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docx
- 文档编号:25990280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00.47KB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docx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
一小,就是企业规模小。
我国现在农副产品经营的组织已达七、八万个,但普遍规模小、积累少、水平不高,所谓的龙头企业往往还是没有摆脱“小、散、低、弱”的状态,还是仅仅停留在小企业粗加工、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带动能力不强的状态,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他们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科技投入少,在农副产品精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支撑,直接影响了农副产品的加工转化率。
自我发展能力的薄弱,使得企业只能在小范围内勉强维持经营,发展后劲更是无法提起。
二多,即是产品数量多、重复多。
我国初加工的农副产品很多,做精深加工的产品很少,产品重复尤其是还不适应经济转型、买方市场形成后出现的需求变化和竞争环境。
具体是:
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还不相适应,如大宗传统产品多,名特新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普通品种多,专用品种少。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好的不多,多的不好。
农产品贮藏、加工比重低,贮藏能力严重不足、技术落后,使得绝大部分农副产品收获后在短时间内集中上市,造成价格下跌,效益下降。
农副产品都是卖原料,在加工的产品中,大多都是初加工,深加工的少,形成名牌拳头产品的更少,加工成产品的技术含量低,缺乏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三低,是企业集约度低、利润率低、管理效率低。
信息不灵,办企业意识不强,小富即安,闯劲不足是极其普遍现象,发展培育产业意识低,组织程度低,大多数只顾眼前利益,大局意识较差,缺乏长远性、规划性意识更比比皆是。
蓝哥智洋机构发现,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产与销存在脱节,多数企业与农民还是一种松散的买卖关系,承担着原材料和产品双重市场波动的风险,缺乏一种保证机制。
企业不景气时,企业往往压价收购农民原材料,甚至拖欠农民货款,导致双方互不信任。
服务于企业和农户的各种生产组织不健全,缺乏加工专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联系不够紧密。
产业链发展不充分,产业配套程度低。
产品结构单一,开发程度低,对农户的加工业发展研究不深,管理的办法不多,路子不宽,开发程度较低,农副产品行业大量资源闲置,加上各地区产品的重复,普遍缺乏有技术、实力的开发,竞争日益的加剧,使得许多的产品面临低利润甚至是亏损的局面。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先生指出,中国的地域广阔,各地区的农副产品都有自己的特点,但缺少的是卖点,农副产品的营销要根据消费者的习惯、心理、潜力、心态等诸多方面入手,着眼于细分市场的消费个性精准定位,走出原来小商小贩的原始状态,经过营销专家的研究、策划,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副产品营销模式与销售通路,建立可以稳定发展的高效农业营销体系,这样农副产品才有出路。
农副产品完全可以借鉴工业产品的营销,通过事件营销、新闻营销、公关营销等等来打开市场,从而使企业的销售压力得到缓解,我们身边每天都有许多事件发生,可以拿来策划,达到低成本传播的目的。
同时,根据农副产品的结构、特点,和区域内的其他农副产品企业联合起来,自建终端、配送渠道,开设专营连锁店,做好消费家庭的数据库销售目标,建立庞大稳定的销售体系,完善系统的规划和终端零售,以高效便捷的销售服务,成就现代消费观念在农副产品销售上的突破,借助自己的专卖店网络销售特色的农副产品。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先生多次应邀出席有关高峰论坛时反复强调,现代农副产品营销要放开思路,结合成熟的消费观念,将农副产品的营销分生产、加工包装、运输仓储、销售渠道等,使产品的卖点明确化、具体化,并与消费者生活的感受联系起来,让消费者对号入座,才能真正对消费者产生触动,从而达成购买。
“中国的农产品板块将是最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曾在三年前判断。
据有关媒体报道,高盛、德意志银行、中粮集团纷纷介入生猪养殖,红杉资本也投资福建利农。
具有抗通胀、抗景气度特点的农业,已成为经济低迷环境中的投资避风港之一。
然而,时下许多农产品生存和经营企业,还都处在粗放式运作阶段,被动等待着政府扶持和政策倾斜,全然没有主动出击的强烈欲望,至于生产、流通、终端、渠道等事关市场拓展的基本手段更是严重滞后于产能的发展,对今后和未来的形势也缺乏准确的判断和清晰的规划,长此以往,不仅耽误了自己,更是葬送了企业的未来。
2008年的福布斯首富刘永好在这方面是从事农产品经营的典范,他有今日的辉煌,除了自身资本和资源的丰富积累外,更与他看准形势抓住机会,善于营销有很多关系。
几乎所有公开场合,刘永好逢人必谈农业。
他认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业是最大的利好。
怎样体现农业是重中之重的规划,也逐渐清晰。
有着多元化投资结构的新希望,自2006年开始,就动手调整结构,突出农业。
2008年,刘更是将金融、房地产、化工板块的资源集中向哦年工业倾斜,不惜重金打造猪和禽两条产业链,“金融危机时投资猪肉比投资黄金可靠多了。
”他说。
由此看来,农产品是个典型的朝阳产业,但这么个有前景的市场能否变成真金白银看得见的“钱”景,众多的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这方面尤其在营销、管理等方面不擅长,不妨找实战专家咨询请教,以规避风险,缩短成功的路径。
农村的出路是城市化进程
◆一方面,一些农民进城务工不愿意种田;另一方面,想种田的又无田可种。
诸多留守在农村的群体,守候的是带不走的土地,以及那看不见的希望和不得不守的“保障”。
所谓的“农民荒”,其实是农民“慌”。
《中国统计摘要2010》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的村民委员会数目2005年至2009年逐年减少,分别为62.9万、62.4万、61.3万、60.4万、60万。
平均计算,全国每年减少7000多个村民委员会。
这说明,在中国这个曾以农业文明兴盛的广袤大地上,平均每天有20个行政村正在消失。
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组就新农村建设现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共涉及17个省(市、区)、20个地级市、57个县(市)、166个乡镇、2749个村庄。
结果显示,74%的农村已无可以进城打工的“剩余劳动力”,仅有25%的农村还有40岁以下的劳动力。
5年过去了,情况更为严重(10月28日光明日报)。
近年,“民工荒”的问题引起普遍关注,所谓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问题的讨论也此起彼伏。
然而,就在人们对“民工荒”问题寄予注意的同时,却将藏匿于“民工荒”背后的另一种劳工荒现象——“农民荒”给有意无意地忽视和屏蔽掉了。
一个农业大国出现了“农民荒”,这是一个重大的国情变化。
“农民荒”的出现,首先是一个经济现象。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农业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的主导产业,农业也不可能成为承载人口的主要产业载体。
反映在现实之中,就是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农村富余劳动力过剩。
农民从农业中分离进入其他的产业,比如工业、服务业等等,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民“洗脚上田”进城务工是不可逆的社会进程,与之相对应的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无人种田、农村文化失落等社会现象,都是这一进程中,生产关系调整滞后于生产力发展产生的必然阵痛。
一直以来,农民并不是作为职业身份出现的,而是固化在土地之上特定群体的“符号”,土地不止只是生产资料,更是户籍福利的象征,在走向城市的过程中,城市户籍的樊篱成为越不过的“坎”。
农民一只脚已经跨进城市,却不能平等地享有城市所赋予的公共资源,使得另一只脚又不得不停留在农村。
一方面,一些农民进城务工不愿意种田;另一方面,想种田的又无田可种。
诸多留守在农村的群体,守候的是带不走的土地,以及那看不见的希望和不得不守的“保障”。
所谓的“农民荒”,其实是农民“慌”。
农村的出路在于城市化进程的宽容怀抱,农业的出路在于生产资料解脱土地与群体束缚的有序流转。
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在制度上破除城乡户籍之间的樊篱,让更多的进城务工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同等的公共资源与社会保障,让更多的农民融入城市;另一方面要强化农民的社会保障,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真正还原土地的“资源”属性,让现代规模农业成为可能。
此外,还应从政策的层面强化对农业的反哺,加快完善农业相关政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中国农业出路何在:
城市化与工业化需求驱动
关于中国农业的现状,一言以蔽之,较少的土地承载了过多的农业人口。
换句话说,在现有土地存量和技术条件的约束下,农业劳动力呈过剩状态。
农业人口过多,可以理解为单位农业劳动力产出过少。
这其实是套套逻辑,因为如果单位劳动力边际收益处于递增状态,或其下降速度缓慢,可以抵消农村生活费用之上升,能保证农业从业者有比较体面之生活,也就谈不上农业人口过多的问题。
现实则不然。
解决过剩农业劳动力,一种意见认为,出路在于城市化。
城市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推动农地的相对集中和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人均收入水平。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中下层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将从传统以粮为主转化为粮、肉、菜兼重。
由此,农业生产结构也会相应地发生转变,即从长时期的以粮为主的单一型农业结构转化到种植业、牧渔业并重的农业结构。
要而言之,上述两种意见都在关注同一个问题,即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
一个强调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模式转移农村剩余劳力最终解决劳动力过剩问题,一个强调以小型农场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即就地解决或依靠农业自身发展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
农民生产的产品,多数是为了交易,即以满足别人的需求为主。
我们认为,这一需求的主要力量不会来自农业自身,只能来自二三产业,而二三产业的兴起只能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出现。
城市化或工业化的标志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向二三产业的转移。
这是世界工业化历史的通例,中国没有其特殊性,如果真有这种特殊性,也只是工业化城市化的要求更为迫切。
总体而言,我们正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在此阶段,正是需要农村劳动力作为二三产业的生力军,加速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将农民约束在有限的土地上。
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就经过了一个较长的农村人口下降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一直在持续。
1500年,英国农业劳动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为74%,1600年降至69%,1700年为55%,1750年为45%,1800年为35%,如今只占不足3%。
与此同时,人口却在大幅度增加。
较少的农业生产者能够供养不断增加的非农业人口,一个因素是劳动生产率在提升,另一个因素是引起农业劳动力提升的需求因素及工业生产率也在提升。
埃斯特·博塞拉普的研究表明,即使没有工业革命,人口增长所带来的需求增加往往推动人们的劳动更加密集和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能得到更高产出的技术创新,比如增加复种和采用一些新式耕作技术等,从而导致所谓“需求驱动”的技术进步。
博塞拉普的研究给人以重要的启示,即“需求驱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除了劳动工具因素外,劳动投入的增加(主要表现为劳动效率的大幅提高)至关重要。
中国自秦朝统一以来的两千多年,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生产工具改进并不十分突出。
而1978年改革开放后农产品供应量和农民收入的增加,都基本上得益于农业劳动投入的增加。
这种在单位土地上劳动投入增加的拉动力就在于对农产品的需求的增加,不仅仅是农户自身的需求,更显然是贸易的需求,这种贸易主要表现为工业品与农业品的交换。
工业革命之前,英国农民投入农业生产的劳动时间仅占其全部时间的50%至60%,如果有利可图,农民会放弃更多的闲暇。
事实也正是这样,工业生产率的增加更直接推动了农产品需求的增加,从而鼓励更多的劳动投入与农业生产以获取更大的农业收益。
研究表明,到1750年,需要用210个工业单位来换取在1700年需要190个工业单位、1600年需要181个工业单位、1500年需要108个工业单位所换取的同等数量的农产品。
由此可以看出,工业发展所带来的“需求驱动”的效果对于增加农产品数量、降低农业从业人员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有着决定性作用。
威斯多夫的最近研究更是表明,制造业生产率提高,通过农产品贸易方式的变化,使得农民将更多的劳动投入农业活动和生产,而农民食物产出的增加扩展了可用于市场贸易的食品材料数量,从而将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以从事更多的贸易活动。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其对农业发展的拉动作用也将会愈加明显,至于农民以何种形式来满足因“需求驱动”对增加供应的要求,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无论是用现代化的大农场还是劳动密集型的小农场,应让农民自己来选择。
政府要做的是保证这种选择的公平和安全。
中国,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出路在于工业化和城市化
网络上集体无意识的“反智鼓噪”实际上只是对农村改革的不了解,是凭模糊感觉的武断和误判,是好心帮倒忙。
实质上中国土地历来都是私有制,土地兼并的程度与世界各国横向比较,并不严重(另文说明),中国历史上就属于“地权平均”的国度。
过去的“饥荒流民”现象也跟“土地兼并”没有关系,而是有限土地的承受能力,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及传统农业对人口的限制所致――这正说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和局限性。
这也正说明了中国,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前途在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而不是把农民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循环往复,画地为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决 三农 问题 根本出路在于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