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苏教版.docx
- 文档编号:25981790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4.12KB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苏教版.docx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苏教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课题
测量呼吸和心跳
主备人
导者
课型
实验课
使用时间
课标要求
1.知道为什么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2.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3.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科学知识:
1.知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及作用,了解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2.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珍爱生命。
2.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3.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准确的测量自己在运动前、后、运动结束休息3分钟后,1分钟呼吸、心跳;
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呼吸和心跳的规律。
运用各种方法听一听呼吸时肺有什么现象发生;
能通过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的学习;
运用各种方法听一听自己心脏的跳动;
通过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找到跳动的脉搏,感觉心脏的跳动。
能力目标
知道呼吸和心脏跳动之间的关系;
知道运动对呼吸和心脏跳动的影响。
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知道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知道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
知道心脏是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情感目标
意识到运动对身体带来的影响;
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意识到肺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意识到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导 学
重难点
重点:
能准确的测量自己在运动前、后、运动结束休息3分钟后,1分钟呼吸、心跳、和脉搏的次数。
难点:
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呼吸和脉搏跳动的规律。
知道呼吸和心脏跳动之间的关系。
导法
谈话法、演示法、创造导学法、游戏导学法
学法
练习法、讨论法、体验法
导学准备
秒表、听诊器、记录卡;跳绳、球等运动器材。
教案来源
自撰
导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活动:
一、室外活动
(通过活动感知身体的变化)
1、师:
老师这儿有一些运动器材,今天我们的课先请同学们做一些运动。
在运动的同时,还请大家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2、师:
刚才大家都做了一些运动,说说看在运动的时候,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3、师:
大家在运动的时候,身体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呼吸和心跳。
(板书:
呼吸心跳)刚才大家都感觉到呼吸、心跳加快了,究竟比运动前加快了多少?
怎样才能知道?
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测量我们的呼吸、心跳(板书:
测量呼吸、心跳)。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生:
到操场活动。
边活动边观察身体的变化。
生:
①很难受,喘不过气来;
②出了许多汗;
③心跳的很厉害;
④腿有点发酸;……
生:
①先在平静时测量,再在运动后测量;
②测量时要有时间限制
二次备课:
设计意图:
引生入境,亲自感受。
通过锻炼,可以让学生很好的理解运动后心跳和呼吸的变化。
二次备课:
2、自主学习
(一)
教师活动:
二、学习测量方法
1、师:
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测量才能比较出运动前后呼吸、心跳的变化呢?
2、师:
大家想的很好,我们今天就来测量1分钟的呼吸心跳次数。
测心跳可以借助听诊器;测呼吸要把手放在胸口,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
今天除
了测量呼吸、心跳,我们还要学习测量脉搏。
(板书:
脉搏)看过中医给病人把脉吗?
师:
对,我们可以在手腕处测量脉搏。
现在请大家像我这样把右手手指按在左手手腕处(演示),感觉到脉搏跳动了吗?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生:
看过,在手腕处把脉。
生:
试着找脉搏。
二次备课:
(二)
教师活动:
三、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
1、师:
下面我们就要来进行测量了,你们每个小组都有一张测量卡,分别测量静坐时、运动结束时、休息3分钟后的1分钟的呼吸、心跳、脉搏次数。
(出示测量卡)你们可以小组内分工合作,进行测量,算出小组平均数。
二次备课:
生:
分工合作,进行测量。
填写记录卡。
项目
呼吸次数(次数/分钟)
心跳次数(次数/分钟)
状态
安静状态下
运动结束时
休息三分钟后
安静状态下
运动结束时
休息三分钟后
姓名
二次备课:
三、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
四、分析测量数据
1、师:
你们已经得到了一组数据,请大家仔细分析你们记录的数据,有什么发现吗?
五、小结、拓展
1、师:
同学们都有很多的发现,有些发现是很有价值的。
通过你们的发现,你们小组有什么疑问吗?
2、师:
你们的疑问也许会在我们下面的课中得到解答。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生:
①运动结束时1分钟的呼吸、心跳、脉搏次数最多;
②休息3分钟后的次数比静坐时稍微多些;
③我们小组静坐时每个人1分钟的呼吸、心跳、脉搏次数各不相同;
④心跳和脉搏次数很接近
⑤呼吸、心跳、脉搏次数的变化是一致的……
二次备课:
4、你问我答
教师活动:
五、小结、拓展
1、师:
同学们都有很多的发现,有些发现是很有价值的。
通过你们的发现,你们小组有什么疑问吗?
师:
你们的疑问也许会在我们下面的课中得到解答。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生:
①为什么每个人的呼吸、心跳、脉搏次数各不相同?
②脉搏是怎么形成的?
③只有手腕处有脉搏吗?
④为什么脉搏和心跳的次数很接近?
……
二次备课:
5、自主检测(根据学科自行命名:
如、品读课文、过关练习···)
1、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养料,所以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慢慢恢复。
2、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
3、人在安静状态下,一般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心跳(80次)左右。
测量并算出1分钟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及平均值 第 组
课题
2.肺和呼吸
主备人
导者
课型
实验课
使用时间
课标要求
1.知道为什么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2.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3.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科学知识:
1.知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及作用,了解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2.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珍爱生命。
2.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3.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各种方法听一听呼吸时肺有什么现象发生;
2.能通过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的学习;
能力目标
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知道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情感目标
1.意识到肺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导 学
重难点
重点:
1.会做石灰水和气体混合的实验;
2.知道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难点:
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导法
谈话法、演示法、创造导学法、游戏导学法
学法
练习法、讨论法、体验法
导学准备
保鲜袋、清石灰水、呼吸系统模型、循环系统模型、鸡呼吸系统解剖标本。
教案来源
自撰
导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活动:
一、了解学生关于呼吸的原有知识
1、师:
上节课我们学会了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同学们也提出了一些问题。
在本单元课前,我们曾做过一个调查“关于呼吸你们知道些什么?
”(板书:
呼吸)现在谁来说说看?
2、师:
大家关于呼吸了解的还真不少,这些知识你们是从哪知道的呢?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生:
①没有呼吸人就会死去;②呼吸可以为我们提供氧气;
③我们呼出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④呼吸要靠肺来完成……
生:
书上……
二次备课:
二、自主学习
教师活动:
2、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对呼吸有进一步的了解
1、师:
刚才有同学提到我们呼出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这是他从书上了解到的。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是不是这样:
我这有一瓶清石灰水,二氧化碳有一个特性,可以让清石灰水变浑。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对比实验,比较我们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注意听清楚实验步骤:
①取一个保鲜袋收集空气,捏紧袋口;
②向袋内倒入清石灰水;
③摇晃一下,观察变化;
④在取一个保鲜袋,向袋内吹气,捏紧袋口;
⑤向袋内倒入清石灰水;
⑥摇晃一下,观察变化;
师:
现在请大家按步骤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师:
你们都观察到了什么?
3、师: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4、师: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较多,二氧化碳对人体是有害的。
呼吸使我们吸进含有氧气比较多的空气,呼出含有二氧化碳比较多的废气。
那么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人体内交换的场所在哪呢?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生:
实验并记录现象。
生:
呼气的袋内石灰水变浑了。
生:
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二次备课:
三、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
3、简单认识呼吸系统的结构。
1、师:
现在请同学们看老师这儿有一只解剖开的鸡,我们来看看鸡的呼吸系统是什么样的?
(演示)①用一只吸管向鸡的口腔内吹气;
②引导学生观察鸡肺部的变化;
2、师:
气体进入口腔后,又是怎样进入肺部的呢?
3、师:
现在我们看到与鸡口腔相连的是气管、再由支气管与肺相连。
(出示人的呼吸系统挂图)这是一副人的呼吸系统图,你们能辨认一下上面的呼吸器官吗?
4、师:
我们现在了解了人的呼吸系统结构。
含有氧气比较多的空气由鼻腔进入,再由气管、支气管进入到肺部。
在肺部,氧气进入人体的血液内,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你们能画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吗?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生:
鸡的肺部鼓起来了。
生:
观察鸡的口腔与肺相连的器官。
用长一点的筷子等物插进去试一试。
生:
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生:
画图巩固对呼吸系统的理解。
二次备课:
4、拓展。
1、师:
今天我们认识了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谁能来试着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在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呢?
2、师:
那为什么运动时心跳也同时加快呢?
生:
运动时会需要更多的氧气,呼吸加快才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氧气……
5、自主检测(
1、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2、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3、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呼出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4、我们要呼吸是因为:
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氧气)把一切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东西,同时需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体外。
5、(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6、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
7、测肺活量的方法:
深吸一口气吹大一个气球,测气球最宽处的周长;或将装满水的塑料瓶倒立,吸一口气后用吸管向水里吹气,排出的水量就是肺活量。
8、肺活量大对健康的好处是:
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消耗任务。
9、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扫地前洒水)、(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不要吸烟)。
课题
3.心脏的跳动
主备人
导者
课型
实验课
使用时间
课标要求
1.知道为什么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2.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3.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科学知识:
1.知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及作用,了解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2.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珍爱生命。
2.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3.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各种方法听一听自己心脏的跳动;
2.通过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找到跳动的脉搏,感觉心脏的跳动。
能力目标
1.知道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
2.知道心脏是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情感目标
1.意识到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导 学
重难点
重点:
知道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
难点:
知道心脏是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导法
谈话法、演示法、创造导学法、游戏导学法
学法
练习法、讨论法、体验法
导学准备
人的循环系统示意图、猪心、血液循环实验模型(塑料管、)
教案来源
自撰
导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活动:
一、听心脏跳动的声音
1、师:
我们的心脏为什么总是不停的跳动?
2、师:
真的像你们说得那样吗?
心脏在跳动时是什么样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听一听。
3、〈实验〉听心脏的跳动。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生:
①心脏如果不跳人就会死掉;
②大概是受神经的控制;
③心脏自己有跳动的功能;……
生:
①直接用耳朵听;
②用听诊器听;
③用粗管子听…
二次备课:
二、自主学习
教师活动:
二、寻找脉搏
1、师:
在你的身体上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能摸到脉搏呢?
2、师:
我们在第一节课时就有同学发现,心脏的跳动和脉搏的跳动似乎有一定的联系,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你们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
3、师:
现在我们一边听心脏的跳动,一边摸跳动的脉搏,看一看它们之间的联系。
4师:
你们通过实验有什么发现?
师:
脉搏就是血管的跳动,血管是与心脏相连的,所以它们的跳动是一致的。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生:
(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小组内相互找……)
①在颈部有;
②在头部太阳穴处也有;
……
生:
思考,写或画出自己的想法。
生:
实验。
生:
心脏的跳动和脉搏的跳动是一致的。
二次备课:
三、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
三、认识呼吸与血液循环的关系
1、师:
血液在我们的体内是怎样循环的呢?
你们能不能试着解释一下?
师:
你们可以阅读一下52和53页上的资料。
2、师:
通过录像向学生展示:
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就是跳动一次。
心脏工作时,会将血液输送到肺部,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再回到心脏,接着又被送往全身各处。
3、师:
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
“为什么运动时,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速?
”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生:
解释。
生:
阅读资料。
生:
小组内讨论、交流,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活动记录上
二次备课:
四、自主检测
1、(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2、心脏的形状像(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位于(左胸部),在胸骨后面,肋骨内侧。
3、(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4、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相同)。
5、(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
6、(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小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又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7、保护心脏的方法有:
(经常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情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四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 苏教版 年级 上册 科学教案 第四 单元 呼吸 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