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族文化发展史.docx
- 文档编号:25994013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7.26KB
贵州苗族文化发展史.docx
《贵州苗族文化发展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苗族文化发展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苗族文化发展史
贵州苗族文化发展史
(贵州省桐梓县麚角山苗寨民族文化旅游服务中心转载)
作者:
谢先林
更多苗族资讯来自神州苗族网:
1.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监察御史裴承祖上奏朝廷:
平越、龙里、新添、都匀等卫,平浪等长官司诸种苗蛮,不知王化,宜设儒学,使知诗书之教。
2.明正德三年到五年(公元1508~1510年),王阳明贬谪贵州,在龙场书院讲学,苗、彝人民环观听讲者甚众。
3.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题准贵州各属大学取进苗生5名,中学3名,小学2名。
均属各学肄业,廪额大学2名,中小学1名。
次年,题准贵州各属苗生分大中小学,定入学补禀额数。
4.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清廷饬令贵州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普遍设立义学,有的还直接命名训苗义学,至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全省兴设义学301所。
5.清康熙四十五(公元1706年),题准贵州仲家,苗民子弟一体入学肄业。
6.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改苗学童为新童。
7.州等处苗疆义学,化导苗民子弟。
并对设立苗疆义学的目的、计划、经费、教育内容、管理办法等提出具体措施。
8.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清廷规定贵州各属苗民岁科两考试者,仍与汉童合考,不必分立新童取进,取消了科举考试与入学名额对少数民族的特殊照顾。
9.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清廷议准裁撤社学之师,取消对少数民族加额取进科举的照顾。
10.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松桃苗族贺增龄考取庚子辛丑科举人,成为松桃苗族中的第一位举人。
贺增龄后任松桃书院山长,对教育本地汉苗子弟有所贡献。
11.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6年),美国基督循道公会在威宁石门坎创办光华小学。
美国基督教内地会在威宁葛布(今属赫章)创办光华小学。
12.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7年),中华基督教内地会美籍传教士党居仁到安顺少数民族地区传教,并设学校于柴家苑,招收少数民族学生。
13.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循道公会西南教区苗疆部设立专门管理苗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机构--教育委员会。
该会以石门坎光华小学为中心本部,逐步地向石门坎周围地区推广、扩大办学,其他地区发展的学校为光华小学第××分校。
民国年间
1.1912年,麻江县苗族青年吴厚安考入贵州陆军讲武堂,毕业后,任黔军旅长、师长等职,并捐资兴办都匀五中。
吴厚安解放后任贵州农林厅厅长。
2.1913年4月30日,《贵州公报》有苗民兴学的报道:
平越县(今福泉市)西乡王卡、江边等寨苗民各捐树木、砖瓦等,在大麻窝建设初等小学1所,开办经费及常年经费均由当地苗民负担,委任当地法政学学生宋先齐、宋先知代为组织。
3.1914年,雷山县苗族青年梁聚五考入湖南大学,后投笔从戎,任国民革命军第43军政治部主任。
4.1918年,松桃苗族青年欧百川考入贵州警察传司所学习,后投笔从戎,成为北伐战争中贺龙部有名战将。
5.1924年,威宁苗族青年吴性纯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医科并获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苗族知识分子。
6.1931年8月,省立青岩社会教育实验区主任齐国屏开办龙井寨国民学校及附近苗夷胞识字传习所十余所。
7.1935年,成都华西协和大学教育系苗族学生朱焕章利用课余时间编印了一套《滇黔苗民夜读课本》(又称《西南边区平民千字课》),一共4册,这部书印出后,分别送到威宁、滇东北和川南苗族群众手中。
8.1935年4月,蒋介石来贵州,提出:
在贵州教育经费中,每年至少需提出10万元作为苗夷教育经费。
同年4月,贵州省成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专门管理全省民族教育的机构--特种教育委员会,作为推行边疆教育的专门事务机构。
9.1936年,省教育厅在青岩创办贵州省立贵阳乡村师范学校。
10.1936年,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省立初级小学12所,专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
据1939年统计,这些学校共有学生1500人。
11.1936年,安顺当地苗族知识分子杨庆安出任安顺苗夷文化促进会长,在安顺设立第一、第二、第三三所中华小学及中华民众学校,专收苗族子弟,教育经费由国民党20军拨供。
12.1936年,贵州省政府饬令威宁县政府遵照有关规定,严行取缔石门坎附近外国人所办理之学校。
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英国成了中国的盟国,这一规定并未执行。
13.1937年,北京大学学生杨辛克(松桃苗族)奔赴陕北抗日根据地,任红军大学第三科教员。
14.1937年,爱国华侨胡文虎投资在贵州民族地区建校。
15.1938年,青岩乡师范改为国立乡村师范。
16.1938年9月贵州省教育厅召集全省教育会议,制定了《贵州省边疆教育推行方案草案》。
17.1938年,基督教内地会在威宁葛布成立贵州苗彝圣经学院。
18.1939年1月,贵州省教育厅在青岩镇创设贵州省地方方言讲习所,目的是造就娴熟苗夷人民语言的国民教育方言师资。
19.1939年10月,教育部决定将贵州省立贵阳乡村师范学校改为国立。
迁往少数民族聚居的榕江县,改名为国立贵阳师范学校(简称国师),招生范围扩大到湘、黔、桂三省边境少数民族聚居的30个县。
20.1939年秋,黄平县苗族青年王玉玺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学校附设边疆学校教育行政专修科,1942年毕业后在国民党军令部边务处任少校研究员。
21.1940年夏,黄平县旧州镇苗族青年任虹到延安进鲁迅艺术文学院,先后担任音乐系助教、鲁艺工作团演出科长、音乐研究室研究员、音乐系教员。
22.公元1940年,贵州成立边民教育委员会,为本省推行边疆教育事业的最高组织机构。
23.1940年,在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边疆政治专修科读书的苗族学生张斐然回六盘水,与中共地下党王炳安等发动水城苗族农民大起义。
新中国建立后张斐然调北京工作,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起草工作和苗文的创制改革工作。
24.1941年,国民党政府在松桃盘石乡沃里坪和长兴乡黄板各设有县立特种教育实验小学一所,专收苗族学生,其中沃里坪的一所是在抗战前民办小学基础上建立的,由苗族知名人士龙绍华主办。
25.1942年,把为少数民族学生专设的12所边民小学改为中心国民学校。
26.1942年,省教育厅制定《贵州省边民教育推广方案草案》。
其中规定,各县国民教育设校数应指定三分之一办理边民教育,边民散布区域内设立的46所中等学校尽量优待边民子女入学。
27.1942年10月,贵州省政府拟定筹办省立台江国民教育师资计划,在台江县创设师范训练所,专收少数民族学生。
28.1943年,苗族知识分子朱焕章回到石门坎正式创办西南边疆威宁石门坎初级中学,并一直担任校长到1950年。
29.1943年,苗族学生张超伦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和华西协合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30.1945年,贵州黄平苗族知识分子王玉玺在云南组织苗族大学生成立西南民族复兴社,得到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费孝通等支持。
闻一多被刺和王玉玺被捕后,该组织被迫瓦解。
31.1946年,制定《贵州省政府加强边胞教育法》,重申用三分之一的学校实行边疆教育,并根据省主席杨森提出的意图,规定统一语言、改良服装习俗,奖励边胞与汉族通婚,强制推行同化教育,激起少数民族的强烈反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1949年11月,苗族文化教育界人士梁聚五、王玉玺等组织苗族学生发起苗夷人民自救会,迎接贵州解放。
2.1950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指示》,对民族地区教育作了规定,对民族地区开办小学、中学、大学在招生就读方面优待少数民族学生。
3.1950年1月5日,《新黔日报》报道:
苗族、彝族知识青年纷纷要求学习新知识,踊跃投考各革命干部学校和二野军大五分校。
4.1950年6月18日,贵州省人民政府设宴招待军大五分校毕业的51位苗族、彝族青年。
5.1950年12月10日,《新黔日报》报道:
10个月来,各地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炉山县送往镇远专署受训的200余名学员中,70%以上是苗民知识分子,炉山县两期积极分子训练班325名学员中,苗民占238人;黄平县两期农民训练班649人中,大都是苗族;在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贵阳分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员则有170多人。
6.1951年1月16日,《新黔日报》报道:
贵州省文教厅决定在贵阳师范学校开办少数民族师范班,学生来源,暂定为镇远专区40名,其中苗族30名;贵阳专区30名,其中苗族10名;毕节专区30名,其中苗族15名;安顺专区25名,其中苗族10名;铜仁专区10名,全为苗族;遵义专区5名,亦全为苗族。
7.1951年5月,据不完全统计,贵州民族学院等各校共有少数民族学员493人,其中苗族135人。
8.1951年5月,文教厅统计的贵州省中等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情况如下:
普通中学共2424人,其中苗族男931人,女31人;师范学校共210人,苗族男128人,女3人;技术学校共9人,其中苗族男2人;合计全省中等学校少数民族学生2643人,其中苗族1095人,本省12所民族中学(即惠水、黄平、炉山、天柱、雷山、台江、镇宁、从江、丹寨、关岭、望谟、石门)共61个班(一年级15班、二年级28班、三年级18班),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共1962人,内有苗族1039人。
9.1951年7月11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欧百川(苗族)在贵州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作了《贵州省民族工作报告》,指出:
1951年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创办了22所初级小学,惠水民族中学已经建立,贵阳师范学院增设少数民族4个班。
10.1951年7月19日至21日,全省第一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提出民族教育的任务是:
提高和逐步普及少数民族文化科学、政治知识。
会议指出:
要做好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必须加强民族师资的培养。
11.1951年9月,新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
12.1951月5月17日,贵州民族学院成立。
13.1951年贵州省第三届教育行政会议,制定了民族教育工作实施计划。
14.1951年上半年,贵州省苗族地区第一所民族中学:
惠水民族中学成立,并在黄平县瓮谷陇设立黄平中学分校一所,招收少数民族学生。
下半年苗族地区又开办黄平民族中学和炉山民族中学。
15.1952年9月至10月,先后有中央民族学院黔东苗语、黔西苗语、布依语等实习人员20余人及中国科学院马学良、喻世长、王辅臣等语文专家到本省研究少数民族语文。
苗族文字即将逐渐研究创造成文。
16.1952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教育行政机构的决定》的规定,在贵州省教育厅内设立民族教育工作科,专门负责全省民族小学和民族师范的管理。
17.1952年增设台江、雷山、从江三所民族中学,并将镇宁、丹寨、石门、关岭4所中学改为民族中学。
18.1952年,制定了《1953年贵州省民族教育业务计划草案》,指出:
民族教育工作要坚持革命精神和慎重稳进的方针,采取民族形式,照顾民族特点,以实现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内容,达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
19.1952年,威宁私立石门中学改为公立石门民族中学。
20.1953年7月,贵州省教育厅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天柱民族中学为省属重点中学。
21.9月21日,我省第一所培养少数民族教师的学校--贵阳民族师范学校经两个多月筹备后正式开学。
到校的苗、侗、彝、回、布依、汉等民族的学生已达266人。
22.1953年,省办民族小学一律改为县办。
23.1954年,在贵阳一中和贵阳女中增加了50多个少数民族学生名额,由各专区保送。
24.1955年5月27日-6月2日,贵州省教育厅召开专署(市)文教科(局)长会议,会议指出:
在招生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对少数民族子女入学,优先予以录取
25.1956年8月27~9月2日,苗族语言科学讲座地预备会议在贵阳举行。
会议听取了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队第二工作队队长马学良教授《有关创立苗文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分组讨论了苗族文字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了要创立苗文的意见。
26.9月5日,新成立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一所民族师范学校--教匀民族师范学校开学。
27.10月31日~11月7日,苗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在贵阳举行。
会议认为,由于苗族方言复杂,虽然在语法上基本是一致的,但是,各个方言之间在语音、词汇上有很大的差异,要给全国苗族创立一种文字是不可能的,因此,决定东、中、西三个方言各创立一种文字。
28.1956年1月19日,中共贵州省委同意贵州民族学院1956年的事业计划与以后的远景规划,并纳入全省文教计划。
29.1956年6月15日,贵州民族学院语文指导委员会宣布成立。
30.1956年10月4日~10日,贵州省教育厅在都匀县召开了一次关于民族教育工作的座谈会。
31.1956年创办都匀、凯里两所民族师范学校。
32.1956年,贵州民族学院开办预科高中和民族语文班。
33.1957年6月22日,为期8个月的第一期苗族语文班在贵州民族学院结业。
来自四川、云南、湖南、和贵州的一百多名学员,将分赴各地,担负苗族语文课本的编审、语音、语法的编译研究、试点推行、出版、广播和教学等工作。
34.1957年8月26日,苗语湘西方言苗文实验班在松桃苗族自治县平茶区开学。
35.1957年8月27日,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通知我省人民委员会,同意在我省推行苗族文字实验。
36.1957年8月,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语文指导委员会抽调了46名从事少数民族语文工作的苗、汉、布依和侗等各族干部,组成苗、布依语文行队,分别到各种文字方言区标准音点作试点推行工作。
37.1957年9月1日,苗语中部方言苗文实验教学班在炉山县凯里养蒿村开学。
38.1957年11月11日,贵州人民广播电视台创设苗语、布依语广播节目,每逢星期日播送一次,每次15分钟,它主要是对农村中的苗族和布依族农民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报道时事新闻。
39.1957年12月20日,贵州民族出版社首次出版苗文、布依文农民识字课本。
40.1957年9月,贵州省民族语文指导委员会在都匀、凯里、毕节、安顺创办了4所民族语文学校,以培养民族语文干部和扫盲师资,并担任专(州)、县在职民族干部学习本民族文字教育工作。
41.1957年10月29日~11月2日,贵州省教育厅在贵阳召开了贵州省第二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讨论了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教育方针,进一步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问题。
42.1957年,贵州民族学院暑期开办艺术师范专修科。
43.1957年贵州省教育厅根据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结合我省民族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我省民族小学计划,发到全省民族小学试行。
44.1958年,贵州民族学院暑期开办民族语文系。
45.1958年,在都匀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创建了都匀师范专科学校。
46.1958年,贵州民族师范学校迁到毕节,改名贵州省毕节民族师范学校。
47.1959年7月11日,第二届贵州省人民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讨论并批准了贵州民族学院同贵州大学合并成贵州大学的建议。
并校工作于1959年7月开始,当年秋季开学前结束。
48.1959年精简机构时贵州省教育厅内设的民族教育科撤销。
49.1960年,部分民族中学改为普通中学,有部分民族中学被撤销。
50.1960年6月11日,贵州省编制委员会同意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中等林业学校。
51.1961年,全省仅剩下8所民族中学。
52.1961年8月12日,《贵州日报》报道:
贵州大学首届毕业生中有57名是少数民族的子弟。
53.1963年建立威宁民族师范学校。
54.1964年7月,恢复都匀民族师范学校。
55.1964年11月3日,中共贵州省委通知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省委常委,1964年10月9日会议决定恢复贵州民族学院。
56.1966年4月23日,经贵州省委批准,安顺、黔南等地区着手试办半工半读劳动大学。
57.1973年,中共贵州省委和当时的省革命委员会再次决定恢复贵州民族学院。
58、1975年,都匀师范进修学校改为黔南五七师范大学。
59.1977年,筹备改建黔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
60.1977年5月4日,贵州民族学院隆重举行开学典礼。
贵州民族学院创办于1951年;1959年被撤销并入贵州大学;1973年开始恢复重建。
贵州民族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的高等院校,其任务是为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这一期招收的学员中,有苗、布依、侗、彝、等9个民族。
61.1977年,全省高等院校报考学生51378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6179人,占12%;录取本科学生7409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628人。
在录取的628名少数民族学生中,苗族178人。
62.1978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建立黔东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和黔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
63.1978年规定各级各类学校以后招生时对少数民族考生进行降低分数段照顾
64.1980年8月28日,《贵州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呼吁重视培养少数民族科技干部。
文章指出,少数民族专业技术干部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还相当薄弱,黔南、黔东南两自治州少数民族科技人员仅占两州科技人员总数的22.3%,少数民族中的高级科技人员,屈指可数。
65.1980年10月上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恢复和建立了14所民族学校。
其中民族小学25所,民族学校(包括小学和初中)5所,民族中学8所,民族师范学校3所。
66.1980年11月14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干部学校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干部学校正式成立。
这两所学校是两自治州的民族干部学校,参照中等专业学校开办,招收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享受助学金,毕业后分配到农村基层工作。
67.1980年3月,贵州省教育厅成立了民族教育处,专门管理全省民族教育工作
68.1980年6月18日,贵州省教育厅和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向贵州省人民政府呈送《关于恢复、建立中小学和民族师范学校的请示报告》。
69.1980年9月10日,中共贵州省委发出关于贯彻执行中发(1980年)31号文件的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发展民族教育事业。
70.1981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决定:
除在整个教育经费中照常安排民族教育经费外,每年再从中央拨给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补助金和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中划出30%用于民族教育。
71.1981年9月1日,贵州省各地恢复、建立的民族学校共160所当日开学。
这些学校计为:
民族小学100所,民族中学25所,民族学校24所,民族师范学校11所;按地区分布: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40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34所,兴义地区22所,毕节地区25所,安顺地区20所,遵义地区6所,铜仁地区4所,六盘水市5所,贵阳市4所。
72.1981年11月,贵州省开始推行民族文字工作,推行的民族文字有苗文、侗文、彝文3种。
凯里、丹寨、雷山、剑河、台江、毕节、威宁、松桃等县(自治县)为苗文试点区。
73.1981年7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恢复建立了民族中小学和民族师范167所,其中民族小学102所,民族学校(包括小学、中学)27所,民族中学27所,民族师范11所。
74.1981年8月,贵州省举办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政治教师暑假短训班。
语文班由贵州教育学院承办,政治班由贵州民族学院承办。
75.1982年1月6日,重建后的贵州民族学院举行首届毕业典礼,85名毕业生中,有苗、布依、侗、彝、水、回、满、黎、汉等民族的男生59名,女生26名。
76.1982年3月,贵州民族学院干训部正式开办,并招收第一批学员。
首批学员来自地(州市)县从事民族工作的专职负责干部或主要骨干共80名。
77.1982年,黔东南民族干部学校招收第一届新生。
78.1982年12月1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黄平民族中学、晴隆民族中学为省属重点中学。
79.1982年,贵州省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从本年开始在贵阳师范学院和贵阳医学院增设少数民族学生预科班。
各招收40名学生,经过一年的补习,第二年直接升入本科有关班级学习,本科毕业后,分回原地工作。
80.1983年3月31日,贵州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提出加快培养少数民族科技人员措施:
拨款80万元扩建贵州民族学院干训部;在省内高等院校、各级党校和各类专业干部学校工办民族班;在3个民族自治州兴办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学校;对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年龄在35岁以下能够离职学习的少数民族干部培训2年,以提高文化水平。
81.10月2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黔东南、黔南两所民族行政管理学校按中等专业学校建校和招生,设置行政管理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为3年。
规模每校分别各为800人。
学校由所在自治州人民政府和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双重领导,以州人民政府领导为主。
82.11月16日~18日,贵州省少数民族教育工会会议在贵阳召开。
会议强调要像抓经济那样抓民族教育。
讨论了《关于加速发展我省民族教育的几点实施意见》。
83.1983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原兴义师范专科学校改为黔西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
84.1983年,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省教育厅联合签发了《关于民族学校进行民族语教学试验的通知》,使民族文字的实验推广由农村扫盲进入正规学校教学,由单一的民族语文教学发展到汉语文和民族语文的双语教学。
85.1983年,在贵州省教育科研所内增设民族教育研究室。
86.1983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原黔东南农业学校改为黔东南民族农业学校。
87.1984年7月17日~21日,西南、西北成人教育协会在安顺召开首次会议,就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扫盲工作的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88.1984年9月1日~5日,贵州省民族教育研究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在贵阳召开。
89.1984年9月初,湖南、江西等省的10名男女知识青年到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区银岩乡,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办起一所名为启明的私立中学。
90.1984年4月27日,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发出《关于试办和办好寄宿制中小学民族班的意见》,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试办和办好各种形式的寄宿制中小学民族班。
91.1984年5月,中共贵州省委提出:
要以省内现有民族学院为依托,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各种形式办学,逐步建立包括幼儿园、民族班、干训班、扫盲班、小学、中学、中专、大专预科、大学本科在内的多层次、多规格的民族教育体制。
92.1984年11月2日,贵州省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会成立。
93.1984年11月12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学院成立。
94.1984年12月,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的12岁苗族女学生万志梅的刺绣巴裙获全省科技作品创作比赛唯一的特等奖。
1985年,贵州省《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增加民族教育发展经费。
96.1985年1月26日,新华社报道,贵州省第一家《苗文侗文报》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出版发行。
其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民族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介绍科学知识,刊登省、州的新闻消息以及苗族侗族的山歌、故事、谚语等。
97.1985年,黔西南民族行政管理学校正式成立。
98.1985年11月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黔西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
99.1986年,贵州省黔南民族医学专科学校正式成立,纳入国家招生计划。
100.1987年3月4日,《贵州日报》报道:
黔东南州推行民族文字,在16个县(市)的苗村侗寨共开办民族文字扫盲试点班(班)1,639个,全州学会苗文或侗文的共有44,800人。
全州共有194所中、小学的377个班级开展民族语文教学(其中苗文136所,258个班;苗族学生8,514人。
)
101.7月15日,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发出关于举办《民族之音》苗语广播节目的通知。
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决定联合举办《民族之音》苗语广播节目。
暂定每周一次(星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 苗族 文化 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