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三月考卷生物试题1带答案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5957737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97.38KB
学年高三月考卷生物试题1带答案解析.docx
《学年高三月考卷生物试题1带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三月考卷生物试题1带答案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三月考卷生物试题1带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三4月月考卷
生物试题
(1)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在真核细胞中,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有()
A.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B.核仁、内质网、溶酶体
C.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D.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2.下列与染色体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变化判断有丝分裂所处时期
B.可选择分化程度高、体积大的动植物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染色体
C.可选用龙胆紫染液、醋酸洋红染液、卡诺氏液等碱性染料对染色体染色
D.可在低倍镜下找到分裂期细胞后再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的动态行为变化
3.过保质期或储存不当的酸奶可能会出现涨袋现象,涨袋的酸奶中可能含有乳酸菌、酵母菌等微生物。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菌和酵母菌均属于兼性厌氧菌
B.乳酸菌和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都会产生丙酮酸
C.涨袋现象是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气体导致的
D.酸奶中的酸性物质主要由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
4.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会发生的变化是()
A.流感病毒在血浆中快速增殖B.效应T细胞可裂解流感病毒
C.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D.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并分泌大量抗体
5.鸡的片状羽基因(A)对丝状羽基因(a)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芦花羽色基因(B)对非芦花羽色基因(b)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芦花片状羽鸡与一只非芦花片状羽鸡交配,F1代的母鸡中约有3/8为非芦花片状羽。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亲本中芦花片状羽为母鸡,基因型为AaZBW
B.亲本都能产生4种配子,其中含Zb的占1/4
C.F1代公鸡的表现型有2种,比例为1∶1
D.亲本公鸡能形成含aaZbZb的次级精母细胞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基础
B.人类需求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输入
C.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但恢复力稳定性强
D.生物多样性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间接价值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7.大麦芽是传统方法生产啤酒常用的原材料,其原理是利用大麦种子在萌芽时产生的α-淀粉酶。
后来发现,用GA(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时,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这样就可简化工艺、降低成本。
为验证这一结论,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试管号
GA溶液
缓冲液
水
半粒种子
10个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步骤1
步骤2
1
0
1
1
带胚
25℃保温24h后去除种子,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淀粉液
25℃保温10min后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碘液,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深浅
++
2
0
1
1
去胚
++++
3
0.2
1
0.8
?
++
4
0.4
1
0.6
去胚
+
5
0.4
1
0.6
不加种子
++++
注:
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
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请分析回答:
(1)综合分析可知,试管3处理中的“?
”应为_____________。
实验中,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根据试管_____________的实验结果,可说明带胚的种子保温后能够产生α-淀粉酶,使淀粉水解。
(3)综合分析各组的实验结果,种子里最可能生产GA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最可能产生α-淀粉酶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
(4)本实验的结果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试剂检测。
8.秸秆还田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影响土壤小动物的生活。
为研究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农田土壤节肢动物数量的影响,4月中旬,内蒙古研究人员将一块试验田平均分成4份,埋入不同质量的玉米秸秆,分别于6月~9月调查4个秸秆量不同的农田中土壤节肢动物数量,结果如下图。
请分析回答:
(1)土壤中节肢动物的身体微小、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调查时常用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采集,统计方法常用__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_法。
(2)据图分析,本实验所能得出的结论有:
一是6月~8月初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的数量逐渐增多,8月初之后逐渐下降;二是在一定范围内,_____________。
(3)调查中还发现,某种以农作物根茎为食的蟋蟀,在6月~8月的数量变化趋势与上图中12000kg/hm2的曲线趋势相近。
据此可判断,此蟋蟀种群在7月份时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______型,为降低其对农作物的危害,生产上可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吸引和诱捕雄性个体,使蟋蟀种群的_____________下降,从而降低种群数量,这属于_____________防治。
9.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冬天气温很低,会导致农作物不能生长,家畜生长缓慢,甚至停止,沼气池不能正常产气等一系列生产生活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关专家设计了如图所示“四位一体”的农业生态工程(“四位”指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及日光蔬菜温室四部分),请分析回答:
(1)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它是实现_______________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2)图中①~④最终形成的沼液用于蔬菜的生产主要符合_______________原理。
沼液作为一种有机肥,与直接施用化肥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为提高温室蔬菜的光合作用强度,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图中①~⑦过程不能表示能量流动的有_______________,该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能量的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0.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麻醉后的生理状态正常的实验兔依次进行如下的实验。
注:
实验兔的血液总量(也叫血容量)约125mL
a.记录实验兔的初始尿量(单位:
滴/分钟)。
b.耳缘静脉注射0.9%NaCl溶液15mL,记录尿量。
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mL,记录尿量。
请分析回答:
(1)研究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_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血容量增大后,刺激血容量感受器等,最终抑制了_____________激素的分泌,从而使血容量回到正常水平。
(2)c处理后,实验兔的尿量增加,并在尿液中检测出葡萄糖。
可推测实验兔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应_____________,这说明肾小管的_____________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
(3)实验兔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当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
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感受器,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__。
11.下图表示豌豆的4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请分析回答:
(1)图中与Y/y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基因有____________。
(2)将黄色圆粒豆荚饱满豌豆与黄色皱粒豆荚饱满豌豆作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9∶3∶3∶3∶3∶1∶1,则亲本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已知种皮灰色和白色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这对基因可能位于I号或IV号染色体上。
现有各种表现型的纯合豌豆植株,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若要确认A/a是位于I号染色体上还是IV号染色体上,可选用种皮灰色子叶黄色豌豆和____________豌豆作亲本杂交,得到F1,再让F1自交后,统计F2表现型的比例。
若比例为____________,A/a位于IV号染色体上;若比例为____________,A/a位于I号染色体上。
12.研究发现细胞色素P450是动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药物代谢酶,其对某些药物发挥作用或解除药物毒性具有重要作用。
科研人员从菊科植物艾草中提取艾草精油,用于研究艾草精油对小鼠体内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的影响,以便开展有关药物临床运用试验。
实验内容如下:
实验1:
提取艾草精油
将艾草叶粉碎成粉末与蒸馏水按1:
20于圆底烧瓶中浸泡,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h,收集到艾草精油。
实验2:
检测各组细胞色素P450含量将健康成年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小鼠灌胃一定量的0.1%的吐温(增溶剂),实验组小鼠做X处理,每组每日各处理2次。
连续处理3日后,取小鼠肝脏组织,测定细胞色素P450含量。
请分析回答:
(1)实验1中提取艾草精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采用此方法的理由有____________。
艾草精油出油率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
(2)实验2中实验组“X”处理为____________。
科研人员根据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从样品细胞中分离细胞色素P450,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样品中先分离出来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应该____________(填较小或较大);若要对分离到的细胞色素P450进行分子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若实验2的结果表明,艾草精油对细胞色素P450表达量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推测艾草精油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以细胞色素P450为主要代谢酶的药物同时使用。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囊泡的典型实例:
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
A、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能形成囊泡,A错误;
B、核仁不能形成囊泡结构,B错误;
C、中心体没有膜结构,不能形成囊泡,C错误;
D、内质网能形成囊泡将分泌蛋白等物质转移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高尔基体能形成囊泡将物质返回到内质网或者运输到细胞膜,细胞膜则是在胞吞的时候形成囊泡,D正确。
故选D。
2.A
【解析】
【分析】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
1、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
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
【详解】
A、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各有不同,所以能根据这些特点来确定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A正确;
B、分化程度高的细胞,一般分裂能力弱,而要观察染色体则一定需要分裂期才能看到,因此要选择分化程度低的细胞,它们分裂旺盛,容易找到分裂期的细胞,B错误;
C、卡诺氏液不是染色剂,它是固定剂,C错误;
D、教材中观察染色体的实验中,因为解离、固定等原因,细胞均处于死亡状态,所以无法观察动态行为,D错误。
故选A。
3.B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的过程:
①C6H12O6
2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
②2丙酮酸+6H2O
6CO2+20[H]+能量(线粒体基质);
③24[H]+6O2
12H2O+能量(线粒体内膜)。
无氧呼吸的过程:
①C6H12O6
2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
②2丙酮酸+4[H]
2酒精+2CO2或2丙酮酸+4[H]
2乳酸(细胞质基质)。
【详解】
A、乳酸菌是厌氧菌,A错误;
B、两种生物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均是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B正确;
C、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气体,所以不会导致涨袋,涨袋的原因有可能是酵母菌无氧呼吸在不消耗气体的情况下,产生了二氧化碳导致的,C错误;
D、酸奶中的酸性物质主要是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酵母菌不能产生,D错误。
故选B。
4.C
【解析】
【分析】
1、体液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
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2)反应阶段: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
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细胞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
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2)反应阶段:
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
(3)效应阶段:
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详解】
A、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在血浆中繁殖,A错误;
B、效应T细胞可裂解靶细胞,不能直接裂解流感病毒,B错误;
C、T细胞接受刺激后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C正确;
D、记忆细胞不能分泌抗体,要分化为浆细胞才能产生抗体,D错误。
故选C。
5.D
【解析】
【分析】
根据“一只芦花片状羽鸡与一只非芦花片状羽鸡交配,F1代的母鸡中约有3/8为非芦花片状羽”,3/8=1/2×3/4,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ZBZb和AaZbW。
【详解】
A、据题干可知,亲本中母鸡为非芦花片状羽,基因型为AaZbW,A错误;
B、亲本能产生4种配子,其中含Zb的占1/2,B错误;
C、F1代公鸡的表现型有4种,比例为3∶3∶1∶1,C错误;
D、亲本公鸡能形成含aaZbZb的次级精母细胞,D正确。
故选D。
6.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详解】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A正确;
B、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如养鱼场要向鱼塘中大量投放鱼食,保证了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同时获得较高的渔业产量,B正确;
C、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在遭到破坏后恢复慢,恢复力稳定性也弱,C错误;
D、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正确。
故选C。
7.去胚维持pH稳定(调节pH)1、2胚种子去胚的部分(胚乳、糊粉层)斐林
【解析】
【分析】
本实验验证的是GA(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时,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自变量是是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因变量是淀粉酶的量,观测指标是加入等量淀粉后,一段时间后,加入碘液,观察颜色变化情况。
【详解】
(1)2、3、4三组自变量是GA的浓度,所以半粒种子是无关变量,都应该选择去胚的。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pH稳定,从而保证酶能正常作用。
(2)根据对照原则,要得出带胚的种子能产生α-淀粉酶,需要带胚种子和无胚种子做对照,满足这个对照的是1和2。同时从实验结果上看,1组带胚的种子淀粉含量低,2组无胚的种子淀粉含量高。这应该是淀粉酶的含量不同导致的,符合题目给出的实验结论。
(3)根据2组和5组的实验结果,可说明去胚的种子和GA均不能独立使淀粉分解。但GA和去胚的种子共同作用的3、4组则能使淀粉水解,而且随GA浓度升高,淀粉的含量下降,这说明种子去胚的部分可能在GA作用下合成α-淀粉酶。1组、2组和3组比较,发现GA能代替胚发挥相同的作用,说明胚有可能产生GA来促进种子去胚的部分合成α-淀粉酶,进一步导致淀粉含量下降。
(4)本实验用淀粉的剩余量来表示种子产生的α-淀粉酶含量。由于淀粉水解产生的还原糖,所以本实验的因变量也可以通过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含量变化来表示。
【点睛】
本题考查激素与酶有关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是否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8.取样器取样记名计算目测估计秸秆添加量越多动物数量越多增长出生率生物
【解析】
【分析】
本题研究的是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农田土壤节肢动物数量的影响,图中可以看出,玉米秸秆还田量越多,土壤中节肢动物数量越多,6月~8月初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的数量逐渐增多,8月初之后逐渐下降。
【详解】
(1)土壤中节肢动物的身体微小、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调查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统计方法常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2)据图可知,本实验所能得出的结论有:
按时间变化分析,农田土壤节肢动物在6月~9月内的数量变化规律为6月~8月初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的数量逐渐增多,8月初之后逐渐下降;四条曲线对比,在一定范围内秸秆添加量越多动物数量越多。
(3)某种以农作物根茎为食的蟋蟀,在6月~8月的数量变化趋势与图中12000kg/hm2的曲线趋势相近。据此可判断,此蟋蟀种群在7月份时的种群数量正在上升,所以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为降低其对农作物的危害,生产上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吸引和诱捕雄性个体,改变了蟋蟀的性别比例,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从而降低种群数量,这属于生物防治。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研究以及生态系统的生物防治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9.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循环经济物质循环再生有利于增加土壤微生物类群、改善土壤性质、为植物提供CO2、降低环境污染适当补充光源、适当补充CO2、通风透光⑦多级利用
【解析】
【分析】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与种植单一作物的农田相比,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自我调节能力强,建立该生态系统遵循的原理主要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生物多样性原理。
【详解】
(1)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等特点,它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2)图中①~④最终形成的沼液用于蔬菜的生产主要符合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沼液作为一种有机肥,与直接施用化肥相比,优点是有利于增加土壤微生物类群、改善土壤性质、为植物提供CO2、降低环境污染。为提高温室蔬菜的光合作用强度,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补充光源、适当补充CO2等。
(3)图中①~⑦过程不能表示能量流动的有⑦,沼液中的无机盐可被植物吸收,但不能给植物提供能量;该生态农业模式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但不能使能量循环利用。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生态农业工程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0.增加抗利尿上升重吸收脊髓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
【解析】
【分析】
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体内水分过多时: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详解】
(1)根据实验结果,注射生理盐水后,实验兔的血容量增大,且经过调节后血容量恢复了。这可以推测多余的水分应该从尿液中排出,所以实验兔尿量增大;进一步推测出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应该减少,和试题中的“抑制”相符。
(2)实验兔尿液中检出了葡萄糖,说明实验兔注射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后,出现了尿糖的现象,原尿中葡萄糖浓度升高,渗透压升高。也能够说明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是有限的,若是能力无限,则实验兔将能够在原尿葡萄糖浓度升高后依然能将其彻底重吸收。
(3)排尿反射的中枢在脊髓,由于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单向地传到另一个神经元。尿液的排出是膀胱收缩的效果,该效果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膀胱收缩促进排尿,所以这是正反馈调节。
【点睛】
本题考查了排尿反射,水平衡的调节,识记水盐平衡的调节和排尿反射是解题的关键。
11.D/d,E/e,R/rYyRrEeYyrrEe种皮白色子叶绿色9∶3∶3∶13∶1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D/d和E/e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Y/y、D/d和R/r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同理Y/y、E/e和R/r这三对等位基因也独立遗传。
【详解】
(1)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基因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与Y/y符合这一关系的基因在本题中有D/d,E/e,R/r。
(2)9∶9∶3∶3∶3∶3∶1∶1的比例可以拆解为3∶1、3∶1和1∶1,根据亲本的表现型,单对逆推,容易确定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Ee和YyrrEe。
(3)为了确认A/a是位于I号染色体上还是IV号染色体上,可利用I号染色体和IV号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杂交实验来证明。如果与其中一对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A/a不在这对染色体上。题目已经将亲本之一确定为种皮灰色子叶黄色豌豆,由于Y/y基因位于I号染色体上,这告诉我们应该通过分析A/a和Y/y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来确定基因是否在I号染色体上。所以我们选用纯种的种皮白色子叶绿色与题目给定的亲本杂交来获得双杂个体,利用双杂个体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是否出现9∶3∶3∶1的比例,来确定A/a基因是否在I号染色体上。如果A/a基因在IV号染色体上,则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知F2的表现型比例应该是9∶3∶3∶1。如果A/a基因在I号染色体上,按照亲本的表现型可知,亲本基因型为AAYY和aayy,它们分别产生AY和ay的配子,受精作用后形成AaYy的F1个体,由于这次推理中,A/a和Y/y基因均在I号染色体上,在题目要求的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条件下,F1个体产生的配子依旧是AY和ay,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1AAYY:
2AaYy:
1aayy,所以表现型比例为3∶1。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水中蒸馏(水蒸气蒸馏)精油化学性质稳定、有较强挥发性精油质量/原料质量灌胃等量的0.1%吐温和艾草精油混合液凝胶色谱法较大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不能
【解析】
【分析】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
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等。
(1)蒸馏法:
芳香油具有挥发性。
把含有芳香油的花、叶等放入水中加热,水蒸气能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油水混合物又会重新分成油层和水层,除去水层便得到芳香油,这种提取方法叫蒸馏法。
根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的标准,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
(2)萃取法:
这种方法需要将新鲜的香花等植物材料浸泡在乙醚、石油醚等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中,使芳香油充分溶解,然后蒸去低沸点的溶剂,剩下的就是芳香油。
(3)压榨法:
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三月 考卷 生物试题 答案 解析