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四上数学第八单元备课及反思《新校服条形统计图》.docx
- 文档编号:25969266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88.41KB
新青岛版四上数学第八单元备课及反思《新校服条形统计图》.docx
《新青岛版四上数学第八单元备课及反思《新校服条形统计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青岛版四上数学第八单元备课及反思《新校服条形统计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青岛版四上数学第八单元备课及反思《新校服条形统计图》
第八单元备课
《新校服——条形统计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第一学段初步认识简单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是对条形统计图进行系统的学习,知道一格可以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是今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系统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认识条形图的特点,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能根据统计图发现所蕴含的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在与同伴合作进行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是理解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单元课时安排:
4课时
条形统计图
(一)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搜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2.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一格代表多少个单位,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材料,培养统计的数学思想,加强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是会填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能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会根据统计的结果分析问题。
教学难点:
是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授课时间:
2014.12.2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示标导学
谈话:
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要发校服了,如果让你来发,你认为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测量每位同学的身高,统计每位同学应该穿校服的尺码。
课件出示信息窗1:
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课题:
统计
二:
探索新知:
师:
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搜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2.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一格代表多少个单位,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材料,培养统计的数学思想,加强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
?
师:
下面请看自学指:
1:
[自学指:
1:
先认真看课本第98-99页“统计表”前面的内容。
然后完成下面任务:
①分小组来进行活动,请小组长分工,并做好记录。
②把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
5分钟后,看哪组活动得最好]
尺码
合计
135及135以下
140
145
150
155
特体
人数
三:
汇报检查
1.调查
师:
完成的小组请举手?
2.分组展示
师:
其实,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除了统计表,还可以用统计图来整理数据。
(出示条形统计图)
看,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
板书:
(条形统计图)
指图说明条形统计图各部分名称。
(认识横轴、纵轴,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
纵轴一个小格子表示几人等)
四、制作条形统计图
师:
怎样在图上表示出统计表中的数据呢?
请看自学指导2:
[自学指导2:
认真看课本第95页“统计表”之后和96页“自主练习”之前的内容。
思考:
①纵轴、横轴各表示什么?
②纵轴只给10个格子,格子不够用怎么办?
一个格代表几人比较合适?
③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④和统计表相比,这个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5分钟后,看谁绘制的统计图最漂亮]
1.学生制作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与发现
学生代表在实物投影上展示。
师:
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回答
3.对比
师:
和统计表相比,这个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更形象、更清楚一目了然)
五、考一考
师:
同学们学会了吗?
下面老师就来考一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出示课本97页第1题
1.板演。
指一名“学困生”上台板演,其余同学做练习本上。
(教师台下巡视有无典型错误)
2.议一议
①更正。
师:
做完的同学认真看黑板上同学做的和你是否一样。
和黑板上的板演不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点名让学生上台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原题旁边更正,不要擦去原来的)
②讨论。
到底谁对谁错呢?
引导学生加强对比,并说出错的原因,重点让学生说出一个代表多少个单位。
③同位互改,调查统计。
师:
请同位同学互相批改一下。
做全对的同学请举手;做错的同学请举手,说一说你怎么错的?
(指名说一说)请做错的同学抓紧时间订正过来。
3.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指个别学生说)
六、练一练
师:
下面咱们就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一比谁做题最认真、最细心、书写最整洁!
作业:
配套练习册相关内容。
练习:
课本第97页自主练习第2题。
板书设计:
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画正字
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
直观的表示数量的多少
教学反思:
教学《条形统计图》一课时,有意识引导孩子关注每格表示多少,半格表示多少,孩子们也能说出答案。
我以为孩子们会了。
批改孩子的作业时,由于课上孩子们的表现,以及直条高度无需过分精确,并没有过多关注直条高度的准确性。
我联想起我新授课的教学行为,注重了纵轴每格表示的数量,而忽视了理解半格、1/4格表示的意义。
这让我联想起一节很有意义的统计课,这堂课非常关注每格的数量的多少,如何合理选择每格的数量,从1个小格表示1到1小格表示2、5、10、20……最终让学生根据数据的普遍大小而选择每格表示的数量的多少。
注重让学生理解每格的含义。
教学设计确实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条形统计图
(二)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会填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2、掌握读图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经历困惑——创造——发现的知识生成过程,初步建立统计模型。
4、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发展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填制条形统计图,建立一格代表多个单位的统计模型。
教学难点:
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建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
授课时间:
2014.12.23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昨天我们大家整理了我们班校服的尺码情况,完成了一幅条形统计图。
谁来说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整个四年级校服尺码情况,完成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
2、填制条形统计图,感知以一当二
要想制作全年级的校服尺码情况统计图,应该先做什么工作?
预设:
全年级校服尺码情况。
师课件出示四年级各班的校服尺码情况统计表。
-----年级-----班校服尺码情况统计表
尺码
合计
135及以下
140
145
150
155
160及以上
特体
人数
1、根据几个班的校服尺码情况统计表,完成四年级校服尺码统计表。
-------------年级校服尺码情况统计表
尺码
合计
135及以下
140
145
150
155
160及以上
特体
人数
2、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一:
知道了四年级穿哪种尺码的校服人数最多?
哪种校服尺码的人数最少?
预设二:
知道了参加统计的一共有多少人?
3、统计的结果你能用条形图来表示吗?
生一定会说能。
(课件出示空白统计图,只有10行)
4、尝试完成条形图。
我们来看这张条形图,这叫横轴,表示各种校服的尺码,这是纵轴,单位是人,一格表示几人呢?
讨论后达成一致,一格表示几个人比较合适呢?
完成纵轴数据,然后完成条形统计图。
5、看图回答问题。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穿哪种校服的人数最多?
哪种人数最少?
追问:
如果格子不够怎么办?
6、小结:
制作条形图时,有时因为表示的量的多少的直条的美观、方便,需要把一个表示成几个单位。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碰到更大的数据,我们可以用每格表示5或10,甚至更大的数据。
也就是说,一格可以代表多个单位,要根据数量选择合适的一格代表几个单位。
(板书:
根据统计最大数据合理选择)
3、练习巩固,感悟一格代表多少合适
自主练习1题、3题
4、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学会了什么方法?
有什么感想?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
(二)
根据统计最大数据合理选择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从学生的旧知出发,出示统计表格,让学生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尝试完成统计图,学生发现用以前的一格表示1一个单位,格子不够,而且很麻烦。
我让提问题的学生自己想一想办法。
在讨论争辩中中轻松的突破难点,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课时备课
课题智慧广场——植树问题
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课前准备教具课件学具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
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
生:
植树节
师:
对,在植树节这一天光明小学组织开展了植树活动,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请看屏幕,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两端都栽”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课件展示什么是两端都种)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问题。
二、你说我讲
1.教学“两端都栽”。
需要几棵树苗?
下面请同学采用简单又明了的方法,动手在自己的本子上画图种一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学生操作、思考、教师巡视)
有答案了吗?
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劳动成果,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展示,教师随机评价。
课件展示绘图及计算过程。
其实在我们的手上也有类似问题,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展示)
用手指代表树,用两指间的空隙代表树间隔,我们会发现5棵树之间有4个间隔,结合上一题,两端都栽,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间隔数+1=棵数(板书)
.教学“一端不栽”
刚才,我们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两端都栽”求棵数用间隔数+1;
如果“一端不栽”棵数和间隔数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先猜一猜,你认为需要几棵树苗?
(生回答)
我们的猜测对不对呢?
验证一下。
小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研究过程。
课件展示。
用手怎么表示呢?
课件展示。
总结:
一端不栽:
间隔数=棵数(板书)
3.教学“两端都不栽”
师:
如果两端都不栽,需要多少棵树苗呢?
思考,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
课件演示
总结:
两端都不栽:
间隔数-1=棵数(板书)
4.师:
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在数学上都属于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
师:
植树问题中有哪些规律
学生总结,课件展示
两端都栽:
间隔数+1=棵数
一端不栽:
间隔数=棵数
两端都不栽:
间隔数-1=棵数
三、自主练习
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
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1.一条长廊长32米,每隔4米放一盆花,两端都要放,一共需放多少盆花?
2.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段一次需要6分钟,锯完这根木头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先画出示意图,再列式解答)
4.在长50米的桥上安装路灯,两端都装,每5米装一盏灯,你知道桥的两边各装了多少盏灯吗?
四、回顾反思
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可能回答:
我会积极学习了。
教师适时追问:
你哪个环节最积极?
(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
你哪个环节最积极?
)
学生回答。
(课件将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
我学会提问了。
教师适时追问:
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
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
学生回答。
(课件将“会问”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
(课件将红苹果装入果篮)
教学反思:
猜测是一种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好方法。
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都栽”的规律,这时候老师提出如果一端不栽,棵数和间隔数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
所以这时候让学生进行猜测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验证证明绝大多数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样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使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也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课时备课
智慧广场——植树问题
第2课时课型练习课时1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一块研究了什么?
用什么方法得到了什么规律?
二.基础练习
1.自主练习5
2.两座楼房之间相距40米,每隔4米栽一棵雪松,一直行能栽多少棵?
1.自主练习3
为了保护一棵古树,园林处要为它做一个长30米的圆形防护栏。
如果每隔2米打一个桩,一共需要打多少个桩?
2.每一层有18级台阶,李英从1楼到4楼的教室一共需要走多少级台阶?
3.10名男生排成一队,老师要求每两名男生之间站一名女生,可以站几名女生?
4.一个正方形水塘边长为40米,在它四边每隔4米栽一棵树,而且4个角都要各栽1棵,需要多少棵树苗?
四,回顾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可能回答:
我会积极学习了。
教师适时追问:
你哪个环节最积极?
(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
你哪个环节最积极?
)
学生回答。
(课件将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
我学会提问了。
教师适时追问:
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
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
学生回答。
(课件将“会问”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
(课件将红苹果装入果篮)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几个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校服条形统计图 青岛 版四上 数学 第八 单元 备课 反思 校服 条形 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