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文言文虚词.docx
- 文档编号:25958316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137
- 大小:150.67KB
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文言文虚词.docx
《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文言文虚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文言文虚词.docx(1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文言文虚词
2013年高考文言文虚词推断方法辑录
一.解答虚词题的思路
①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②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
③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
提醒:
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二.解答虚词题的方法
1.语境推断法
阅读文言文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1)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
(2002年的春季高考题)
根据下文的“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断,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该表原因。
(2)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依据下文的“余威”可以推断“既”应该是表明动作已经完成,因此是“已经”的意思。
(3)漕cáo水溢则泛滥为田患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2001年春季高考全国卷)
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下文写徐九思“筑减水桥,俾二水相通”,由此可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连词,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便”;再考察第二句,出自课文《崤xiáo之战》,晋襄公在遭到原轸zhěn怒斥后,幡fān然悔悟,派人追赶,追到黄河边的时候,百里孟明视等三人却已经上船出发了。
可见,此处“则”也为连词,但构成转折关系,可译为“却已经、倒已经”,两个“则”用法各异,符合题干要求。
(4)此则京邑之人也无以,则王乎。
(2006年高考辽宁卷)
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令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洛阳即当时的京邑,意思是说“现在你的侄子把他父亲葬在洛阳,这说明他是属于京都人呀”。
由此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副词,判断句子,起强调、确认作用,意为“是、就是”。
再看第二句,出自人教课文《齐桓晋文之事》。
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情,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
而齐桓公、晋文公是靠武力而非仁爱称霸天下的,与儒家所倡导的“王道”相对立。
所以崇尚王道的孟子轻轻将话题岔开:
“无以,则王乎”,“如果不得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的事吧”。
此处,“则”为连词,表假设关系,可译为“那么”。
综上,两个“则”字用法各异,不符合题干要求,可迅速排除。
(5)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xī蟀shuài)藏匿nì在“针针丛棘jí”之中。
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
“伏焉”即“伏在那里”。
(6)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
句中的两个“之”,前一个“之”用在“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是“的”意思;后一个“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属代词无疑。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结合上下语境“游者众”,可以知道第一个“以”用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第二个虽然也可以做连词,但是表示承接关系。
(8)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
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
根据上下文可以推知第一句的意思是:
为什么不向东到妻子和儿女的那里去呢,以后再慢慢地选择地方吧。
第二句的意思是:
朝廷的官员和百姓都非常佩服他,把他称为“独立使君”。
由文意可以推断第一个“焉”是语尾助词,第二个“焉”字是代词,指人。
(9)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
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
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
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
这样开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是应解释为“才”,表条件。
(10)A.今俞瑱tiàn得之乃令吴玉守之
B.利为彼有宜为报仇(2010年高考广东卷)
A项两句都选自文本第一段,都在谈论居庸关的守战情势。
依据上文,很容易就可以推断出其中的“之”均为“居庸关”,意义和用法相同。
B项前一句在“今俞瑱tiàn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语境中,由此可以推断出“为”是介词,表被动或作判断动词“是”讲。
B项后一句的上文为“举家皆为上所杀,委尸填满沟壑”,由此可以推断出“为”是介词,可译为“给,替”,后面省略了宾语。
由此可见,B项中的“为”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应为本题答案。
(11)遂扫石而坐提刀而立(2009年高考安徽卷)
第一个“而”所连接的“扫”与“坐”都是动词,且这个词的顺序不能颠倒,有先后之分,所以这个“而”是表承接关系的连词;第二个“而”连接的是状语和中心语,“提刀”修饰“立”,描绘出的是“立”的情态,表修饰关系。
(1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得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得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
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
“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13)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论语•季氏将伐颛zhuān臾yú》)
“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得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
(14)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15)不拘于时学于余
两个“于”字,所处的位置相同,都在动词后,名词前,不结合文意就无法判断出用法的不同。
“不拘于时”是说不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很显然,这里的“于”字是表被动的;而“学于余”是说向我学习,因而此处的“于”字是介词“向”,和表被动无关。
(16)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以”后面“公子贤,多客”是说明原因的句子,所以是连词而非介词。
(17)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
“因”后面虽是名词,但后面没有可修饰的谓语,所以应是动词,和“蒙”相对应。
(18)相如因持壁却立,倚柱。
(«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为连词表顺承
(19)天将亡我,我何渡为?
(«项羽本记»)
“为”不可能是动词、介词,只能是语气助词,加强语气。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2004年全国Ⅳ)()
A.及其执丧,哀毁过礼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B.辍餐投箸zhù,为之悲泣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C.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饮者怀无厌之欲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解析“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从前文来看,该句是概述吴隐之清俭生活的,既然是概述,“乃”字就不能译为“于是”;从句式上看,“尝浣衣,乃披絮”前后结构相同,“尝”是副词,“曾经”的意思;那么从词性上去考虑,“乃”应解为“竟、竟然”。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乃”据课文可知,是“才”之意。
答案C
方法技巧:
要有全句或全篇意识。
虚词的意义实际上已被上下文语境明确限定,因此也可“瞻前顾后”,“因文释词”。
另外,许多虚词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把握,才能准确理解。
比如语气助词“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的句式和语气“息息相关”的。
2.语法切入法
要判别虚词的意义,可以根据语法知识寻找突破口。
首先将句子主干抽出,划分句子成分,而后看虚词的语法功能。
一般说来,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语;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和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语气。
(1)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
考察这两句语法结构,第一句主语是“五千人”,第二句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考察“衔枚击之”和“持璧却立”两者都是连动结构,且都作谓语,由此可见,两者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故句中“因”的用法也应相同,此处都可作“于是、就”解。
(2)遣使约降于燕故内惑于郑袖。
首先补出两句的主语,一为田单,一为怀王。
田单是施动者,“降”的对象是燕军,故第一句中“于”译为“向”;而第二句中施动者是郑袖,受动者是怀王,怀王放在前面作主语,从语法结构来看这是一个被动句,所以句中“于”作“被”讲。
进行这样的语法分析后,可以看出,两个“于”显然不同。
(3)先妣bǐ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
“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yù”,可译为“她”。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5)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垄上”是补充说明“之”的处所。
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
(6)而翁长铨quán
“而”用在“翁”前,起到限定修饰作用,做代词用,可以译成“你的”
(7)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起关联作用,根据意义可以推测,表示假设,可以译成“如果”之类
(8)吾恂恂而起
连接状语与谓语中心词,表示修辞,可译成“地”
(9)如是而已
与“已”构成复合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妻”是主语:
“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作谓语:
“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1)卑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鄙贱之人”中,“人”是中心词,“鄙贱”是定语,所以“之”应是助词,相当于“的”。
(1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久”是时间副词,充当句首状语,因此,紧随其后的“之”可有可无,只不过起到了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任何意义。
(13)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晋”是主语,“有”是谓语动词,可以得出本句是宾语前置句,所以“之”起提宾作用。
(1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
“臣之壮”是主谓短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15)我见相如必辱之。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辱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辱”的宾语,代词,代“蔺相如”,可译为“他”。
(16)东割膏腴yú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贾谊《过秦论》)
“膏腴之地”和“要害之郡”都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17)(2001年全国)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遣使约降于燕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故内惑于郑袖
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
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相如因持璧却立
解析D项:
第一句主语是“五千人”,第二句主语是“相如”,“衔枚击之”和“持璧却立”都是连动结构,且都作谓语,由此可见,两者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故句中“因”的用法也应相同,此处都可作“于是、就”解。
再看B项:
首先补出两句的主语,一为田单,一为怀王,由原文可知,田单乃诈降,是施动者,“降”的对象是燕军,故第一句中“于”译为“向”;而第二句中施动者是郑袖,受动者是怀王,怀王放在前面作主语,从语法结构来看这是一个被动句,所以句中“于”作“被”讲。
A项:
“以”字用法有一个规律,即“以”字的后面是名词,“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
由此可知,这里均为连词,都是用于表示行为的动词前,用法意义相同(表目的,义为“用来”)。
C项:
两个“乃”均用在主语之后,谓语之前,所以作状语,为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及时间上的紧接,相当于“于是、就”。
答案B
方法技巧:
语法分析法,是依据虚词在句中的作用,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和用法。
办法是抽出句子主干,划分句子成分,再看虚词功能。
3.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称之为标志确认法。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作代词,其语法标志为“所+动词”,“所”代人、事、物,为“……的东西”。
(2)若属皆且为(之)所虏。
作介词,其语法标志为“为所……”或“为……所……”,表被动,译为“被”。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作连词,其语法标志为“所以”。
“所以”表原因,意为“……的原因”。
(4)何陋之有?
助词,作宾语前置标志时,其语法特征为“名(代)+之+动词”。
(5)马之千里者,一食或进粟一石。
作定语后置标志时,其语法标志为“名+之+……者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作定语后置标志时,其语法标志为“名+之+形容词,“利”和“强”为形容词。
(7)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
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
(8)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苏洵《六国论》)
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
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
(9)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
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
(10)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
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
(11)其李将军之谓也?
(2002年全国)
解析必须记住固定格式“其……之谓也”的翻译模式。
答案“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
”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
方法技巧:
记住特殊文言句式和常见固定格式。
如“否则、何况、何其、奈何、一何、然后、然则、虽然、比及、所以、有以、无以、有所、无所、之谓也、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抑亦……乎、何……(以)为、何……之有、何其……也、如(奈、若)……何、孰与”等。
(12)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
"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
(1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也是助词,但不是判断,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010年高考湖南卷)()
C.不觉其人之发也翳yì桑之饿人也
D.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解析:
C项第一句中的“也”字放在陈述一件事情的句子末尾,是明显的“语意结束”的标志;第二句中的“也”字放在什么样的人的末尾,是明显的“判断”标志,由此可知C项不是答案。
D项中,第一个“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是明显的“结构助词”,第二个“之”放在否定的倒装句中,是明显的“宾语前置倒装”的标志,由此可知D项也不是答案。
四.数学代入法
数学方法有时也是解决语文题的一个好方法,其中代入在解决文言虚词方面就有十分简捷的功效。
所谓“代入法”就是用其他词语代替加点的词,看语意是否发生了变化,则可以推断出其用法。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过于荆,至江上。
苛政猛于虎也。
B、曰:
“吾知所之矣。
”因如吴。
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C、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宋何罪之有?
D、知不以利为利矣。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
以趋于亡。
BA、项中第二句考生熟知,“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排除该项。
D项中,第二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出自苏洵《六国论》,“以”作“因而、以致”解,以此代入第一句“知不以利为利矣”中显然也讲不通,可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
再看正确项B所涉及的两句,第二句“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出自课文《屈原列传》,“因”作“乘机”解,以其代入第一句中刚好符合上下文语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
解析2C项两“之”都是固定格式的标志,一是表原因的固定格式(与“所以”连用),一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A项两个“于”均为介词,前者译为“从”,后者译为“比”。
B项两个“因”都是副词,译为“于是、就”。
D项两个“以”,前者为介词“用、拿、把”,后者为连词“而”。
2.下面加点的词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A.以其求其深而无所不在也
B.虽董之以严刑
C.可以知之矣
D.余以乾隆十九年十二月
我们把“以”字的常用意义带入句子里,可以明显发现,例子的“以”只有做连词“因为”讲时,才可以讲得通,然后我们把“因为”这个义项带入下面A、B、C、D选项里,发现只有A项用“因为”可以讲得通,其他则不可以。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2005年重庆)()
A.少倜tì傥tǎng不羁,以气节自许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B.其待侯君乎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D.卖吾庐而不售位尊而无功
解析A项后句出自《病梅馆记》,“以”作“拿、凭借”解;以其代人前句中刚好符合上下文语境,说明A项意义和用法相同。
B项后句出自《逍遥游》,“其”作“它的”解;以其代人前句中不符合上下文语境,说明B项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C项后句出自《庄暴见孟子》,“与”是“和、跟”之意;以其代人前句中刚好符合上下文语境,说明C项意义和用法相同。
D项两个“而”字,同理可知均为连词表转折。
答案B
方法技巧:
代入时,一定要准确理解出自教材句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这是运用此法的前提。
4.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也。
(2002年高考北京卷)
该项中第二句考生熟知,“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排除该项。
同样该题D项也可用此法进行判断,可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010年高考上海卷)()
至则决滞狱百余事他植者则不然
解析:
“则”当连词用时,可表“承接”“假设”“让步”“转折”“并列”等关系,把这些用法分别代入B项会发现,前一句表“承接”,后一句表“转折”,两者意义不同,这样就可以排除B项。
6.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
①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②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③通“呵”,“喝问”;⑤复音虚词“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
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
五.交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
1.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
“给我银子,我为你谋个内阁职务。
”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2010年高考四川卷)()
A.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久之乃得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得赤丸者斩武吏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疾病且死不出,火且尽
解析:
这四组语句中,教材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用法分别是:
A项是介词,可译为“凭……的身份”;B项是副词,可译为“于是,就”;C项是者字结构,可译为“是……的人”;D项是副词,可译为“将要”。
将这些用法分别代入文本语句中即可发现A、C、D三项都说得过去,只有B项语句有点说不通,仔细考究,B项中的“乃”应该是副词,可译为“才”,故答案是B项。
六.删换筛选法
所谓“删”就是指将加点的虚词删除,看是否影响到句子的意思,若不影响,一般说来,该虚词是作连词用的;所谓“换”就是将虚词前后的两个词交换位置,若交换后,意思不变,则表明该虚词起的作用是并列关系,然后用现代汉语的解释来替换它,就可以推知它的意义了。
1.①吾尝其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
②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
④惑而不从师。
(《师说》)
第一步可以采用“删除法”,将①至④句中的“而”全部删去,读起来仍然畅通,句意表达没有影响,这表明“而”在句中都是连词。
第二步采用“换位法”,将“而”字前后的两项交换位置,就能辨别出4个“而”字的差异。
换位后,只有②不影响原意,说明此句中的“而”是并列关系。
再然后用现代汉语的相应的解释来替换它,就可以推断它的意义了。
2.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1998年高考全国卷)
①俅以幸臣躐liè跻jī显位
②得全首领以没
③扈hù从以行
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解答此题,先要确定“以”得词性,然后作具体分析。
可采用“删除法”,删除“以”字,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句意表达则不受影响,由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
再作具体分析,例①“以”表凭借某种身份,例④“以”表动作行为所用得工具,两者的意义不相同。
例②③“以”都是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由此得知正确答案是C。
此题还可以通过“替换法”解答。
把四句中的“以”用“而”来替换,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两句意表达不受影响,据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
3.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区分既可作连词又可作介词的虚词。
把句中的这个虚词删去,如果读起来仍然通畅,句意不受影响,表明此虚词在句中作连词;然后用换位法对调其前后的词句,如不影响原意,则表并列关系,如影响原意,则表其它关系,再用合适的现代汉语词语替换,进而确定其关系。
如果删去后句意不通,则这个虚词作介词。
宜戮lù讼者,以谢冤魂。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2004年全国高考甲卷)
即刑讼女而祭妇墓。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004年全国高考甲卷)
遂弃其粟,以舟载之。
以此知之,故欲往。
(2004年全国高考乙卷)
删去
至
句中的加点虚词,句意没变化,说明是连词,通过换位法,确定
句中表并列关系,
句中可以用“以便”替换,说明是目的关系。
删去
句中虚词,句意改变,表明是介词,
句中可用“拿/用”替代,表工具、方式;
句中可用“因/凭借”代替,表原因依据。
4.
(1)(2005年福建)
C.蓬péng蒿hāo没户,而志意常充然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yùn色
(2)(2004年浙江)
C.瓮满辄zhé出而焚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2004年全国1)
D.即刑讼女而祭妇墓太守归而客从也
(4)(2004年湖南)
C.①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解析如何辨别以上几句中加点的“而”呢?
假如把每个选项中的“而”全部删去,读起来仍然通畅,句意表达没受大的影响,这表明“而”在句中都是作连词,只有删去连词,才会出现这种结果。
我们再采用换位法,即将“而”连接的前后词句交换一个位置,就会辨出这几个“而”意义上的差异。
换位后只有句(3)不影响原意,这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第一轮 复习 教案 文言文 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