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操作规程211.docx
- 文档编号:25958877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120
- 大小:89.64KB
工艺操作规程211.docx
《工艺操作规程2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操作规程211.docx(1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艺操作规程211
炼铁工艺流程
原料上料皮带
震动筛
震动筛
震动筛
震动筛
球团
震动筛
震动筛
震动筛
熔剂
块矿(焦丁)
机烧
切焦机
返矿、返焦至烧结厂
焦丁
焦炭
震动筛
震动筛
返矿、返焦至烧结厂
外卖
炉渣
高炉煤气
生铁
送风系统
喷煤系统
高炉
主体
冷却系统
布袋除尘
一钢吹炼
铸造
用户
炼铁工艺流程
炉顶料罐(钟)
原料供应系统
原料站
原料站
原料供应系统
原料供应系统
原料站
槽下料仓
槽下料仓
槽下料仓
炉顶料罐(钟)
炉顶料罐(钟)
炉顶料罐(钟)
风机
风机
风机
装料系统
装料系统
装料系统
热风炉
喷吹站
喷吹站
热风炉
热风炉
喷吹站
喷吹系统
水泵
送风系统
送风系统
水泵
喷吹系统
喷吹系统
水泵
送风系统
高炉
主体
动力系统
冷却器
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
冷却器
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
冷却器
冷却系统
煤气除尘系统
煤气除尘系统
渣铁处理系统
重力除尘
渣铁处理系统
炉渣
生铁
湿法除尘
湿法除尘
生铁
炉渣
湿法除尘
湿法除尘
目录
炼铁工艺流程…………………………………………………………… 1
原料工艺技术操作规程…………………………………………………2
高炉冶炼技术操作规程…………………………………………………7
高炉预警操作规程………………………………………………………41
开炉、停炉、封炉与复风操作规程……………………………………47
热风炉技术操作规程……………………………………………………51
看水技术操作规程………………………………………………………56
炉前出铁、放渣操作规程………………………………………………64
喷煤技术操作规程………………………………………………………72
富氧技术操作规程………………………………………………………94
铸铁技术操作规程………………………………………………………96
风机、水泵技术操作规程………………………………………………103
煤气布袋除尘技术操作规程……………………………………………108
原料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矿石进高炉工艺流程:
返矿仓→烧结厂
↑
烧结(球团)皮带→中转站→原料皮带→震动筛→原料皮带→跑车→高炉料仓→震动筛→称→皮带(料车)→高炉料罐(钟)
焦炭进高炉工艺流程:
←返料皮带←切焦机
80mm25mm
外购、自产焦→焦炭仓→原料皮带→震动筛→震动筛→皮带→高炉焦炭仓 →震动筛25mm→皮带(料车)→料罐(钟) ↓
↓ 四轮车←震动筛10mm→至烧结
震动筛10mm→皮带→高炉焦丁仓→震动筛→皮带(料车)→料罐(钟)
↓
<10mm至烧结
1原料皮带工操作规程
1.1核对记录与实际仓的储料情况,及时给高炉提供数量充足的原燃料。
1.2需上料时,联系好烧结厂给所需区域供料,并按顺序及时开带。
1.3开车前做好下列检查:
1)检查皮带机上是否有人和障碍物
2)检查头尾溜槽是否畅通
3)检查托辊,支架,滚筒,皮带是否正常,特别注意是否有挂皮带的隐患存在
1.4开车运转中的监护:
1)经检查设备无问题后向主控室发可开车信号
2)启动电机时要注意电机是否在正常的时间内启动,发现数秒内启动不起来,要停车检查原因,予以排除
3)皮带机正常运行中要注意皮带是否跑偏,发现跑偏可调整托辊放置位置,使皮带回到正常位置
4)皮带运行中,注意皮带上是否有大块杂物,如有钢板、铁块、大块料,皮带是否打滑,以及其它异常现象,要立即停车清除。
1.5停车:
1.5.1料仓上满后,联系烧结停带。
1.5.2待料带上的料下完后,按顺序通知主控室停带。
1.6掌握原燃料质量变化,发现重大变化,及时反映给有关领导及高炉。
1.7各种入炉料必须卸入指定料仓内,不得混料。
1.8原料换仓或仓壁结厚时,必须清仓。
2原燃料破碎工操作规程
2.1检查设备完好、设备周围没有人或障碍物时,才能启动,待破碎机运转正常后方可放料。
2.2严禁铁块和其它障碍物进入破碎机,发现卡住机器时,必须停机及时处理,而后再开机上料。
2.3机口按规定校对,操作人员无权随便放大或缩小。
2.4停机时,必须把料卸完,才可停车。
3原料振动筛操作规程:
3.1开车前检查筛网是否破损,发现破损及时维修或更换;堵塞时,岗位人员及时处理,振动筛要经常保持90%以上筛眼畅通,保证筛分效果。
3.2振动筛开机前检查电机引线是否有断裂,传动三角带是否完好
3.3开机应避免重负荷启动
3.4筛上有料,开机时应在出料皮带启动后进行
3.5运转中人应远离设备旋转部位
4烧结站质检工操作规程
4.1烧结矿、球团矿的监督检验要严格按ZY.16.003—2002《化验采样取样标准》技术部门有关规定进行正确采样,铁烧结矿间隔半小时,球团矿间隔1小时在规定的采样点(输送皮带)上用铲采取,每个份样重量不少于5Kg,烧结矿每4小时组成一个综合样,球团矿每8小时组成一个综合样,制样后送化验室及时分析。
4.2工艺焦炭样品要求每天上午8点开始分别在各高炉槽下每个仓口用铲取样5Kg,分别将6#、7#高炉样混合,送样人员监督原料站制样,破碎后分别制成三份综合样,一份送技术中心化验室,一份送炼铁原料化验室,另一份备用。
4.3各岗位采样人员在取样后,认真做好相应记录,并及时反馈有关质量信息。
5原料化验工操作规程
5.1化验工执行ZY.16.002—2002《化验室分析规程》
5.2分析项目
烧结矿:
TFeFeOSiO2CaOSMgO
球团:
TFeFeOSiO2SCaO
白云石:
CaOMgOSiO2Al2O3
萤石:
CaF2SiO2Al2O3SCaO
焦炭:
工业分析:
水分、灰分、挥发分、硫、固定C
物理分析:
转鼓指数、筛分指数
喷吹煤粉(原煤):
水分、灰分、挥发分、硫、固定C
煤粉:
工业分析:
水分、灰分、挥发分、硫、固定C
物理分析:
细度(-200目)
5.3分析数据及时反馈给高炉及调度.
6.高炉加料工操作规程
6.1室外工技术操作规程
1)检查振动筛是否正常,筛网有无破损。
2)检查称量漏斗有无被异物卡住,以免造成称量失真。
3)料仓闸门被大块料卡阻时,要及时处理,但严禁用手伸入闸门处理,如有必要应停车后处理。
4)检查设备螺丝有无松动、设备运转声音是否正常、润滑是否良好、电机温度是否过高;检查料车道轨有无变形(附料车参数).
5)检查抱闸闸皮是否磨损、弹簧有无断裂、销轴有无窜出、抱闸是否灵敏、是否缺油。
6)检查各滚筒托辊,挡辊运转是否灵活。
7)检查皮带有无跑偏,接口有无开胶,皮带有无损坏、划伤、损坏严重时,停机处理。
8)禁止乘坐,钻,跨皮带,过皮带必须跨带楼梯或绕行。
9)不准清扫运转设备和给运转设备加油。
10)检查地坑卫生,进入料坑作业应两面人以上,并注意避开上下料车及运转设备。
11)严禁湿手或戴湿手套操作电器开关或带电作业。
12)上炉顶作业应事先通知值班工长,必须两人以上,同时注意风向防止煤气中毒。
13)严禁用手触摸机械运转部位及运行中钢丝绳。
14)炉顶有故障,严禁私自处理。
以防事态扩大,应及时与有关单位联系处理。
6.2室内工技术操作规程
1)每次变料后,把配比、装料制度、批重、料线、布料角度等运行情况与工长对照,保持一致
2)操作集中精力,注意信号及代号指示,出现异常立即通知值班室.
3)接到值班室开、停皮带、称门等通知,准确、快速开停。
4)检修电机设备时,要切断电源,挂牌有人监护,检修完毕,操作人员检查后才可合闸开车,要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
5)突然停电应把动力电源开关切断,送电按送电程序操作。
6)计算机出现故障,及时联系技术人员进行处理
6高炉料车主要设备性能
料车
有效容积(m3)
3
料车绳轮
绳轮直径(mm)
1500
正常起重力(T)
7.5
道轨中心距(mm)
1300
最大起重力(T)
10
卷筒直径(mm)
1500
斜桥形式及卷扬室形式
桁架结构高架式
提升速度(m/s)
2.45
电机
功率(kw)
200
钢绳直径(mm)
¢31
车体钢板厚/衬板厚
6/20
规格型号
YZB400L2-10
钢丝绳有效长度(m)
57
料车钢绳
型号及规格
X-L-6*19-31.0
转速r/min
580
滚筒绳槽形式
双纹左旋
根数
2
减速器中心(mm)
1500
7高炉料车主要设备性能
料车
有效容积(m3)
2.5
料车绳轮
绳轮直径(mm)
1200
正常起重力(T)
6
道轨中心距(mm)
1300
最大起重力(T)
8
卷筒直径(mm)
1200
斜桥形式及卷扬室形式
桁架结构高架式
提升速度(m/s)
2
电机
功率(kw)
100
钢绳直径(mm)
¢28
车体钢板厚/衬板厚
6/20
规格型号
ZD2-122-1B
钢丝绳有效长度(m)
54
料车钢绳
型号及规格
X-L-6*19-28.0
转速r/min
580
滚筒绳槽形式
双纹左旋
根数
2
减速器中心(mm)
1200
4\5高炉料车主要设备性能
料车
有效容积(m3)
1.2
料车绳轮
绳轮直径(mm)
800
正常起重力(T)
3
道轨中心距(mm)
940
斜桥形式及卷扬室形式
桁架结构高架式
最大起重力(T)
4
卷筒直径(mm)
600
提升速度(m/s)
1.2
电机
功率(kw)
60
钢绳直径(mm)
19.5
车体钢板厚/衬板厚
16mm
规格型号
JZR263-10
钢丝绳有效长度(m)
71
料车钢绳
型号及规格
X-L-3*9-19.5
转速r/min
5880
滚筒绳槽形式
双纹左旋
根数
1
减速器中心(mm)
320
3炉上料主皮带主要性能
皮带
型号
ST1250G1000φ4.5
钢丝绳
纵向拉伸强度
1250N/mm
长mm)
350000
根数
79
宽mm)
1000
间距
12mm
厚mm
17
电机
型号
Y315L1-4
倾角
11.5°
功率
160kw
逆止器
型号
NYD200
抱闸
型号
Y315L1-4
转数r/min
17
功率KW
330
高炉冶炼技术操作规程
1高炉主要工艺设计参数
高炉内型:
部位
单位
内型
4#
5#
3#
6#
7#
有效容积
m3
110
100
350
350
300
炉缸直径d
mm
2900
2900
5100
5100
4930
炉腰直径D
mm
3800
3700
5900
5900
5630
炉喉直径d
mm
2500
2500
4000
4000
3600
炉缸高度h1
mm
1800
1800
3000
3000
2700
炉腹高度h2
mm
2810
2500
2700
2700
2800
炉腰高度h3
mm
1200
1200
1400
1400
1500
炉身高度h4
mm
6850
6300
9200
9200
9200
炉喉高度h5
mm
1200
1200
1700
1700
1650
炉腹角α
80°55′
80°55′
81°34′
81°34′
82°52′
炉身角β
84°35′
84°35′
84°6′
84°6′
83°42′
风口高hf
mm
1450
1450
2400
2400
2400
渣口高hZ
mm
700
700
1400
1400
1300
死铁层
mm
302
302
1100
1100
380
风口数目
个
6
6
14
14
12
2常炼铁种化学成分(GB/T717—1998)
牌号
L04
L08
L10
化学成分
C
≥3.5
Si
≤0.45
>0.45-0.85
>0.85-1.25
Mn
≤0.40
>0.40-1.00
>1.00-2.00
P
≤0.100
>0.100-0.150
>0.150-0.250
>0.250-0.400
S
≤0.020
>0.020-0.030
>0.030-0.050
>0.050-0.070
注:
各牌号生铁的含碳量,均不作为报废依据
2.1生铁化验执行ZY.16.002—2002《化验分析规程》
2.2合格生铁(S≤0.07%)一般用铁水罐车直接运往炼钢进行吹炼,特殊情况炼钢不要时进行铸造;废品铁(S>0.07%)直接铸造。
3主要原燃料化学成分及技术条件
(1)、高炉用烧结矿技术条件:
(YB/T421—92)
项目
级别
化学成分
物理性能
TFe
CaO
SiO2
FeO
S
转鼓指数(+6.3mm)
抗磨指数
(-0.5mm)
筛分指数
(-5mm)
低温还原
粉化指数
(RDI)
(+3.15mm)
还原度
指数
(RI)
碱度
1.5—2.5
一级品
±0.5
±0.08
<12.0
<0.08
>66
<7.0
<7.0
>60
>65
二级品
±1.0
±0.12
<14.0
<0.12
>63
<8.0
<9.0
>58
>62
(2)球团矿(YB/T005—91)
项目
名称
品级
化学成分
物理性能
冶金性能
TFe
FeO
碱度CaO
SiO2
S
抗压强度N/个球
转鼓指数(+6.3mm)
抗磨
指数(-0.5mm)
筛分
指数(-5mm)
膨胀率
还原度指数RI
指标
一级品
—
<1
—
<0.05
≥2000
≥90
<6
<5
<15
≥65
二级品
—
<2
—
<0.08
≥1500
≥86
<8
<5
<20
≥65
允许波动范围
一级品
±0.5
—
±0.05
—
—
—
—
—
—
—
二级品
±1.0
—
±0.1
—
—
—
—
—
—
—
(2)石灰石、白云石化学成分表:
石灰石
项目
级别
化学成分(%)
CaO
MgO
Al2O3
Fe2O3
SiO2
P
S
特级品
>54
<3
Σ<2
<0.005
<0.02
一级品
>53
<3
-
-
<1.5
<0.01
<0.08
二级品
>52
<3
-
-
<2.2
<0.02
<0.10
三级品
>51
<3
-
-
<3.0
<0.03
<0.12
白云石(Q/CG035—2003)
项目
级别
化学成分
CaO
MgO
SiO2
一级
≥45.00
≥28.00
≤7.50
二级
42.00—44.99
26.00—27.99
(3)碎铁:
粒度<200mm
(4)焦炭技术标准:
(Q/CG023—2003)
分类
指标
机械强度
焦末(<25mm)
粒度(>80mm)
Ad
Std
Vdaf
Mt
M40
M10
一类
≤12.00
≤0.50
≤1.90
≤8.0
≥80.0
≤8.0
≤5.0
≤15.0
二类
12.01~12.50
0.51~0.55
78.1~79.9
8.1~8.5
利用焦
12.51~
13.50
0.56~0.60
76.0~78.0
8.6~9.0
(5)萤石的成分要求(YB/T5217-1997):
品位
化学成分(%)
CaF2(%)
杂质不大于(%)
SiO2
S
P
特二级
98.0
1.5
0.05
0.03
特一级
97.0
2.5
0.08
0.05
一级品
95.0
4.5
0.1
0.06
二级品
90.0
9.0
0.1
0.06
三级品
85.0
14.0
0.15
0.06
四级品
80.0
18.0
0.20
0.08
五级品
75.0
23.0
0.20
0.08
4高炉正常冶炼制度
高炉操作制度主要包括:
装料制度,送风制度,造渣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热制度。
值班工长及时根据ZY.16.001—2002《值班室标准化管理规定》调整各项参数,以保证高炉的稳、顺状态。
变料要下变料单,一切作业调整作好记录。
4.1装料制度
高炉布料主要是通过调整炉料的装入顺序,料线高低,批重大小,布料角度,来调整炉内煤气分布和沿炉缸半径方向的温度分布。
4.1.1装料制度的调节:
(1)、改变装料制度,依下列顺序,排列在前的是比较加重边缘的装料制度,后面的是较疏松边缘的装料制度。
a、正同装:
矿焦(KJ↓)或矿矿焦焦↓(KKJJ↓)
b、正分装:
矿矿↓焦焦↓(KKJJ↓)或矿矿矿↓焦焦焦↓(KKK↓JJJ↓)
c、混同装:
焦矿矿焦↓(JKKJ↓)或矿焦焦矿↓(KJJK↓)
d、倒分装:
焦焦↓矿矿↓(JJ↓KK↓)或焦焦焦↓矿矿矿↓(JJJ↓KKK↓)
e、倒同装:
焦矿(JK↓)或焦焦矿矿↓(JJKK↓)
注b、d分装无倒正之分,但可以用不同料线分开,如矿石料线低于焦炭料线为正分装。
(2)、定点布料:
利用布料器或布料榴槽旋转的特点,定点布料,有调整煤气流圆周分布不均匀的作用。
连续定点布料超过4小时,需经工段领导批准。
(3)、改料线:
在700~1600mm的料线范围内,降低料线加重边缘,提高料线疏松边缘。
(4)、改料批重:
增加矿石批重,能疏松边缘,加重中心,相反减小批重,能加重边缘,疏松中心。
(5)、原料物理性能影响:
粒度好、粉末少时,发展边缘。
(6)炉料的装入顺序:
一般洗炉剂应装在高炉的边沿,依次向高炉中心装入铁矿石、碎铁及石灰石。
若需要清洗炉缸或炉墙局部区域,允许改变洗炉剂的装入顺序或偏装。
4.2送风制度
高炉送风制度包括鼓风量,风温和风口尺寸等。
通过它们的变化,来调整风口循环区的位置与几何形状,达到炉缸热制度稳定和炉缸初始煤气流分布的合理。
4.2.1全风量操作:
高炉操作应经常保持全风作业。
(1)、一旦被迫减风,减风幅度要大些,恢复风量的速度要由炉况决定。
一般达到全风量80%以后,两次加风间隔>15分钟。
(2)、停风后的复风。
停风时间在一个小时以内时,高炉应以全风压的40%~50%复风,停风时间在1~4小时应以风压的30%~40%复风。
停风在4小时以上时,应以全风压的30%送风,送风后如果风口活跃,炉况正常,应尽快恢复全风作业。
(3)、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允许用放风阀放风,但禁止一下放风到零。
a、出铁出渣事故;
b、高炉休风或处理悬料、偏行、管道等失常炉况;
4.2.2风量的调节
(1)、下列情况,应该加风:
a、风量低于规定水平或未达到指定冶炼强度。
b、风量低于规定风压恢复时,应尽快加风至原水平。
c、炉况顺行,风机尚有潜力未发挥出来时,加风时应炉温充足,风量风压相适应稳定,下料正常。
(2)、下列情况,应该减风:
a、炉况失常,采取其它措施无效时,可一次减风到需要水平。
b、下料过快,料速、风量、风压不相称。
c、煤气流分布失常,顺行受到破坏。
d、低料线估计在40分钟内不能恢复正常。
e、炉凉采取其它措施仍不足以扭转局面。
f、遇到影响高炉正常生产的其它因素,必须减风预防或减风处理,调节风量应通知鼓风机调整,除特殊情况外,严禁用放风阀调节。
(3)、下列情况,应调整风口:
a、炉子严重偏行时或某一方向经常出现管道行程时。
b、长期停煤时。
c、风机供风能力长期不足时。
d、处理特殊炉况时。
4.2.3风量调节注意事项:
(1)、当其它条件不变,在炉况稳定顺行的前提下,应当充分发挥风机的能力,使用全风量。
(2)、但风量过大,会造成塌料,悬料或管道行程。
长期慢风作业除严重影响产量外,还会严重烧蚀炉墙或者造成炉凉,炉缸冻结事故。
(3)、有计划的长期慢风作业,应改用小风口,在正常风量下,缩小风口后应提高风压界限。
长期停煤(3天以上)应根据情况缩小进风面积。
(4)、一般情况下,风口应力求等径、等长、均匀一致,全开。
(5)、扩大风口直径,缩短风口长度,有利于活跃炉缸边沿,发展边沿气流。
缩小风口直径,增加风口长度,利于活跃炉缸中心区域,发展中心气流,保护炉墙。
变动风口直径与风口长度,由主管厂长决定。
(6)、不允许长时间堵风口操作。
由于炉况不顺、风口破损大、漏水等需要临时堵风口时,由主管厂长或车间主任决定。
4.2.4风温调节:
1)、风温是高炉热量的主要来源之一(约占30%),提高风温,可降低焦比、增加鼓风动能和提高炉缸温度。
因此在设备条件允许时,应当充分利用风温,不留调节余地,只有在休风后的复风和炉子大热时,才允许降风温。
2)、必须用风温调节时,降风温时的幅度可以大些,及时地一次减至需要水平,禁止一点一点的减,但不允许长时间的低风温操作。
提风温要逐步的提,每次最多不得超过50℃,以避免炉缸温度骤变造成炉况难行。
4.3造渣制度
造渣制度是指根据原燃料条件(主要是含硫量)和生铁成分要求,选择合适的炉渣成分和碱度。
4.3.1适宜的造渣制度要满足以下要求:
1)不引起炉缸堆积。
2)有利于获得充足稳定的炉缸温度。
3)具有良好的脱硫能力。
4)有利于维护合理炉型。
4.3.2根据原燃料条件,炉渣碱度规定为:
炼铸造生铁时:
CaO/SiO21.05±0.05
炼炼钢生铁时:
CaO/SiO21.10±0.05
4.3.3炉渣中MgO宜控制在8~12%,以改善炉渣的脱硫效果和流动性。
4.3.4机烧、球团配比的合理调节
机烧、球团配比的合理调节是保证高炉顺行,提高生铁质量的前提条件,日常生产中,应以终渣成分(CaO/SiO2)作为调节依据。
遇到以下情况时,应调节机烧、球团配比:
1)、矿石中SiO2、CaO、MgO波动时。
2)、原燃料含S升高,虽炉况正常而生铁质量仍无保障时。
3)、入炉熔剂有效成分波动时。
4)、终渣碱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艺 操作规程 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