核,细胞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分散于细胞中央一个较大的区域,没有膜包被,这一区域称为核区或拟核。
这样的细胞称为原核细胞。
3.原核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直接分布于这些膜片层上。
第2节植物细胞的繁殖。
1.细胞分裂有三种方式: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步骤。
第3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1.细胞生长就是指植物体积增长,包括细胞纵向的延长和横向的扩展。
2.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称为细胞分化。
第4节植物的组织和组织系统
1.人们一般把在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的(即由同一个或同一群分生细胞生长、分化而来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为组织。
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简单组织。
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为复合组织。
2.植物组织分成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两大类。
3.按在植物体上的位置分,可以把分生组织区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4.按来源的性质来分,分生组织也可以根据组织来源的性质划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5.分生组织衍生的大部分细胞,逐渐丧失分裂的能力,进一步生长和分化,形成的其他各种组织,称为成熟组织,有时也称为永久组织。
6.成熟组织的类型:
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疏导组织和分泌结构。
7.60年代,运用电子显微镜新发现一类特化的薄壁细胞。
这种细胞最显著的特征是细胞壁具内突生长,即向内突入细胞腔内,形成许多指状或鹿角状的不规则突起,这样使得紧贴在壁内侧的质膜面积大大增加,扩大了原生质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从而有利于细胞从周围迅速地吸收物质,也有利于物质迅速地从原生质体中释放出去。
所以这些细胞是一类与物质迅速地传递密切相关的薄壁细胞,特称为传递细胞,也称转输细胞或转移细胞。
8.厚壁组织可分为石细胞和纤维:
石细胞:
纤维:
9.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为三种组织系统,即皮组织系统、维管组织系统和基本组织系统。
10.皮系统包括表皮和周皮。
11.维管系统包括输导有机养料的韧皮部和输导水分的木质部。
12.基本系统主要包括各类薄壁组织、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种子和幼苗
一、种子都由胚、胚乳和种子三部分组成。
少数种类的种子还具有外胚乳结构。
二、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组成。
胚根、胚芽和胚轴形成胚的中轴。
3.胚根和胚芽的体积很小,胚根一般作圆锥形,胚芽常呈现雏叶的形态,胚轴介于胚根和胚芽之间,同时又与子叶相连,一般极短,不甚明显。
胚根和胚芽的顶端都有生长点。
4.当种子萌发时,这些细胞能很快分裂、长大,使胚根和胚芽分别伸长,突破种皮,长成新植物的主根和茎、叶。
5.胚轴也随着一起生长,根据不同情况成为幼根或幼茎的一部分。
由子叶着生点到第一片真叶的一段称为上胚轴,子叶着生点到胚根的一段称为下胚轴,通常也简称为胚轴。
6.子叶是植物体最早的叶,种子内的子叶数两片的植物,称为双子叶植物,种子内的子叶数为一片的称为单子叶植物。
裸子植物的种子子叶数不一定,有两片的,也有数片的。
7.胚乳是种子集中贮藏氧量的地方,一般为肉质,占有种子的一定体积。
8.小麦种子胚乳的最外层组织称为糊粉层,含有较多蛋白质颗粒和结晶。
9.成熟种子种皮上,常可看到一些由胚珠发育形成种子时残留下来的痕迹,称为种脐。
10.蓖麻种子一端有一块由外种皮延伸而成的海绵状隆起物,称为种阜。
5、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5.种子形成后虽已成熟,即使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也往往不能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阶段后才能萌发,种子的这一性质称为休眠。
6.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
(1)由于种皮阻碍了种子对水分和空气的吸收,种皮过于坚硬,使胚不能突破种皮向外伸展。
(2)由于种子内的胚尚未成熟,或种子的后熟作用有些植物的种子在脱离母体时,胚体并未发育完全,或胚在生理上尚未全部成熟,这类种子即使环境条件适宜,也不能萌发成长。
类似银杏等植物的种子或果实脱离母株时,里面的胚还没有充分发育成熟,需要经过一段休眠时期,等胚充分成熟后才能萌发。
有的种子的胚虽已成熟,但在适宜条件下仍不萌发,如一些原在温带地区生长的植物,它们的种子需要在湿度大、温度低的条件下,经过数周以至数月以后才能萌发,这一现象称为种子的后熟作用。
7.种子的寿命是指种子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生活力的最长期限,超过这个期限,种子的生活力就丧失,也就失去萌发的能力。
8.种子失去活力的只要原因:
(1)种子内酶物质的破坏、贮存养料的消失
(2)胚细胞的衰退死亡。
9.成熟、干燥的种子,在没有取得一定外界条件时,是处于休眠状态下的,这时,种子里的胚几乎完全停止生长,一旦休眠的种子解除休眠,并获得适宜的环境条件时,处在休眠状态下的胚就转入活动状态,开始生长,这一过程称为种子萌发。
10.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种子萌发必须有充足的水分。
(2)种子萌发要有适宜的温度。
(3)种子萌发要有足够的氧气。
7.常见的植物幼苗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子叶出土的幼苗,另一种是子叶留土地幼苗。
种子的营养器官根
1.根系有两种基本类型,即直根系和须根系。
6、根尖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根冠:
根冠位于根的先端,是根特有的一种组织,一般成圆锥形,由许多排列不规则的薄壁细胞组成,它像一顶帽子套在分生区的外方,所以称为根冠。
多数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中,幼嫩的根尖不断地向下生长,遇到沙砾,容易遭受伤害,特别是像分生区这样幼嫩的部分。
根冠在前,和不断地发生摩擦,遭受伤害,死亡脱落,这样就对分生区起了保护作用。
分生区:
分生区是位于根冠内方的顶端分生组织。
分生区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增生细胞,除一部分向前方发展,形成根冠细胞,以补偿根冠因受损而脱落的细胞外,大部分向后方发展,经过细胞的生长、分化,逐渐形成根的各种结构。
由于原始细胞的存在,所以分生区始终保持它原有的体积和作用。
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包括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
原分生组织位于前段,由原始细胞及最初的衍生细胞构成,细胞较少分化;初生分生组织位于原分生组织后方,由原分生组织的衍生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已出现了初步的分化,在细胞的形状、大小及液泡化等方面显出差异,分化为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三部分。
原表皮位于最外层,以后发育为表皮;原形成层位于中央,以后发育为维管柱;基本分生组织位于原形成层和原表皮之间,以后发育成皮层。
伸长区:
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方的部分,细胞分裂已逐渐停止,体积扩大,细胞显著地沿根的长轴方向延伸,因此,称为伸长区。
根的长度生长是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大和伸长区细胞的延伸共同活动的结果,特别是伸长区细胞的延伸,使根显著地伸长,因而在土壤中继续向前推进,有利于根的不断转移到新的环境,吸取更多的矿质营养。
伸长区一般长约2—5mm。
短而粗的伸长区,在坚实的土壤层中,对于根的向前推进是比较有利的。
伸长区除细胞的显著延伸外,细胞也加速了分化,最早的筛管和最早的环纹导管,往往出现在这个区域。
成熟区:
成熟区内根的各种细胞已停止伸长,并且多已分化成熟,因此称为成熟区。
成熟区紧接伸长区,表皮常产生根毛,因此,也称为根毛区。
7、植物体生长,直接来自顶端分生组织的衍生细胞的增生和成熟,整个生长过程,称为初生生长。
初生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属于初生组织,它们共同组成根的结构,也就是根的初生结构。
因此子根尖的成熟区作一横切面,就能看到根的全部初生结构,由外至内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个部分。
8、皮层最内的一层,常由一层细胞组成,排列整齐紧密,无胞间间隙,称为内皮层。
9、内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增厚成带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凯氏带。
10、少数位于木质部束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称为通道细胞,起着皮层与维管柱间物质交流的作用。
11、维管柱包括中柱鞘和初生维管组织。
12、由于根的初生木质部在分化过程中,是由外方开始向内方逐渐发育成熟,这种方式称为外始式。
根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的发育方式均为外始式。
13、当侧根开始发生时,中柱鞘的某些细胞开始分裂。
最初的几次分裂是平周分裂,结果使细胞层数增加,因而新生的组织就产生向外的突起。
以后的分裂包括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是多方向的,这就使原有的突起继续生长,形成侧根的根原基,这是侧根最早的分化阶段,以后根原基地分裂、生长、逐渐分化出生长点和根冠。
14、由于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也就是发生于根的内部组织,因此,它的起源被称为内起源。
15、侧根的发生,在根毛区就已经开始,但突破表皮,露出母根外,却在根毛区以后部分。
16、在种子植物和微生物间共生关系现象,一般有两种类型,即根瘤和菌根。
17、菌根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
外生菌根是真菌的菌丝包被在植物幼根的外面,有时也侵入根的皮层细胞间隙中,但不侵入细胞内。
在这样的情况下,根的根毛不发达,甚至完全消失,菌丝就代替了根毛,增加了根系的吸收面积。
茎
1.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也就是枝、花或花序尚未发育前的雏体。
以后发展成枝的芽称为枝芽;发展成花或花序的芽称为花芽。
2.枝芽的一般结构包括:
顶端分生组织、叶原基、幼叶和腋芽原基。
3.在叶腋内,通常只有一个腋芽,腋芽不止一个,其中后生的芽称为副芽。
4.有的腋芽生长的位置较低,被覆盖在叶柄基部内,直到叶落后,芽才显露出来,称为叶柄下芽。
如悬铃木、八角金盘、刺槐等地腋芽。
有的叶柄下芽地叶柄,基部往往膨大。
5.芽可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
6.活动芽是在生长季节活动的芽,也就是能在当年生长季节形成的新枝、花或花序的芽。
7.种子植物的分枝方式,一般有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和假二叉分枝三种类型。
8.禾本科植物由地面下颌近地面的分蘖节(根状茎节)上产生腋芽,以后腋芽形成具不定根的分枝,这种方式的分枝称为分蘖。
9.以小麦为例来说明。
小麦在幼苗期,根茎上的节间很短,节和节间密集在一起,在密集的节上,产生许多不定根和腋芽,小麦只有到了拔节时,主茎和部分分枝(分蘖)的上部4-7个节间,才陆续显著地伸长,而基部的各节和节间仍然密集在一起。
这些着生分蘖的、密集的节和节间部分,通常称为分蘖节。
10.原套-原体学说:
茎尖的分生组织是由原套(tunica或鞘层)与原体(corpus)二部分构成。
原套是由覆盖于顶尖分生组织外侧的一至数层细胞层构成,是垂周分裂反复进行而使表面增大的部分。
原体是构成被原套覆盖的顶尖分生组织的内部,是以平周分裂、垂周分裂、斜分裂等向各方面进行分裂的部分。
由于植物的叶或茎在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式不同,所以这两部分也有相当大的差异。
在双子叶植物中,原套的第一层只显有垂周分裂,而在第二层以下,在叶原基出现的位置上也进行平周分裂。
原套与原体两部分的划分并不全包括植物体内分化的各种器官和组织的来源关系。
具有1—2层原套的植物最多,而具有3—4层的则比较少。
11.有些植物如旱金莲、南瓜、蚕豆等茎的皮层最内层,即相当于内皮层处的细胞,富含淀粉粒,因此称为淀粉鞘。
12.双子叶植物的维管束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着形成层,可以产生新的木质部和新的韧皮部,因此,它是可以继续进行发育的,称无限维管束,与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不同,后者不具形成层,不能再发育出新的木质部和新的韧皮部,因此,称有限维管束。
13.维管束根据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排列方式的不同而分为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韧维管束和周木维管束四种类型。
14.茎内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是内始式。
15.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不具形成层(束中形成层)。
16.玉米的基本组织:
整个基本组织除与表皮相接的部分外,都是薄壁细胞,愈向中心,细胞愈大,维管束散布在它们之间,因此不能划分出皮层和髓部。
基本组织具有皮层和髓功能。
17.玉米茎内维管束最外面为机械组织(厚壁组织)所包围,形成鞘状的结构,即维管束鞘。
18.毛竹茎有其独特的结构:
(1)机械组织特别发达在表皮下有下皮,即紧接在表皮下的厚壁组织层;近髓腔的部分有多层石细胞层;每一维管束的外围有纤维构成的鞘,越近外围的维管束纤维越发达,数量越多,而木质部和韧皮部的细胞相应减少,甚至有单纯由纤维构成的束。
这些纤维的细胞壁,既厚,又木质化。
(2)原生木质部的腔隙被填实原生木质部像玉米和小麦一样也有腔隙,但腔隙形成后,又被周围的薄壁细胞填实。
(3)基本组织是厚壁组织构成基本处的细胞,它们的细胞壁比玉米、小麦的要厚的多,而且以后都木质化。
从以上三个特点看,不难理解,毛竹茎的确是坚实而有着优良力学性能的竹材。
19.初生分生组织中的原形成层,在形成成熟组织时,并没有全部分化成维管组织,在维管束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留下了一层具有潜在分生能力的组织,即维管形成层,在初生结构中,它位于维管束的中间部分,即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因此,也称为束中形成层。
20.初生结构中,曾提到髓射线,即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在这个组织中,相当于形成层部位的一些细胞恢复分生能力时,称为束间形成层。
21.从来源的性质上讲,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尽管完全不同,前者由原形成层转变而成,后者由部分束间薄壁组织细胞恢复分生能力而成,但以后二者不论在分裂活动和分裂产生的细胞性质以及数量上,都是非常协调一致的,共同组成了次生分生组织。
22.形成层细胞以平周分裂的方式形成次生维管组织。
23.温带的夏末、秋初或热带的旱季,形成层活动逐渐减弱,形成的细胞径小而壁厚,往往管胞数量增多。
前者在生长季节早期形成,称为早材,也称为春材。
后者在后期形成,称为晚材,也称夏材或秋材。
24.年轮也称为生长轮或生长层。
在一个生长季节内,早材和晚材共同组成一轮显著的同心环层,代表着一年中形成的次生木质部。
25.心材是次生木质部的内层,也就是早期的次生木质部,近茎内较深的中心部分,养料和氧进入不易,组织发生衰老死亡。
26.边材一般较湿,因此也称液材,是心材的外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学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