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 物态变化》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5976710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17.27KB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 物态变化》教案.docx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 物态变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 物态变化》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物态变化》教案
第五章
物态变化
第一节 物态变化与温度
【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
2.知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工作原理。
3.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4.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
行为提示:
1.情景引入新课。
2.解读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
温度概念的理解,如0°C的冰与0°C的水一样冷,温度相同,即冷热程度相同。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水覆盖着地球约71%的表面。
在地球45亿年的漫长演化中,水扮演了一个神奇的角色。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就没有人类的社会文明……
那么水在自然界是如何循环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内容。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自主阅读教材P91,完成1~3题:
1.如图所示,从高山上流下来的是__液__态的水,空气中的水蒸气是__气__态的水;如右图所示的冰和雪是__固__态的水。
随着温度的变化,物体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做__物态变化__。
2.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是( D )
A.冬天水结冰 B.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C.冬天早晨地上的霜D.将橡皮泥捏成橡皮泥人
3.合作探究:
“制造云和雨”。
现象:
湿沙子逐渐__变干__,在装冰的盘子底中有__水珠__出现。
自主阅读教材P92~93,完成4~7题:
4.0℃的冰和0℃的水冷热程度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0℃的冰比0℃的水冷些B.0℃的水比0℃的冰冷些
C.0℃的冰和0℃的水冷热程度相同D.冰和水之间无法比较
5.气象学里的平均气温是一日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平均值。
如果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此地的最高气温是__5℃__,最低气温是__-2℃__,一天的温差为__7℃__,平均气温是__1.25℃__。
6.如图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
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1)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温度计玻璃泡接触容器底__;
(2)B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取出读数__;
(3)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_48__℃。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哪些探究方法?
2.我学到了哪些知识?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7.请在-18℃、0℃、20℃、37℃、42℃、100℃、200℃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100℃__;人体的正常温度是__37℃__;洗澡水的最佳温度是__42℃__;人感到最舒服的温度是__20℃__;冰箱冷冻室的温度是__-18℃__;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0℃__;炸排骨时的油温是__200℃__。
1.对子之间相互检查独学成果,给出评定等级,并标注对子间不能解决的疑惑。
2.小组长统计本组的疑惑,并帮助解决疑惑,若不能解决做好标记。
3.组长组织讨论、展示方案,并分工做好展示准备。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某同学在用温度计测热水温度的实验时,采用如下几个实验步骤:
A.记下估测的水温;B.将温度计放入水中;C.记下温度计的示数;D.用手摸烧杯试一下热水的温度;E.按正确方法读数;F.比较测量值和估测值之间的差别,形成对温度的初步认识。
请按正确的操作步骤用字母排列顺序:
__DABECF__。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学习目标】
1.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在结构上的区别,以及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
2.知道晶体熔化的规律和非晶体熔化的规律。
3.会用数学的图像表示物体的熔化过程。
4.知道晶体熔点的物理意义和晶体熔化的条件。
5.知道熔化曲线图像中各段的物理意义。
6.知道液体凝固的规律。
————————
行为提示:
1.情景引入新课。
2.解读学习目标。
知识链接:
1.物质熔化时间是指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的时间,不是指加热时间。
2.晶体在熔点时所处的状态可能有三种:
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在超过40℃时能够完全熔化,在低于15℃时能够完全凝固。
有人设计,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地板或墙板,在昼夜温度变化大的地区用这种地板或墙板修筑房屋,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
你知道这种设计的原理吗?
学了本节课的内容,你就会明白了。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自主阅读教材P96,完成下列问题:
1.晶体是有__确定的熔点__的固体,常见的晶体有__冰、食盐、糖等__;非晶体是没有__确定的熔点__的固体,常见的非晶体有__松香、蜂蜡、沥青等__。
自主阅读教材P97及图526回答:
2.提出问题: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有什么不同的规律?
3.设计实验:
①选取实验的材料。
②进行实验器材的组装。
按P97图526进行器材的组装。
③进行小组人员分工。
(一人计时,一人观察温度计示数,一人观察物质状态的变化,一人进行记录)
知识链接:
图线能直观形象地表示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的过程。
通过比较曲线的形状就能总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过程的区别。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实验记录表格(____________的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s
温度/℃
状态
5.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
6.讨论交流,根据所测的数据或连成的曲线,与其他组进行固体熔化规律的总结和交流。
7.实验结论: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__吸收__热量,温度__不变__;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__吸收__热量,温度__升高__。
8.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__熔点__,非晶体__没有__(选填“有”或“没有”)固定熔点,这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
自主阅读教材P100图529(a)回答:
9.交流讨论:
晶体熔化曲线图像各段的物理意义。
图像线段
熔化阶段
温度与熔
点的关系
吸热情况
温度变化
情况
物体状态
AB段
没有
低于
吸热
升高
固
B点
开始
等于
吸热
不变
固
BC段
熔化
等于
吸热
不变
固液共存
C点
熔化完
等于
吸热
不变
液
CD段
全部熔化
大于
吸热
升高
液
自主阅读教材P100~101及图5-2-9(b)回答:
10.液体凝固的规律是: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__放出__热量,温度__不变__;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__放出__热量,温度__降低__。
11.液体__凝固时的温度__叫做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12.晶体凝固的条件:
__达到凝固点__、__继续放热__。
1.对子之间相互检查独学成果,给出评定等级,并标注对子间不能解决的疑惑。
2.小组长统计本组的疑惑,并帮助解决疑惑,若不能解决做好标记。
3.组长组织讨论、展示方案,并分工做好展示准备。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B )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哪些探究方法?
2.我学到了哪些知识?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2.如图所示,把盛有碎冰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C )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都不熔化D.熔化情况无法确定
3.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这是由于这种混合液具有( B )
A.较低的沸点B.较低的凝固点
C.较高的凝固点D.较好的冷却效果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沸腾,区别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探究出液体沸腾时的规律。
3.知道常见的液化现象。
4.知道液化的两种方法。
5.知道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6.会进行实验探究和解释有关现象。
————————
行为提示:
1.情景引入新课。
2.解读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
“白气”不是气体,因为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所以“白气”是小水珠。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展示生活中的几种常见情景:
夏天,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到很冷,如果有风吹过,甚至会冷得打颤;而坐在岸边未下水的人却觉得很热,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制造金属工具时,为增加工件的硬度,常将烧红的工件放入水中进行淬火,此时会发出“吱吱”声,并在水面上冒出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经历了哪些物态变化呢?
秋天,草木上晶莹的露珠是怎样生成的呢?
你能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吗?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自主阅读教材P102,完成下列各题:
1.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1)用文字描述水沸腾时的现象__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__。
(2)沸腾是在一定__温度下__,在液体__内部和表面__进行的__剧烈__的汽化现象。
(3)区别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温度条件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蒸发
沸腾
①都是汽化
②都吸热
任何温度
表面
缓慢
一定温度
内部和表面
剧烈
方法指导:
为了缩短水加热的时间,实验中可采取①提高水的初温;②减小水量;③加大酒精灯的火焰或加盖纸盖。
知识链接:
液体不仅在沸腾过程中吸热,在蒸发过程中也吸收热量,并且使液体和它周围的物体温度下降。
友情提示:
温度越低,液化现象越明显。
友情提示:
温度降低时,温度高(沸点高)的气体先液化。
2.做一做:
探究水沸腾的规律。
(1)按P102图533组装好器材。
(2)小组成员分工。
(一人计时,一人观察温度计示数,一人观察水的状态,一人记录实验数据)。
(3)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时间/min
温度/℃
状态
(4)把实验数据绘成曲线。
(5)概括小结:
液体沸腾时,要不断__吸热__,温度__不变__。
(6)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__沸点__,液体沸腾的条件是__达到沸点,继续吸热__。
3.物质从__气__态变成__液__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的两种方法:
__降低温度__和__压缩体积__。
4.实验探究:
汽化中的吸放热
(1)提出问题:
水汽化成水蒸气需要吸热或放热吗?
(2)讨论交流:
水沸腾需要__吸__热,因为__汽化过程吸热__。
水蒸发需要__吸__热,因为__汽化过程吸热__。
(3)结论:
水汽化成水蒸气需要__吸热__。
(4)在手臂上涂上酒精,会感到凉爽,这是因为__酒精蒸发吸热____。
5.实验探究:
液化中的吸放热。
(1)提出问题:
水蒸气液化成水需要吸热或放热吗?
(2)猜想与假设:
水蒸气液化成水需要__放__热。
(3)进行探究:
按P104图538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现象:
左边试管用酒精灯加热,水沸腾,水的质量__减少__,试管中的温度计示数__不变__;右边试管的水的质量__增加__,试管中的温度计的示数__升高__。
②实验结论:
物态变化过程总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液体在汽化过程中__吸收__热量,气体在液化过程中__放出__热量。
(4)电冰箱是怎样实现致冷的?
答:
__利用冰箱内致冷剂汽化吸热__。
(5)为什么被水蒸气烫伤比被同温度的水烫伤更严重?
__水蒸气比水多了一个液化放热的过程__。
1.对子之间相互检查独学成果,给出评定等级,并标注对子间不能解决的疑惑。
2.小组长统计本组的疑惑,并帮助解决疑惑,若不能解决做好标记。
3.组长组织讨论、展示方案,并分工做好展示准备。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__98__℃,这表明当时的大气压强要比1标准大气压__低__;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两种可行的办法:
①__加盖__;
②__提高水的初始温度__。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哪些探究方法?
2.我学到了哪些知识?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房里两壶水在相同的电炉上都已经烧开,通过观察可以确定甲、乙两个房间的温度关系是T甲__小于__T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液态氧、液态氮、液态二氧化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
-183℃、-196℃和-78℃,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来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降低时,首先被液化分离出来的是( C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D.三种气体同时液化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第四节 地球上的水循环
【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
2.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
3.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现象。
4.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
行为提示:
1.情景引入新课。
2.解读学习目标。
知识链接:
了解常见的升华现象:
钨丝升华、萘升华、碘升华、冰升华、干冰升华等。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以上图片是自然界各种美景,都是由水的物态变化引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上的水循环。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自主阅读教材P107,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从__固__态直接变成__气__态叫做升华。
2.物质从__气__态直接变成__固__态叫做凝华。
3.
方法指导:
要判断物态变化必须要搞清楚物质的原始状态和现在状态。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哪些探究方法?
2.我学到了哪些知识?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自主阅读教材P108,完成下列各题:
4.向云层投撒干冰是人工增雨、缓解旱情的方法之一。
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__升华__为气体,并从周围__吸收__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液化__为小水滴或__凝华__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
5.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和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C )
A.小雪)
B.霜冻)
C.雾)
D.冰雹)
6.夏季的清晨,湖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
“白雾”的产生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过程( B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熔化
7.(天津中考)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同时伴随着__吸__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__液化__,同时伴随着放热。
1.对子之间相互检查独学成果,给出评定等级,并标注对子间不能解决的疑惑。
2.小组长统计本组的疑惑,并帮助解决疑惑,若不能解决做好标记。
3.组长组织讨论、展示方案,并分工做好展示准备。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空气中总含有水蒸气。
秋天,白天气温升高,地表中的水分大量蒸发;夜间气温降低,这些水蒸气就在草木、石块上__液化__成小水珠,这就是__露水__。
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空气中的水蒸气就__液化__成小水珠附着在这些浮尘上,这就是__云__。
2.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
有句谚语说:
“霜前冷,雪后寒。
”其中“霜前冷”说明霜是由于气温骤然__下降__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凝华__而形成的;“雪后寒”是因为雪在熔化时需要__吸__热,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态变化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 物态变化教案 教科版八 年级 上册 物理 物态 变化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